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理,苏大学士的几首诗词,道尽了人世繁华

万物皆有理,苏大学士的几首诗词,道尽了人世繁华

首页休闲益智诗词大学士更新时间:2024-06-09

编者按: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在我们谈及张先时,提到苏轼用“一树梨花压海棠”将张先的风流镌成了千古的佳话或污名。由此典故,我们也可以看出苏轼与张先的关系应该不一般。张先是苏轼所见到的唯一以歌词著称于世的前辈词人。在北宋熙宁年间,张先是实际上的词坛领袖,而苏轼才开始学习写词。有人说他们二人之间应该属于“忘年之交”。

我们说张先是风流到老终不悔,个性使然而留下不少的风流韵事遭后人戏谑。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之一,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的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

综上,苏轼在历史上的文学地位是很高的,其他人几乎无可比拟。但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仰视这位文坛大家时,不要忘记了他也是凡夫俗子一个,也在人生历程中不断修行。这里我们先不说苏轼的词,先给大家重述一下苏轼的逸闻趣事,也好宽慰一下我们之前的张先老先生。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与友交往,爱开玩笑,性情乐观豁达。在苏轼的朋友之中,佛印可以算是比较交好的一位。

有这样一则趣事:苏东坡与僧人佛印是好朋友,一天,苏东坡对佛印说:“以大师慧眼看来,吾乃何物?”佛印说:“贫僧眼中,施主乃我佛如来金身。”苏东坡听朋友说自己是佛,自然很高兴。可他见胖胖的佛印,就打趣说:“然以吾观之,大师乃牛屎一堆。”佛印听苏东坡说自己是“牛屎一堆”,并未感到不快,只是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所见万物皆是佛;心中是牛屎,所见皆化为牛屎。”如此,输赢不言自明。当然,以苏轼之豁达,也只当玩笑而已。

苏轼其人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北宋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一生宦海浮沉,奔走四方,生活阅历极为丰富。他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也善于从客观事物中见出规律。在他眼中,极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都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苏轼的诗词文常写景,由景至情,由情促理。

《浣溪沙·山下兰牙短浸溪》里“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俗话说"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岁月的流逝,正如同东去的流水一般,无法挽留。然而,人世总有意外,"门前流水尚能西",既是眼前实景,又暗藏佛经典故。东流水亦可西回,又何必为年华老大徒然悲哀呢?看似浅显,却值得回味,表明了一种超越人生苦难的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坡公韵高,故浅浅语亦自不凡。"

《题西林壁》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要想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地把握、冷静地分析,才能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因我们看待问题的立场不同,出发点不同,所有有时分析问题难免偏颇。

《和子由渑池怀旧》里“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人生虽然无常,但不应该放弃努力;事物虽多具有偶然性,但不应该放弃对必然性的寻求。

《春宵》里“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春夜月色醉人,良辰美景如此短暂和宝贵,我们要珍惜时光。

《蝶恋花·春景》里“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枝头上的柳絮随风远去,愈来愈少;普天之下,哪里没有青青芳草呢。蕴含着许多辛酸和悲哀,但也表明“此心安处是吾乡”,不必过于悲伤。

苏轼常常在诗文之中借助自然物的力量,彰显人生的真谛。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概括起来说就是世界万物要遵循“道”的自然而然的规律。“天人合一”是老子思想的精髓。天人合一就是指人与自然的融会贯通,我们应该尊重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从而达到“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这也是大自然给我们的的启示,大自然带给我们的人生哲理。

谈古论今,运用到我们现代人身上就是每一件事物都有着它本身的天性和本质,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方式和个性特征。我们要学会扬长避短。

(声明:以书为友,以文沁心,读书写文,记录所思所感。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本作者删除。)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