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打字了,一直浑浑噩噩的躺平着。连着两天看了两部电影,一个30多岁的男人躺在出租屋里默默流泪。情绪无处安放,那就记录在这里吧。我很喜欢看好电影,原来电影真的能教人很多常人无法表达出来的感悟。
第一部叫海边的曼彻斯特,一部悲剧电影。我是真佩服老外的表达能力,拍出什么电影应该是表达能力的一种体现。这部电影的主题就是痛苦。
痛苦是人类世界的常态,痛苦无处不在,就像空气一样每时每刻发生在人类世界中。我从电影男主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样子。故事讲的是一对深爱的年轻夫妇,有三个可爱的孩子,一个幸福的家。
因为男主一念间的错误判断,一切的美好都随一场火灾而化为乌有。真正的一夜间从天堂掉进了地狱。很好的诠释了一个活生生的人是如何变成行尸走肉的。
而行尸走肉有能力自我救赎吗?纯粹的爱能救赎他吗?答案是悲观的,心死了的人真的就无法活过来了。
男主是个活泼开朗的年轻奶爸,有美丽善良,互相深爱的妻子,三个可爱的宝宝。幸福莫过于此了。爱真的是一把双刃剑,可以给予人最纯粹的幸福,快乐。也能转瞬间让人生不如死。
年轻奶爸虽然是三个孩子的爸爸了,因为够年轻,正是爱玩的年纪。再爱玩对妻子孩子的爱胜过这世间的一切。悲剧发生在一个平常的周末。家里来了很多好友一起聚会,把酒言欢,好不快活。直到孩子们该休息了,聚会还没有要散的意思。妻子带孩子们去休息了。奶爸和好友们继续热热闹闹的畅饮畅聊。
直到后半夜了,吵的孩子们都无法都无法安眠,妻子无奈对一众好友下了逐客令。好友们都很理解,为人父母孩子就是他们的一切。聚会散了,奶爸目送一众好友离开后,却觉得还不尽兴。
妻子没有理会他,也困了,看完孩子们都睡着了,她也就回房间睡觉了。丈夫怕孩子们睡着会冷,就点燃壁炉里的火出门买酒,有一个幸福的家,做梦都能笑醒,他还要喝,他步行去两公里之外的商店去买酒,正好也给几个月大的小儿子买点纸尿裤。
他醉意朦胧的出发了,走到半路,一刹那间他不确定点燃炉火后,挡火板有没有放下,其实这是上帝给他的指引。在酒精和侥幸心理的作用下,他错过了,这一错过就是一生。
当他拿着美酒往回走时,家的方向有红色的火光,在黎明前的黑夜里那么耀眼,他疯了是的往家的方向狂奔,当他来到家门前,火被及时赶到的救援人员扑灭了,妻子万幸活了下来。三个孩子无一幸免,当救火员抱着三具幼小的尸体走出废墟的那一刻。他的心死了。心死后这个世界的一切就再也与他无关了。
他平静的坐在警察局叙述着经过,经过调查和他的描述,警察也无言以对,不知该怎么安慰眼前这个可怜的男人。说了一句能救赎大多数犯错之人的一句话。每个人都会犯错。
他沉默不语,只是心里盘算着,自己的过失导致三条幼小的生命陨落,死刑是最应该的惩罚。他渴望死比渴望活着要多太多了。他无法原谅他自己。
结果却是因为他点燃炉火是因为怕孩子冻着,是出于对孩子的爱。这只是一场非常不幸的意外,所以他不会受到任何惩罚。法律不会因为他爱自己的孩子而惩罚于他。当听到判决结果的那一刻,他毫不犹豫的夺过身边警察腰间的配枪,顶上自己的脑门扣动了扳机。
或许是上帝刻意的要惩罚于他,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手枪上着保险,没有射出那颗能救赎他的子弹。他没有机会再打开保险扣动扳机了,人们一拥而上,夺过他的枪。心疼的抱着这个男人。
妻子对他从深爱到怨恨愤恨,哪怕知道这只是一场意外,哪怕她还深爱着这个男人,她咒骂着这个男人,用这世界最恶毒的语言也无法发泄出她的丧子之痛。
曾经深爱的彼此,说过也肯定会相守一生的两人很快就离婚了。这个男人从一个人人都喜欢的人,变成了人人都讨厌的人,哪怕都知道他只是无心之失,但是人们还是讨厌他。
他再也没有自*,哪怕很多人都骂他是该死的混蛋。他也是面无表情的。一切都不再重要了。他离开了这个小镇,去往大城市生活。做了一名维修工,保持着呼吸,无喜无悲,无欲无求。在一个不见天日的地下室里苟延残喘着。
在这世界之中,又像是在这世界之外的人。他还有个亲哥哥和侄子。他犯错之后也不主动联系了。哥哥来看过他,看着他空无一物的房间,很是心疼,给他装了一些常人家都有的家具。真心希望他能振作起来,谁都不想发生那样的事。
但是他什么也做不到了。只是平静的等待着死亡。此生不再有任何变化了。
哥哥因为旧疾复发病逝了,他接到通知赶回多年未回的家乡。当熟悉的街道映入眼帘,一切都好像在提醒他曾经犯下的错。
他还是来晚了,哥哥已经去世。他没有哭泣,只是亲吻了血亲的脸颊,转身离开了。因为哥哥还有个儿子在读书,要把他接来见他父亲最后一面。
接完侄子,因为侄子未成年,哥哥的遗嘱里指定他这个叔叔为监护人。哥哥临死前想的都是帮他活过来。可他认定自己已经无法照顾任何人了,他不想了,他也不配了。因为天气原因,哥哥遗体只能三个月后再下葬。他不得不暂住在小镇。
而小镇的一切无时无刻像是再提醒着他的过去。明明已经是多年前的往事了,可为什么就像是昨天的事那样清晰,他一拳打碎玻璃,只有肉体的痛苦才能让他感知到他还活着。
他去酒吧买醉,别人不经意的一撇,他就一个人主动攻击几个彪形大汉,只有肉体短暂的痛苦能缓解他精神的痛苦。被别人拉开后,他漫无目的的游荡在大街上,竟然偶遇了前妻,曾经最挚爱的女人早已有了新的家庭,也有了可爱的孩子。
当他想转身逃离时,是前妻叫住了他。曾经两情相悦的爱人,时过多年依然相爱。但是人生就是如此,一切都回不去了。前妻看着此生最爱的男人,想起了自己曾经把丧子之痛一股脑的发泄到他身上,只为自己能好受点。那时的自己太自私了。这个男人远比自己痛苦的多。
前妻不住的说着对不起,说着自己的悔恨,试图能唤醒他的心。挽救这个失去了情感,行尸走肉的人。男人却一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逃命是的离开了,就像和这个世界的任何人,任何事产生关键都会加重他的负罪感。
从悲剧发生到影片结束,男主唯一的一次笑容是侄子和女朋友相亲相爱的场景。就像昙花一现的笑容。看到17岁的侄子和女友甜言蜜语,他想到了他十七岁活着时也是这样美好。人生无法定格。命运已成注定。注定就是永恒。
这个男人主动接受了上帝的惩罚,那就是抱着对儿女的爱,对儿女的愧疚,对深爱女人的爱与愧疚而独活一世,至死方休。
难得深刻的电影,这电影厉害之处在于人类面对痛苦时会有怎样的反应给出了最终的答案。那就是逃避,只有男主一人接受了痛苦。接受了痛苦,痛苦就像他的生命一样,伴随他的一生。
这就要思考一个问题了,一个活成行尸走肉的人,他有存在的必要和意义吗?有什么意义?这电影仔细品味非常深刻。
当悲剧发生后,第一时间所有人都是逃避状态的,警察的那句是人都会犯错的宽慰,男主的一心求死。女主的宣泄着丧子之痛,男主哥哥的希望男主振作起来。
都是逃避的方式,而看似所有人都放下了,都原谅男主了,就男主一人不放下和不原谅他自己。这么做到底值不值得,为了自己年轻时的一个错误而放弃自己整个的人生。
那男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首先他存在的意义是上帝惩罚在世间活着的证明。警示世人,为人父母粗心大意就会受到惩罚。会受到孩子惹事,孩子出事而带来的痛苦。至于电影是不是真人改编不清楚,不过这种因为父母一时马虎大意而痛苦一辈子的事时有发生。
小到婴儿,大到养了多年的子女说没就没了,这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事并不是闻所未闻的事。
说放下了的从未放下,说原谅了的从未原谅。都用各种各样的方式逃避着。女主和男主街头偶遇后忏悔,说当年不该自私的对男主,作为妻子的她不该转身离开,而是互相陪伴,挺过那段最难以承受的时光。她不是一个好妻子。
其实前妻知道,再也找不到曾经那么爱他的男人了。前妻因为逃避痛苦,失去了真爱。她现在再婚了,有了老公孩子了,只是搭伙过日子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台词给了答案。男主逃离时,女主说,别走,就不能一起吃个饭吗?
这句台词有各种意思,对男主的愧疚,补偿心理,让男主别再这样活下半辈子。其中也有对现有生活的逃避在里面。
习惯了痛苦的人只能一辈子痛苦,习惯了逃避的人只能一辈子逃避。具体台词忘记了,就是女主哭泣着求男主不要离开。说有许多话要说。只有压抑的人才会有许多话要说。意外发生时,女主的孩子最小的也是在襁褓中,多年后,女主的孩子还是在襁褓中。她离开他后,才知道原来找个彼此相爱的人太难了。
从男女主的相遇就看出,女主不停的说着对不起。其实这场意外也是对这对难得真爱之人的一次考验吧。
考验到来,男女主同时逃避,男主的逃避是去另一个世界陪孩子。女主的逃避是把一切责任归结到男主身上。男主得到了行尸走肉的一生,女主得到了没有真爱的一生。
什么是真爱呢,就是从现实到精神高度契合的两个人。最契合的两个人生离了,多年后再相见,哪怕再相遇,都深爱着彼此也走不到一起了。强行走到一起也是另一场悲剧。
因为都习惯了面对痛苦的方式。方式不同,经过岁月的侵蚀而变成不同的人。如果当年女主勇敢些,两人一起共度难关,现在的两人或许是6个孩子的父母。三个孩子在人间陪着他们,三个孩子活在俩人心中。共同美好的记忆。
孩子大后,他俩也是最幸福的那对老人。现实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说两口子感情非常好,一个孩子因为某一方的疏忽大意而走失了。离婚的离婚,崩溃的崩溃。到醒悟时,也垂垂老矣了,只能在悔恨中度过余生。
很多痛苦其实就是对人的考验。也是对爱的一种考验吧。
为什么对这部电影这么多感悟,因为从这部电影里我知道我是如何成为行尸走肉的。和男主一样,只能与痛苦的回忆做伴了。
有时候我是坚定的无神论者,有时候我又是有神论者。如果电影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那我和男主的经历非常相似。
男主是买酒的路上突然想到防火板有没有放下,我是从未踏足过的地方突然想去。都有了后来的悲剧。男主是一转眼失去了三个孩子,我是成了没有母亲的人。
同样的各种自责与悔恨。这或许就是刻意的安排。男主不用想也猜的到,我为什么去买酒,就不能早几个小时买或者晚几个小时去买吗?当我不确定放没放下防火板为什么不回去看。
我也是一样,我为什么不听大人的话,要去那个院子,我早去会她或许就不会死,我从未去过就不会这么难过。
就像没有正确答案的选择题,选哪个都会是一种巨大的损失。而人无法不做出选择。就像男女主,都有非常巨大的损失了。
男主的一生不会有太大变化了,也算是一个人的生命中度过了两种人生。我看过很多电影,这是第一次在电影里找到和我相似度这么高的角色。
我深有体会,5岁之前我和大多数孩子无异,5岁之后我和男主成了完全一样的人。这就是痛苦导致的。连电影里描绘的场景我都体会过,冷飕飕的水面。无喜无悲的麻木感。那种痛苦的愤怒。只因为别人偶尔的一个眼神就大打出手的表现。只有肉体的痛苦才能提醒自己还活着。最后都会化作自我折磨,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只是男主是成年状态,那时的我是童年时期。原来成为行尸走肉的处境都是类似的,都是失去挚爱的痛苦。男主失去的是他生的人,我失去的是生我的人。
国外在审视人性这方面确实比我们强,能拍出这种电影说明了这一点。只有经历过的才明白。没有臆想,没有杜撰。真实行尸走肉的成长史被拍了出来。
行尸走肉听上去挺可怕,其实不然,就像男主一样,他行尸走肉的活着,不会爱了但也不会伤害谁。三个孩子的照片是他这个世界最宝贵最在乎的东西。
电影里有一个场景,男主做着饭,竟然睡着了。做了一个梦,梦里孩子说你看不到我身上着火了吗?他醒了,果然周围全是浓烟,如果不是这个梦,他会被呛晕,然后死于火灾。孩子们从未怪过这个曾经一时疏忽的爸爸,相反还非常爱他。
三个孩子一直活在他的心里,直到他的死亡。这也是他活着的原因。他在孩子们就在。
这或许也是有些人能躲过各种意外的原因,就像车祸,天灾。总有几个幸存者。不是他们幸运,是他们心底的爱一直在保护着他们。
令人唏嘘和无限感慨的一个电影。最令人动容的永远是纯粹的爱。爸爸如果不是因为爱也就不会点燃炉火,也没有这场悲剧。爱的另一面就是伤害,伤害带来痛苦。痛苦带来智慧。
这或许也是大脑进化的方式吧。虽然只是电影,但是老外大多数人真是这样的亲情吗。这也是发达起来的原因吧,家庭和睦的足够多,也就越发达。
一部电影能解释很多现实发生过,和正在发生的事。另起一行,再说一部电影。海边的曼彻斯特帮助了我更懂自己了,一部叫万箭穿心的叫我更懂了父母婚姻了。
大多数人的不幸都要从父母的婚姻说起,更有甚者,要从爷爷奶奶那辈说起,就是这么厉害,痛苦的遗传也好,美好的遗传也好,都有跨越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力量,非常久远的滞后性。
拿痛苦来说,痛苦的爷爷奶奶辈婚姻养育出痛苦的父母,如果这对父母不努力,不去思考自己痛苦的来龙去脉,再升了孩子痛苦就传递给下一代了,而且是越来越纯粹的痛苦。
就像现在很多家长纳闷,现在的孩子跟瓷娃娃一样,轻轻打一下,骂一句,一转眼就自*了。我们那代,捆树上打,阴天下雨没事干,打孩子玩都没几个想不开的。到底是怎么了?并不是一代比一代更脆弱,而是两三代传递的痛苦,到他孩子这辈,往往非常小的事就是那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痛苦和快乐是基因的话,两三代叠加起来的基因,就能解释某些问题。包括越来越多的躺平族,本来活泼开朗积极向上的孩子说躺平就躺平了,什么是躺平,就是电影男主的行尸走肉一样的人。
一代人理不清头绪一团乱麻,然后结婚生子,有了下一代,下一代一出生就要接受上一代的乱麻,如果没有机缘巧合,他还是得过且过,把两代人的乱麻传递给下一代。崩溃就不稀奇了。
这种遗传包括很多方面,比如说性格,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生理的,精神层面的。加上我们压迫式的灌输,有些孩子的崩溃就是这样。
一代比一代不能说聪明吧,只能说更敏锐。就好比半路逃兵的,16岁之前各种听话老实懂事。16岁以后说自*就自*了,无迹可寻。自*的前提一定是先确定一些什么,比如说遇到如此糟糕的父母,我这辈子确定好不起来了。每天风雨来雨里去的父母,压根一点都不在乎我,那些只是他们一厢情愿的自我感动。我只不过是他们填补他们人生遗憾的工具人。
包括很多巨额负债的自*者,看着几百上千万的负债。一跃而下结束年轻或者正当年的生命。表面上他是被自己的无知,*,贪婪*死的。其实非常隐蔽的一个因素是他被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那扭曲的价值观所*。
因为很多东西都是上面遗传下来的,耳濡目染之下,久而久之他会认为这是他自己的思想。
又说远了,说下一个电影,名字就很好。万箭穿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