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豆苗妈妈
“我走过的路,比你吃过的盐还多”,这是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可能会说的话,有些父母甚至还会表现出自己身上所具有的经验是不可忽视的。
当然,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在人年龄不断增加的同时,他们的阅历会变得越来越丰富,所以有些时候通过一定的经验,确实能让我们往更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也是很多大人看起来阅历丰富,比年轻人更精明的道理。
可是所谓的真理就真的能够去引导孩子吗?有些时候父母引以为傲的真理,或许有可能被孩子的感知能力打败。
前段时间在和孩子一起看《玛莎和熊》这部动画片的时候,发现了这样一个小细节:玛莎和大熊一起玩,他们在雪地上看到了很多的脚印。
当时他们就在猜测这到底是谁的脚印?玛莎认为是小兔子的,但是大熊却持有反对的意见,并且猜测其他的动物,甚至希望玛莎能够同意他的想法。
不曾想玛莎一直表示“这绝对是兔子的脚印,自己也不愿意和大熊保持一致”。
最后的动画片结尾,我们发现动物所展现出来的脚印确实是兔子的,这让很多家长感到十分的羞愧。
自己明明是用经验进行判断,最后却输给了一个孩子自我感知。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场景,我们总是喜欢通过自己的一些方式理论去探知孩子所没有涉及的话题。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也会希望孩子能够按照爸爸妈妈内心所想所做去思考,而不是自我的探究。
可是后来的结果却证明,父母说的并不一定是对的,孩子自我的感知能力也能促使他们得出更正确的答案,所以,父母也需要尊重他们本身的状态。
01什么是孩子的感知能力呢?百度百科上这样介绍到:心理学认为人脑通过其感受器所接收到的刺激的物理信息。感官就是负责接收特定的物理刺激,再将刺激转换成可被人脑理解的电化学信息的物理系统。
当然,如果利用比较浅显的话语,我们就可以将其认知为是孩子对于外界事物的一种感知。
通过他们的想法表达出来,但是也无法去解释其中的真谛,而这也比父母所表现出来的经验要准得多。
当然出现这种所谓的感知能力,其实并不像所谓的“第六感”那样简单,在孩子感知能力存在的同时,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这些特征也是我们不可忽视的。
1)视觉明显感知
在我们的想法之中总是会认为“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但实际上有些时候,眼睛看到的东西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样准确。
而对于孩子来说,他们在观察的过程之中,还能感觉到其他肉眼所不能看到的东西。
比如说气味、气体、周围环境等,这其实就表现出来孩子本身敏锐的能力。
2)孩子物体感知能力
一米五的人和一米八的人看到的东西必然是不一样的,对于孩子来说,他们的视野对于物体的感知和大人本身的状态,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异。
所以,我们也可以发现,孩子本身的感知能力,也包括他们对于外界物体的一种把控。
当然,不管是形状,还是大小,以及各个方面孩子都会有自己的思考。在认识其他事物时,他们就会这样选择。
3)身体本身的感知
对于女性来说,我们总是会考虑第六感的存在,并且认为它的作用是极其明显的,这其实就是她们对于环境的一种感知观察,所形成的状态。
那么对于小孩子来说,相比于成年人的完整体系的学习,他们只凭自己内心真实的状态,以及对于外界体感的了解,说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而也算得上是一种感知能力的表现。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找到的答案往往也会更加的准确和真实。
02具有感知能力的孩子,他们会表现出来怎样的状态呢?就像《玛莎和熊》奇怪的脚印这一集来说,我们就可以感知到孩子,以及有经验的人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状态,有些时候真相仅仅只是在一瞬间的事情。
如果我们仅仅只是相信自己视觉所展现出来的状态,而不愿意去考虑其他的能力,就会产生一些误会,甚至得知错误的答案。
我们也会发现类似于玛莎这样的孩子,他们身上具有的感知能力,确实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进行一定的判断。
▼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他们会具有这样的特点:
①做事情比较细心
对于这些孩子来说,不管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都是比较的细心,他们可能不会放过自己内心存在的一丝丝波澜。
如果感知有比较明显的错误,他们一定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相比于那些总是只愿意相信大人所说的事情的孩子来说,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可能会更加的细心和负责任。
他们不管走到哪里,都有可能展现出来独特的人格魅力,从而走向成功。
②具有比较明显的观察能力
我们所谓的观察能力,并不仅仅只是通过视觉能力的显现,而是需要思考,以及本身物体感知整体效果。
就像玛莎在观察脚印的时候,它不会像大熊那样仅仅只是去思考脚印所展现出来的状态,而是会考虑距离、气味儿等各个方面情况,这就是大人所缺乏的一种思维的方式和做事的方式。
毕竟在他们的想法之中,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思考,而不至于完全听从父母的安排。
③自信大方
为什么玛莎总是坚持自己的选择而不愿意听从大熊安排呢?其实这也就谈到了从众心理。
对于大部分孩子来说,在和大人进行争论的时候,他们大多都是会走向失败的道路。
毕竟自己本身的经验并不足,如果不愿意听从大人所说的话语,就会被认为是一种错误的表现。
但实际上就是这种不服输的状态,却展现出来孩子个人的能力,而自信大方就是比较明显的一种状态。
具有感知能力的孩子是非常优秀的,不管是自我思考、自我判断、自我分析,还是坚持自信大方,这些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都有很大的帮助。
我们作为父母,也应该去思考到底如何使得孩子的感知能力存在,促使他们不断的进步,而不是一直让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去相信大人眼中的世界。
03作为父母,到底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知能力?孩子感知能力的存在也是有时间界限的,正常情况下孩子感知能力发展,大都在三岁左右达到顶峰。
当孩子慢慢的了解到外界事物时,他们就会利用比较有科学依据的客观事实来提供相应的支撑。
所以,作为父母,也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情,避免扼*孩子身上所存在的这种能力。
⑴避免过分控制孩子
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确实值得我们怀疑,但是如果以一种控制孩子,安排孩子想法的状态去和孩子相处,只会扼*孩子本身的纯真。
所以,我们如果发现自己和孩子的想法存在很大的差异,也不应该以一种“你怎么这么想?爸爸妈妈说是这样就这样,不准随便猜测,我还能给你说错吗?真是的!我们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米多得多,听我们的准没错”!
试想一下,孩子听到这样控制的话语,他们下次面临和父母意见不同的时候,还会进行一定的思考吗?
显然是不会的,而这其实就是在扼*孩子本身的感知能力,甚至让孩子变得只能服从,不能有自己的想法,更不敢表达。
⑵和孩子一起探知结果
如果我们明白自己和孩子存在不同的想法,最好的办法就是和孩子一起去探寻正确的答案,而不是利用自己的经验之谈要求孩子相信自己。
对于小孩子来说,他们本身的好奇心也比较强烈,加上对于外界事物了解的不够透彻,这时候必然会和父母认知存在明显的差异。
所以,在探知结果的过程之中,既能让孩子认识到有疑问就应该解决,也可以增进亲子关系,父母何乐而不为呢?
⑶不要怕伤面子
有一部分父母在和孩子相处的过程中,总是想要去树立威严,希望孩子将自己当作是“超人”一样看待。
实际上,这样的想法也会致使父母总是和孩子摆架子,还会让孩子觉得明明自己做错的事情,也不愿意承认。
没有人是不会犯错的,为什么父母不愿意承认自己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呢?
在和孩子相处时,父母更应该把孩子当成一个“探讨者”,而不是为了所谓的面子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孩子才能更好的顺利成长。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状态,父母都应该进行一定的分析,而不是直接把自己主观的意识强加给孩子。
尤其是在孩子三岁以后,他们的自我意识,以及各个方面表现出来和之前比较明显的差异,父母也就应该懂得尊重他们,不是强迫他们。
所以,希望每一位父母能够明白孩子感知能力的重要性,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要选择以逼迫的方式,去促使他们接受某些事情,
而是通过实验和实践等得知正确的答案,和孩子进行一定的探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父母也应该放下自己长辈的身份,和孩子一起探讨,和孩子一起找寻正确的答案。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