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近些天看到别人在介绍这部《被解救的姜戈》,说影片非常的燃,我到了网上翻看简介,带着好奇的心理观看这部电影。这是一部由昆汀-塔兰蒂诺导演,于2012年上映的西部片。电影一经上映后获得好评如潮,于2013年奥斯卡获得最佳男配角以及最佳原创剧本奖项。电影延续昆汀一直以来奢华低调的风格,随处可见血腥野性的动作场面以及奇思妙想的幽默元素,更有强档群戏,看点十足的情况下又隐藏着许多细节。
电影的故事背景发生在1858年,德国有一位赏金猎人,名叫舒尔茨,在贩奴商人手里购买下黑奴姜戈的舒尔茨,使得姜戈重获自由。然而舒尔茨其实是想把姜戈培养成一个不可一世的赏金猎人,为舒尔茨缉拿通缉犯以此换取报仇。而姜戈的唯一条件是:从凶狠的糖果庄园主人卡尔文·坎迪手中解救出其妻子。
细节一镜头:舒尔茨给姜戈讲勇士解救布隆希达的童话那一幕,镜头设置在席地而坐的姜戈右后方。通过一个中静静把背靠岩石而作的舒尔茨囊括进画面里,这个镜头你看像不像教室里的老师给学生讲课的情形?通过这个镜头的运用,姜戈的学生身份和舒尔茨亦师亦友的身份跃然纸上,对进一步巩固两个主角在影片中的角色定位起到无声的加成作用。
而在影片最后的复仇终姜戈衣着华丽,高高站在坎迪豪宅的二层,俯视着一楼大厅的白人,且用手枪逐个击毙底下的人,在这一瞬间,姜戈已经从一个懦弱的黑奴摇身一变成为一个为自由而战的勇士。这组镜头从仰视到俯视,从懦弱到自信,用对比的方式反映出姜戈内心的逐步强大。
细节二原则:电影的高潮来临之际,其实也是这部电影最让人深思的片段。坎迪战胜舒尔茨成为胜利者而志得意满,并大方的请舒尔茨吃蛋糕,以及让乐队演奏起贝多芬的致爱丽丝,从此可看出坎迪作为赢家对对手的尊重以及气度。然而当舒尔茨听到这首音乐时,却陷入了沉思,脑海里浮现出前阵子恶犬撕咬角斗士的场面。贝多芬是推崇平等自由的先行者,这场污浊的交易又怎么能以致爱丽丝为交易的片尾曲呢?
而此时这股恼怒之情在情不自禁在舒尔茨的心里发芽, 与此同时这种憎恶感,也让舒尔茨决定与坎迪划清界限,“对不起,你与我并不是同一种人”,于是舒尔茨阻扰乐队演奏,恼怒的朝着书房走去。而坎迪觉得舒尔茨是因这场比试而大发雷霆,也朝着书房走去安慰一下他。这么做,坎迪更能享用胜利所带来的成就感。可是坎迪错了,在他眼里舒尔茨不过是一个输不起的人。然而在舒尔茨眼里,坎迪却是一个龌龊的赢家。
细节三领路人:舒尔茨去世后,姜戈发生更深层次的改变,变得更加机智与敏锐。言谈中也流露着舒尔茨的气息。但与舒尔茨不同的是,姜戈更加的不羁与大胆,姜戈无惧法律的约束,任何他憎恶的人他都可以将子弹射出。从某种程度上讲,舒尔茨的死真正的“解放”了姜戈。舒尔茨是个传奇更是是一个领路人,让姜戈从黑暗中迈向自由。同时姜戈也是一个传奇,他受舒尔茨医生恩惠,并且也超越舒尔茨,成为正义的执行者也解放了其他人。
电影结束时,引起了我的深思,黑奴姜戈为救妻子不惜与世界为敌,*尽邪恶的白人,炸平肮脏的糖果庄园,残酷中带着一丝温馨,粗俗中带着一丝浪漫。面对压迫,你有多少反抗能力,是苟延残喘,还是用牺牲换取自尊!电影最后,剧中姜戈所拯救的三个黑奴王哲其飞驰而去的身影,眼神中充满了渴望自由的热情与钦佩。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他们也会如舒尔茨与姜戈一样,解放更多被枷锁缠绕的自由心灵。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