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星球》第1季第6集是同样的主题,没有特别的新发现的生物。片尾最后的10分钟纪录了摄影组的同事们如何拍出革鳞鮨生产的画面,这些潜水员在工作时充满了生命的危险,第一年的潜水员下去后引来了很多鲨鱼,还好他们都穿了防鲨服。之后与水上失去了联系,被迫上岸后,再次下潜,革鳞鮨已经不见了踪影。第一年没能如愿拍到革鳞鮨的生产;第二年吸取了第一年的“教训”,为了不错过,经过数百小时的持续监测,更多的潜水员,在水里呆了24个小时,终于拍到了革鳞鮨一年一次,一次持续不到1小时的产卵过程。
革鳞鮨在这部纪录片中只占了二三分钟的时间,为了精彩的几分钟,摄制组用了两年,上百小时,很多人,才得以呈现。
珊瑚礁的世界中,乌贼追逐着自己的食物—螃蟹,为了吃到它,乌贼象变色龙一样通过皮肤上数百万个像素细胞,变换着自己的衣服。
澳大利亚的大堡礁绵延2300多公里,纵贯澳大利亚东北海岸。
海参食腐,负责循环利用其他动物的废物;
鹰嘴鱼咬下大块的珊瑚,吸收完里面的养分,将沙砾排出体外;
绿海龟世世代代都会穿过成片珊瑚礁游到一处已经被它们磨出凹坑的目的地,只为了让鳚和刺尾鲷们给它们清理身上的寄生虫和死皮。绿海龟们和人类一样,有的会排队,有的会插队,有不服气插队打一架。
鳃棘鲈专靠捕食小鱼为生,但它太硕大,章鱼是它的外援。章鱼可以钻进狭窄的缝隙,但却不一定能第一时间发现猎物,鳃棘鲈换了件浅色的“衣服”,引起章鱼的注意,给它指出猎物的藏身之处。章鱼心领神会,腕足一插,藏身其中的鱼不得不仓惶出逃。鳃棘鲈张开了嘴,迎接着它的到来。
每片珊瑚礁都有自己的结界,那是珊瑚礁的城墙。巴哈马群岛有个巨型海怪的传说 ,旋涡会把水手拖进死亡的深渊。
现在我们知道,那些漩涡是涨潮的海水从深邃的珊瑚洞穴上方流过形成的,这些水流带来了新鲜的食物,吸引来展宽超过3米的蝠鲼。
珊瑚礁的背侧,另有一番世界,看似平静祥和,实在夜间危机四伏。夜间捕食者蓑鲉,巨型的食肉怪兽博比特虫……
曙光提示着白天的到来,夜班的小伙伴们纷纷回家,早间玩耍的小欧鳊纷纷出行。
博比特虫象是从来不用睡觉且吃不饱的家伙,它没有吃上小欧鳊,却被一群小欧鳊戏耍一了翻,小欧鳊聚在博比特虫的四周,一起吹开覆盖在博比特虫身上的沙子,失去了遮挡的博比特虫象是在大街上突然“裸”了身子,尴尬的站在原地。欧鳊开始自己的早餐啦。
地毯海葵有着致命的*伤力,偏偏鞍背小丑鱼对它们的毒素有免疫。
鞍背小丑鱼生活在地毯海葵上,对地毯海葵的回报是帮它清理身体。在鞍背小丑鱼的世界,家庭主妇的角色是雄性专属,雌鱼是这里的一家之主。雄性鞍背小丑鱼更重要的任务是给需要产卵的鱼妈妈找一个合适的产房。螺壳合适,但寄居蟹已经“卖断”;旧的塑料瓶挺好,但实在太轻;海上沉了一只椰子壳,就是有点重,大小刚好,一群雄性出动将椰子壳搬到地毯海葵,扣过来,卡在地毯海葵触手上。产房兼婴儿房,完成!雌鱼如期生产,雄鱼全心保护,10天,一批新生鞍背小丑鱼就要诞生。
法属波利尼西亚位于南太平洋中心的珊瑚礁,生活着革鳞鮨们。
它们为了交配需要来到有几百条黑尾真鲨出没的珊瑚礁边缘的陡坡。每一条雌革鳞鮨都有一肚子的待产鱼卵,这些鱼卵被生下时也需要雄鱼的精子使其成为受精卵。焦急等待的除了雄鱼,还有不想错过美食的鲨鱼。
涨潮了,产卵的时机到了!繁殖后台让许多革鳞鮨付出了生命。卵子产出,受精完成,受精卵随波飘走,珊瑚礁的捕食者们追着它们的食物……大部分的受精卵没有机会成为革鳞鮨,来看看这个世界,又进入到了轮回道……
红海中的宽吻海豚成群的在这里自由自在的玩着叫抛珊瑚的游戏,它们看着这些珊瑚有的直线落下,有的缓缓下沉,有的打着转的晃晃悠悠。
海水的温度在上升,珊瑚在生病。人类高烧与正常体温也是在这一二度之间。上升的一二度,让珊瑚虫排出制造食物的类植物细胞,失去营养的珊瑚,出现白化现象。自2016年大约2/3的浅水珊瑚礁都有不同程度的白化。曾经五彩斑斓的海底,像是被暴风雨席卷,荒凉地了无生息。
珊瑚礁的居民成了无家可归的难民,等待着珊瑚虫回来重建家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