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的宛子城蓼儿洼在哪里,施耐庵为何反复写“孙立”?

水浒传中的宛子城蓼儿洼在哪里,施耐庵为何反复写“孙立”?

首页休闲益智神庙逃亡绿野仙踪中文版更新时间:2024-11-24

上一篇文章讲到,洪太尉在伏魔大殿中误走妖魔。书中写道,一声响亮之后,地穴中的一股黑气滚出,掀塌半个殿角,化作百十道金光四散奔逃。洪太尉吓得面如土色,问道:“走了的却是甚么妖魔?”。于是,道士说了一番话……书到此处便“有分教”了:“一朝皇帝,夜眠不稳,昼食忘餐。直使宛子城中藏猛虎,蓼儿洼内聚飞龙。”

道士说的是什么话,这段话中提到了宛子城、蓼儿洼,这个地方到底是哪里,与书中隐写的大明有什么关系呢?

黑气化金光,《水浒传》预言大明灭亡?

洪太尉问走的是什么妖魔,上清宫住持真人说:“太尉不知,此殿中当初是祖老天师洞玄真人传下法符,嘱付道:‘此殿内镇锁着三十六员天罡星,七十二座地煞星,共是一百单八个魔君在里面。上立石碑,凿着龙章凤篆天符,镇住在此。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如今太尉放他走了,怎生是好!他日必为后患。”

前面的文章解读过“洞玄国师”,这个人物出自《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是朱棣于永乐十五年(1417年)二月给二徐真君中徐知证上的封号。这一笔,是《水浒传》隐写大明梁山的一大铁证。若是施耐庵故于洪武三年(1370年),他如何知道“洞玄国师”?

在伏魔之殿前,住持真人就讲到了洞玄国师是大唐时期的祖师,唐朝时没有洞玄国师。《水浒传》不仅以宋喻明,还以汉喻明,以唐喻明。“七雄扰扰乱春秋”,不是说的战国七雄,而是以《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的一段记载,讲的是汉初七国之乱的历史。这段历史,咱们今后再讲。

以唐喻明,施耐庵主要借用的是玄武门之变,说明朝的靖难之役就是一场玄武门之变,这场叔侄夺位之战,也以玄武门“夺门”而告终结。李世民是太宗文皇帝,朱棣也是太宗文皇帝。玄武门之变时,李世民是天策上将,朱棣之子朱高煦也号称天策上将。《水浒传》中的大明玄武门之变,几乎重演了唐朝故事,借此揭露大明一段“本处机密”:建文帝去向。

洪太尉就是朱洪武,朱洪武误走妖魔,寓意“封建诸子”隐伏了大明藩镇之乱,燕王朱棣夺位。但是,这些妖魔却是“洞玄国师”镇锁的,这就意味着洪武、永乐两朝天子都误走了妖魔。因此,大明“朱温(瘟)”祸及两京。下文即将讲到的两次“孙立”,也就隐写了大明两次叔侄夺位之战。

洪太尉掘开“洪洞”之时,“只见一道黑气,从穴里滚将起来,掀塌了半个殿角。”黑,即玄,水之色为黑,在北方玄武之地,也就是燕王藩地。朱棣自称玄武大帝转世,要继承玉皇大帝大统。

洞即洪洞,《水浒传》以赵宋喻明,大宋赵姓出自洪洞。因此,“洞玄国师”也就暗写了大明太祖与太宗。黑气掀塌半个殿角,是为梁山大聚义伏线,施耐庵以史为鉴,赵宋有南宋,朱明将有南明。

黑气化金光,金,出自《朱氏世德碑》:“本宗朱氏出自金陵句容朱家巷,……元初籍淘金户”,所以,朱元璋因出自颛顼帝姬姓而自以“金鸡”自喻。在《明实录·太祖高皇帝实录》,就把大明太祖比喻为颛顼,以及祝融(吴回)。

《说文解字》:“光,明也。从火在人上,光明意也”,金光就是朱明的象征隐喻。后文书中,菜园子张青火烧光明寺,也是靖难之役、大明“朱温(瘟)”的寓意。

梁山大聚义时,一轮大金盘“里面毫光射人眼目,霞彩缭绕,从中间卷出一块火来”。大金盘坠落在梁山正南地下,照应“洪太尉误走妖魔”,寓意大明再次南迁。大金盘坠落于“水浒”,火块熄灭,也就是南明(“难明”)。

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合为一百单八数,也出现在《西游记》、《石头记》中。施耐庵没有见证大明灭亡,梁山一百单八将的出处是朱棣在武当山建玄武大帝道场,其中有三十六庵堂七十二岩庙。而在《西游记》、《石头记》中则是金陵十二钗,永乐迁都后,到朱由校这里,恰是十二陵。一百单八正是十二的九倍,也就隐喻了洪武三年所封之九大藩王。这是大明为祸的根本,这三大名著都认为:大明实亡于太祖,实亡于“封建”。

如此理解,《水浒传》是不是预言了大明的灭亡呢?

宛子城、蓼儿洼写的是哪里,有什么寓意?

宛子城、蓼儿洼在书中多次写到,洪太尉误走妖魔之后,第九回书中,林冲即将风雪山神庙时“有分教”写道:“直使宛子城中屯甲马,梁山泊上列旌旗。”第十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陆虞候等人,又是“有分教:蓼儿洼内,前后摆数千只战舰艨艟;水浒寨中,左右列百十个英雄好汉”。

对比这两处描写,蓼儿洼当在宛子城,蓼儿洼就是“水浒”。柴进救了逃难的林冲,举荐他上梁山入伙,书中却又这样写道:“是山东济州管下一个水乡,地名梁山泊,方圆八百馀里,中间是宛子城、蓼儿洼。如今有三个好汉在那里扎寨。”宛子城、蓼儿洼四周都是水乡,都是“水浒”。

生辰纲案发,晁盖等人从石碣村上梁山,何观察率官兵追捕,来到阮小五打鱼庄,只听得芦苇丛中有人唱歌:“打鱼一世蓼儿洼,不种青苗不种麻”。阮氏三雄是在与梁山共用的水泊里打鱼,这里写的又不是水乡中央的蓼儿洼。

宛子城、蓼儿洼不仅写的是梁山,那么,宛子城、蓼儿洼究竟写的是哪里呢?

宛,本义如《说文解字》:“屈草自覆也”,意思是把草弯曲用以覆盖自身。草即“曹”,寓意出自曹姓邾国的朱姓,四大名著中都说的是朱明。“兔为宛脾”、“宛,死貌”,也就被借喻为大明灭亡,如此,宛子城就是大明之皇陵的隐喻。

《周礼》有“琬圭”,朱元璋的璋是半圭,《水浒传》作“宛子”,子肖鼠,朱棣属鼠,但凡书中的“鼠”,都是隐写的燕王,比如过街老鼠、白日鼠。书中朴刀、朴树之“朴”,就是尚未晾*鼠肉,林冲出场时手中的折叠纸西川扇子中的“西川”也是“鼠”。

宛子城隐写的就是大明两京之祖陵,当然,也指代大明。“宛子城中藏猛虎”,这一句中隐伏了后文书中“遇林而起”的诸多历史故事,指代大明藩王,尤其是燕王之乱。猛,“健犬也”,鲁智深吃狗肉大闹五台山,武松白虎山遇黄狗,地狗星金毛犬,等等“健犬”都隐写的是洪武十五年(1382年,壬戌)这一年“以白帽加王”的历史。

猛去犬,是“孟”。靖难之役后,第一个遭遇建文削藩的周王朱橚哭着叫朱棣为“大兄”。《明实录·太祖武皇帝》记载,建文帝要削藩,齐泰建议从最厉害的燕王开刀。黄子澄却说:“周,燕之母弟,取周,剪燕之手足。”削了周王,燕王必然来救,这就有理由削燕王了。

这段记载,证明燕王不是孝慈皇后所出,不然,建文削周、燕也是自剪手足。正是因为燕王与朱标不是黄子澄心目中的“手足”,才深为建文帝所忌惮,削藩的目的最终是要剪除燕王。因此,周王称燕王“大兄”,庶出的大哥就是“孟”。

虎,“山兽之君”,君即君主。艮为山,居西北方,正是燕藩之所在。因此,龙虎山上的白额锦毛虎遥伏清风山“燕王英武真天授”,燕王即此“山君”。虎头有“王”字,加上白额之“白”就是个“皇”,白衣秀士王伦也隐藏了“皇”,隐写的就是道衍“以白帽加王”。后文书中,这段历史写得十分精彩有趣。

《说文解字》继续解读:“虎之股脚似人,故其字上虍、下儿,虍谓其文,儿谓其足也”。儿,就蓼儿洼的“儿”,什么意思呢?

蓼,草翏,翏,“高飞貌”,也就是鸟儿展翅高飞的样子。蓼,燕头,这个字也是“日暮逐燕,逐燕日高飞,高飞上帝畿”的燕王夺位隐喻。

儿,繁写作“兒”,这个字隐写的是邾分三国的历史。邾子国在春秋时分为邾国、小邾国、滥国,小邾国被灭,其宗室改为“兒”姓逃难,后来加“人”部为倪姓。但凡书中的“儿”,均是此喻。《石头记》中的醉金刚倪二,就是以小邾国隐喻大明太祖。大明不就是“小邾国”吗?

林冲火并王伦,推晁盖为寨主,继而推吴用坐第二把交椅,再推公孙胜时,林冲说:“正是鼎分三足,缺一不可”。林冲的话,既以邾分三国指代大明,又说的是大明南京的三个皇帝,也就是朱元璋、朱允炆、朱棣(永乐十八年前)。

洼,这个字的寓意就十分明显了,是“水圭”。圭是何意,前面的文章已经解读过了,不再重复。

“蒹葭苍苍……宛在水中沚”,蒹葭即芦苇,《水浒传》中借芦苇隐藏女娲补天“积芦灰以止淫水”。所以,《西游记》、《石头记》都是《水浒传》的隔代门徒。沚,水中的小块陆地。大明金陵皇城就在燕雀湖上,永乐迁都迁到了北方水地,都是“宛”。所以,“蓼儿洼内聚飞龙”。

飞龙,出自《周易·乾·九五》:“飞龙在天”,飞龙就是皇帝。“宛子城蓼儿洼”即写大明皇城,又写大明祖陵。

施耐庵再写“孙立”,隐喻大明两次叔侄夺位之战

洪太尉听了上清宫住持真人的话,惊得一身冷汗,匆匆收拾行李下山回京。于路之上,叮嘱从人不可走妖魔之事。回到京城,闻听人说,张天师在京师禁院做了七昼夜好事,祈禳瘟疫,乘鹤驾云回龙虎山了。张天师虚靖先生确实在禁城内院为宋徽宗设罗天大醮,预言了“赤马红羊”之祸。

这段历史又在梁山大聚义时再现,公孙胜就在梁山设罗天大醮,做七昼夜好事,引出了一轮大金盘。

写到这里,书中笔锋一转,再次写北宋皇位传承:“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太祖皇帝的孙,立帝号曰英宗,在位四年,传位与太子。仁宗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皇帝登基。那时天下尽皆太平,四方无事。”

这段话,出自明刻本容与堂本,是原著原话。其中,“仁宗”出现了两次。现在的版本是“校勘”后的本子,这句话就被改为“……立帝号曰英宗,在位四年,传位与太子,神宗天子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皇帝登基。”

历史真实中,宋英宗之后就是宋神宗,《水浒传》原本又“写错”了。这段话还不止这一处错误,“后来仁宗天子在位共四十二年晏驾,无有太子,传位濮安懿王允让之子,太祖皇帝的孙,立帝号曰英宗”中就有两处错误。

宋仁宗赵祯没有太子,传位于与赵允让之子赵署,也就是宋英宗,这句话没错,而允让之子是“太祖的孙”却错了两次。赵允让,是宋太宗第四子商王赵元份的第三子,是赵光义嫡派子孙,不是宋太祖赵匡胤嫡派。“的孙”,应当是嫡孙之意,孙对应的是祖,即便是宋英宗是太祖一脉,也不是嫡孙,而应写作“嫡派子孙”。

其实,这段话也是写的大明“孙立”。“的孙”即嫡孙,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朱允炆就是太祖“的孙”。“的,明也”。

前面的文章讲过,“引首”中也有一处写到了北宋皇位传承:“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自此定矣。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

这段话中,故意遗漏了宋真宗,说太宗皇帝传位与“赤脚大仙”。宋仁宗自小赤脚在宫中行走,得绰号“赤脚小仙人”,《水浒传》中写成“赤脚大仙”,就借用了“赤”以影“朱”。

两处写皇位传给孙子,就是大明历史的真实写照。朱元璋“孙立”,朱棣也效仿太祖,立朱瞻基为皇太孙,越过朱高炽而“孙立”。

《明实录·大明宣宗章皇帝》记载,朱瞻基出生前夜,“太宗文皇帝梦太祖高皇帝授以大圭,命曰传之子孙,永世其昌”。因此,朱棣在永乐十一年时立朱瞻基为皇太孙,等于是把太祖的“大圭”传给了孙子。

《皇明祖训》中规定“天子执大圭”,“天子执相传之圭以受礼,盖见此圭,如见祖考也”。《水浒传》、《西游记》、《石头记》中的圭、鬼、龟、桂、闺、贵,等都是“圭”的谐音,喻大明太祖与太宗(成祖),也是朱明的隐喻符码。太宗梦太祖授大圭于子孙,燕王位下就成了大明之嫡传,朱瞻基就是“太祖的孙”。

“(英宗)在位四年,传位与太子。仁宗在位一十八年,传位与太子哲宗皇帝登基”,这句话中,仁宗又复活了。而仁宗传位与太子哲宗,期间又故意漏写了神宗,还是写的“孙立”。

北宋肯定没有两个仁宗,仁宗之后是神宗,宋神宗确实在位一十八年。施耐庵历史知识再差,也不至于错成这样。之所以出现两个“仁宗”,原因有二:其一,“引首”中的仁宗是赤脚大仙,隐写大明太祖。后一个仁宗则是实写大明仁宗,朱高炽之后,朱高煦起兵叛乱。

其二,大明有太祖、太宗、仁宗、英宗,没有真宗与神宗,故意遗漏这两个皇帝,恰与大明皇位传承暗合。而哲宗之“哲”,取《洪范》“明作哲”之意暗喻明朝。洪武二十年“《御注书洪范》成”,朱元璋认为《洪范》“帝王为治之道”,故而御笔做注。《石头记》中的“燃藜图”,就是以《洪范》暗喻大明太祖。

所以,“仁宗”又不是特指某个皇帝,而是大明的寓意。施耐庵反复写“孙立”,都是隐写大明藩镇之乱。一而再、再而三,施耐庵经历了靖难之役、朱高煦叛乱、夺门之变,更是预言大明将亡于“封建”。

朱标薨逝后,谥号懿文太子,也就隐藏在“濮安懿王”之中。所以,读古书最好是能看到古籍原文,“校勘”多出主观认知,多有误人者,尤其是《石头记》。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