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会盟:大唐第一个屈辱割地条约,唐代宗为签它,为何花6年?

清水会盟:大唐第一个屈辱割地条约,唐代宗为签它,为何花6年?

首页休闲益智全民一起射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6-13

之华说史,史说自话。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

赤松德赞生于公元742年,至代宗朝时,其已臻成年时期,已可依自己的意志施政与推动对外关系。

吐蕃于其主政时期,对内、对外均创造了多项纪录,影响后世极为深远。

对内倡导佛教信仰,立佛教为国教,其影响延及今日,为今日藏族几乎全民信奉佛教奠下基础;对外攻下李唐京师,立傀儡皇帝、改元、署置百官,此为唐代以前的中国史上所仅有。

因此赤松德赞在吐蕃史上有极其显赫的地位,名声威望直追其先祖松赞干布。

1、由群相掣肘到意气风发

赤松德赞继承大位时已13岁,并于15岁亲掌政权,相较于祖父(都松芒保杰)的1岁继位位、10岁亲政;父亲(赤德祖赞)的2岁继位、9岁亲政的情况,似乎年纪大些,似较能应付诸般情况。

但实际上赤松德赞即位后,欲推动心仪的佛教信仰,遭到一撮反佛的大臣所拦阻。

此一撮大臣居然声称:

王(赤德祖赞)之寿短,乃系推行佛法之故,遂不吉祥。所谓后世可获转生,此乃妄语。消除此时之灾,当以苯教行之。谁推行佛法,便将其孤身流放边地。

并由众相制订了“禁佛小法”。

按吐蕃制定法律,属吐蕃宰相的职权范畴,于赤松德赞时期吐蕃早已实施众相制,不再是大论一人下决定即可,必须由众相会议议决后,送请赞普核可,方能实施。

但实际上,“禁佛小法”竟然跳过了赞普的核定,付诸实施。这足以反映当时赤松德赞处境的艰困。

从公元755年攻打李唐开始,掀起夺取李唐领土的风潮,至公元763年打下长安,为此一风潮的最高峰。

吐蕃攻占长安的决策过程,可提供对于当时吐蕃赞普是否已大权在握,且能依意志行事的至佳证据。

幸而立于拉萨布蓬拉宫之前的《恩兰蓬札路恭纪功碑》碑铭,如实地记载了攻打长安的决策过程。

碑铭显示:

吐蕃攻打长安当系经过廷议,由恩兰达札路恭提议,再由赞普拍板决定攻打李唐长安城。

但当时吐蕃的首席宰相为韦囊热达赞,受命征讨李唐的四大将领分别为尚琛杰结息舒丁、恩兰蓬札路恭、尚东赞以及尚赞磨等,俱为当朝的众相。

于此,可看出公元763年之时,吐蕃众相制与独相时期不同的决策过程,即廷议并非由首席宰相(大论)所主导;拍板定案者为赞普而非首席宰相(大论);征讨大军的统帅亦非由首席宰相(大论)担任。

首席宰相(大论)于吐蕃攻打长安事件中,似乎完全失去了踪影。

由此即知,首席宰相(大论)于众相制的运作当中,失去了原有居议事主导者的优势,而且也不必然成为蕃军的统帅,主导权全归于赞普手中。

于此证实了李唐爆发安史之乱,吸引了吐蕃群相的注意力,转向攻略李唐境土,适时地为赤松德赞解除遭群相掣肘的困境,赤松德赞乘机布局,大展鸿才,扭转情势。

至少于公元763年之时,已是一位大权在握,叱咤风云的吐蕃赞普。而且在其任内,成就了吐蕃史上,乃至藏族史上,对外最辉煌的武功。

2、对外用兵同时对内倡佛

吐蕃于李唐安史乱作开始(755),至代宗广德元年(763)尽下李唐陇右道。同年十月,攻占长安13天撤军以后,并未将大军撤回原属各建制,而是顿军于原、会、成、渭诸州之地,均邻近唐蕃接界,伺机再行寇略。

仆固怀恩受吐蕃唆使而反,于广德二年(764)、永泰元年(765)两度引兵攻打李唐,吐蕃均参与且为要角,于唐境肆虐。

至大历年间(766-779),吐蕃近乎连年侵寇唐境。

另外,吐蕃亦于此时期,为取佛舍利子,发兵进攻印度,越过恒河陷摩揭陀国,取回舍利子后,于恒河河畔派遣4名蕃军驻守,定恒河为国界,并于地立碑。

《贤者喜宴》引《拔协》所载云,赤松德赞派遣恩兰达热路恭为将军往征突厥,摧毁突厥的修道院,并将佛像等供奉之物及所有财物等一并携回。

吐蕃于赤松德赞初即位至779年间,不论东向李唐,北向突厥,或南向印度,均曾发起军事行动,对外迹近“穷兵黩武”。

然而赤松德赞对内的施政,却与对外常年用兵的情况,有若天壤。

就在赤松德赞于20岁时,以“手臂麻木并有凶兆”为由,决心“重新供奉三宝”。赤松德赞生于公元742年,年20时值公元761年,正好为吐蕃忙于攻占李唐陇右地之时,吐蕃群相倾巢而出,赤松德赞趁此时机邀寂护大师入蕃弘法。

适巧吐蕃国内发生灾害,反对佛教的众臣民,以为因误行佛法,触怒吐蕃神魔,有以招致灾害,必须驱逐印度僧人,以消除灾厄。

赤松德赞顺应反佛民情,暂时遣回寂护大师。赤松德赞并未因此而气馁,为表示奉佛决心,再度迎请寂护大师。寂护入蕃后,正式挑战苯教,要求与之辩论,佛苯辩论结果,由佛教胜出,赤松德赞据此名正言顺,禁止苯教信仰。

自此,赤松德赞摆脱苯教的纠缠,全力弘佛。

其兴佛之具体措施,包括派人赴印度、汉地邀请佛教高僧;引进佛教经典;命人学梵语广译佛经;建立僧伽制度;直至公元775年兴建桑耶寺,于公元779年桑耶寺大殿完成,成为蕃廷倡佛根据地。

并同时于桑耶寺大殿完工之日,颁布桑耶寺崇佛誓约署名诏敕,立佛教为国教。此举是为吐蕃弘佛的最高潮,也是影响后世的重大决策。

就在吐蕃国内弘扬佛法达于巅峰之际,李唐也在酝酿转变外交政策,唐蕃二国就在此历史的转折点上,相互碰撞而擦出火花。

3、唐代宗的战与和

唐代宗于大历十四年(779)五月辛酉驾崩,皇太子李适于该年五月癸亥柩前即位,是为唐德宗。

德宗仍为王储(号为雍王)之时,曾为剿除安史乱众事宜,带着数十骑侍从往见回纥登里可汗,议援军出兵作战事宜。结果因见面礼节,双方发生冲突,回纥登里可汗手下竟然以失礼为由,捶打雍王侍从四人,其中二人因伤致死,并以雍王适年少未谙事,放归本营,史称“陕州之耻”,德宗因此而心恨回纥。

唐德宗于大历十四年(779)五月癸亥即位,同年八月乙巳,即命集代宗时期所扣留的吐蕃使者及俘虏500人,各赐袭衣,由韦伦携往吐蕃,试图改善与吐蕃的关系。

然而,吐蕃于德宗即位当年(779)十月,发动十万众,分三路进寇李唐剑南。

据《旧唐书·吐蕃传》所载,当时赤松德赞所发三路军分别为:

北路攻击李唐之灵武;东路进击李唐山南道之扶、文二州;东南路则进袭李唐剑南道,大军朝灌口进发。

吐蕃选择进击李唐的时机,正是唐代宗驾崩,德宗登基未及数月的情况。

赤松德赞之所以选择于大历十四年(779)十月,与南诏合军进击李唐,当然与唐代宗甫即位时之景况相同,即以进军寇略的方式,送李唐新立皇帝“贺礼”,实际的目的再清楚不过,那就是给李唐新君下马威,给予军事压力,用以威吓李唐新君。

只是赤松德赞万万料不得,李唐新登基的皇帝,竟然打破李唐从不主动遣使赴蕃请和的纪录,不但主动请和,还将李唐所羁押的蕃使与战俘释回吐蕃。

韦伦携蕃俘进入蕃境以后,吐蕃舆情大悦。

《旧唐书?吐蕃传》则记载赞普赤松德赞谓韦伦曰:

不知大国之丧,而吊不及哀,一也。不知山陵之期,而赙不成礼,二也。不知皇帝舅圣明继立,已发众军三道连衡,今灵武之师,闻命辄已;而山南之师已入扶、文,蜀师已趋灌口,追且不及,是三恨也。

赤松德赞充分表现其杰出的外交长才,首先表达未知代宗驾崩,未及派出使者哀悼,也不知丧礼之期,未致赙赠等,而引为憾恨。闻之令人动容。

其次言及未知德宗之继立,不但仍称呼李唐皇帝为“皇帝舅”,还声称韦伦修好之行抵蕃时,其已追回部分发出的部队。

但实际上,赤松德赞根本没有遣军进袭灵武,否则远在原李唐陇右道的吐蕃军区,能够得到蕃廷的命令而停止进军,反而更靠近于吐蕃核心区的原李唐剑南西山,得不到讯息而无法追回已进发的部队。

所谓远的追得到,近的却追不到,岂合理乎。赤松德赞所言“追且不及”,显然又是其外交辞令中的推诿之辞。

观上引墀松德赞“三恨"言下之意,攻打李唐剑南道已是挽不回的既成事实,但仍颇见立即与李唐修好的诚意,随即遣使随韦伦回唐报聘。

韦伦于隔年(780)四月癸卯回抵唐廷,向德宗奏与吐蕃议和事。

同年(780)五月,德宗再遣韦伦使蕃,将寇剑南的蕃俘释回吐蕃。剑南守将上言:“吐蕃豺狼,所获俘不可归。”

4、清水会盟的背景

唐德宗友蕃之举,实际上也立即获得良好的效果。

原为四镇、北庭留后的刘文喜,受命往城原州,并由泾州守军负责筑城,引发泾州将士不满而反抗,刘文喜因众心不安而据泾州抗命。

至建中元年(780)四月,刘文喜据泾州叛,遣其子质于吐蕃,请求吐蕃军援。

若按此前吐蕃作风,定乘李唐叛将求援之际,如同仆固怀恩之例,引兵入唐鱼肉一番。

但至同年五月,唐军围剿刘文喜,吐蕃方睦于李唐,并未出兵援助文喜,致文喜伏诛。

就此而言,当时唐蕃之间确实酝酿一股友好的氛围。

李唐甚至一反常态,于建中二年(781)二月,将原驻防于京西的防秋兵12000人移戍于关东,原因在于京西已无边防之警,故将之调防于关东,以防备河南、河北诸镇,此于前朝大历年间似较少发生类似情况。

德宗建中元年(780)十二月,韦伦使蕃回唐覆命,随同者有吐蕃宰相论钦明思等55人至唐。

建中二年(781)三月,崔汉衡使蕃,主要任务为磋商唐蕃议盟事。

崔汉衡于该年(781)十二月进入蕃境后,为吐蕃阻于半途,谓须先看过汉衡所持国书后,再安排晋见赞普。

原来,吐蕃斤斤计较于李唐国书上的用词,唐蕃虽仍以外甥、阿舅互称,但吐蕃对“舅甥”的理解,与李唐所理解的不同。

李唐自认是“舅”,是为岳丈,居尊位,吐蕃为“甥”是为女婿,居卑位;但吐蕃以为“舅甥”为妻舅与妹婿的对等关系,故抗议李唐国书使用上对下的词汇。

由此即知吐蕃早已意识到自己国力的强盛,国家地位早已不在李唐之下,因此拒绝居于李唐之下,而要求以对等方式,更改国书上的用字。

同时,吐蕃要求以贺兰山为唐蕃边界。

贺兰山就位于李唐灵州西面,吐蕃之所以要求以之为界,主要目的似在于确定蕃唐北方的疆界。

因为原李唐陇右道早于公元763年已沦陷,唐蕃疆界在吐蕃历年的侵占下,由西向东一直推进到李唐原州与庆、泾、陇等州交界处,此已确定。

唯独原州以北之唐蕃边界仍处于模糊状态。吐蕃如此要求,亦为符合当时的现况。

因灵州由李唐朔方军驻防,吐蕃久攻不下,此为事实,因此提出以贺兰山为界,其西有大片闲田,一直到河西走廊北面,包括凉、甘、肃、瓜等州之北面地区,均将归属吐蕃所有。

李唐在史书上,时时以“请和”、“求和”、“议和“字眼,掩饰吐蕃屡屡要求李唐承认其以武力所攻陷土地主权的屈辱。

德宗理解吐蕃的意图,遂完全接受吐蕃所要求的二件大事,即与李唐持对等敌体礼,以及唐蕃就现实状况划界。

如此一来,德宗等于是对吐蕃放弃了天可汗唯我独尊的地位,承认吐蕃与李唐为对等关系,以及放弃吐蕃历朝以来透过武力所占领的唐境。

此即德宗建中四年(783)唐蕃所签订“清水会盟”的真义。

唐蕃会盟的进行,也全非李唐一厢情愿,吐蕃内部也进行了一番努力与调整。

吐蕃于公元768至780年,担任首席宰相(大论)为接替论弃桑雅卜拉之后的琛尚结息舒丁,即为汉史料所载之“尚结息”或“尚悉结”,系为吐蕃攻陷李唐京师的统帅,并于仆固怀恩叛唐之际,二度率军入唐肆虐,可谓经常参与对唐作战的鹰派人物。

《旧唐书·吐蕃传》记载吐蕃为达成与李唐之盟誓,竟将不肯约和的尚结息撤换。

建中二年 (781)三月,李唐派遣崔汉衡使蕃,崔汉衡遭止于行馆,磋商国书用词,汉衡遣其判官于同年(781)十二月与蕃使入唐,奏报唐廷,吐蕃要求对等礼与划界二事,李唐均应允。

建中三年(782)四月,吐蕃归还李唐僧尼将士800人,以及故伊西、北庭节度使杨休明、故河西节度使周鼎、故西州刺史李琇璋、故瓜州刺史张铣等之灵柩,以回报李唐。

同年(782)九月,崔汉衡偕蕃使区颊赞返回李唐。

同年(782)十月,唐使樊泽受命赴蕃,确定双方结盟日期。

由上述得知,唐蕃结盟一事,是为李唐所主动,李唐为早日终止唐蕃交战状态,主动提出和盟要求,此在唐蕃关系史上殆属创举,因为于此之前,均为吐蕃主动向唐请和,从未有李唐主动向蕃请和之例。

5、清水会盟的流程

唐蕃为此次盟誓,经由4年4次往返磋商,议题包括盟书内容、两国疆界、对等国待遇、盟誓时间地点等等,可谓既慎重,又绵密反复商定,终敲定三道盟誓程序。

首先,于德宗建中四年(783)正月十日,由李唐陇右节度使张镒与吐蕃首席宰相(大论)尚结赞等,盟于清水(今甘肃清水县西),此为双方大臣或边帅于唐蕃边界盟誓。

于盟誓前,双方约定各以二千兵士赴盟,其中一半为武装兵士,各自分立于坛外二百步处,余一半无武装兵士则各自分立于坛下。

李唐与盟者除张镒外,尚有其宾佐齐映、齐抗,以及崔汉衡、樊泽、常鲁、 于頔等7人,皆着正式朝服;蕃方亦7人与盟,但《旧唐书·吐蕃传》仅载及5人。

唐以羊、犬,蕃以羝羊,于坛北刑之,杂血于二器皿中而歃盟,宣读盟文毕,埋牲;尚结赞请张镒于坛之西南隅佛幄中焚香再誓一逼。

在进行第二道程序前,李唐应蕃使区颊赞之请,遣崔汉衡入吐蕃,将界约送呈赞普核定认可后,于同年(783)七月,蕃使区颊赞与李唐宰相李忠臣、卢杞、关播、右仆射崔宁、工部尚书乔琳、御史大夫于颀、太府卿张献恭、司农卿段秀实、少府监李昌夔、京兆尹王极、左金吾卫将军浑瑊等11位重臣将领,盟于长安城西,仪式比照清水盟,盟前二日,有司告太庙,与盟诸员行斋戒。

至盟誓当日,与盟者着正式朝服升坛,由李唐宰相关播跪读盟文,盟毕,赐宴。

完成第二道程序。

盟誓的第三道程序为李唐大臣往蕃京与吐蕃大臣盟誓,德宗于建中四年(783)七月九日命礼部尚书李揆为入蕃会盟使入蕃,李揆则于德宗兴元元年(784)四月完成任务归唐,如是完成了“唐蕃清水会盟”。

此次会盟前后连同筹备商议阶段,所花费时间长达6年(779-784),此可谓隆重至极,且以如此慎重且繁复方式盟誓,在唐蕃关系史上确具非凡之意义。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