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险被译名毁掉的神作——7000转的极致浪漫《极速车王》

一部险被译名毁掉的神作——7000转的极致浪漫《极速车王》

首页休闲益智炮轰橡皮人更新时间:2024-04-26

在讲到《极速车王》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先说说他的“姊妹篇”——《极速风流》。

早前我对赛车这个项目一无所知,偶尔也在CCTV5上看过F1的比赛,看着陌生的赛车手开着方程式赛车一圈又一圈的重复跑圈总让我觉得昏昏欲睡。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可能是得了赛车昏睡证,以至于看到赛车电影也是同样,哪怕是让不少人肾上腺加速的《速度与激情》系列(姑且就算赛车电影吧)。


这个病状一直深深困扰着我,直到2013年好莱坞出了一部赛车电影,叫《极速风流》,英文名叫《Rush》——你如果简直要用直译,我只能给你两个字——冲鸭!!!



导演是执导过《铁拳男人》、《美丽心灵》和《阿波罗13号》的朗·霍华德,这部电影根据奥地利F1赛车手尼基•劳达和英国赛车手詹姆斯•亨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互相竞争、巅峰对决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

锤哥克里斯·海姆斯沃斯和西班牙影星丹尼尔·布鲁尔分别饰演这对宿敌詹姆斯和尼基。这段英雄之间惺(相)惺(爱)相(相)惜(*)的故事深深的吸引了我,F1那点老料被导演高超的厨艺翻炒成了施华洛世奇水晶钻石梗。

影片里马达的轰鸣让人血脉喷张,多场竞技场面精彩绝伦,导演对镜头的娴熟调度完全诠释了那风驰电掣的速度感,雨中飙车的刺激以及血淋淋的撞击场面,具有强烈的画面感和视听冲击。两位主角的精彩演绎让这部电影化身为“速度与基情”。

电影的配乐也是顶级的,汉斯季默大神的大提琴主旋律仿佛神来之笔,“寂寞牌低音炮”和赛车轰鸣的引擎声仿佛《沧海一声笑》里的琴箫合奏,配合的天衣无缝。



当时我完全迷上了这部赛车片,不但恶补围场故事,还开始看F1比赛。“这是一部完美的赛车电影,我想哪怕是20年都没有电影能超越了”——年少无知的我如是说,直到我看了这部《极速车王》。

在正式开吹前我想把翻译这部片名的人扔进垃圾桶。

因为这部电影英文名叫《Ford v. Ferrari》,直译过来就是《福特大战法拉利》——我想没有人会把它跟哪吒大战变形金刚联想在一起,反而让人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一部根据历史改编的赛车电影。《极速风流》“珠玉”在前,你现在自作聪明翻译成《极速车王》,那个小v左右两头的历史厚重感和宿命感就没了,反而让人感觉就像是蹭《极速风流》的流量(何况晚一年多上映的前辈在国内票房也很惨淡),格局一下就从好莱坞传记大片变成了《夏沫特烦恼》《道士出山》《一代人师》《唐人街命案》的“致敬神作”。(为了表示对这个译名的不满,以下正文中均使用《福特大战法拉利》)

《福特大战法拉利》根据纪实小说《地狱驾驶:福特、法拉利和勒芒耐力赛》改编,11月15日甫一上映,便征服了苛刻的美国电影评论届,烂番茄92%新鲜度,Metascore上81分,可谓是好评如潮。


《福特大战法拉利》说的1966年福特公司老总亨利·福特二世在手下的建言下准备收购法拉利,以增加福特汽车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结果却被人利用成为抬价工具,法拉利被阿涅利家族的菲亚特集团高价收购,且亨利·福特二世被法拉利老头子羞辱“你不是亨利·福特,你只是亨利·福特二世,你们福特只能在工厂里制作丑陋的汽车”。



亨利·福特二世被彻底激怒,他找来了颇有名气的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以及他旗下的英国车手肯·迈尔斯,要求谢尔比在90天内打造一辆全新的赛车,并在1966年的勒芒世界锦标赛上打败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法拉利,这段在美国家喻户晓的传奇故事就此展开。

这部电影的主创阵容堪称豪华,导演也是身经百战的詹姆斯·曼高德(代表作有:致命ID、决斗犹马镇、金刚狼3),而主演更是大名鼎鼎的影帝级大咖马特呆萌和克里斯蒂安贝尔。

汽车设计师卡罗尔谢尔比由马特达蒙饰演,《心灵捕手》一朝成名,《谍影重重》系列更是让他成为好莱坞一线男星。


传奇车手肯迈尔斯则由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贝尔是好莱坞出了名的橡皮人,以敬业而著称,为了角色可胖可瘦。在上一部电影《副总统》里他是这样的

在7个月后他直接减重31.5公斤,看看这个剧照和真实照片对比,连发型都神还原,直接成为了50年前的车神本神。贝尔类似的敬业故事可以说上三天三夜,相比起国内拍戏连头发都不让碰的小鲜肉们,好莱坞的巨星们甩了他们几个银河系。

对比《极速风流》,本片可谓是全面升级,除了咖位更大的两位男主,最大的优势就是——钱管够。对比《极速风流》总共3000多万的预算,《福特大战法拉利》的预算达到了近一个亿。俗话说钱能通神,这话真不假,本片特意请来了大神迈克尔曼署名executive producer来保驾护航,多场赛车戏成本充足,诚意满满(相比《极速风流》因为成本限制几场赛车戏只能一笔带过,略显遗憾)。


在蜿蜒曲折的赛道上,赛车飞驰,烟尘四起,各种换挡声、引擎轰鸣声、擂台摩擦声层次分明,临场感十足。导演加入了大量第一人称视觉的赛车内视觉戏,在极其有限的视觉和空间给人带来急促和不安,超越7000转的速度让车外的世界都静止下来,这种震撼的临场感是一种从未有过的视觉奇观。尤其是片中有一场雨夜赛车戏,暴雨模糊了赛车手的视线,他们只能凭着感觉和反应躲避和超车,伴随着贝尔在车内路怒症般的逼逼叨叨,让观众各种屏幕也能感受到勒芒拉力赛的紧张和刺激。

如果你以为《福特大战法拉利》只是一部赛车电影,只追求视觉奇观,那你就错了。这部电影实际上颇具野心,也是奔着颁奖季去的,虽然在金球奖上只有最佳男主角一个提名且颗粒无收,不是电影不优秀,只是今年对手太强大。

除了对于历史事件的戏剧化演绎,影片对于人物的刻画也是非常出色。

最为一部聚焦两位主演的传记片,其他所有的角色都形象鲜明。重要的角色基本都会给足戏份做铺垫,比如开场的拉力赛戏,一下就交代了谢尔比为何退役卖车,一场修车戏,直接就把肯迈尔斯这一车痴的形象给立起来了。相类似的戏份在片中比比皆是,剧情设计非常之精妙。

最让人津津乐道的,就是这部电影片名虽然是《福特大战法拉利》,听起来貌似福特是主角,而确实主角团们代表的也是福特,但是,它却把福特公司黑的体无完肤,比如以利奥·贝贝这一福特公司高管,有一次在发布会上被肯迈尔斯怒怼不懂车之后变怀恨在心,处处刁难,一个谄媚而自大的白人精英男的形象一下就生动起来,而影片处处通过主角之口说出福特这种大企业只是为了卖车,至上而下都没有对于赛车的热爱和尊重,而利奥·贝贝之流就仿佛代表了福特大企业病的病灶。


而对于对手法拉利,主创们则是充满了尊敬,除了在参观工厂时侧面描绘了法拉利对于赛车工艺的追求的工匠精神,更是通过一场致敬的戏份,把恩佐法拉利塑造成一个真正懂车爱车的老者,对赛车和对手充满了敬意。



影片开头和结局,对7000转的那一段内心独白让人心生涟漪。

“开车有个零界点,车轮转速达到每分钟7000转时,周遭的一切事物的存在感都会逐渐消散。车会失重,消失。能被感受的很只有身体穿梭于时空当中。每分钟7000转,是你成功的标志。”

或许我们永远无法触碰这极致的浪漫,但是,至少在这部电影里,我们可以感受那呼啸而来的那7000转的震撼。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