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青蛙能治癌症?这不是养生谣言,《本草纲目》确有记载

吃青蛙能治癌症?这不是养生谣言,《本草纲目》确有记载

首页休闲益智神奇青蛙正版更新时间:2024-05-09

中国作为一个自诩饮食文化独步全球的国家,许多舌尖上的传统美味一直让人膛目结舌。尤其是中国人敢食嗜食善食青蛙和蟾蜍等蛙类的行为,让不少圣母婊情结上脑的泰西白左们,既惊且恼。

那么问题来了,中国人又为什么那么爱吃青蛙和蟾蜍呢?

不少民族崇拜蛙

中国人爱吃蛙或蛤蟆不假,但主要分布在汉族人为主的区域内。许多少数族裔,无论是西北干旱地区的诸游牧民族或是南方稻作区的土著,都对蛙肉敬而远之。值得注意的是南方少数民族甚至把蛙类当作集丰收、繁殖、智慧、武勇为一身的全能神来崇拜!

正在举办蚂拐郎节日的壮族青年

雷神之子:对于生活在稻作区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来说,天气的晴雨变化至关重要。当先民们习惯45度仰望星空忧心忡忡时,他们注意脚下田边的青蛙总会在风雨来临时呱呱的鸣叫。先民们于是将青蛙视为雷神之子,认为它是一个能够祈求降雨的神物而将其奉为神。

神话崇拜便以故事为基点,延伸至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如左江地区著名的花山壁画上,就鲜明的用红色颜料画上了青蛙的影子。图上清晰的记录着越骆人为求雨祭祀青蛙的宏大场面。青蛙大小各异,五指张开,呈半蹲姿势,场面热烈而盛大。哪怕到了今天这种以祈雨为目的蛙崇拜仪式,还在广西东兰、南丹等地演变成一年一度的“蚂拐节”。

蚂拐郎节日中载歌载舞的壮族青年

每逢农历大年初一,壮族青年到田里找青蛙。有幸找到青蛙的青年就被称为“蚂拐郎”,意味着他会得到福气。找到蚂拐后,他们会把青蛙放进一座五彩棺材里祭祀。随后壮族青年日日夜夜唱蚂拐歌谣,跳蚂拐舞蹈,抬着蚂拐棺材巡游村寨以及田地。最后是挑时辰“葬蚂拐”。壮族青年每年都将蚂拐葬在同一地方,他们通过看去年蚂拐骨头的颜色,判断整个村子来年的运程。

节日中装扮成蛙形象的壮族儿童

繁殖之神:古代先民除了日常生产外,最大的人生追求便是繁衍后代。蛙类的繁殖能力很强,产卵数量很多,一般每只雌蛙一年能产卵几千颗。这样庞大而高频的生产能力对于人类来说是望尘莫及的。

另外,青蛙具有陆生和水生这两种繁殖方式,具有适应能力强的特点。从而使得人们将青蛙奉为繁殖之神。历史上,除了南方少数民族的先民外,汉族也有过把蛙作为繁殖之神加以顶礼膜拜的经历。

在水中大量产卵的蛙

智慧之神:在今天的南方地区流传着许多关于“蛙斗豺狼虎豹”的故事。这些故事要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蛙利用自己的智慧从猛兽口中逃脱并成功戏弄猛兽,可见蛙的智慧之大!

阿尔卑斯山的严寒也挡不住蛙进行繁殖

战神:蛙作为雷神之子,武力值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在南方先民的心目中,蛇蝎蜈蚣远比豺狼虎豹凶恶得多,蛙却能轻松地把这些先民恐惧之物囫囵吞枣。所以蛙也代表了刚强武勇的形象。先民们的战鼓上会往往绣有蛙图腾,每逢战事兴起便会敲响蛙鼓,以祈借助战神的神力襄助,战胜恶敌。

远古时代 能够吃掉小型恐龙的魔鬼蛙

各地汉人都吃蛙

具有浓郁四川料理风格的口水蛙

在这个蛙菜馆林立全国的时代,中国人对上述关于蛙的菜式肯定不陌生。众多食客在品尝舌尖上的肥蛙时,往往将菜式源头算到“邪恶的岭南人”身上。酒足饭饱之余或许还会对当代岭南人的饮食习惯评头论足,俨然一副铁定食蛙文化兴起于岭南的派头。

但实际上,史籍上鲜有唐代以前岭南地区居民食蛙的记录。蛙从来都不是岭南当地先民的传统菜肴,食蛙文化其实是北人大批南迁后带进南方的一种饮食习惯。

一份简单实惠的爆炒牛蛙

成书于战国的《尔雅》,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字典。其中就将蟾和蛙,都算入了鱼类。东汉历史学家在《东方朔传》提到:长安水多蛙鱼,得以家给人足。则古昔关中已常食之如鱼,不独南人也。蛙亦做字。

从这两份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北方人很早便开始像食用鱼类一样食用蛙类。既然蛙类素来不属于南方先民的食物,那毫无疑问当代岭南地区的食蛙文化是过去北人南渡的结果。

数次衣冠南渡 将食蛙文化从北方带入南方

随着历代中国中原皇朝南征百越,北拓蒙疆满,西抚青藏。大批汉人移民,从中原外迁到达今天中国版图的各个角落。几次衣冠南渡,又让更多人大范围迁徙到江淮以南定居。食蛙文化也随之走入当地。

今天就是远在西域的餐厅也能大量吃蛙

成形于饥荒年代

半坡陶盆中的蛙和鱼类形象

然而,远古的中国北方先民,关于蛙崇拜的遗迹比比皆是。比如就曾在河南省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过蛙形纹彩陶。加之中国国产蛙类普遍卖相不好,除了表层皮肤绿油油浑身滑腻腻的田鸡外,其他什么中华蟾蜍之类不是颜色灰暗,就是背部长满恶心的肉疙瘩,着实让人提不起食欲。

那又是什么原因让汉人把如此丑陋之物搬下神坛送上餐桌呢?

蛤蟆的外貌很难让人对它有食欲

有些人简单地将汉人的食蛙习惯归类为稻作区特有的饮食习惯。又或者沿用经典名著《枪炮病菌与钢铁》的思路,认为汉人的食蛙行为是因为匮乏可食用牲畜的一种蛋白质补充方式。

但这两种解释都站不住脚。同样是匮乏可食用牲畜的东亚稻作区居民,蛙类就从来不是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上的传统菜肴。

许多汉人的食蛙行为,其实是源自于中国历史上的饥荒年代,且在和平年代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才形成当代特具特色的食蛙文化。这里小编要举两个案例:

苦难行军中激励半岛北部居民士气的宣传画

朝鲜半岛北部自90年代后,开始进入艰难行军时期。朝鲜半岛北部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就此日益减少,蛙类在那里从往日的随处可见,变成了今时的几乎绝迹。因为饥肠辘辘的居民,往往会把一切能吃的都塞进嘴里!

在报告文学《我们最幸福》提到过,一位姓宋的女士在首次品尝烤蛙肉时竟然喜极而泣,并认为那是她一生中所能尝到的最美味食物。

同样的例子,也在2008年出版的《夹边沟记事》里出现。书中就提到,劳改犯人对蛙与蛤蟆,由原来的抗拒到争相恐后的捕食。当蛙类资源吃的差不多后,它们的幼崽蝌蚪,也开始游入饥肠辘辘者的血盆大口。

这一幕一定曾大量发生过

在古代,汉人的主要聚居区都位于季风气候带,旱涝灾害频繁。又有历代中央集权王朝的百般盘剥和自我封闭。普通人的生存状况,用一个惨字根本不足形容。史书中关于人食人的惨象,多有记载。我们有理由相信,先民是在极度饥饿中,首次冒犯神灵食用了蛙类。结果发现,潜藏在丑陋外表下的是甘香可口,就此一发不可收拾。

先秦贵族们的餐桌上 一定不会有蛙

中医功不可没

强调食补的中医 从不会放过任何一种生物

和传统饮食文化一样,中医这一传统医学科目,也被许多人认为是独步全球的上古黑科技。

中医学秉持药膳养生、以形补形以及一物降一物等等先进医学理,念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古今医学奇迹。甚至对控制如穿山甲、果子狸、猫头鹰、蛇等物种的种群数量,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代中国食蛙文化的形成,离不开传统中医的鼎力相助。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中医是怎么用蛙来治病养生的。

翻开中医典籍 字里行间藏着许多蛙的传说

治水肿:用活蛙三个,每个口内安铜钱一个,上着胡黄连末少许。以雄猪肚一个,茶油洗净,包蛙扎定,煮一宿,取出,去皮、肠,食肉并猪肚,以酒送下。忌酸、咸、鱼、面、鸡、鹅、羊肉,宜食猪、鸭。(《寿域神方》)

治痔疮∶用青色蛙长脚者一个。烧存性,为末,雪糕和,丸如梧子大。每空心先吃饭二匙,次以枳壳汤下十五丸。(《直指方》)。

治癌症:上高下深,颗颗累垂,裂如瞽眼。其中带青,头上各露一舌,毒孔透里者,是也。用生井蛙皮,烧存性为末掺,或蜜水调敷之。(《本草纲目》)

治肝硬变腹水肿:动摇有水声,皮肤黑色。用干青蛙二枚(以酥炒),干蝼蛄七枚(炒),苦壶芦 半两(炒)。上为末。每空心温酒服二钱,不过三服。(《圣惠)

毒痢噤口∶水蛙一个,并肠肚捣碎,瓦烘热,入麝香五分。作饼,贴脐上,气通即能进食也。(《本草纲目》)

治小儿肛痒:虫蚀肛门,虫蚀肾腑,肛尽肠穿。用青蛙一枚,鸡骨一分,烧灰吹入,数用大效。(《外台》)

神奇的中医药物青蛙丸

中国蛙类的处境堪忧

《荒野求生》这样的节目 也引发了人们对食蛙的兴趣

在食蛙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注意,由于人类无节制的捕食、现代文明社会的工业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中国蛙类资源目前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

野生蛙类的处境非常艰难

据《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介绍,中国广布的32种蛙科类动物中有11种生存受到威胁,5种处于近危、6种为易危状态。2004年-2009年,南师大生命科学学院戴建华、马佳月、周开亚等六位研究者赴江苏、福建、江西、浙江、湖南、湖北、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辽宁、吉林等地采集蛙类标本。此次调查报告直言不韪称,中国本土蛙类处于一个极不安全的生存环境中。

可爱的蛙蛙们 值得我们所有人去爱护

按目前的势头发展下去,中国本土蛙类灭绝只是一个时间问题。蛙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图腾,它的消亡绝终究不是什么令人愉悦的消息。在这里郑重呼吁大家少食、拒食野生易危蛙类。(完)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