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几何时,程序员几乎成了高收入群体的代名词,即便号称万金油的金融行业,薪资上也得被计算机压上一头,那时真是程序员的美好时代。
然鹅,往前倒十年,互联网行业还方兴未艾,彼时计算机毕业生找工作也是相当困难(别和求伯君、雷军那种大神相比),在家闲赋或者转行的比比皆是。可谁又能想到十年后,随着互联网的崛起,计算机科班的毕业生竟成了炙手可热的香饽饽,甚至就连培训几个月的高中生也成了抢手的人才。先别急着得意,现在让我们再从黄金时代往后倒十年,也就是现在。“裁员”,“猝死”,“35岁失业”,“内卷”……这些像刀子一样的字眼,直刺向我们的眼睛。看完这些,我们只能感慨“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形势永远比人强,错过了那趟黄金列车的人,只能怪自己生不逢时吧。
那么问题来了,高收入的计算机专业还适合报考吗?其他行业的人转码现在还来得及吗?别急,等我这个老IT人给您说道说道,您心中自然就有了答案。
供给端饱和——入行越来越难
随着每年成千上万的应届毕业生涌入,以及其他行业转行人员的*入,IT行业的从业人员已经处于饱和状态,至少在中低级上看确实如此。不信就可以看一下招聘的条件,以前用人单位招聘基本上不需要什么学历,只要能干活就可以。
人才市场供大于求
现在可不行了,现在70%的企业要求是本科,甚至是有要求必须是985、211的院校。我就遇到过好几个因为学历问题,而错失良机的小伙伴,所以如果没有本科学历的小伙伴,不建议再入行了,因为码农不问出处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没有学历已经寸步难行了。
那么有本科学历的就可以转了?那也未必,因为趋势是企业更喜欢那些名校科班出身的应届毕业生,毕竟这些人发展潜力大(年轻:能加班;聪明:干活好;应届:好摆弄)。像那些刚从培训机构出来的野生码农(俺也是野生码农一枚),找工作是处处碰壁的,尤其是别人眼里的那种好工作。尤其是培训机构的水太深了,千万别被那些销售给忽悠了。我当时所在的培训机构里有一半的人,花了钱培训后依然没有找到工作,最惨的是一个有事业编制的36岁的老大哥,放弃了事业编去培训……(好吧,只能祝福他了)
需求乏力——裁员司空见惯
随着国家对互联网巨头进行反垄断打击,以及疫情原因(姑且认为是疫情吧)所导致中小企业寒冬,现在市面上的企业好多都在减员。昨天可能还在会议室讨论需求方案,在工位上编写代码,今天可能就卷铺盖走人了。没错,真正的互联网裁员是出其不意,没有一点征兆。比较危险的是连环裁员,我一个同事,去年就经历了两次裁员,这样的简历基本是花了,后续找工作是有影响的。
比连环裁员更危险的是,压根儿找不到工作。这个道理很简单,公司因为经济效益不行,自然要缩减成本,而人力成本几乎是互联网公司最大的成本,所以公司必然会缩减人员编制。以前创业潮的时候,好歹企业数目比较多,一家黄了再去另外一家就行了,可现在的情况是,倒下去多,新的少。更何况曾经的投资热潮早已褪去,现在只剩下一地鸡毛,和这瑟瑟发抖的寒冬。
内卷加剧,竞争激烈
上面从供给和需求两端分析了码农的就业现状,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内卷加剧。
内卷这个词已经烂大街了,真是人生处处不寻常,生活时时有内卷。好多程序员为了表现自己,让自己脱颖而出,成为最靓的仔,而煞费苦心。行为表现上就是压缩工期,天天加班(尤其是结婚之后,刚有小孩,且婚姻关系或婆媳关系不和谐的中年男子加班最狠)。
每天疲于内卷
或许有的人会同情他们也是生活所迫,但我向来是坚决反对的。因为他的行为不止影响力自己,还影响了其他无辜的人,是行业风气败坏的始作俑者。为什么要设置8个小时和双休?因为这是人能够兼顾生活和工作的极限,无数的工人先辈通过罢工和斗争,才获取的成功就这么被他们给贱卖掉了。而且从效率来讲,他们并没有提高效率反而降低了效率,所谓产出变多无非只是增加了做工,根据能量守恒,做工更多意味着耗能更多,所以他们无非是消耗自己的生命能量和社会资源。
除了加班内卷之外,面试内卷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程序员界,有一句名言:面试造火箭,工作拧螺丝。这可一点都不夸张,现在面试各种问底层和源码,恨不得面试官能让你自己实现一个轮子。除了这些,互联网大厂还效仿国外,考算法题,比如某节,所以意味着你不但要背面试题,还要不断去刷算法题,不然你拿什么和别人卷呢?
面试造火箭
高薪=高成本
看完上面你可能还是觉得虽然如此,毕竟程序员的薪资高呀。这我可得给你泼一盆冷水,所谓的程序员高薪其实是有限制条件的,首先,是一线城市的程序员工资高,更多城市的程序员工资并没有那么高,而且还找不到岗位。其次,根据二八定律,绝大多数程序员是被平均了,大家只看到了那些年薪百万的程序员,而这些人即便在一线城市依然不足2%。即便收入最高的北京,平均工资1.5w左右,中位数也不到1.3w,再算上五险一金和个税,平均工资到手也就是1.2w左右。
可能你还是会说,那程序员的工资也高啊,好的那么我们就来给程序员计算一下他的成本。租房最起码每月得2000~4000,就按2500算;地铁费用每月300~400;伙食,一天最起码的50~100,一个月就是1500~3000元,就按2000算。平时再买点其它东西和社交,最基本的生活开支保守估计6000(省钱达人就别凑热闹了)。所以我们不难算出一个拿着平均工资的程序员大概每月净剩6000左右(就不算房贷了)。是不是还不错?(但这也是比较乐观地估计了,实际大部分人攒下的一定小于这个数)。
一线城市不断上涨的房租
可背后的成本却是,你可能要忍受加班甚至单休,要忍受无休止的需求变更以及甩锅,还得忍受高强度高压力的工作,还得不断学习新技术,还得忍受异乡的孤独……所以大部分程序的工作是很累的,不只有体力的累,也有精神的累。所以猝死还是对程序员青睐有加的。
机会成本——看不见的成本
看到这有些人或许还会说,这有啥有些人的工作比这还苦还累,还没你们高薪。别急,在经济学里,不光有成本还有机会成本,这个或许才是程序员最大的成本。
第一就是青春饭。35岁的魔咒虽然有点夸张,但年龄大确实不太好找工作。为什么?因为技术这个东西越往上走越窄,这其实程序员等级划分是一致的,初级很多,中级也不少,高级就很少了(金字塔型),所以如果你的年龄和你的等级不匹配的话,是很难找到一份工作的。而且大部分公司干活的是中级,高级不需要那么多,这从需求端又筛掉了一波人。这还没完,人到中年经济压力越来越大,房贷车贷小孩上学,逼得你必须找一份高薪的工作,而高薪的工作的要求又很高,不仅要技术好还得会管理,这对于那些只是干活的基层码农来说更是致命打击。
35岁魔咒
所以过了35岁之后,大龄码农能不能找到工作?能,要么你提升自己让自己成为尖子(比例很少,付出会更多),要么放低身段,主动降薪,但生活可能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这比起其它越老越吃香的行业来说,是一个非常大机会成本,从这也不难看出,it行业本质上属于劳动密集性行业。
其次是人脉积累。我们知道在有些行业可以积攒人脉,这些人脉可能会成为以后飞黄腾达的重要助力(可能有些人又会说最好的人脉就是自己,怎么说呢,这些人我觉得还是挺单纯可爱的)。而程序员属于技术岗,技术岗的最大特点就是靠自己,一切凭实力说话,这也使得绝大数程序员不太重视社交和社交圈狭窄。可能程序员最大的人脉就是面试内推,而这也还得是自己技术过硬,性格没啥硬伤。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没有生活。工作很忙基本没有时间陪家人(前提是得有家人,且家人在身边),当然30上下没有结婚甚至没有对象的程序员也很多,主要原因是程序员没有空闲精力,去社交去结识女孩。所以我看到身边大龄适婚程序员基本上都是短平快,要么去相亲角,要么是家里给介绍,总之条件差不多,就迅速领证。
写在最后
程序员的工资确实是高,但是明面上的成本和背后的成本都不低。明面上的成本:生活基本花销、无空闲时间、透支健康、学习花费;隐形成本:进退两难的局面、无法建立人脉关系、没有生活。这些都是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人而不得不考虑的,当然这世上本就没有完美的职业,如果你能接受上述那些,程序员还是一个很不错的职业,毕竟不用风吹日晒,薪资待遇还挺不错,也不需要维持复杂的人际关系。正所谓人之蜜糖,我之毒药,择业还是要看自己的意向。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