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楼兰道”重镇的全景画卷——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7年)

打开“楼兰道”重镇的全景画卷——尉犁县营盘汉晋墓地(1997年)

首页休闲益智面具之墓文字版更新时间:2024-06-19

营盘遗址位于孔雀河故道北岸,是由城址、墓地、佛寺、烽燧、农田等遗迹组成的大型聚落遗址,处于塔里木盆地东部东西、南北交通线的十字路口,是汉晋时期“楼兰道”上的重镇。营盘墓地是楼兰地区面积最大的一处墓地,1995年抢救性发掘墓葬132座,1997年进行干尸整理。墓葬有竖穴和偏室墓,使用木制棺具,单人葬为主,出土保存状态良好的各类服饰及大量木器、漆器、铜饰、玻璃制品等。其中15号墓最为引人瞩目,墓主为一男性,葬在汉式彩棺中,棺上盖异域风格狮纹毯,其面戴麻质贴金面具,所穿人兽树纹毛锦袍,鲜艳如新,华丽奇特,堪称稀世瑰宝。该墓棺具、墓主人服饰规格高,显示其生前可能有着不同寻常的身份、地位。

专家评价:

营盘汉晋墓地以15号墓为代表的遗存,汇聚了西域与中原以及中亚西亚等地不同的因素,展现出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生动实例,对于研究中西文化交流史、丝路贸易交通、染织服饰以及大楼兰区域社会文化生活等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穿锦袍的戴面具男子

15号墓男子,身高约1.9米。所戴面具,或为其真实容貌的模拟。上身穿人兽树纹毛锦袍,为双面织物,产自中亚一带。纹样为以石榴树为轴两两相对的裸体人物、动物(羊、牛),其中的裸体人物表现的是可能古典希腊艺术爱神厄洛斯的形象。下身穿丝绣裤,面料系将来自中原的久穿破损的丝绸衣料拆后重新纺纱织布,然后再用西域丝线刺绣出本地风格的花卉纹样。

15号墓高规格葬具

15号墓四足箱式彩棺,彩绘题材为中原常见的穿璧、流云以及西域特色的石榴花、花瓶纹样,可谓中原与西域艺术的合璧。棺上盖狮纹栽绒毯,使用十几种色彩毛线织出呈匍匐状的雄狮,动感十足。毯面绒头磨损不明显,当为壁挂毯。

15号墓男子随身配饰

男子腰间系绢带,上挂一件用丝绸贴金香囊,一件丝绸帛鱼,胸前及左腕处各放一件丝绸缝制的小冥衣,头下枕四角缀珍珠的暗花丝绣枕。其中帛鱼似有祈求子孙兴旺的寓义;冥衣则象征备足四季之衣,供死者在另外一个世界享用。

时尚千年

在服饰上,营盘居民追时尚、求新样,其服饰在艺术、技术上,既体现地域风格,又吸纳中原特色。面料既有本地的毛布、棉布,也有中原的锦绣绫罗,还有受内地丝织技术影响,西域本地模仿织造的丝绸;服装款式有长袍、短襦、间色裙、灯笼裤、绞编履等,可谓多姿多彩。

毛织精品

毛织物是西域传统的服装面料,营盘出土的毛织物品种丰富,有普通的平纹、斜纹的粗毛布,还有受中原丝绸织锦技术影响,当地织造的复杂组织的提花毛布、毛褥等。

寻常的精致

营盘居民的日用餐具,主要是胡杨木制成的几、盘、罐、钵、杯等,还有当地利用内地漆料制作的漆器,来自中原的釉陶碗、漆杯、铜镜,来自伊朗莎珊王朝的玻璃杯等。

聚珍为饰

营盘人讲究生活品质,配饰形制五花八门,来源多样,其中不少来自中亚、西亚或东南亚,如镶嵌晶莹的玻璃珠片的各种金、银耳坠、人面玻璃珠耳坠,酷似黄金的黄铜戒指、手镯等。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