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陂商㉒|能人回村建设千万产值的“蘑菇部落”,创造村成为令人向往的“梦想村”

天下陂商㉒|能人回村建设千万产值的“蘑菇部落”,创造村成为令人向往的“梦想村”

首页休闲益智蘑菇庄园更新时间:2024-06-11

极目新闻记者 陆缘

摄影记者 邹斌

通讯员 穆艳

实习生 刘迪一

穿梭在武汉黄陂长轩岭街创造村“蘑菇部落”大棚里,看着菌棒上满丛鲜嫩的花菇、白参菌、赤松茸,杜剑浩对今年的收成十分有信心。

三年多前,创造村的游子杜剑浩决心回来建设家乡,他瞄准食用菌产业,创建了“蘑菇部落”有机食用菌智慧农业产业园。如今,产业园一期已投入生产,今年预计总产值突破千万元。

杜剑浩更看重的是“蘑菇部落”能够为村里的乡亲父老带来致富,为村里乡村振兴助力。近日,极目新闻记者前往“蘑菇部落”,走进这位返乡能人,听他讲述一个“小蘑菇”为村里带来的大变化。

因一次变故决定回乡发展

12月17日,武汉气温低至个位数,创造村“蘑菇部落”温暖的大棚里传来欢声笑语,工作人员一边采摘着蘑菇,一边唠着家长里短。

“以往咱们自己种地,一年到头看不着几个钱,现在村里后生有出息,回村建设家乡,我们这些年纪大的人还有用武之地,还拿起了工资。”眼下,正值“蘑菇部落”的鲜蘑菇上市旺季,20多个负责采摘、分拣、烘*工作人员,均来自创造村和周边村湾的村民,他们口中的年轻后生便是杜剑浩。

在年长的村民眼里,杜剑浩是年轻后生,而1978年出生的他,现年45岁。“在长辈们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杜剑浩笑着说。

“我出生成长在创造村,对这片土地有很深厚的感情,回乡建设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杜剑浩说,是创造村的土地滋养了他,如今是他反哺的时候了。

不过,在很长岁月里,杜剑浩是作为游子身份偶尔回到创造村的。1997年,杜剑浩以优良的成绩,成为从创造村走出来的一名大学生。大学主修法律的他,毕业后考上律师资格从事了5年的律师工作,2005年从律师事务所辞职,开始第一次环保行业的创业,其创办的环保企业是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业务覆盖四川、湖北多个省份,他也是四川省湖北商会联席会长。

让他真正下定决心回到家乡的,是因为一次变故。2020年初,杜剑浩年迈的父亲突发重病,而因客观因素,那段时间身在贵州的他无法赶回来陪伴父亲。在最困难的时候,长轩岭街、村里干部及乡亲们及时伸出援手,帮忙照料。“尽管最后父亲还是走了,但那份乡情让我刻骨铭心。”杜剑浩说。

“你还是要回来,带动一下村里,也好照顾你的母亲。”村干部对处理父亲后事的杜剑浩说。“没问题,但请让我考虑下回来做什么。”杜剑浩没有拒绝。

走出村委会办公室,杜剑浩沿着村湾田埂走着,远处黄牛埋头吃草,一阵风吹过,青草香味扑鼻而来。“小时候的记忆就突然涌现出来了。”杜剑浩说,小时候,他常和村里小伙伴肆意地奔跑在村湾田野里,插秧、放牛……每一件事都值得回忆。

“是时候回来建设家乡了。”2020年的盛夏,漫步在生养自己的创造村,杜剑浩下定了决心。

考察后回乡创办“蘑菇部落”

杜剑浩没有贸然行动,此后的时间里,他时常在思考,回乡做什么?他到全国各地去考察、学习,最终选择了种植食用菌的项目。

“食用菌附加值高,有一定技术门槛;产业链长,从粗加工到深加工环节多,发力点多;这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产业,可以让村湾村民就近上班挣钱。杜剑浩分析道。

说干就干,2021年,在长轩岭街和创造村主动服务下,很快完成了土地流转等工作,他的“蘑菇部落”有机食用菌智慧农业产业园开始动工建设。项目一期流转土地流转400亩,建设智能化食用菌保温大棚、自动化菌棒生产车间、消毒灭菌间、接种养菌间、冷库、烘干间、实验室、检测室、控制室、储藏室等食用菌栽培的全产业链的配套设施,可实现年栽培珍稀食用菌50万棒以上,生产食用菌100万斤以上。

产业园主要种植花菇、羊肚菌、猴头菇、竹荪、白参菌、赤松茸、榆黄蘑等珍稀食用菌。我们的菌种相对较为小众,因此价格更高。例如,羊肚菌鲜菇可以卖到138元/斤。杜剑浩介绍,在种植过程中,产业园注重品质把控,秸秆、木料等菌棒原料收购自附近村落,更加绿色生态。产品上,除售卖鲜菇外,还制作附加值更高的干品。他介绍,去年底,“蘑菇部落”首批花菇上市,便迎来丰收,很快一销而空。今年,他的“蘑菇部落”还被武汉市农业农村局评选为“武汉市特色农业产业园”。

“项目通过‘党支部 公司 合作社 农户’模式,带动产业振兴、农民增收。”创造村党支部*甘玉容介绍说,背靠蘑菇产业园,村民可通过土地流转、园区务工、集体分红等多种途径增收,同时也极大助力乡村振兴。

“去年,我们就发放了96万余元的工资。”杜剑浩介绍,高峰期用工每天超过50人,平常也需20多人,工人主要来自创造村及附近的几个村湾,年龄从30多岁跨越到近70岁,“我们是灵活用工,村里老人只要还能做,都可以来。”

12月17日,在“蘑菇部落”的大棚里,20多个工人正忙碌不停,他们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鲜嫩的花菇、白参菌、赤松茸,分拣车间外,来自武汉三镇的酒店、超市还有农贸市场的采购商早已等候多时。

“平均每天销售近千斤,今年品质好产量高,预计可收十几万斤,产值约600万元。”杜剑浩高兴地说,还有不到两个月,新鲜的羊肚菌就上市了,预计总产值会达到2000万元。

把火锅店开到田野里

杜剑浩有更大的野心,“蘑菇部落”二期项目也正在同步进行。“二期项目,我们计划继续流转土地1000亩,规划建设星空庄园火锅、水上音乐游会、野奢民宿、亲子采摘、萌宠乐园、科普研学、霍比特人小屋、户外烧烤露营等配套项目,目标是打造成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农文旅融合发展的省级田园综合体。”杜剑浩告诉记者。

常年在四川、重庆生活工作的他,是个十足的“美食家”,尤其钟爱火锅,对火锅项目颇有研究。“为何不把火锅店开在‘蘑菇部落’旁边,让市民游客来一趟体验式火锅之旅呢?”杜剑浩说,目前他的蘑菇庄园火锅店已经在抓紧装修,争取在春节前试营业。“届时,欢迎广大市民游客可以到大自然中来吃火锅。”他说道。

与往年以游子身份偶尔回趟创造村不同,如今的杜剑浩,已是一位返乡创业能人。只要有时间,他就会回到村里,和三年前不一样,除了欣赏田野风光外,他还不断想着如果能扩大产能,和村湾父老一起致富。

谈及回乡创业的感触,杜剑浩表示村里的浓浓乡情使他感动,“最重要的是见证了村湾的日新月异,而我又是重要的参与者。”他动情地说道。

创造村地处黄陂北部丘陵地带,曾交通闭塞、土地贫瘠,是国家建档立卡的重点贫困村。长期在村内居住的只有200多人,且多为老人和小孩。村里的土地没人种,逐渐荒芜。

“以前娶媳妇,姑娘一听是创造村的,立马掉头走人。太穷了,谁愿留下?年轻人纷纷外出打工,村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村党支部*、村委会主任甘玉蓉说,如今的创造村先后引进花卉种植、渔业养殖和食用菌栽培等项目,“年轻人开始回流,村民的荷包也鼓起来了,创造村开始成为人们向往的‘梦想村’”。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