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商报记者 郑超/文 邓万里/图
在寒冷的冬季,爱玩一族"瞄上"了室内的蹦床项目,既暖和又好玩儿,还能体验一把"上天"的感觉。不仅有上班族、学生党喜欢来这里减压放松,还有家长带着孩子来这里蹦蹦跳跳,共度亲子时光。
然而,蹦床馆却藏着一些安全隐患,外地已经有大人和小孩因此骨折。在蹦床馆玩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河南商报记者采访到业内人士为你提个醒。
【现象】
抖音、综艺节目的助推下 蹦床运动"火"进了生活
今年,蹦床运动"火"了起来。
一个人平躺在蹦床上,在另一个人的弹跳带动下,前者"腾空而起",后者伸出双臂顺势对其来个"公主抱"。在抖音上,除了"蹦床公主抱",还有后空翻等"飞腾翻转"的高难度动作,一度成为热门视频,引得大人小孩争相效仿。
除了抖音的宣传,还有综艺真人秀节目的助力。《奔跑吧》、《高能少年团》等综艺真人秀节目中,融入了蹦床项目,明星玩得不亦乐乎,观众看得饶有兴趣。
在各种因素的作用下,蹦床运动已经不仅是一项单纯的竞技体育项目,还正在成为一项走进生活的"网红"运动。
大四学生小瑶最初就是在抖音上发现这个项目的,于是叫着三个室友一起来"嗨":"主要是为了发泄一下压力,还能让人找到童年的感觉,像小孩一样开心地放飞自我。"
【探访】
大人和小孩"扎堆" 躺在蹦床上 无人前来提醒
蹦床馆到底有多火?12月17日上午,河南商报记者来到郑州民主路附近的一家蹦床馆进行探访。
虽然是工作日,但依然有三五成群的年轻人来"尝鲜"。
到达蹦床馆后,他们需要换上店家提供的防滑袜,然后就可以在馆内自由蹦跳了。馆内有蹦床、吊床、攀岩墙、海绵池等,还有粘粘墙——换上特制的衣服,蹦起来就可以"粘"到墙面上。玩累了,有人便躺在蹦床上,而馆内张贴的"安全须知"显示,在蹦床上躺、坐都是不允许的,但期间并未有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提醒。
据店内工作人员介绍,工作日的上午顾客比较少,主要以学生党为主,到了下午和周末,大人和小孩子就会明显多起来,"多的时候差不多一百人"。
17日下午,正值放学时间,陇海路与嵩山路交叉口附近的一家蹦床馆热闹了起来,小孩子陆续进入蹦床馆,随着馆内欢快的音乐蹦跳起来。尽管安全提示上写着"严禁追逐打闹",但孩子们并不在意,依然在场内追逐打闹,和上一家蹦床馆一样,馆内的工作人员"视而不见",而孩子的家长在低着头玩手机。
在某团购平台搜索"蹦床公园",郑州大概有八家。随机点开几家,进入评价界面,都可以看到大人和小孩在馆内"扎推"玩乐的场景,其中也不乏吐槽的声音:"孩子太多了,都没下脚的地儿了"。
【隐患】
有人玩蹦床导致脊椎骨折 大多数蹦床馆"不分大小"
自打蹦床"火"起来后,因蹦床受伤的新闻也跟着"火"了。据《淮海晚报》报道,颜先生带着一岁半的孙子玩蹦床时,孙子被一名7岁小孩碰倒,导致手臂骨折。另据《楚天都市报》报道,23岁的齐先生从蹦床上以游泳姿势向海绵池跳下,再没能站起,诊断结果显示,齐先生的第四节颈椎粉碎性骨折,可能会面临高位截瘫。
可见,无论大人小孩,在玩蹦床时,稍有不慎就会"惹祸上身"。
在实地探访中,河南商报记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在蹦床馆内,换鞋区域的柜子角大多被海绵包着,但也有三四个柜角裸露出来。遇上高峰期,孩子在馆内随意玩耍,很有可能磕到柜角,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大多数蹦床馆没有将大人和孩子的玩耍区域做明确分割,"不分大小"的设置导致孩子容易受伤。
据王女士透露,她曾去过农业东路的一家蹦床馆,恰好是周末,人比较多,"刚进去就发现家长和店员起了争执,就是因为孩子碰着了。"此外还有人反映:球池的球有点脏,看起来不太卫生。
【提醒】
严禁头朝下跳入海绵池 家长陪孩子玩耍切忌"抠手机"
对于大人来说,蹦床很刺激也很减压;对于孩子而言,玩蹦床不失为一种锻炼身体的新方式。
如何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好好享受蹦床的快乐呢?从事健身事业多年的张教练给出了相关提醒。
他说:"进入场馆蹦床前必须先热身,不能单脚跳,不能练空翻,不能连续跳两个床面,不要两人同时在蹦床跳跃,不要在床区追逐打闹。"他特别强调,严禁以跳水姿势跳入海绵池,"一旦出现头朝下的情况,就来不及缓冲,很危险。"
对于带着孩子去玩蹦床的家长,张教练也给出了四个建议。
一要及时检查蹦面有无脱丝脱线,发现脱丝、脱线问题,要通知工作人员立即更换蹦面。
二是尽量让孩子在蹦面中间玩耍,以防摔到蹦床边沿。
三是不要给孩子穿太多衣服,蹦床比较耗费体力,玩一会儿就会大汗淋漓,穿得多容易感冒,同时记得摘掉孩子身上的手镯、项链等配饰,以免刮伤孩子。
四是陪同孩子玩耍时,千万不要低头"抠手机",防止因看护不周而发生意外。
(编辑 吕瑞天 实习编辑 熊子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