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首因效应”,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第一印象。
然而,这个第一印象,往往并不准确,我们却会常常依赖于第一印象去做出判断,还会固执地认为自己一向平等待人,虽然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第一印象,也是偏见的一种。
比如,有一件不好的事情发生时,有一个成绩好的学生和一个成绩差学生同时在场,大家往往会觉得是那个成绩差的学生,做了坏事。
类似于这样的隐形偏见,会塑造我们每天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记,甚至会影响我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
这一切似乎又是在潜移默化之中进行和完成的,我们平常很难意识到这种偏见。
但只有认识到生而为人的认知局限,我们才能前进一步,缔造更好的世界。
01.偏见是怎么产生的呢?第一次意识到偏见是座大山,会压得人透不过气来,是在看电影《哪吒》的时候。
一个小孩子,就因为在妈妈肚子待的时间久一点,从出生开始,就被偏见绑定。
而在这之后,不管他是做好事,还是做坏事,都会被当成是小妖怪。
于是,他索性随心而欲起来。可就算他表现得再无所谓,内心都还是委屈和孤寂的。
而那些心存偏见的人,却丝毫意识不到自己存在偏见,他们一直以为自己以为的,就是公正的、正确的。
就像《偏见》这本书中所说,亚洲女性很容易成为抢劫犯的目标,因为抢劫犯们通常会认为她们绝对不会抵抗。
亚洲女性在抢劫犯的心目中,是什么样的形象呢?
他们大概的画像,就是人到中年非常脆弱,不怎么会说英语,甚至也根本无法认出从自己手中抢走钱包的黑人青少年的脸。
所以亚洲女性,常常特别容易成为理想受害者这类人群。
但其实对于亚洲女性来说,实施抢劫的黑人,又休学不是一个人群的类别呢?她们的确无法分辨黑人青少年的脸,所以他们只知道来抢劫的,全部都是年轻的黑人男子。
所以在她们的心里也同样存在刻板印象和偏见,就是黑人是极度危险的。
于是,黑人与犯罪之间的联想就这样诞生了。
这种把相似的事物归为一类的分类活动,是我们大脑的普遍功能。
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面,分类为我们带来便捷,它能帮助我们的大脑更快,更有效的做出判断。
但是同样的,分类也有缺点。
它可能阻碍我们接受那些和我们不同的人,不理解他们的努力,也降低了对他们脸部特征的敏感程度。
02.种族偏见由来已久在小说《焦点》中,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纽约市的故事,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的时期。
主人公纽曼是一位白人基督徒,他专门负责确保公司不雇佣任何假冒基督徒身份的犹太裔员工,他非常自豪地保护公司免受犹太人的祸害。
后来纽曼的视力开始衰退,让他无法有效的对人进行分类。
以至于他不得不买了一副眼镜,并立即投入工作。
然而眼睛却给纽曼带来了新的、更大的问题,对于他周围的人来说,纽曼好像突然变成了犹太人中的一员了。
纽曼身边的人,都开始怀疑他就是犹太人。
纽曼的生活因此变成一团乱麻,他先是被迫离职了,然后他也成了大家眼中反犹太主义的目标,他被各种恶劣的行为对待。
邻居甚至不知名的路人,都会往他的草坪上乱扔垃圾,在他的房子上涂鸦种族绰号。
周围人对纽曼的态度和做法,也影响着他对自己的看法,他对犹太人的厌恶,慢慢变成了自我厌恶,最终他成了一个他自己曾经努力驱逐的人。
但好在这并不是最后的结果,后来纽曼的这些经历,让他重新开始审视犹太人的身份,并开始理解,开始欣赏这个身份。
也让他意识到,自己对于犹太人的狭隘的负面定义,也因此打破了这种现状。
所以你看偏见的影响实在是太强大了,他可能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痛苦。
而我们也不能放任偏见的存在,而不去控制他们的偏见,因为它可能会以惊人的方式影响我们。
03.意识到偏见的存在并努力改变
纽曼的故事核心部分,向我们展示出了分类是如何成为偏见的先兆。
分类作为我们大脑的基本工具,这个过程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所有的事情。
比如我们会给人分类,给动物分类,给食物分类,给家具分类等等。
这些分类,会注入并引导我们的行动和感受。
就拿苹果来说,看到这个分类,我们会自然地想到苹果是如何生长、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现存有多少品种,颜色大小味道季节等等。
应该什么时候吃苹果?应该怎么吃?是煮着吃还是生着吃?是削皮吃,还是带皮吃?
吃苹果是否真的有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而根据对于苹果的了解,我们可能也会决定是否喜欢苹果这个类别的食物,所有这些感受也可以决定我们会不会吃别人给的苹果。
如果要吃苹果是去杂货店买,还是去树上摘,只要看一眼苹果,我们的大脑可能就会立刻调动出与整个分类相关的感受和想法。
而在事实上,这些相关性越强,这些感受和想法传达的速度就会越快。
同样的,我们关于社交群体的分类也是以类似这样的方式在运作。
再比如当我们看到一个黑人的时候。我们可能就会自动引发一系列的联想:
这个人擅长运动,这个人学习不好,这个人是穷人,这个人跳舞跳得很好,这个人住在黑人社区,我们的提防这个人。
这种联想的过程,其实就是偏见。
类似于这样的偏见,可能都是在你无意之中就不自觉地发生了,而且短暂到可能就在几秒的时间内。
那么,孩子会有偏见吗?
孩子们在家里,学校里操场上杂货店里的时候,他们是可以通过周围的人的各种信号,来感知这个世界的。
在很大程度上,成年人的态度会影响孩子们这方面的感知。
据研究证实,有偏见的父母往往会生出有偏见的孩子。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偏见无声无息地渗透进我们所有人的身体。
当你看到一个黑人时,会不会因为偏见而觉得他会来抢你的钱包?当你赞扬亚洲学生数学成绩好的时候,是不是也有偏见的因素呢?当你认为青少年听的音乐一定都是吵吵闹闹的,是不是也是一种偏见呢?
这本书从种族偏见的角度,来带我们认识到偏见产生的根源,以及如何消除隐性偏见。
我们当中有这么多人正在探索接触偏见,寻求以最好的方式去做善事,纯粹的反思行为,充满希望。
我们所有人都有能力做出改变,改变我们自己,改变这个世界,改变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关系。
这就是力量所在,这就是我们开始的地方。
本文作者:洛子画,烹字为肴,暖心暖胃,成长治愈。好的文,暖的伴。
参考书籍:《偏见》。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