民以食为天,一粒米一滴油都是生活的缩影。从温饱走向小康,百姓餐桌的变化亦是改革开放40年的缩影。改革开放后,达城街头陆续出现了一些小型餐馆。院棚巷里的麻辣烫成为当时的餐饮时尚,能在那里去吃一顿麻辣烫,让很多人感觉到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符波和他的爱人酷爱美食,也从当时的餐饮发展趋势中看到了商机。上世纪九十年代初,他辞去了银行的“铁饭碗”,和妻子在达城红旗路开了一家夫妻小餐馆,白天卖面条,晚上卖麻辣烫。从那一年开始,他正式步入了餐饮行业。并从一位小餐馆老板做到了“餐饮业大亨”。
近日,达州新报记者走近达州市老地方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符波,与他一起品味四十年里“舌尖上的达州故事”。
创业之初尝到下海经商甜头
符波,达川区石梯镇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符波当兵复原后到达城一家银行上班,从农村走进城市成为了一个“城里人”。同时,他认识了城市姑娘赵雪莉。
结婚后,符波与妻子赵雪莉住在岳父岳母的家里。而赵雪莉始终看好来自农村、成长于军旅的这个男人,夫妻二人相濡以沫。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符波辞去了银行的“铁饭碗”,和妻子借钱在通川区红旗路开了一家夫妻小餐馆。白天卖面条,晚上卖麻辣烫。
万事开头难。每天清晨,符波将需要买菜的单子拟出,然后交给岳母买菜,而他则去店里负责打点一切。店里有顾客时,妻子还要抱着一岁多的女儿为顾客调作料,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由于夫妻二人待人热情周到,味道也好,面馆生意异常红火。到了晚上卖麻辣烫,原本店内只放得下几张桌子,但生意好的时候摆了差不多二三十张桌子,等待的客人一拨又一拨。尝到了下海经商带来的甜头,为了走得更远更好,符波认为“夫妻小店”不是长远之计,于是与妻子商量后决定开始接触大型餐饮。
1998年初,夫妻俩东拼西凑借贷了30万元,准备在红旗大桥北头的红旗路开一家大型餐饮店。为经营好餐饮店,符波几乎跑遍了当时达城的食堂、饭店,借鉴先进的洗涤、排污设施,学习大厅、雅间的合理布局,召集专业能*厨师人才,翻阅了大量餐饮书籍,终于在1998年6月初诞生了以“物美价廉 顾客至上”定位经营理念,以“诚交天下友 相约老地方”吸纳八方来客的老地方酒楼。
转战大型餐饮企业不惧嘲讽
伴随酒楼开业,符波与10多位志同道合的“拓荒者”开启了一段艰辛与幸福交融的创业路。那时候,符波几乎全天24小时呆在酒楼里,而妻子则一直在背后默默支持他,不仅带着年幼的孩子打理家务,还在酒楼担任出纳。那段时间,符波忙得没有时间顾家,也没有时间休息,连女儿都差点认不出他。创业之初人手紧张,符波就亲自担任采购。不论酷暑严寒,每天天未亮,符波就要出门购买新鲜蔬菜,这也是为了保证酒楼能给客人提供“家”一样的服务。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地方酒楼红旗店渐渐成为餐饮名店。不安于现状的符波,又把目光聚集到了西外。当时的西外人烟稀少,坑洼遍地,他背负着质疑与嘲讽,斥巨资打造能彰显达州城市高度的美食旗舰店。符波的这个决定,虽然造就了达城餐饮业界的“第一人”,也开创了达城大型酒楼进驻西外的“第一家”,但是,犹未可知的风险仍然很多,压力山大可想而知……
2007年10月17日,老地方酒楼西外旗舰店在信德广场璀璨亮相,率先奏响了达城餐饮界奋进跨越的发展号角。旗舰店,面积更大,环境更优,服务更广,其过硬品质很快进入到民众的视野。虽在当时当地“一家独大”,但是旗舰店仍然秉承“好吃不贵 至尊高贵”的经营理念,贴心地服务着每一位客人。
扎根达州为顾客呈现“初心”
2012年底,达州餐饮业与全国各地一样,迎来了新的拐点。符波带领的老地方企业,开始了大刀阔斧的调整,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借鉴全国各地多方先进经验,整合优势资源,给老地方酒楼注入全新血液。
三年后,老地方海铺新妆初成,在达城西外华丽亮相。开放透明的明档新模式、汇聚全球的生猛海鲜、独具特色的珍稀佳肴、绿色健康的就餐保证等专业化配套精细组合,迅速让海铺成为引领达州海鲜的代名词,更让老地方成为达州餐饮业的新标杆。这是达州本地人将内陆与沿海美食“联姻”范本的一次成功实践。
在事业红火的同时,符波不忘初心,始终支持公益事业发展。20年来,达州老地方不断壮大和成熟,在强大自身、服务社会的同时,符波和他的团队不遗余力地加入到社会各项公益事业——援助灾区建设、资助贫困学生、走访敬老院、慰问警所军营、参与精准扶贫……老地方人用实际行动和真诚态度,去实实在在地回报这个时代和社会,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从农村孩子,到小餐馆老板,再到餐饮公司董事长,符波的奋斗伴随着达城餐饮业的发展一路向前。如今,他并没有满足,一刻也不敢放松。对于未来,符波有信心带领“老地方”,为达城市民继续演绎属于每个时代的“舌尖上的达州故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