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家乱劈柴

庄家乱劈柴

首页休闲益智乱时空更新时间:2024-06-19

疯魔棍中有一个棍法称之为“庄家乱劈柴”,亦是程氏“五十五图”中的一个经典棍势,疯魔棍完全吸收了这一棍势,但在做作和表达上却和西北棍法中的“乱劈柴”有所区别,在棍法的表达上吻合了程氏的解读。程氏对于其棍法冠以“少林”之名,因为其棍法得自少林,所以疯魔棍在棍法表达的本意上就十分接近少林,或者是少林棍法了,但应该是明代的少林棍法。

西北棍法中,除了条子,在棍子上,多有“乱劈柴”的技法,气势彪悍,泼辣迅猛,尤其是一连串的“乱劈柴”,上下翻飞,左右起落,令人眼花缭乱,而棍子的功力也在密集多变的“劈柴”中显露出来。我觉得这一棍法中最为精妙和传神的就是一个“乱”字,看似凌乱无章,毫无章法,但却有棍子的力量与气势,其奥妙之处就在那个“乱”字。以我的理解,这个“乱”字是建立在“熟”的基础上,方能在棍法的表达上得心应手。

而“劈柴”显然是来自对于生活的观察与实践,当然亦有力量的通透与贯通。记得80年代,陕西省武术队的赵长军在棍术套路中融入了几组“乱劈柴”,当然是来自于西北棍法,从而在全国赛场上令人惊叹不已,纷纷模仿、学习,也就有了今天的棍术套路虽然花法颇多,但一直把这一经典的棍法——“乱劈柴”,保留在其中。我想这和“乱劈柴”的气势是密不可分的,能够有效地渲染棍术的那种“气氛”。

恩师张克俭先生在传授棍法时,十分重视“乱劈柴”的技法,先生在棍法的表达上有着惊人的功力,往往是一棍下去,棍头纹丝不动,而地上就是一个坑。先生说棍子需要很好的腰力、臂力和腕力,为此,他要求弟子们每日要练“乱劈柴”,原地,活步的,而且要配合打轮胎,也是棍子中“震把”的一种训练方法。先生传授的鞭杆“七手”中亦有“乱劈柴”,不过在“七手”有一个更为形象生动的名称,也许是鞭杆的长度比棍子短的缘故,叫“铁扇子”。

程氏在《少林棍法阐宗》中对于“庄家乱劈柴”的解读为:

劈柴换手圈里认,右缠右劈那进步。

庄家,自然在这里是农户和农家的意思,亦符合了程氏《耕余剩技》的立意,对于其武艺的命名可谓是独具匠心。

显然,根据程氏的阐述,这一棍势是属于破对方“圈里”来扎的棍法,而玄妙在于“换手”和“那步”,当然其中的“缠”和“劈”则是方法,和枪法无异。那么“那步”其实就是一个步子的快速移动,这是古代的一个武艺术语,和戚继光的“霎步”一样。

在疯魔棍的棍套中,对于“庄家乱劈柴”的做法,则是严格遵循了程氏的阐述。首先是一个“五虎拦”,然后是“那步”中的“右缠”和“右劈”,自然在拧转中有一个“换手”,显得灵便了许多。我想这是体现了棍法的“双头”,也是体现了棍子“梢把并用”的特点。

那么程氏的阐述可谓精辟至极,如“劈柴势如同劈山”,并说“横劈”和“直劈”是“略异”。其精妙在于“转身可破低枪”。我们可以设想,“右缠”则是为了破对方之“中平”,而“右劈”则是为了破对方之“下枪”,即“低枪”,这时候“换手”的目的即为出棍的方便,增加棍子的力量,而在“换”和“缠”、“劈”之间却以一个“乱”字贯穿与衔接,不能不说这是程氏在棍法上的高深,也是少林棍法的“真意”所在。

在程氏的“或问篇”中对于“换手”亦有论述。

或问曰:人尝持棍,惟恐失手,今遇敌,换手可乎?余曰:左右换手,盖欲惑乱敌人耳目,使不可测。然须换在未交锋之先,令人狃而不觉,故载之者,欲人平时习熟,则临期可无掣肘之患矣。

不难看出,程氏对于“换手”的时机道出了其中的奥妙,其目的是为了迷惑对方,而“换手”却要在“交锋”之前,还要做到“平时习熟”,这样才是“乱”中求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