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咿呀学语的时候,也是对父母“读心术”的严峻考验期,因为这个阶段孩子无法准确的用完整的语言表达他们的内心想法,于是就出现了我们惯常看到的孩子一哭闹,父母就开始哄,或递奶瓶,或开始忙乱的换尿布。可千万别小看这简单的一来一去,这其实是父母最应该具备的核心能力,这种能力的高低甚至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由于这样的场景太司空见惯,才使得中国的家长们无暇总结出其中的奥妙,大部分人都将其当成一种基于血缘关系的天然能力。其实不然,美国人就将这种能力称为“接发球能力”,这个比喻再恰当不过,孩子每一次抛过来的问题或者需求都像一个球,我们在实际玩球的时候都知道,球是按照一定的弧线运动的,因为受到空气流动、发球人心里的变化,每一次抛出去的球都不能按照既定的模式去接,父母作为“接球人”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接球”角度不恰当不仅没有解决孩子的需求,甚至可能还会“砸”中自己,也就是说当孩子提出问题或者表现出需求的时候,父母需要找到一个恰当的方式察觉并回应的。
看起来很容易的“传接配合”背后是父母在孩子身上投入的大量的精力,美国父母在这方面可谓煞费苦心,这也无形中促使一个大学专业的崛起——教育咨询。美国的教育咨询不同于中国,范围更广。在美国,孩子很小的时候家里就会聘请一个教育咨询师,这位咨询师会定期上门观察孩子,并了解孩子及父母的需求,专业的咨询师会根据不同阶段孩子的心里、情感以及学业等方面的变化,通过评估最终形成一个结果,再根据结果来调整孩子的发展思路,因此美国的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和自己的父母形成了良好的默契感,并且父母也早已按照咨询师的建议,规划出了孩子未来的道路,虽然美国的孩子多数是“放养”,但这种“放养”绝不是为所欲为,前提必须是按照既定的发展轨道进行;反观国内,中国的父母与孩子最有默契感是在孩子嗷嗷待哺的时期,随着孩子年龄渐长,语言能力的逐渐形成,中国的父母与孩子的默契程度反而降低。有人会觉得这个结论未免武断,认为中国的家长是最重视生养的,毕竟血缘关系将父母和子女牢牢的联系在了一起。
的确,笔者承认中国父母对孩子的关心不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父母少,可是中国的父母大部分关心的仅仅是孩子的浅层需求,即物质上的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而往往忽略的是孩子的情感需求。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对这方面的需求基本满足,很多时候抛向父母的恰恰是那个贴着“情感”和“心理关爱”标签的球,可是当这个“球”划着优美的弧线飞到父母那边的时候,往往最后就是“砰”然落地,当孩子得不到父母“接球”回应的时候,心里自然低落异常,长此以往,孩子和父母之间别说默契感,最基本的亲密关系也会受到负面影响,所以我们就看到了有的孩子因为心里极度压抑,情感诉求的需求得不到父母应有的回应而无法排解的时候,做出极端行为的时候,父母往往表现出震惊的神情,这就是缺乏“传接配合”的家庭智慧导致的恶果。
社会节奏过快和生活压力大,绝不是父母“接发球”能力不足的借口,国外职场竞争程度不亚于国内,关键还在于观念的培养和更新,除此以外很多客观条件也会制约这一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曾经有权威医疗机构分析认为,父母患上抑郁症等精神障碍也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接发球”能力,此外家庭过于困窘的物质条件以及过于恶劣的家庭环境都会影响“接发球”能力的形成,这就说明一般的中国家庭是具备了培养父母和孩子“接发球”能力的基本条件的。
当然,中国的父母们也在不断觉醒,很多教育机构也瞅准了这一新的变化,纷纷针对父母和子女之间的默契关系推出了五花八门的亲子活动,有机构甚至推出了“亲子瑜伽”,渴望通过父母和子女共同对于心性和身体的调整,达到空前一致的默契,显然商业噱头救不了原本就很脆弱的默契关系,修复并加固这一关系的关键还是要从父母自身寻找原因,找到一个最适合培养默契感的切入点。
其实,定期的义工活动是培养默契感的合适途径之一,这里所说的义工绝不是形式主义,不是将义工活动异化为“父母累半死,孩子玩的欢”的尴尬游戏,只有家长真正在条件许可的范围内让自己的孩子亲自参与义工劳动,并且从旁适当的协助,这样既能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体会到“尊重”二字的真正含义,懂得责任感的价值,更重要的是通过义工活动拉近和父母的距离,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远胜于人情味略逊一筹的网络社交。无形中,类似于义工的活动也为父母提供了一个了解孩子的突破口,为进一步聆听、接受并妥善处理来自孩子心灵的多元化需求奠定了基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