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海报新闻
火锅,中国人最喜爱的美食之一。煮一锅沸腾的食材,在热气中围炉而坐,饱腹又暖心。
前段时间,在四川三星堆遗址新发现的6个祭祀坑中,出土了500多件文物。其中一件陶三足炊器,被认为是火锅的“老祖先”。
一顿火锅,几千年的美食文化
从考古来看,火锅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历史。
>商周时期“小火锅”
商周时期,人们最常用的炊具就是“鼎”。这种鼎其实就是一种火锅,将炊器与盛器结合到了一起。
>汉代“火锅蘸料”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将香菜、葱等调味品带入中国,出现在了王侯贵族们的餐桌上。火锅蘸料的吃法也应运而生。
>三国时期“鸳鸯锅”
这时的火锅,用一种叫“五熟釜”的炊具烹煮,分成五个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近似于现在的鸳鸯锅。
>魏晋南北朝“菊花火锅”
魏晋时期的风雅,也体现在餐桌上。“菊花火锅”就是在火锅中投入几朵菊花,为油腻的火锅增加一点清淡。
>唐代“陶制暖锅”
唐代富人设家宴的时候,一般都会备用火锅。唐朝火锅多是用陶烧成,叫“暖锅”。
白居易诗赋:“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就生动地描写了吃火锅的场景。
>清代“涮肉火锅”
清朝时期,各种涮肉火锅已成为宫廷的冬日佳肴,而且成了一道著名的“宫廷菜”。
乾隆皇帝曾于嘉庆元年正月,在紫禁城大手笔地举办了一场火锅party“千叟宴”,1550多个火锅同时沸腾,品尝者多达5000余人。
五熟釜
“一人火锅”曾流行于成都周边
近期,渝中区洪崖洞旁的一家火锅店推出一个人吃的老火锅,称这是民国时期重庆人吃火锅的流行形态,这引发了食客讨论。锈迹斑驳的煤炭炉子上,顶着一个碗口大的小铁锅。鲜红的炭块上,牛油红汤轻柔地翻滚,冒着白气。重庆市民刘先生独自坐在锅前,饶有兴致地放下一片毛肚,20秒后起锅、入口,津津有味。
刘先生是“一人火锅”的尝鲜者,这是洪崖洞附近的一家新火锅形式。据火锅馆负责人何正琴介绍,他在网络上查阅到的资料显示,民国时期曾流行过一个人吃的小火锅,甚至还有人找出了老照片。于是,他便根据图片上的样子,将店面改成民国风格,还专门搜寻到了老炉子和小铁锅。
火锅真的曾流行一个人吃吗?“的确有这样的形式,但流行的区域主要不在重庆。”重庆本土文化探究者肖能铸说,单人火锅应当流行在成都周边地区。据部分历史资料记载,明末清初时,此地聚居的旗人较多,饮食比较考究,所以便有了类似涮羊肉的单人火锅。
肖能铸回忆说,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他曾在四川广汉吃过这样的一人小火锅。当时吃火锅需要买票,大致有红票、白票、绿票等不同颜色的票,代表的是不同档次、荤素的食材,吃不完的菜品只要没动过可以退。这样的形式在重庆也出现过,但并未流行,属于比较小众的吃法。
贵阳才是最爱吃火锅的城市?
百度地图大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中国主要城市火锅店数的排名中,头名不是重庆也不是成都,而是名不见经传的贵阳,每万人拥有7.03家火锅店,成都则位列第四,重庆第六,每万人分别拥有5.76和5.72家火锅店。这说明一个问题——贵阳这座城市人均拥有的火锅店数量非常充足,贵阳人爱吃火锅也可见一斑。
表格来源:百度地图慧眼
与此同时,报告中的数据还显示,川渝火锅、老北京火锅、潮汕牛肉火锅等大热的火锅品类,却并不是贵阳人最爱的火锅。从贵州火锅上来说,几个大的类别——酸汤系列、豆米火锅、辣子鸡。据红餐网了解,贵阳的饮食习惯尤其是火锅消费习惯,集中、融合了贵州各地区的习俗喜好,是贵州火锅消费较为典型的市场。
贵州喜欢吃酸是全国出名的。老百姓常说“三天不吃酸,走路打luo蹿(走不稳)”,贵州各种腌渍调料,几乎都是贵州人家家户户的必需品。黔菜讲究的不是食材,而是调料,尤其是火锅——无论什么食材,只要能做成一锅,锅下点把火,能往里面加各种菜的(主要是素菜),就是火锅,就能成席。
九宫格最初是十字格
有说最初的火锅并不是“九宫”而是八格。这是否有依据呢?“最初是十字格才对。”重庆地名专家、《重庆地名杂谈》作者李正权介绍说,最初的火锅是用一个十字的木块作为隔断,后来才逐渐衍生出了更多的格子,最终成了现在的九宫格形式。但八个格子似乎只能将木格做成米字形。在民国甚至清末生产力不发达的背景下,这样的设计在制作上难度是较高的,成本相对也会提高,所以经营者要求木工做八格的隔断,并不符合成本的考虑。
重庆知名美食评论人陈渝说,早年的火锅,拼桌是比较常见的情况。例如几人共吃一锅,每个人只占用格子中的其中一格,自己吃自己的,互不干涉,但有时也有例外,因为木格下方并没有完全隔断,有时能吃到别人格子里“偷渡”过来的食材。
看完之后是不是感觉饿了?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两顿三顿四顿五顿……
(大众网·海报新闻编辑 胡玥姣 综合重庆晚报、生命时报、科技日报、@新浪微博等)
责编:郭 凯
审核:冯世娟
本文来自【海报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