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首页休闲益智粒粒皆辛苦更新时间:2024-08-03

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之父袁隆平院士逝世。一时间,全网哀悼,举国同悲。

怀揣着“禾下乘凉梦和全球稲粮梦”的袁老,将其毕生的精力致力于增加粮食生产的科研育种之中,他的去世不仅仅是作物育种界的一大损失,更是中华民族的巨大损失。

哀悼之余,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像袁老这样的农业科学家,他们平时的工作状态是怎样的吧。

我们知道,劳动有脑力和体力之分。农科人员的工作是繁杂脑力和辛苦体力的结合,这是一份特殊的职业。

可以说,一年365天里,他们有至少200天以上的工作时间是和田野打交道。从最初的种质资源的收集,到原始材料圃种植;从选择具有目标性状的单株,到一朵朵小花的杂交授粉;从杂交一代的种植选育到后代遗传分离的选育。这一系列的程序,至少要用5-7个世代的连续选育,才能获得一个稳定的优良品系。

接下来要进行品比试验和区域化鉴定,只有符合育种目标的品系才可算得上是育出了新品种。

培育出的新品种在推广之前,还要进入省级的农作物品种审定程序。这个程序要1年的预备试验、2年的区域试验和1年的生产试验。只有最后的生产试验过关了,才能许可进入品种推广阶段。到了这个阶段我们普通老百姓才能买到需要的种子。

不难看出,一个新品种的诞生要花费科研人员至少10年的心血。为了缩短育种年限,他们每年还不得不远离家乡去海南加代繁殖,其中的辛劳和寂寞,不是一般人所能耐受的。

袁老就是这种老黄牛式的科研人物,他将毕生的心血都不遗余力地献给了养育他的土地和人民。广袤的田野是他的办公室,一株株茂盛的稻穗是他的实验器材。土地、禾苗和海南就是他圆梦的舞台。

袁老逝世后,钟南山院士第一时间发出缅怀之词:“我的挚友!天堂里好好休息。你已经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有空就指导一下学生继续三系攻关。你是一个真正的、最值得我敬佩的学者!”

是啊,袁老堪称是最接地气、最亲民的学者。如今一代巨星陨落,怎不令人痛惜!

古诗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朱子家训》亦有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愿今天的我们能谨记古人教诲,缅怀伟人的丰功伟绩,在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季节,让袁老的敬业精神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