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环向透水盲管
环向透水盲管采用Φ50HDPE双壁打孔波纹管,并用土工布包裹。环向盲管设置在纵向盲沟中部,并用土工布包裹,间距9m。盲管穿过防水板时,应将该处防水板与盲管粘结密封,防止漏水,渗水大的地段要多设。
3 、施工缝处理
(1)施工缝
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原则上不留纵向施工缝。如确实留有施工缝应采用手持式凿毛机进行凿毛,并清理干净。
水平施工缝:墙体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高出铺底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设置在拱墙连接线以下150~300mm处。
垂直施工缝:垂直施工缝施工时,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刷不低于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净浆或涂混凝土界面处理剂,及时浇筑混凝土。端头模板应支撑牢固,严防漏浆。端头应埋设涂有脱模剂的楔形硬木条,形成预留浅槽,其槽应平直,槽宽比止水条宽1~2mm,槽深为止水条厚的1/2~1/3,将遇水膨胀止水条牢固地安装在预留浅槽内。
根据二衬台车、仰拱各自长度,设置施工缝,施工缝应水平或垂直,并用模板或其他措施,形成预定的形状,以保证与后续工程紧密连接。
(2)变形缝
变形缝应满足密封防水、适应变形、施工方便、检修容易等要求,变形缝施工应注意:沉降变形缝的最大允许沉降差值应符合设计规定,设计无规定时,不应大于30mm。当计算沉降差值大于30mm时,应采取特殊措施。
变形缝底应设置与嵌缝材料无黏结力的背衬材料或遇水膨胀止水条。
4、防水层工序控制
防水材料的质量、规格、性能等必须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防水卷材铺设前要对喷射混凝土基面进行认真地检查,不得有钢筋凸出的管件等尖锐突出物:割除尖锐突出物后,割除部位用砂浆抹平顺。 隧道断面变化处或转弯处的阴角应抹成半径不小于50mm的圆弧。 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如有明水,应采取措施封堵或引撑。防水层表面平顺,无折皱、无气泡、无破损等现象,与洞壁密贴,松紧适度,无紧绷现象。
止水带的材质、规格等应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止水带与衬砌端头模板应正交。
4.2.7 洞身衬砌在主洞施工时,在施工条件具备的条件下,采取二次衬砌紧跟的措施加强隧道支护,以保证隧道稳定。围岩变形量较大,流变特性明显时,要加强初期支护并及早施作仰拱和二次衬砌。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符合下列条件: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己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预计总变形量的80%~90%;
(3)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07~0.15mm/d。
衬砌混凝土应流动性好、坍落度衰减慢、干缩性小、初凝时间相对较长、终凝时间相对较短,满足泵送混凝土施工要求,满足抗渗性、抗裂性要求。混凝土水化热低且水化热高峰值发生在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之后,以承受由于水化热产生的温度应力。混凝土有早强性能,特别是拱肩部位,以利于模板早拆,满足衬砌快速施工需要。
1 、二衬机械化施工设备配套技术
(1)机械设备配套
只有合理的机械选型、配套才能充分发挥机械效能,提高工作效率,加快衬砌速度,保证衬砌质量。一流的质量,需要一流的设备。一流的设备,就是能够满足施工生产需要,能生产出一流的产品所需的最佳机械设备组合。我们以此为原则通过多座类似的公路隧道衬砌施工的经验,并对所需的机械设备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优化机械设备配置,使机械设备性能相匹配,与施工能力协调统一,主要衬砌设备选型配套情况见下表。
合理配置机械设备,储备充足的机械设备易损件,做到设备有用有备;加强机械设备操作手现场培训和设备检修保养。建立衬砌前的设备检查制度,设备有故障或能力不匹配不开盘。
(2)衬砌台车制造、调试、就位及端部模板安装
台车采用钢结构大模板,具有液压支拆模和电动走行系统,工厂制造后运至现场安装。测量台车各结构尺寸,做到台车模板尺寸与隧道的衬砌结构尺寸相符合(考虑沉降量)。
二衬台车现场拼装完成后,必须在轨道上往返行走3~5次后,再次紧固螺栓,并对部分连接部位加强焊接以提高其整体性。每施作衬砌500~600m,台车应全面校验调试一次,校验可在隧道加宽带进行。
成立专门的审批验收小组,对二衬台车进行逐一检查验收。验收标准见表
根据小于1200m半径隧道,二衬台车不大于9m,本隧道曲线半径975米,所以二衬台车长度为9米,台车就位调整轨道中心及标高,采用铁路P43钢轨,方木作枕木,底面直接置于己铺底或仰拱填充的砼地面上,保证台车平稳。轨道平面位置和高程偏差控制均在±1cm以内,使模板中心线尽量同台车大梁中心重合,使台车在砼灌注过程中处于良好的受力状态。
采用五点定位法即:以衬砌圆心为原点建立平面坐标系,通过控制拱部模板中心点、拱部模板同墙部模板的两个铰接点、两墙部模板的底脚点来精确控制台车就位。曲线上考虑内外弧长差引起的左右侧搭接长度的变化,以使弧线圆顺,减小接缝错台。
台车走行至立模位置,用侧向千斤顶调整至准确位置,并进行定位复测,直至调整到准确位置为止。台车撑开就位后检查台车各节点连接是否牢固,有无错动移位情况。采用五点定位法检查模板是否翘曲或扭动,位置是否准确,保证衬砌净空,同时也易于克服衬砌环接缝处的错台。为避免在浇注边墙砼时台车上浮,还须在台车顶部加设木撑或千斤顶。同时检查工作窗状况是否良好。
明洞衬砌采用Φ48钢管弯制弧形拱架固定外模,根据衬砌厚度制作台车端部挡头模板,宜采用质地良好的木板,其单片宽度不宜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30mm。,采用角钢U形卡和短方木固定,以适应端模尺寸的不规则性。并在挡头板上钉木板条以便在混凝土端面预留出安装止水条的凹槽。
(3)二衬施工组织指挥
衬砌施工机械化程度高,作业环节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造成质量遗憾。因此,必须加强指挥协调力度。指挥协调人员定人、定岗,由现场主管总体负责。衬砌台车、输送泵以及拌和站之间采用对讲机、电铃、口哨等工具进行有效联络,确保信息准确、及时传递。
衬砌作业,需根据实际的工作内容详细分为砼作业班、模板与预埋管件班、防水卷材铺挂班、砼养护和外表整修班四个专业小班组。衬砌班又分为输送组、接换管组、捣固组。衬砌人员定员为38人(人员分工见下表),实行定人定岗的班组长负责制,既独立,又统一,协调合作。铺底和矮边墙混凝土先行浇筑(底板混凝土接触面进行凿毛,凿毛采用机械凿毛),便于台车就位和展开二次衬砌,并改善洞内道路状况,营造良好施工环境。矮边墙施工高度的确定:经过对比分析并结合多条公路隧道的施工经验,矮边墙顶面比衬砌台车模板底边低8cm,此部分在砼灌注前用梯形木封堵密贴,以防漏浆。这种方法易于实现台车的精确定位。
矮边墙施作时注意按设计布设纵向透水盲管及其与沉砂井的连接管,预留环向软式透水盲管和防水卷材接头及设置预埋件和预留洞室等。
隧道预留洞室和预埋件种类多、数量大,保证其尺寸和位置准确是衡量二衬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
钢筋砼衬砌地段,预留、预埋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无筋衬砌地段采取的方法是在衬砌台车模板上钻孔用螺栓固定预留、预埋件。其优点是费用低廉,易于操作。
为保证通讯、电力线路穿线顺利,预埋钢管需把好以下工序质量:采用切割机切割;用钢挫挫平管口毛刺;弯管机弯制;接头采用套管连接,套管同预埋钢管之间焊接,并对焊缝作防锈蚀处理;管内穿铁线;预留洞室处钢管头外露5mm,长短一致;管口在灌注砼前作临时封堵;每板二衬施工完毕并试通,发现有堵塞现象立即整治。
2、衬砌钢筋
钢筋在钢筋加工场集中加工、统一配送。环向钢筋必须按设计轮廓线进行放大样,以隧道实测断面做参考。
横向钢筋与纵向钢筋的每个节点均必须进行绑扎或焊接。钢筋焊接搭接长度应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受力主筋的搭接应采用焊接,焊接搭接长度及焊缝应满足规范要求。相邻主筋搭接位置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应小于1000mm。同一受力钢筋的两个搭接距离不应小于1500mm。箍筋连接点应在纵横向筋的交叉连接处,必须进行绑扎或焊接。钢筋其他的连接方式应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安装钢筋时,钢筋长度、间距、位置、保护层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为确保二衬钢筋定位准确、钢筋保护层厚度符合要求,采取措施有:先由测量人员用坐标放样,在调平层及拱顶防水层上定出自制台车范围内前后两根钢筋的中心点,确定好法线方向,确保定位钢筋的垂直度及与仰拱预留钢筋连接的准确度。钢筋绑扎的垂直度采用三点吊垂球的方法确定。
用水准仪测量调平层上定位钢筋中心点高程,推算出该里程处圆心与调平层上中心点的高差,采用自制三角架定出圆心位置。圆心确定后,采用尺量的方法检验定位钢筋的尺寸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对不满足要求的位置重新调整,全部符合要求后固定钢筋。钢筋固定采用自制台车,二衬钢筋间距由钢管焊接的可调整的支撑杆控制。
定位钢筋固定好后,根据设计钢筋间距,在支撑杆上用粉笔标出环向主筋布设位置,然后开始绑扎此段范围内钢筋。各钢筋交叉处均应绑扎。钢筋保护层应全部采用混凝土垫块控制,不得使用塑料垫块。要求主筋纵向间距、分布筋环向间距、内外层间距、保护层厚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3、二衬混凝土
(1)浇注二衬混凝土前应重点检查下列内容:输送泵接头是否密闭,机械运转是否正常,基仓清理是否干净;输送管道布置是否合理,接头是否可靠;施工缝是否经过适当处理;脱模剂是否涂刷均匀。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将矮边墙凿毛,并采用手持凿毛机凿毛。泵送混凝土前应采用按设计配合比拌制的水泥浆润滑管道。混凝土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确保在运送过程中不产生离析、撒落及混入杂物。
混凝土直接入泵仓,输送管尾端设软管控制管口与浇筑面的垂距,混凝土不得直冲防水板板面或台车模板板面流至浇筑位置,垂距应控制在1.5m以内;禁止采用振捣棒输送混凝土;以防混凝土离析。
混凝土由下至上、左右交替、从两侧向拱顶对称浇筑。每层浇筑高度、方向应根据搅拌能力、运输距离、灌筑速度、洞内气温和振捣等因素确定。为防止浇筑时两侧侧压力偏差过大造成台车移位,两侧混凝土浇筑面高差宜控制在50cm以内,同时应合理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
施工过程中,输送泵应连续运转,泵送连续浇筑,宜避免停歇造成“冷缝”,间歇时间超过规范要求时,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浇至作业窗下50cm,作业窗关闭前,应将窗口附近的混凝土浆液残渣及其他杂物清理干净,涂刷脱模剂,将其关紧,防止窗口部位混凝土表面出现凹凸不平甚至漏浆现象。隧道衬砌起拱线以下的反弧部位是混凝土浇筑作业的难点部位,应对混凝土性能、塌落度及捣固方法进行有效控制,以减少反弧段气泡,有效改善衬砌混凝土表面质量。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在冬季施工时不应低于5℃,夏季施工时不应高于32℃。混凝土应采用振动器振捣密实,并应采取确实可靠的措施确保混凝土密实。振捣时,不得使模板、钢筋、防排水设施、预埋件等移位。
拱部混凝土衬砌浇筑时,应在拱顶预留注浆孔,注浆孔间距应不大于3m,且每模板台车范围内的预留孔不少于4个。拱顶注浆填充,宜在衬砌混凝土强度达到100%后进行,注入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注浆压力应控制在0.1MPa以内。
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采用补偿型混凝土,逐渐压注混凝土封顶。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时,标志封顶完成。每板二衬混凝土浇筑完成时,及时清理场地的废弃混凝土及垃圾,保持施工现场整洁。
(2)消灭砼接缝错台的措施
消灭环接缝错台:一是在台车就位前,先将铺好的台车轨道预压,再将砼搭接部位及台车搭接部分表面彻底清理干净,使台车与砼表面尽量紧贴;二是加强台车支撑,将所有的支撑全部支撑到位,保证台车整体受力,必要时可在台车端部增加丝杠支撑;三是在台车前端端部拱顶增设支撑(采用三个40t的千斤顶),以防台车上浮造成拱部错台;四是严控台车底部以上3米灌注砼速度(一般控制在约2小时)和坍落度(一般在14cm);五是检查台车前后断面尺寸制造误差,及时消除;六是中线控制准确,使台车中线与隧洞中线在同一个平面;七是保持台车与混凝土的搭接长度为10cm(曲线地段指内侧)。
消灭台车模板错台:对模板板块拼缝进行焊联并将焊缝打磨平整,形成三块大模板(即拱部一块,左右边墙各一块),以抑制使用过程中模板翘曲变形而影响砼表面质量,以克服板块间拼缝处错台。
控制台车作业窗处错台和漏浆:作业窗关闭前,必须将窗口边框砼浆液残碴清理干净,并用湿抹布擦拭后锁紧压紧卡,并将关闭支点用楔形木塞紧,防止由于作业窗口关闭不严,使窗口部位砼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补丁甚至造成漏浆。
(3)封顶采用顶模中心封顶器接输送管,逐渐压注砼封顶。当挡头板上观察孔有浆溢出,即标志封顶完成。
根据混凝土试件强度试验,确定拆模时间。不承受外荷载的拱、墙混凝土强度应达到5MPa以上及时拆模。当衬砌施作时间提前,拱、墙承受有围岩压力及封顶和封口的混凝土强度应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应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
在拆模前用高压水冲洗模板外表面,拆模后喷淋混凝土表面,以降低水化热,在冬季施工时,应做好衬砌的防寒保温工作,养护温度不得低于5℃。养生时间要求:洞口100m养护期不少于14d,洞身养护不少于7d,对已贯通的隧道一般养护期不少于14d。
拆模后,若发现缺陷,不得擅自修补,由技术人员共同研究后并报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及时处理,对可能出现的缺陷采取如下对应措施:气泡:采用白水泥和普通水泥按衬砌表面颜色对比试验确定的比例掺拌后,局部填补抹平。
环接缝处理:采用弧度尺画线,切割机切缝,缝深约2cm,不整齐处进行局部修凿或经砂轮机打磨后,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饰,用钢镘刀抹平,使施工缝圆顺整齐。
对于表面颜色不一致的采用砂纸反复擦拭数次。预留洞室周边先行清理干净,然后喷水湿润,采用高标号、与二衬颜色相统一的砂浆,抹平压光。
4 、二衬混凝土工序验收
所用材料、规格必须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防水混凝土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防水混凝土粗集料尺寸不应超过规定值。 基底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对基底承载力有怀疑时应做承载力试验。拱墙背后的空隙必须回填密实。因严重超挖和塌方产生的空洞要制定具体处理方案经批准后实施。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混凝土颜色均匀一致。施工缝平顺无错台。混凝土因施工养护不当产生裂缝。
混凝土衬砌施工工艺流程图
5、 仰拱、铺底及填充
有仰拱的地段采用仰拱先行的施工方法,以起到早闭合,防塌方的作用,并能够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保证工期要求,减少仰拱铺底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降低施工干扰,开挖和浇注混凝土时利用仰拱栈桥
Ⅳ级、Ⅴ级围岩初支紧跟掌子面,V级围岩仰拱距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35m,IV级围岩不得大于40m;Ⅴ级围岩二衬的施工时间必须在围岩与锚喷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及时进行,距离开挖面不得大于60m,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
为确保仰拱施工的正常与连续性,在已施工仰拱地段和未施工仰拱地段设置一栈桥,确保施工车辆的正常运行,不与待施工仰拱地段进行交叉干扰。
仰拱开挖不允许欠挖,仰拱断面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初期支护施工并浇筑混凝土,超挖部分按设计规定予以回填。
施作仰拱混凝土时将基底清理干净,并且注意及时排水。支立模板,排干积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
仰拱的钢筋绑扎和浇筑应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纵、环向、两层钢筋之间的钢筋间距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焊缝饱满、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不露筋。加强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结合的方法。见下图“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5、 仰拱、铺底及填充
有仰拱的地段采用仰拱先行的施工方法,以起到早闭合,防塌方的作用,并能够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为保证工期要求,减少仰拱铺底对施工进度的影响,降低施工干扰,开挖和浇注混凝土时利用仰拱栈桥
Ⅳ级、Ⅴ级围岩初支紧跟掌子面,V级围岩仰拱距开挖面距离不得大于35m,IV级围岩不得大于40m;Ⅴ级围岩二衬的施工时间必须在围岩与锚喷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及时进行,距离开挖面不得大于60m,IV级围岩不得大于90m。
为确保仰拱施工的正常与连续性,在已施工仰拱地段和未施工仰拱地段设置一栈桥,确保施工车辆的正常运行,不与待施工仰拱地段进行交叉干扰。
仰拱开挖不允许欠挖,仰拱断面开挖后应立即进行初期支护施工并浇筑混凝土,超挖部分按设计规定予以回填。
施作仰拱混凝土时将基底清理干净,并且注意及时排水。支立模板,排干积水,经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浇注混凝土。
仰拱的钢筋绑扎和浇筑应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厚度,钢筋纵、环向、两层钢筋之间的钢筋间距必须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焊缝饱满、搭接长度符合设计要求。确保不露筋。加强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结合的方法。见下图“仰拱及填充混凝土施工工艺流程”
6、 中隔墙衬砌
立模之前采用全站仪放出中隔墙边线,按设计要求绑扎中隔墙钢筋,同时应注意预埋主洞钢支撑连接钢板。中隔墙砼分段立模浇筑,施工缝应与设计洞身沉降缝一致。施工时应注意中隔墙砼应与中导洞顶部顶紧、密实,不得留有空隙。
根据隧道施工安排,左线隧道正洞先施工,为平衡左线隧道拱圈的推力,在中墙浇筑后右线隧道未开挖前,采用C25混凝土将中墙顶的间隙回填密实,同时完成钢支撑工程。中墙钢支撑结构如下图所示:
7、注浆
为防止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出现空洞或不密实,隧道二次衬砌施工100~200m后,再对隧道衬砌背后进行回填注浆。
施工中采用在每板衬砌上坡端头预埋一根φ20镀锌注浆钢管。注浆材料采用水泥浆,其配合比根据现场试验确定,注浆压力不得大于1MPa。
注浆前先做注水试验,主要检查注浆管路是否牢固可靠、注浆系统仪表是否正常及衬砌实体溢水位置。
预埋钢管位置要固定准确,通过点焊的方法固定。同时,为防止钢管堵塞,在钢管头要进行包裹,在进行注浆前打开封端。
4.2.8 洞内施工辅助作业1通风布置
在洞口布设两台通风机,采用管道压入式通风方式,爆破后,通风机压入新鲜空气将烟气排出,同时在掌子面附近增设风扇,加强排烟。出碴及运碴过程中仍随时开启风量,冲淡并排出洞内柴油机废气的污染。每个洞口设置1台110KW通风机,高压风管采用φ150钢管,设置在隧道一侧,距掌子面距离控制在30m以内,供风管采用角钢托架架设在起拱线位置。
2 、施工供水、供电
在洞顶山坡上修建一个100立方的高位水池,从水池分别接水管引至隧道出口。供水管采用φ100钢管,设置在供风管一侧,水管采用钢筋托架在距边墙底30cm位置。
在洞口设置一台800KVA变压器,洞内设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进洞电力线布设按三相五线制标准进行。洞内同一侧设动力线路和照明线路,采用分层架设布置。动力线路距边墙脚顶2.5m。照明线路距边墙脚2.0m。成洞地段采用绝缘良好的胶皮线,施工地段的临时线路采用橡胶套电缆。
洞内照明采用安全标准规定的低压照明方式:高压进洞,经变压后用于照明,已施工衬砌地段按永久线路架设标准架设。施工作业面照明使用电压不大于36V的LED灯,成洞段使用电压不大于220V的LED灯,未成洞地段灯间距为6m,成洞地段灯间距为10m。
4.2.9 施工超前地质预报工作1 、P203 超前地质预报
(1)超前地质预报内容:预报施工掘进面前方一定范围内有无突水、突泥塌方等灾害地质,并查明范围、规模、性质等,提出施工措施意见。
水文地质预报:预报洞内含水构造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并评价施工开挖对环境水文地质的影响。断层及其破碎带的预报:断层及断层影响带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软弱夹层的位置、规模及其性质;主要预报断层的位置、宽度、产状、性质等情况,提出相应施工措施。
围岩稳定性及其类别的预报:预报开挖面前方的围岩稳定性,与设计比较,不同岩性、围岩级别变化接口的位置为修改设计、调整支护类型和二次衬砌时间提供依据。
(2)各种预报手段的选择和结合
为了掌握围岩在开挖过程中的动态信息及支护结构稳定状态情况,必须进行现场监控量测,提供有关隧道施工的全面的、系统的信息资料,以及时调整支护参数,并通过对量测数据的分析和判断,对围岩-支护系统稳定状态进行监控和预测,并据此制定相应施工措施,已确保洞室周边岩体的稳定以及支护结构的安全。本项目隧道均采取超前地质预报措施,并计列相应的费用。一般超前地质预报采取三种方案。
①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适用于隧道各级围岩地段,结合地质调查、地质素描及综合判断。TSP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需要对特殊地质地段,采用地质雷达及TSP等方法进行探测,判断开挖面前方一定范围内的地质变化情况。
②TSP与超前地质钻探(1孔)组合;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较复杂地段,仅采用TSP与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不能满足施工要求,这时应补充超前地质钻孔对TSP预报成果加以核查与确认。
③TSP与超前地质钻探(3孔)组合;在地质构造强烈发育及初步判断前方有大型隐伏含水体或发育中大型岩溶管道地段采用,超前预报钻孔建议采用小孔径钻机取芯,以降低超前预报费用。
TSP203 每次可探测100~350m,为提高预报准确度和精度,采取重叠式预报,每开挖50m~100m预报一次,重叠部分(不小于20m)对比分析,每次探测结果与开挖揭示情况对比分析。
2 、其他探测
红外探水的探测范围:红外探测每循环可探测30m,为提高预报准确度和精度,采取重叠式预报,20~25m探测一次,重叠部分对比分析。
在物探手段单一的情况下超前地质钻孔应连续搭接进行,超前地质钻孔的位置、孔深、数量、取芯等由地质人员根据物探预报成果并结合掌子面附近的地质情况综合分析确定。
施工监控量测工作:根据图纸设计要求在隧道开挖前洞顶在固定的位置设置观测点,定期观测各点的收敛值和沉降值。
地质预报实施与预报结果处理:根据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要求,组建隧道施工地质预报室,由水文地质工程师、地质工程师、物探工程师、隧道工程师参与超前地质预测预报专门小组,全面负责隧道施工超前地质预测预报工作。根据标段隧道施工段地质条件、施工组织方案和现有预报手段,按照地质复杂程度有的放矢、重点突出,主要在长大隧道全面开展施工地质预报工作。
由隧道施工队负责全过程的传统地质工作,即地质素描,在隧道开挖暴露后,按照统一标准和格式详细、及时记录洞身范围的地质情况,并按一定的时间和要求向项目经理部提供记录数据,最后汇总作为工程竣工文件的组成部分。
根据勘测设计数据提供的隧道特殊复杂地段,包括接触关系复杂的岩带、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富水带等地段除开展上述工作外,必须提前50~100m采用地质预报系统进行预报,临近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体时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超前加强探测预报,当遇到特殊情况时,可根据实际加密、加强预报,在地质条件特殊复杂,可能发生突泥、突水等地质灾害的段落,常规方法无法准确预测的情况下,必要时可进行水平超前钻探和红外探测法进行超前地质预报,或采用其它水平超前探测方法(如风钻或锚杆水平钻等无芯探测方法)进行钻探预报。
隧道施工地质预报时间根据施工组织、复杂地质分布情况、掘进工作面与不良地质相对位置等条件,在不影响施工进度前提下随时开展预报工作,直到本隧道开挖任务的完成。
不论长期还是短期预报,根据预测结果,除了及时向施工技术负责人提交施工地质灾害监测预报,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建议外,还应及时对前方预报区段在开挖暴露后的实际地质情况进行记录,并与预报的地质结果进行对比、找出差异,分析成功与失败经验,改进工作,不断积累经验,努力提高预报水平。
3、不良地质地段处理
在施工过程中,为防止意外事故发生,保证施工顺利进行,根据我单位施工经验特对不良地段施工加以叙述:
对本标段不良地质地段如有断层破碎带和浅埋强风化地段,施工时容易发生坍方和涌水,给工程带来损失和延误工期,因此要予以重视。根据我公司以往隧道施工中处理不良地质地段的施工经验,确定总体施工方案如下:
在接近断层及接触带时,加强地质预报,结合管棚、小导管、炮眼钻进及岩性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准确判定出开挖前方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围岩松动情况及围岩类别,提供相应的图表资料和提出合理性施工方案建议。
(1) 必要时利用钢拱架和超前导管注浆防护;
(2) 减少循环进尺,采用无爆开挖或松动放炮,尽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3) 及时支护,做到随挖随护;
(4) 加强施工组织管理,严格施工工序,并组织好物资供应工作;
(5) 加强施工量测,及时反馈信息。
① 松散地层施工
松散地层的特点是稳定性差,结构松散,若有地下水时施工中极易发生坍塌。在这种地层施工,主要是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中常用手段:先护后挖,密闭支撑,边挖边封闭的办法。超前支护施工方法主要有超前大管棚、超前小导管预注浆等几种施工方法。
② 溶洞处理
在岩溶发育地段进行隧道开挖施工时,采用超前探测钻孔对溶洞发育规律进行探测预报,根据探测结果,采取相应的处治措施。溶洞水的处理:以排为主,堵排结合。隧道通过岩溶含水带时,对于超前探水孔中单孔流量>2L/S,或总流量的溶洞>10L/S,预留5~10m岩盘进行注浆堵水。对于富存岩溶水的岩溶,凡与上部岩层或地表有水力联系的,溶洞水无法在衬砌之前排*,则采用全封闭衬砌;而与地表及溶洞外部岩层无水力联系的干溶洞或溶洞水囊,采用半封闭衬砌,并与墙背设置弹簧排水管,引水入中心排水沟。
根据情况,对可能遇到的溶洞、洞穴。处理措施如下:
清淤:清除溶洞或洞穴松散充填物。
加固:采用锚喷和钢筋网对岩溶洞壁进行加固,锚喷支护按Ⅲ类围岩要求施作。
堵塞:在岩溶洞穴内回填浆砌片石、洞碴等。
隧道加固:岩溶段隧道初期支护加强,根据岩溶发育规模及与隧道的关系、岩溶壁稳定情况,采取相应的隧道加固措施。根据溶洞的大小,会同业主及设计单位,具体研究处置方案。
③ 断层破碎带施工:对于断层破碎带的处理,决定采用超前钻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堵水,大、小管棚相结合的超前支护施工方案,其要点如下:
a、加强地质超前预报工作,在施工中打超前探孔探明前方地质及水文情况;
b、按设计及施工需要采用大管棚与双液注浆结合加固围岩,开挖前视情况必要时增设小管棚预注浆;
c、采用爆破法掘进时,严格掌握炮眼数量、深度及装药量,原则上尽量减少爆破对围岩的震动。
d、采用分部开挖时,其下部开挖分左右两侧交替作业。
e、断层地带的支护宁强勿弱,并经常检查加固。
f、断层地带开挖后要立即喷射一层砼封闭岩面,并架设有足够强度的钢架支撑,必要时增设钢架或按围岩降类处理。
4、瓦斯地段处理
在超前探孔处设检测点,以检测是否有有害气体涌出。若探测有有害气体,应记录确定有害气体涌出位置,并测出气体压力,并采取相应措施。
测压采用粘土测压方法:
(1)在测压钻孔内插入带有压力表接头的紫铜管,其管径为6~8mm,长度不小于7m。
(2)将特制的柱状粘土(含自然水份经炮泥机挤压成型的炮泥)送入钻孔内,柱状粘土末端距紫铜管末端0.2~0.5m,每次送入0.3~0.5m,
并用木棍捣实。
(3)每堵1m粘土柱打入1个木塞,木塞直径小于钻孔直径10~15mm,
打入木塞时应保护好紫铜管,以防折断。
(4) 在孔口(0.5~1.0m)用水泥砂浆封堵,经过8小时水泥凝固后,安装压力表测压,并详细记录瓦斯压力上升与时间的关系,直到压力稳定为止。稳定后压力即为瓦斯压力P。
当检测孔瓦斯涌出量大于5L/min,瓦斯(天然气)压力大于1Mpa时,停止掘进,在涌出孔附近施作排放孔,进行瓦斯天然气排放。若24h内不能使其降低,则应立即封闭,另做专门处理。
钻孔排放瓦斯
采用超前钻孔,将瓦斯经过钻孔自然排放出来,待瓦斯压力降到安全压力以下时,再进行掘进工作。钻孔数和钻孔布置应根据断面和钻孔
排放半径的大小来确定。一般布置3~5个钻孔。孔深应超前工作面前方的集中应力区,孔深应不小于15m。掘进时钻孔至少保持5m的超前距离。
4.2.10 监控量测(本工程采用第三方监测,具体监测技术方案由专业监测单位编写)现场监控量测是隧道按新奥法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现场量测掌握围岩和支护的动态指导施工。根据隧道围岩情况,参照有关规范在施工中进行的量测项目有地质和支护状况观察、隧道围岩变形量测、隧道地表下沉变形量测。量测断面间距、测点布置严格按围岩分类和规范要求执行。
1、现场监控量测项目和要求
隧道施工的初期阶段位移和下沉量大或地质变化显著时,量测断面间距可取表中较小值:
(2)、监控量测体系
1)监控量测计划
工程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施工进度,编制详细的监测实施计划,并确定监测技术标准,报监理工程师及业主批准。
2)监控量测小组
为了真实反映监测结果,本标段施工监测由工程技术管理中心组成专门监测小组,具体负责各项监测工作。
3、监测管理
积极配合监理工程师做好对监测工作的检查、监督和指导,工程完成后,根据监测资料整理出本标段的监测分析总报告纳入竣工资料中。
4、现场量测要求
净空变化、拱顶下沉量测应在每次开挖后12h内取得初读数,最迟不得大于24h,且在下循环开挖前必须完成。
4.3. 质量保证措施4.3.1、质量控制体系
项目部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体系结构图:
4.3.2、保证措施1、组织上的保证措施
(1)、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机构
项目经理部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负责人,质量管理保证机构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文件进行质量管理,做到从资源投入和过程控制上保证工程质量。
(2)、设立专职质检人员
现场设专职质检员,工区工班设兼职质检员,保证施工作业始终在质检人员的严格监督下进行。在项目部质量管理领导下推行全面质量管理和目标责任管理,从组织措施上使工程质量真正落到实处。
(3)、加强自检组织管理
严格自检制度,每道工序完成后首先工班、工区自检,合格后报质检工程师检查,合格后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质量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施工。隐蔽工程检查严格按隐检程序进行。
2、制度保证措施
(1)、图纸会审制度——认真审查施工图纸,熟悉设计文件和施工规范,严格按照设计文件和图纸施工。
(2)、技术交底制度——每项工序开工前,由该工序的主管工程师对各工艺环节的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使所有操作人员心中有数。
(3)、工艺过程三检制度——每道工序均严格进行自检、互检和交接检,上道工序不合格,下道工序不能进行。
(4)、严格执行工程监理程序——自检合格后及时通知监理工程师检查签认,隐蔽工程经监理工程师签认后方能施工。
(5)、三级测量复核制——坚持三级测量复核制,各测量桩点要认真保护,施工中可能损毁的重要桩点要搞好护桩,施工测量放线要反复校核。认真进行交接桩,确保中线、水平及结构物尺寸位置正确。
(6)、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实施质量事故报告制度,发生质量事故后严格按事故处理程序如实报告。
(7)、工程质量目标管理奖罚制度——结合本工程特点,设立“工程质量目标奖”制定“安全质量奖罚规定”等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工程质量奖优罚劣。
(8)、重点工序工程师全过程监督制度——重点工序施工,质检工程师应全过程旁站监督,随时处理施工中遇到的质量问题,保证施工处于受控状态。
(9)、资料收集制度——对本项目的管理资料、施工准备资料、现场施工原始记录等,应及时收集、整理,为施工过程的追朔性提供依据,为工程竣工交验提供保证,为企业的技术总结,科技进步、工程投标积累资料。
4.3.3、 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质量检验控制措施
(1)、所有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国家和交通部颁发的有关工程试验规范和规定实施,遵守招标文件中有关条款和有关施工规范的要求,做好本工程的材料试验与检验。
(2)、工程材料试验与检验必须按建设主管部门有关文件规定委托有试验资质的单位进行。
(3)、粗骨料、水泥、掺和料、钢筋进行取样试验,并将试验结果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批,拒绝不合格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场。用于本工程的所有建筑材料都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有关质量规定,并具有材质证明和合格证件。无材质证明的材料,必须在监理工程师的监督下补做材质试验,递交材质试验结果,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方可使用。
(4)、施工所使用的各种计量检测仪器、设备定期进行检查和鉴定,确保计量、试验、检测等器具的精度和准确度。
(5)、各种材料、器材、设备按规范进行检查,拒绝不符合要求的材料、器材、设备用于工程。
(6)、加强工程试验,建立台帐和施工记录,优选工程施工配合比,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后执行。
2、 施工过程质量保证措施
(1)、混凝土拌合站、存料场地面用素砼做硬化处理,防止泥土污染原材料。
(2)、砼生产采用强制式搅拌机集中拌和,配电子控制供料系统,使材料偏差满足规定要求。砼所用粗骨料使用分级连续级配,石质力学性能及针片状颗粒和粉尘含量符合规范要求;砂子含泥量控制在规范规定之内。
(3)、模板采用新加工的定型钢模板,接缝处贴上双面胶,使接缝平整、严密、不漏浆,然后用吊车拼装成整体。
(4)、模板采用专用的脱模剂,以保证浇筑出的砼表面光滑、美观。
(5)、钢筋保护层采用专门订购的砼垫块。
(6)、严格控制砼的坍落度,要振捣充分,防止漏振或过振。
(7)、在表面覆裹塑料布进行养生,并经常洒水,使砼的表面保持湿润。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及应急预案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以工程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保证体系,对施工全过程的安全全面负责。加强施工作业现场控制加大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认真落实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度和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5.1、组织保证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负责人。安全控制体系框图如下页图所示。
5.2、制度保证(1)、贯彻执行国家安全生产、劳动保护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
(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责任制。项目经理是安全第一负责人,主管施工生产的项目副经理是安全生产直接责任人,项目主抓安全的副经理对劳动保护和安全生产的工作负责。
(3)、根据施组和工程实际情况,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学习、落实,抓好“安全五同时”和“三级安全教育”。
(4)、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安全的“三工制”活动。坚持每周一的安全活动日活动。
(5)、每一工序开工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工作的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执行。
(6)、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7)、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制度。项目部每月检查一次,工区每半个月检查一次,工班每天检查一次,发现不安全因素,立即指定专人限期整改。
(8)、设立安全专项基金,对安全生产好的个人和班组给予重奖,对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忽视安全的行为给予重罚,对造成安全事故者视其情节严肃处理。
(9)、全员加强防雷电、防火、防洪等防灾期意识,建立防洪组织,配备消防设施,制订措施和管理制度,并落到实处。减少自然灾害造成损失。
(10)、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培养安全生产所必须具备的操作技能。
(11)、做好职工的定期教育及新工人、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新进场工人未经三级教育不得上岗。新工法、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及技术难度复杂的作业和危险较大的作业,要进行专门的安全教育,采取可靠的保证措施。
(12)、坚持每个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活动。
(13)、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问题、安全隐患,要建立登记、整改、消项制度。定措施、定经费、定完成日期,在隐患没有消除前,必须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如有危及人身安全的险情,立即停止施工,处理合格后方可施工。
5.3 隧道施工安全措施5.3.1 一般要求:
安全保证体系严格按业主批复的本项目实施性组织设计中的安全保证体系的机构、程序和方法进行。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并领导本项目的安全生产工作。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群防群治制度。
建立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的安全生产逐级负责制,制度明确,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按施工人员的比例配备足够的专职安全员,驻地管理人员一律佩证上岗,安全员佩证为红色,以示醒目。
编制详细的安全操作规程、细则、制度及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分发至工班,组织逐条落实。搞好“五同时”(即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和“三级安全教育”。每一工序开始前,做出详细的施工方案和实施措施,报经监理工程师审批后,及时做好施工技术及安全技术交底,并在施工过程中督促检查,严格坚持特殊工种持证上岗。
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不安全的事故隐患,杜绝违章作业和违章指挥现象,同时加大安全教育及宣传力度,对重点作业场所、危险区、主要通道设“五牌一图”,即: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须知牌、安全无重大事故记录牌、工地主要管理人员名牌、施工总平面图。坚持每周一安全活动日的安全学习制度。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坚持工前讲安全、工中检查安全、工后评比安全的“三工制”活动。
开工前期制定各项安全制度及防护措施:
a.各类机电设备操作规程及各项安全作业规章制度。
b.用电安全须知及电力架设、养护作业制度。
c.风、水管路安设及养护制度。
d.有关乘坐车辆的安全专项规定。
e.防雷电、防洪、防火的安全专项规定。
针对重点工程项目及关键工序,编制专项安全措施和专项技术交底,并设专人进行安全监督与落实。就近联系一家医院,签好协议,做好现场医护和急救工作。
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洪、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及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修理场应按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现场道路平整、坚实、保持畅通,危险地点悬挂安全标志,符合安全规定的标牌,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安全消防距离符合有关规定,现场的易燃杂物随时清理,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易燃物品。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的规定执行。
施工中如发现危及地面建筑物或有危险品时立即停止施工,待处理完毕后方可施工。从事爆破、电力、高处作业及起重作业等特殊作业人员,各种机械的操作人员及机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经过劳动部门专业培训并考试取得合格证后,方准持证独立操作。
施工现场设立安全标志。危险地区必须悬挂“危险”或“禁止通行”、“严禁烟火”等标志,夜间设红灯警示。所有道路的便桥在桥头设立标志,注明载重能力和限制速度。加强爆破器材的领用、运输、使用、退库管理,严禁爆破器材流失。
5.3.2 人员车辆出入管理措施:
(1)凡进洞人员必须在洞口值班室由专项负责人进行现场登记,统计清楚进洞和出洞时的时间、人数、事由并做好记录。
(2)施工机械必须经洞口值班人员登记后方能进洞。
(3)进洞人员一律必须佩戴安全防护用品,凡未佩戴安全防护用品者,洞口值班人员有权禁止其进洞。
(4)进洞人员及车辆应服从现场管理人员调度指挥,洞内人员须靠边行走,车辆须限速行驶且应注意现场安全警示标识,确保人身与车辆安全。
(5)洞口值班人员必须佩戴袖标执行任务;值班安全员监督每天必须检查进出洞口人员的登记情况。
(6)雷管运输与炸药运输不得同车出入洞,无爆破员跟踪监管的爆破物品不得入洞。
(7)点炮前禁止非爆破人员入洞,必须待洞口警报解除且值班人员同意后方能入洞。
5.3.3 应急逃生通道设置:
(1)逃生通道所用管材采用φ800mm的承插钢管,壁厚不小于10mm,为保证管道承受坍塌体的压力,对采用的材质管材,必须确保其承压能力和连接头的牢固,并经试验室具体试验后,方可用于隧道中。
(2)施工现场应根据隧道围岩、掘进开挖方式等情况备足管道和连接材料,除整节管道外,应同时备足1米、2米、3米短节管道、转接接头(135°)等。
(3)管道须经加工方可使用,可结合材质及现场实际情况分别进行加工,要求连接简单、牢固、紧密可靠,且在地面做好临时固定措施,施工时管口可加临时封盖,并易于打开和封闭。
(4)逃生管道设置于隧道右侧,并确保不影响施工,设置起点为最新施作好的二衬端头处,距二衬端头距离不得大于5米,从衬砌工作面布置至距离开挖面10m以内的适当位置,管道沿着初期支护的一侧向掌子面铺设,管内预留工作绳,方便逃生、抢险、联络和传输各种物品。承插钢管纵向连接可采用链条等措施,防止坍塌时将钢管冲脱。
(5)逃生管道在二衬台车移动就位过程中,临时拆移时应逐节拆除,严禁一次拆除到位,以随时确保逃生管道的效用。
(6)管道应紧跟掌子面,末端距掌子面距离不得大于5m,且在管口附近配备醒目的工具箱,箱内存放应急电筒、活动扳手、锤子、钢钎等应急工具,便于遇紧急情况时打开风水管法兰盘,开通救生管道,及时输送水和食物。
(7)设置的逃生管道应平整、干燥、顺畅,不得作应急逃生以外用途。
(8)掌子面应同时放置应急食物箱和救护箱,应急食物箱须存放10人左右一天所需的方便面、饼干、矿泉水等食物;救护箱内备包扎纱布、消毒药水、常见外伤用药等。
(9)应急抢险救援时应利用预设的逃生管道迅速与被困人员取得联系,当预设的逃生通道失效,应立即钻设救生管道进行联系和输送食物,钻进工艺采用跟管钻进,跟进套管必须采用专用地质套管。
5.3.4 隧道施工要求:
(1)加强监控量测,及时反馈信息,通过量测指导施工,确保安全。
(2)隧道开挖采用预裂爆破和光面爆破,严格按爆破设计施工,严格控制用药量,保证爆破成型质量,严格按设计要求进行喷锚支护,必要时进行加强支护。爆破作业必须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
(3)不良地质段的安全保证措施
a.隧道开挖过程中,设地质队和专职地质工程师,做好地质描述和超前地质预报,提出对策和措施,每个开挖工班配一名工程师跟班,确保各种措施、技术交底的落实,保证标准化作业。开挖过程中,配备有经验的地质工程师,24小时轮流值班,及时发现地质变化,监控指导现场施工。
b.断层破碎带地段隧道开挖要采用浅孔控制爆破方法,按《爆破安全规程》操作施工。加强监测,根据监测和地质情况及时调整爆破参数,保证爆破安全,不良地质隧道施工,“先治水、短开挖、弱爆破、强支护、早衬砌”,稳步前进。
(4)在洞口安设“进洞安全须知”标牌:所有进洞人员必须戴安全帽。施工人员,尤其是电工、电焊工、砼喷射手等严格按规定佩戴好防护用品。
(5)所有安全用品如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等必须经有关部门验收后才能使用。
(6)加强现场用电管理,照明、高压电力线路的架设应顺直、标准,保证绝缘良好。各种施工机械和电气设备均设置漏电保护器,确保用电安全。洞口设防护措施并加强照明。
5.4 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制度5.4.1 三类人员管理:
“三类人员”是指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人:是指对本施工单位日常生产经营活动和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有生产经营决策权的人员,包括法定代表人、经理、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副经理等。项目负责人:是指由法定代表人授权,负责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负责人等。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是指专职从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人员,包括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及其工作人员和施工现场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类人员”必须要经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安全生产考核,考核合格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应每年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完成规定学时的培训,并记入培训档案。 “三类人员”应认真履行安全生产职责。
5.4.2 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
特种作业人员是指:施工现场从事起重和垂直运输机械的司机、司索工、起重吊装(安装)工、信号指挥工、起重工、电工、焊工、爆破工、登高架设等作业人员。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1、年龄满18周岁以上;
2、工作认真负责,身体健康,无妨碍从事相应工种作业的疾病和生理缺陷;
3、具备本工种作业所需的文化程度,具备相应工种的安全、专业技术及实践经验;
4、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全部持《特种作业操作证》。
5、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项目部必须聘用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的人员从事相关特种作业,制订特种作业操作规程,按规定配置劳动保护用品,对特种作业人员进行严格管理,并结合工程项目特点,建立特殊工种用工名录,确保特种作业人员证件的有效性,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技术交底。
5.5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技术交底施行三级交底制。一级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由母体公司总工程师对项目经理、项目总工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全技术交底。二级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由项目部总工程师对项目管理的技术人员、安全管理人员等进行施工组织设计总体安全技术交底。
三级项目部技术人员及安全员要根据工程进度部位、施工季节、施工条件、施工程序、结合各工种施工特点进行较为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并以书面形式经双方签字认可。工区负责人结合各工作特点、施工环境及季节变化及时做好班组作业人员班前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与下达施工任务同时进行,固定场所的工种(包括后勤人员)可定期交底,非固定作业场所的班组要按每一分部(分项)工程定期进行交底,新进场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再上岗。
对危险性项目、危险部位可一次性交底,特殊情况可分次交底,季节性施工、特殊作业环境必须事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施工,必须编制相应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做到先培训后上岗。
对专业性较强的分部分项工程必须结合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技术方案进行较为具体和安全技术交底。
安全技术交底要全面、有针对性,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的规定,内容要全面准确。安全技术交底要经交底人与接受交底人签字方能生效。交底字迹要清晰,必须本人签字,不得代签。
安全技术交底必须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总体要求,同时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程要求,做到通俗易懂,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安全技术交底体系应包括工作场所的安全防护设施、安全操作规程及安全注意事项。
交底责任人必须及时检查、督促安全技术措施的执行落实情况,及时制止违章作业行为,对严重违章者必须重新教育再上岗。
5.6 安全培训制度项目开工后由安全保通科填写《培训需求申请表》向项目部安全生产领导小组上报本年度培训需求,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根据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本年度的《年度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时间等)。经项目领导批准后下发并监督实施。
培训类型主要包括:新员工培训、在岗员工培训、转岗及复工工人培训、项目经理、管理人员、安全专职职人员培训、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各类专业人员培训。
5.6.1 新员工培训
1、新进的员工,必须接受项目部的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得少于50学时,方能上岗。
2、组织基础教育:包括组织简介、员工纪律、安全生产管理方针、目标,相关法律法规等的培训。
3、岗位技能培训:学习作业指导书、所用设备的性能、操作步骤、安全事项及紧急情况应变措施等。
5.6.2 在岗员工培训
1、按培训计划,每年应对在岗员工至少进行一次不少于20学时的岗位技能培训。
2、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安全检修规程,工艺流程,安全制度及安全注意事项。
3、岗位设备的性能、安全装置、信号标志的作用和使用方法,以及维护保养的基本知识。
4、岗位要害部位,容易发生事故部位及其预防方法以及发生情况下的急救措施和报告方法。
5、本班组或其他班组以往发生的事故教训和预防措施。
5.5.3 转岗员工培训
1、施工人员转入另一个工程项目时必须进行不少于20学时的转岗安全教育。
2、教育内容同上“在岗员工培训”。
5.5.4 项目管理人员培训
1 、应对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行每年不少于两次15学时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2、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分管安全副经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需通要通过交通部“三类人员”培训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且项目经理、常务副经理、总工程师每年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30学时;
3、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分管安全副经理每年应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40学时;
4、其他管理人员和技术员每年应接受安全培训的时间不少于20学时;
5、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标准、规程,工地安全制度、施工现场环境、工程施工特点及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5.5.5 特种作业人员培训
1、特殊工种(包括电工、焊工、架子工、爆破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等)在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岗位操作证后,每年仍须接受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时间不少于20学时。
2、本工种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事故案例、劳动纪律和岗位讲评等。
3、各类专业人员培训,需要时,应创造条件使各类专业技术人的知识得到不断更新。
5. 7 应急预案为加强隧道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切实做好突发事故、事件的应急抢救工作,提高应变能力,做到有备无患,特制定本应急预案。坚持“谁施工,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工作职责,强化安全责任,切实做好事前预防以及事后应急救援的工作。
6.劳动力计划6.1 劳动力需求计划的编制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预算用工量,结合施工进度计划和项目作业特点,编制《劳动力需求计划》,随《项目施工组织设计》一同审批实施。人员安排计划具体如下:(其中特种作业人员必须取得操作合格证,方能上岗)。
公司合约部负责项目劳务分包的招标工作,并与中标方签订劳务分包合同;公司也可授权项目经理部负责项目劳务分包的招标工作,并签订劳务分包合同。
劳务分包合同的内容包括:作业任务、应提供的工种及劳动力人数;施工进度要求、劳动力进场及退场时间;双方的管理责任;劳务费计取及结算方式;奖励及处罚条款等。
6.3 劳动力进场管理劳务分包进场前须在项目经理部办理登记手续,提供劳务人员名单及其“三证”(身份证、做工证、暂住证)复印件。
项目经理部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及劳动力需求计划,及时通知劳务分包按期进场,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体检、准备必要的劳动工具等。
项目经理部向进场的作业班组提供必需的施工条件,包括工具房的搭建、临水、 临电的提供等。
6.4 劳务人员进场教育及培训劳务人员进场后,项目经理部负责组织对其进行现场规章制度的教育;进行质量及安全意识的教育;针对不同工种的要求,对现场劳动力进行施工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的相关培训。
现场劳动力中的特殊工种实行持证上岗,项目经理部指定专人负责特殊工种操作人员的证件审查及登记工作,填写《特殊工种人员登记台帐》,保留其证件复印件。项目经理部对特殊工种人员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特殊工种人员进出场的变动情况、其操作证件的有效期限及复审情况。特殊工种包括:安装电工、高低压维护电工、电焊工、气焊工、施工机械操作人员、架子工、起重工、防水工、信号员、测量员等。
6.5 劳动力使用管理项目经理部负责对现场劳动力的数量进行动态管理,根据施工进度计划要求、工程量的完成情况、施工高峰期及现场窝缺工的情况变化,对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进行跟踪平衡,及时进行劳动力的补充与减员,保证劳动力的合理使用。
项目经理部负责严格控制作业班组的施工进度、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情况。具体要求见本手册有关章节的规定。
施工中作业班组如不服从项目管理人员的指挥,或作业班组技术素质无法达到施工要求,项目经理部可通知劳务队对其进行教育,调换作业人员,必要时要求施工队调换作业班组。
劳务队因劳动力不足或其他自身原因无法保证工程正常施工时,项目经理部负责及时与劳务队进行协调,调整作业班组,必要时更换劳务队。
项目经理部应采取多种措施保证农民工工资的及时发放,并定期检查工资发放情况。
7.相关图纸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