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因为不能外出,看电视、玩手机的机会多了很多。每天都不自觉拿手机刷会抖音,打会吃鸡。看着我们玩手机,孩子也会凑过来瞧瞧。在这样的“熏陶”下,有一天,孩子自己安装了吃鸡游戏。此后,一连着几个晚上都要玩两把吃鸡才睡觉。甚至每天的睡前聊天内容也离不开游戏,我意识到问题的严重。
像我家这样痴迷手机的孩子真不少!这些年,新闻中经常报道孩子玩游戏,挥霍家长血汗钱。痴迷网络,无心学习,脾气暴躁,不服管教。甚至,严重的还为此出过人命。以至于,不少家长在网络上呼吁2020年取缔网络游戏。
孩子为什么特别容易痴迷这些东西?为什么这么难以戒掉?今天这篇文章就想解读一下背后的成因,以及应对措施。
这样的一种现象称为行为上瘾我们都见过许多“上瘾”的现象:烟瘾、购物瘾、牌瘾、游戏瘾等等。它们基本可以分成两类:物质上瘾和行为上瘾。
孩子痴迷手机、毫无节制的玩游戏,这就是一种行为上瘾。行为上瘾和物质上瘾有着共同的特征:难以戒除,深度依恋,长期而言会造成严重的伤害。
实际上,孩子行为上瘾的开始是由家长导致的:
“我爸爸总是在家捧着手机”,“我想要跟我妈妈玩,她却总是在发短信。”“我爸爸带着我一起打游戏。”
甚至,有很多父母觉得带孩子很烦很累,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把孩子扔给了手机。只要孩子不烦他们,手机随便玩……
孩子并非天生的渴求这些。就像心理学家凯瑟琳·斯坦纳解释的那样:孩子走进手机世界,是因为家长在“战斗中失了踪”。父母不当的行为方式和教育方式是孩子行为成瘾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为什么容易上瘾?上面说了,父母是推向孩子走向行为成瘾的第一步。而自身的生理性的原因,游戏的机制等则让孩子越陷越深。
成瘾一词先源于药物的成瘾,通过某种药物来刺激中枢神经,造成多巴胺喷涌的现象,来达到大脑的快感。
关于成瘾的生理性原因,研究人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
在老鼠的脑袋上植入一个小探针,当老鼠按下笼子的金属棒,探针就会向它的大脑传送一道电流。结果发现,大部分老鼠都害怕电击,只有34号不仅不害怕,反而主动追求电击。被电击后,还在笼子里蹦蹦跳跳的,主动去按压金属棒,最后力竭而死。
研究人员着手调查发现:本应在大脑的小探针弯曲了,接触到了34号的隔膜,而这个隔膜是老鼠的“快感中枢”。就是这一点小弯曲造就了喜悦与不适的差距。
人对这种快感也会上瘾,实验也论证了这一点:一位患有抑郁症的女士被电击时感受到了快乐。但是,只要一拿掉电极,这种感觉就消失了,后来她迷恋上了那种感觉。
孩子行为成瘾的原因也在于此。刺激的游戏,好看的电视刺激着孩子的大脑,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获得快感,孩子的自制力比较薄弱,自然很难走出来。
大脑对快感有一定的记忆作用。就像我们回忆特别快乐的事情,会再次向往、迷恋一般。这种快感会诱惑着孩子继续回到游戏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孩子网瘾难以戒除的原因。
手机内容的设计深谙人性,背后成千上百的团队就为了更好的抓住人们的吸引力,更何况毫无抵抗力的孩子。像自己打游戏时,打到青铜就想着上钻石段位,为了今天的奖励就要多玩几局,游戏的奖励机制、积极的反馈等让人一步步陷进去。
①让人痴迷的社会互动
心理学家说,几乎所有的成瘾,它的根源都是来自于痛苦。为了逃避痛苦就可能沉浸在网络中。
有些孩子在现实世界里胆小、自卑、一整天可能有没人搭理他们,还处处受到排挤。但是,他们可能在网络中找到安慰:拍的一张照片引来数万的点赞,游戏打得厉害被人夸奖。网络成为他们逃避的世界。
②沉浸式体验
手机内容的设计还在于即时性,你走一步做一个动作,立马就会收到声音、画面的同时反馈。发了朋友圈就有人点赞,打游戏有机率掉装备,这些都刺激人们放不下手机。
③未完成的紧张感
想想看平日里的追剧行为,为什么不愿意放弃,就是想着自己都看到这个地方了,一定要看完最后是怎么样的?打游戏也是如此,我都打到很高等级了,怎么会放弃,这样之前的努力不就白费了。
相比于事情本身,人们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如果我不做完这件事,我会产生不安、难过等不良情绪。大脑早就把人的潜意识放到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结果。相比于过程,人们更厌恶承担后果。
手机上瘾对孩子的伤害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实验:选择两组各50名的孩子,一组基本接触不到手机,一组沉迷手机。10年后发现,那些基本不接触手机的孩子差不多都考上大学,而那些痴迷手机的孩子只有2人考进大学。
痴迷手机对孩子多方面是有影响的,主要表现在:
人类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学得共情和体谅。但是网络中用不着当着别人的面打交道,也用不着看别人的反应,没有直接的反馈,共情得不到发展。
比如,孩子和别人吵架了,需要道歉。他可能只是简单的发个短信,不愿意当面道歉。因为当面道歉需要看着别人的脸色,多站在他的角度让他原谅你。而发个短信用不着看他的反应,反正我道过谦了。
什么是强迫社交呢?当大家都玩的时候,你不玩,你就被排挤。哪怕你不喜欢,也只能逼着自己去这样做。
作家杰西卡.康特雷拉曾经在他的文章中写过这样一个案例:一名8年级的姑娘,承受着无数的“点赞和哈哈”的重压,即使她对这个非常反感。但是她所有的朋友都有了手机,只能放弃平常做的一切。因为不这样做她就会被孤立。
所谓情绪弱视,就是不能正确识别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对别人情绪的感知能力较差。
有研究表明:10-15岁,每天玩3个小时以上游戏的玩家,对生活不满意,不能与他人感同身受,不太理解怎样恰当应对自己的情绪。
有这样一句口头禅:上瘾的大脑就像腌制的黄瓜,它没办法恢复成新鲜的黄瓜。
被构建起来的成瘾的脑回路一直都在。它可以重新联结并加强。
现在的社会是个网络的社会,游戏每天24小时运行。这些并未设置停止规则,只要你想,它们随时可以重新开始。
做好这些事,让孩子告别行为上瘾01家长以身作则,为孩子构建一个远离诱惑的环境
孩子那么小,就开始对手机上瘾,罪魁祸首就是父母自己。所以想要孩子远离这些,自己首先就要放下手机,做孩子的榜样。
比如,武亦姝的爸爸,每天四点下班之后就关机,家里充满了书籍。父母给孩子打造一个没有手机的世界,在这样的环境氛围熏陶下,孩子自然不容易迷恋手机。
用读书代替玩手机,用亲子游戏代替玩手机,用运动代替玩手机。孩子自然而然就会跟着父母学。创造一个不玩手机,不痴迷手机的环境是父母应有的责任。
02与孩子进行动机性面谈
对于成瘾这种行为,简单粗暴的禁止是行不通的。如果你用命令跟孩子说:“禁止你以后玩手机”,反而会导致孩子的排斥心理。尤其是当孩子的自尊受到伤害时,他更不愿意去改变。
这时,不妨先分析孩子的动机性,把上瘾行为的好处和坏处都摆在孩子面前。
比如,一个姑娘沉迷于发朋友圈,点赞。分析一下,她这样做的原因是想吸引别人目光,赢得对自己的肯定。下面就可以开放式的题目,让她自己找到解决的问题。
“使用朋友圈的好处是什么?”“它对你有影响吗?”“你觉得自己可以做的更好吗?”
动机性面谈的关键在于让孩子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并让孩子自己找到解决的方法。孩子想要改变不是因为大人的强迫,而是自己选择主动改变。
动机性面谈适合较大一点的孩子,对于小孩子一开始预防才是关键。
一开始预防远比纠正现有的不良习惯容易的多。小时候家长总是教小孩怎么吃饭,怎么与他人玩耍,就是不交怎么与技术互动,每天多长时间为益。现在社会信息技术不可避而不谈,不如趁早定下一些规则。
03 给孩子限定使用时间
很多国家的儿童机构都建议:2岁前最好不要接触电子产品。3-6岁可以适当使用手机,一天不要超半个小时。6-18岁每日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内。
其实疫情宅在家,若非上网课,学习的原因,孩子也没有必要用手机。还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做的。比如学习做饭、一起亲子运动、画画,可以下楼还可以去找找春天等。
如果想玩,一定要规定好时间:什么时候可以玩?一次多少时间?说到要做到。
当习惯养成后,孩子和父母都会形成一种自觉,就不会因为玩的次数和时长发生“拉锯”“谈判”等问题。
04围堵不如引导
我一直在说,现在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一直禁止孩子接触手机和网络也是不现实的事情,与其一直防备着,不如引导孩子,健康地、有节制地使用电子产品,就能享受科技带来的好处。家长可以这样做:
第一、父母要给孩子更多的爱和心理上的关怀。中国网瘾治疗第一人陶然教授就说过,那些网瘾严重的孩子,最大的问题就是孤独。一个缺爱的孩子才会在网络中寻找快感和安慰。因此,家长不要只关心孩子的学业,而忽视孩子的心理。要像朋友一样,给孩子足够的关爱,尤其是心理上的关怀,让孩子感受到爱和尊重。
第二,引导孩子关注内容,而非技术。例如,孩子正在看视频,可以引导孩子想想下面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指认屏幕上的人物等。哪怕是玩游戏的孩子,也可以这样。引导孩子对游戏专业名词感兴趣了,自己主动去查阅各种资料,而不是疲于拼命的打游戏。
第三,将屏幕的内容迁移到现实世界。父母应该鼓励孩子把自己在屏幕中看到的东西与现实世界的体验联系起来。鼓励孩子跳出单一的环境,实现多环境的互动。比如,应用程序中出现球和木块,那么事后应鼓励孩子去玩真正的球和木块。
05 “厌恶疗法”
日本的一位网友曾分享了一个不阻止孩子玩游戏,但又能让他厌倦的方法。自己试过,还是有用的。
这是一种心理学的矫正方式,也是一种“厌恶疗法”。通过惩罚或者抑制的手段,将厌恶行为作为条件刺激,从而引起孩子对打游戏的厌恶、回避甚至恐惧。
总之,孩子对手机的瘾真正的根还在于家长,所以家长要学会正确地引导,多陪伴孩子,用爱来代替手机陪伴孩子的成长。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