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人:不管干了什么坏事,毫不愧疚;对朋友或家人的祸福,漠不关心;不承担任何责任;没有负罪感;没有羞耻心;就像是一只冷血动物,就像是一块冰…
他们被称为“反社会人格障碍”,又被称为“无良症”。
很多人都以为,这种人只出现在电影或电视剧里。很多人都以为,遇到这种人的机率很小。告诉你们一个真相:大约每25个人里,就有一个反社会人格障碍!
今天,跟大家聊一部比较冷门的电影:《天才瑞普利》
上世纪50年代末,美国,纽约。
瑞普利,是一个出身贫寒的青年。租住在一间漆黑潮湿的地下室里,出租屋的对面是一个猪肉铺,时常能买点便宜猪肉…
这几年,他都靠打零工维持生计,最近的一份工作是:在音乐厅的厕所里当侍应。
[马特·达蒙] 饰 [瑞普利]
瑞普利是一个野心勃勃的小伙子,不甘于贫困,他想拼命往上爬…
瑞普利很聪明,事实上,可能是过于聪明了点:他善于编造各种谎言,撒起谎来,脸不红,心不跳,镇定自若。他具有惟妙惟肖的模仿能力,能模仿各种人的语气、动作。他的记忆力超群,基本上可算是“过目不忘”。
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瑞普利来到意大利,结识了富二代迪奇…
迪奇奢靡的生活方式,在瑞普利的心里激起了阵阵波澜:美丽的别墅、奢华的游艇、文学、艺术、爵士乐、漂亮女友…
[裘德·洛] 饰 [迪奇]
终于,瑞普利*死了迪奇…
然后,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天赋异禀,他伪造迪奇的书信,模仿迪奇的言行,窃取了迪奇的身份,过上了富二代的奢侈生活…
他终于从一个穷小子,变成为了一个贵公子。
为了掩饰身份,为了左右逢源,他一人分饰两角,他撒的谎越来越多,而一个谎言需要另一个谎言来掩盖…
为了圆谎,他机关算尽,多次身陷险境,不断*人灭口…
在电影的结尾处,瑞普利坐在幽闭的船舱,光影流转,他长时间沉默不语,人性的光芒渐渐隐去…
可能观众会以为,瑞普利的下半生将在良心不安和惶恐内疚中度过,瑞普利却说:不管你做多少伤天害理的事,都会有自己理由。谁会觉得自己是个坏人呢?至少我不这么认为!
这部《天才瑞普利》,改编自女作家派翠西亚·海史密斯的同名小说。于1999年在美国公映,豆瓣8.2分,IMDB7.4分。获得柏林电影界金熊奖提名,并未得奖。获得五项奥斯卡提名,最后也颗粒无收…是一部时运不济的好电影。
有网友在打出了高分评价之后,还忍不住要吐槽道:瑞普利人丑、自私、阴暗、死不要脸…再配上马特达蒙的一副呆样,影史上数一数二令人发指的丑恶角色!
好吧,我必须澄清一下,因为这部电影,马特达蒙被骂惨了,这反过来证明了:他是一个好演员!
马特达蒙因为这部电影被臭骂多年的原因,很可能是因为:瑞普利这个角色实在是太恶心了!
从心理学家的视角去看,电影中的瑞普利是一个典型的“反社会人格障者”,俗称:无良症。
什么是“反社会人格障碍”呢?简单的说,就是:有这样一种人,他们没有爱的能力,没有共情能力,他们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对他人没有任何怜悯之心。
很多人都以为,反社会人格者都是连环*手、悍匪、变态*人狂…比如,最近的滴滴司机*害空姐案;比如,前段时间发生的米脂校园惨案;比如,去年的杭州保姆纵火案;比如,前几年发生的孕妇诱骗少女案…
从这些案件的各种细节推测,凶手很可能都是反社会人格者。
反社会人格者的数量很大,据精神疾病专家统计超过4%(在中国和日本这样的东方国家,数量比西方国家少,略低于4%),也就是说,每100个人里就有4个,每25个人里就有1个反社会人格者。
其中的绝大多数,是“非暴力反社会人格障碍”。他们不是连环*手,也不会轻易犯罪,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很可能就是为吃软饭而结婚,不关心孩子的男人;心怀怨恨,给邻居制造麻烦的老妇人;性侵女同事的公司总裁…
玛莎·斯托特,是哈佛医学院的精神病专家。25年的职业生涯,让她接触了数百位被反社会人格者折磨的普通人,他决定要站出来揭露反社会人格者…
为此,她写了一本名叫《当良知沉睡》的小书,用大量的案例,揭露了反社会人格者的恶行,总结了一套识别反社会人格者的方法,为善良的人们敲响警钟,提醒有良知的人们提高警惕,保护自己。
根据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发布的信息显示,如果一个人具备以下7个特征中的3个,那么这个人就可以被确诊为患有反社会人格障碍:1、完全不遵守社会规范。2、习惯性撒谎或操控他人。3、行事冲动,无法提前计划。4、易怒,具有攻击性。5、毫不顾忌他人安危。6、一贯不负责任。7、在伤害他人之后毫无悔意。
更要命的是,精神卫生领域的专家认为,这是一种无法矫正的性格缺陷,比例非常高,是结肠癌的100倍,是精神分裂症的4倍…
在《当良知沉睡》一书中,讲述了美国上流社会的名人“冰人”斯基普的故事。
斯基普从小就天资聪颖,俊俏可人。从8岁起,他就经常到家附近的池塘里*青蛙,他喜欢用剪刀戳破青蛙的肚子,然后欣赏它们果冻般呆滞的眼睛…
然后他会把青蛙尸体扔进湖里,一边扔一边大喊:真是太可怜了,你这只恶心的小青蛙!
《天才瑞普利》剧照
他的家里很有钱,用其他小孩的话来说,他家“有钱得要命”。
大概12岁的时候,斯基普就好几次从书房里偷来父母的财务记录来计算,爸妈死后他能分到多少钱…(引用自《当良知沉睡》)
图片来自电影《天才瑞普利》
我们很容易想象:斯基普长大后会变成*人凶手,或许会为了钱*死父母,或许会被关进监狱…
但实际上,斯基普活得好好的。恰恰相反,他成为了一个西装革履、整洁体面、风度翩翩的绅士。
《天才瑞普利》剧照
30岁那年,斯基普迎娶了一个亿万富翁的女儿。婚礼前,斯基普的母亲质问自己的儿子:你根本就不爱她…你真的要毁了她的人生吗?
斯基普咧嘴大笑,对母亲说:妈妈,这事儿,你知我知,但她是永远都不会发现。
斯基普的母亲,被自己儿子的无情,吓得浑身发抖。
《天才瑞普利》剧照
凭借着聪明的大脑,无所不用其极的手腕,以及毫无道德底线的心理素质,斯基普不仅娶了亿万富翁的女儿,还成为了一间跨国公司的国际部总裁,并成为公司董事会成员。
但是,在道貌岸然的背后,他没有良知的真面目,渐渐浮现出来:他企图在公司强奸女秘书,而她在反抗时,被斯基普折断了手臂…
《天才瑞普利》剧照
从表面上看,斯基普是一位身穿阿玛尼西装的商业奇才,是被妻子深爱的丈夫,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但在内心深处,他没有爱的能力,他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和*,当女秘书拒绝成为他的泄欲工具时,他不仅掰断了她的手臂,还发自内心的认为:我没有做错任何事,如果她不反抗,手就不会断!
《天才瑞普利》剧照
而这种“我没有错”“我也是被逼的”“我是迫于无奈”把责任推给别人,推给社会,甚至推给受害者的习惯,也正是反社会人格者的典型特征之一…
今天,我看到一则新闻,杭州保姆纵火案凶手莫焕晶,在一审判处死刑的三个月后,对此判决不服,向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不知道她的“不服”里,除了求生本能,是不是也是反社会人格障碍的自然反应。
在庭审时,受难者家属当庭质问: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我们对你这么好!
莫焕晶低头说:对不起。
我必须告诉大家一个令人齿冷的事实:当莫焕晶说“对不起”的时候,她的内心很可能是没有愧疚感的!
因此,在《当良知沉睡》这本书中,作者提供了13条自我保护法则,为普通人避免被反社会人格者伤害提供一些方法。
1、 首先你必须承认这个事实:某些人就是没有良心。
2、 做判断时,依靠直觉,不要被对方的身份影响。
3、 用“事不过三”原则检验对方。不要把你的钱财、工作、感情,葬送在一个“事会过三”的人身上。
4、 不要相信所谓的权威。
5、 小心过度奉承你的人。
6、 分清尊敬和害怕。
7、 不要试图加入他们的游戏,你不是他们的对手。
8、 切断一切和反社会人格者的联系,拒绝和他们沟通和接触。
9、 不要有妇人之仁。
10、 不要去弥补已经无法改变的损失,咽下这口气,及时止损。
11、 不要帮他们隐瞒任何事情。
12、 相信人性,相信大多数人是有良知的。
13、 好好生活,是对他们最大的报复。
简而言之,要远离那些反复撒谎,反复承诺又不兑现承诺的人。
《天才瑞普利》剧照
从某种意义上看,反社会人格者比普通人更容易成功,因为他们善于说谎,说谎时没有任何负罪感,不容易露出破绽。也因为,他们没有良知、道德、同情心碍手碍脚,只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情…就像斯基普,就像天才瑞普利。
但是,他们的人生也是可悲的,他们没有感知爱的能力,他们享受不到亲情、爱情、友情。
他们到死都不会明白,人生本可以充满意义,充满温暖。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