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龙体长约 10 米,植食性恐龙,生活在白垩纪早期,发现于欧洲、非洲、亚洲东部。
禽龙是鸟脚类恐龙的一种,生活在距今1.26亿~1.25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是一种体型庞大的植食性恐龙。
禽龙外形庞大,身长在9~10米之间,身高3~4米,体重和一头大象差不多,尾部粗壮。禽龙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它前肢拇指上长有大尖钉,非常锋利,这可能是禽龙用来刺伤敌人、自我保护的武器;中间的三个指骨与掌构成手掌状,指爪扁平,呈马蹄状。它的前肢较长,生有4根“手指”和一根像钉状一样尖的 “拇指”,后肢强壮有力,并生有3个脚趾。但跑步时用两条后肢,走路时一般都用四肢。它习惯用灵巧的“手”去抓扯植物,然后送入口中细嚼慢咽,悠悠品味,最后咽入胃中消化吸收。
禽龙长着一个角质的喙嘴,但是嘴巴前上颌骨里没有牙齿,100多颗强有力的臼齿全部长在颊囊里,上牙齿冠较窄,颊面和舌面都呈菱形,比下颌牙齿相对要长一些;齿冠颊面釉质加厚,有发育的边缘小齿,还有一条起主导作用的很大的初级棱,位于齿冠中线偏后;齿冠的其他部分除了几条长度不同的细小次级棱之外,均相对光滑。这些牙齿都有逐渐变尖的长长的齿根,所以禽龙只能用嘴咬下叶子,再用颊齿来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