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不可无癖。有没有一种热爱,让你一提起就心潮澎湃,就心生温暖。大抵恐龙就是孩子心目中这样的存在。
有位妈妈说,想让孩子快速融入孩子堆,有两件法宝,一是泡泡机,二是恐龙玩具。
泡泡机还好理解,五彩斑斓的泡泡带给人梦幻的感觉,那恐龙呢,为什么孩子那么喜欢?有时候我都疑惑,明明都灭绝了,即便再喜欢也看不到,为啥孩子还这么痴迷呢,甚至到了狂热的地步,整天嚷嚷着要买和恐龙有关的绘本、衣服、玩具等等。
后来看了很多儿童心理学书籍,才知道孩子的这种“强烈兴趣”背后暗含着心理学因素。孩子为什么喜欢恐龙,大抵有三个原因:
一是孩子天生崇尚大而暴的东西,它们渴望强大的力量感,而恐龙庞大的体型和冲击性的力量感正好满足了孩子对力量感的渴望。
二是恐龙满足孩子的好奇心,恐龙作为一种已经灭绝的古老物种,没有人见过他,所以孩子可以自由地发挥想象力,而且恐龙已经灭绝,对其构不成威胁,故而在满足孩子好奇心的同时,又消除了孩子对危险的恐惧,进而更容易引起孩子喜爱。
第三,恐龙给孩子带来自信,由于没有人见过恐龙,父母不再充当权威角色,在孩子学习了越来越多恐龙的知识时,这会给他们带来自信心和自尊感,以前都是父母给自己传授知识,现在轮到自己给父母科普,自然自信心爆棚,进而对恐龙更加着迷。
所以难怪孩子会对恐龙情有独钟了!
那难道只让孩子满足于恐龙玩具、恐龙绘本吗,当然这些还不够,我们还可以更深入开发孩子的大脑。
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有项研究表明,对恐龙有“强烈兴趣的”小朋友可能有更高的智力水平。因为他将从学习恐龙的知识中获得很多有益的东西,比如专注力会提升,逻辑思维能力会提高,视野也会变得开阔起来。
在这里我推荐一本恐龙科普书籍——《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书可以说是市面上讲述恐龙知识最全面的,可谓是恐龙科普的“顶流”,而且最难得可贵的是,它不只是让你看各种类型的恐龙,而是把恐龙当成一个认真研究的对象来研究,当孩子学会这种研究技能,势必可以快速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
1、权威团队把关,实事求是地编写尼采曾说,“孩子犹如一张纯洁的白纸,他们的思想行为完全由环境和教育形成。”所以一开始给孩子选书就要选一些权威性强的书籍,这样才能保证知识的正确性。
这本《小学馆大百科:恐龙》出自日本最大的综合性出版社“小学馆”,该出版社创建于1922年,已快有100年的历史了。《名侦探柯南》、《哆啦A梦》、《犬夜叉》等国内读者熟悉的作品都出自该出版社。
而这套《小学馆大百科》系列是“小学馆”的镇社之宝,也是日本科普图鉴的标杆,在日本累积发行已超过1000万册了。
此次该书中文版初次引进,还特邀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专门研究恐龙的廖俊棋老师作本书的审校专家,还得到了众多恐龙博物馆馆长的推荐。
现在一看,这本书是不是很有分量,而且该书还很贴心的为中国读者整理了“恐龙博物馆”参展信息,正好看到我所在的城市有恐龙博物馆,和孩子约定放假一起去看。
当然更值得一说的,作者富田幸光的实事求是、严谨的态度,在翻阅此书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些部分会标注不详或者问号。
当时我看的时候一愣,你不是科普书籍吗,怎么会出现这些问题,难道是学业不精,也不怕别人笑话。后来才意识到这正好说明作者实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
要知道即便人类对恐龙有大量的研究,但还是有很多未知领域尚未涉足,如果盲目地编写,只会误导读者。
不得不说,富田幸光严谨的工作态度值得人敬佩,更为这本书的权威性色彩添上一笔。
2、精美图文科普,编排用心翻阅这本书,首先第一印象就是图片真的很精美,仿佛真实地看到恐龙身上的毛发。原来为了让读者有裸眼3D的效果,书中所有的恐龙图片,都采用了绘图风格,更加细腻的呈现恐龙身体的全貌,方便读者更加细微的去研究恐龙。
当然这些图片不止一两张,全书一共收录了有400种恐龙和同时期生物图片,700余幅震撼还原图、场景图和化石照片,可谓超大容量。
谈到这说一件趣事,家里的娃看这套书的时候,把宫西达也的霸王龙系列绘本拿出来对照,然后一个一个地在这本书中找到原型,结果还真让他全部找出来了,不得不说,这本书的内容真是全面。
这是宫西达也绘本中养育霸王龙的慈母龙,看着是不是和蔼可亲
另外这本书的编排也很用心,整个目录就像一个思维导图一样展示书的全部内容。
它没有一上来就讲有哪些恐龙,而是首先讲述恐龙生存的背景,让读者对恐龙的诞生有个清楚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科普了“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相关知识,最后用一张时间轴来总结这三个时代的动物诞生与发展情况,可谓是一目了然。
其次再介绍什么是恐龙,恐龙的身体结构、恐龙的种类划分。
看这一章的时候我有点懵,我难道不知道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吗,干嘛还要去了解恐龙,直接去看恐龙的种类划分不就好了吗?
事实证明,书中的呈现的内容都有它的用意,比如介绍恐龙的身体结构,其实是为了后面的恐龙分类做铺垫,因为恐龙最大的分类就是按照骨盆结构类分类的。
当然从恐龙的分类就开始颠覆我的认知,原来恐龙不仅可以分为肉食性恐龙、植食性恐龙,还可以分为“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甚至还可以按照它行走的方式来分类,真是拓展知识面了,这让小朋友和其他小朋友讲,绝对能收获一堆迷弟。
不过这套书主要讲述按照骨盆结构类分类的“蜥臀类”和“鸟臀类”恐龙,这这两个大分支下,延伸了很多小分支来讲述几种具有代表性的恐龙,并且在每个小分支开始讲述的时候,也会有类似思维导图一样的图片来进行导图,让读者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在具体讲述某一种恐龙的时候,通过统一的标签说明,来展示这种恐龙所属的种类、全长、食性、生存年代、化石被发现地区、命名由来、手指数等细节,另外部分页面还配上恐龙化石发现的地理图片。
最后还用一句话来总结概括这种恐龙的特点可谓是条理清晰。
在这些细节中,命名环节可谓的让人大笑连连,有只恐龙因为嘴巴像漏斗所以叫做斗吻角龙
带羽毛的暴龙,所以取名叫做羽暴龙,是不是有点敷衍。
最早在中国发现的原始鸟类,就用孔子命名叫做孔子鸟。
当然最有意思的是每一页下面还会画上恐龙与成人、孩子身高的同比缩略图,让读者对恐龙的大小有个清晰直观的认识,同时也拉近读者与恐龙的关系,让恐龙不再像电影或绘本里画的一样陌生。
在这个环节,小朋友发现有趣的事情,原来最小的恐龙才25厘米,小朋友有自己的手比画,笑嘻嘻地说:原来恐龙这么小啊,看来我也能比恐龙还厉害。
另外在具体讲述的过程中,编者还精心设置了一些读者感兴趣的专题介绍,比如“各种各样的各样的武器”,看完这些,不得不佩服恐龙的适应性,也难怪它们可以成为世界霸主。
讲述完恐龙的知识后,作者又讲述了最新的恐龙研究活动以及恐龙灭绝的原因,让读者掌握一手信息,进一步增加读者对恐龙的兴趣。
最后,书中还附有许多关于恐龙的周边信息,比如成为“恐龙博士”的必备用语、可以看到恐龙的世界博物馆、恐龙名称的秘密等,让读者收获一些不为人知的科普知识。
现在回过头来看,你会发现整本书从纵向发展史,到横向比较,再细分大类别,延展小分支讲述恐龙知识,这种方式讲述科普知识,可以说脉络清晰,一目了然。
那我们看科普书籍真的是为了学习其中的知识吗?当然不仅仅如此。
处于信息时代,很多时候我们想超越别人并不是比谁的大脑知识容量大,毕竟手机的便捷让很多知识可以随时搜索到,更为重要的是比逻辑思维能力。而书中这种研究恐龙的方式以及恐龙世界的复杂程度,正好可以锻炼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给孩子在解决其他问题上提供样板。
最近因为不上学,孩子一直在家,我每天带孩子去小区认花,当说到某种花是蔷薇科系的时候,孩子说:妈妈,那除了蔷薇科系还有哪些科系,另外蔷薇科系下面还有哪些分类啊。就这样孩子现在基本上知道了花的几种科系,小区的花也能说出个大概。
(期待浪花朵朵引进《小学馆大百科:花的世界》,否则整天被孩子追着问,太费妈了)
我这才发现原来孩子借用研究恐龙的方法来学习花方面的知识,我意识到这才是孩子看这套书最大的收获!
3、科普小知识,趣味性十足在介绍恐龙的知识时,书中该穿*各种奇奇怪怪的科普小知识,可谓让严谨的科普知识增加了许多趣味性,比如:
羽毛的演化 ,让读者了解羽毛的各种用途:
恐龙长长脖子秘密 ,原来是为了吃更多食物:
翼龙类的起飞方式 ,这个过程我还让孩子模拟了一遍,挺有意思的:
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互动,把单纯地阅读变成和科学家一起探索:
比如提问:为什么恐龙的胃里有石头?你猜猜是什么原因。
测量一下恐龙的体重,这个方法也可以使用称其他东西:
观察一下粪便化石 ,孩子看到这爆笑不止:原来恐龙的便便还有人专门收集。我打断道:那是化石。
另外还介绍了化石从发掘到展示的过程 98,估计有些小朋友看完这本书会萌生成为古生物学家的想法。
《小学馆大百科:恐龙》这本书我陪孩子翻阅了很多次,每一次都能发现一些小亮点,比如翻开护封,就会得到实物大小的霸王龙上颚海报。现在孩子也凭借这本书里的知识,收获了很多喜欢恐龙的小伙伴,每次看到孩子们在广场把恐龙玩具展列在一起,一个个神采飞扬地讲解的时候,我就想起一句话:人生不可无癖。有没有一种热爱,让你一提起就心潮澎湃,就心生温暖。大抵恐龙就是孩子心目中这样的存在。
最后,提醒下小读者们,在阅读这本书前,一定不要忘了翻下正文前的阅读指南,它会告诉你这本书到底如何阅读。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