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茹毛饮血的远古时期人们就知道用树叶,兽皮等制成简陋的衣物蔽体,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服饰也越来越精美,样式多种多样不胜枚举。《中国服饰大辞典》中是这样解释服饰的,即"衣服和装饰的总称",各种服饰极大的丰富了古代人民的生活和精神需求,但是有些服饰是不能轻易穿戴的,典型代表就是官服。
《辞源》对什么是官服有这样的解释"指表示官吏身份品秩的服饰",官服也被称作服章,通常指在等级社会中各种级别的大臣官员,妃嫔,宦官和皇帝在正式场合需要穿的服饰。比如明代官服就主要包括有皇帝、皇后、文武官、命妇冠服等。在明朝那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当时的官服制度就严格规定了什么官品,爵位该穿什么样的衣服,佩戴什么样的装饰品,如果穿错就会有严酷的刑罚,明朝朱元璋时期,穿错衣服最严重可能被判处*头之罪。
一、明代官服制度规定的服饰样式禁胡服
因为元统治者入中原以各种不平等制度统治中原人,在明初时十分注重整顿和恢复官服礼制,意欲恢复汉文化。朱元璋先是禁胡服,后又下诏"衣冠悉如唐代形制"并将唐冠、圆领袍衫、玉带、皂靴加以承袭,确定了明代官服的基本风貌。洪武三年才初步拟定了一套官服制度包括:皇帝、后妃冠服,文武百官官服,内臣服饰等等。
文武百官"鸟兽"区别
洪武二十四年又对不同品的官员的官服"补子"做了严格的规定,文官一律用鸟类,武官一律用兽类区分品级大小。比如一品官戴七梁朝冠,着玉带,文官绣仙鹤,武官绣狮子;二品官戴六梁朝冠,着犀带,文官绣锦鸡,武官绣狮子;三品官戴五梁朝冠,着金花带,文官绣孔雀,武官绣虎豹等等。
洪武二十六年再次修法,这次官服制度的修法严格规定了文武百官的朝服,祭服等各种服饰制度,明朝官服到了此刻才算是真正形成,沿袭了大明朝二百多年,尽管后续几代皇帝如嘉靖帝对明官服制度在不得已的情况下做出了一点改动,但都基本都沿明初路线承袭了下来。
明朝统治者为了保障这些制度的贯彻实施,在《大明律》、《大明令》中对服饰做了严格的规定,同时也为了这些制度能在其子孙后代中仍能实行,又将官服制度加入到了明朝的各项法律典籍中比如:《明会典》、《洪武礼制》、《皇明条法事类纂》等法律文献中都不乏对官服制度的详细规定,甚至还为此规定了相应的量刑标准。
二、明代官服制度中的重典治吏明朝时已是中国封建王朝后期,森严的等级制度越发完善。为了让人遵守制度,循规蹈矩,当朝统治者们制订了严厉的刑罚。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苦,最忌讳官员知法犯法,故而"上惩元氏以宽纵失天下,颇用重典",由此明朝初期治国方针便是重典治国,通俗来说分为重典治吏和重典治民,很明显农民出身的朱重八更倾向于"治吏"。
重典治吏
在这样的立法原则之下,比如《大明律》服舍违式条款中就规定了
"凡官民房舍、车服、器用之类,各有等第"
也就是说哪怕就穿错了一件衣服,出门在外坐了一辆超规格的马车这种小事,"若违式僭用,有官者,杖一百" 当官的杖打屁股一百下, "罢职不叙"然后永不录用。"无官者,笞五百,罪坐家长",平头老百姓则要被笞打五百下还要祸及家族亲朋。要知道行刑时如果没有买通刑罚官,二十杖足以要人命,这仅仅因为穿错件衣服引发的惨案要付出的代价不是一般的大。
在这里补充一点,明朝的刑罚仍然延续了封建制度中的五刑制度:笞、杖、徒、流、死。不难看出"笞"属于最轻的一种刑法,"笞五百"和"杖一百"很明显"杖"更严酷。由此可见同种罪名下,官吏要受到的处罚更加严厉。对此明朝著名法律思想家况钟如是说道:必须要对犯罪的官吏施以重典,也就是吏治才能得到民安。
明朝时期,如果一个官吏犯了服饰类的罪将会被看成是"恣行越礼",这就非常严重了,因为这触及到了封建统治者的根本"礼法"问题,如果是僭越龙凤纹的犯罪,那处罚起来相对于其他的僭越案件要严厉得多。在封建礼教思想下,这个官吏是在践踏礼法的尊卑等级制度和思想,严重点可以说是藐视天子权威。而且官吏是一朝统治的基石,基石松动的危险性远超普通老百姓带来的威胁,所以历朝历代统治者对于各种僭越行为都非常重视,处罚也都非常严厉,归根结底还是防微杜渐,维护自身的统治和权威罢了。
三、明代官服制度的评价凡事都有两面性,如今我们看来封建思想是落后的、愚昧的思想,诞生于封建制度之下为了方便统治阶级统治的官服制度也被人们诟病,但不得不承认明代官服制度还是有可取之处和积极意义的。
集历朝历代官服制度之大成
明朝作为封建王朝的末尾,其官服制度前承唐宋后启满清,集历朝历代官服制度之大成。明初修法制定服饰制度时,明太祖按照历史上中原地区中原人所建立的服饰制度为蓝本,即严格按照"礼制"区分等级,进一步恢复和完善了被金、辽、元部分废弃的传统中原人官服古制,体现了中原人特色。而在具体的服饰形制的确定上,明代君臣士庶各阶层的服饰均严格遵循周、秦、汉、唐、宋各代的规定,比如明代补服非常明显的传承自唐代纹饰袍。简单概括就是明代官服虽然承袭了历史上的儒家思想影响下的服饰古制,但又稷古而不复古,这也使得明朝官服服饰集中了历史长河中儒家思想影响下的王朝服饰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地方并具有新的时代发展特色。
表达司法公正的理想信念
不得不说在司法方面,明太祖时期确实体现了立法公正的思想,官吏犯罪必须"事断于法",况且官吏知法犯法就导致刑罚更加严厉,不论官职多大,都是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
司法官穿的官服也和别朝官服不同,上绣"獬豸"也是体现了古代人民对于司法公正的美好愿望。獬豸是一种能辨别是非曲直的神兽,象征公正,勇敢,忠直,古代传说它曾协助尧时负责执掌刑狱的官员判案,虽然獬豸有古以来就是司法官的象征,但是司法官官服上绣獬豸作为一项法律制度被引入补子制度中在明朝还是首创。洪武二十四年的时候开始定官服补子制度,并将象征司法公正的獬豸图样引入行使监察司法职权的风宪官的官服当中。这是明时官服制度一大创举,獬豸作为一种文化象征,也是我国传统社会希望司法公正的美好夙愿。
除此之外,诞生于愚昧封建思想背景之下的明朝官服制度也有很多消极之处。
过分追求旧制
明朝是个重视礼法的朝代,朱元璋在建国初期就确定了以礼法相互结合的手段来治理国家。体现在在服饰方面则是对于属于礼服的朝服和祭服几乎完全按照中原人古制,影响之深远甚至整个明朝二百多年来服饰制度都没有过丝毫改动。这种"祖宗成法不敢改也"的思想,是体现了不忘本的优良传统,但是过分上纲上线乃至于顽固保守极大的遏制了追求创新发展的任何可能。
忌讳服妖
中国传统服饰观念历来对于服饰的创新有很大的抵触情绪,称奇装异服为"服妖",被统治阶级宣扬为预示人事变乱,天灾人祸的不祥征兆。历史上有诸多禁止服妖的记载,也有不少人命丧于此,春秋时期逃亡宋国的郑文公之子子臧就因喜欢翠鸟羽毛做的冠饰被郑文公买凶处死。明初时期太祖微服私访,看到一群屯田兵和百姓将脚上的高帮靴剪短上面还有金色的线做装饰,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聚会玩耍。朱元璋龙颜大怒,下令抓捕并亲自定罪砍了他们的脚。明朝官服沿袭前代,对于服妖更是零容忍,从一个封建国家的角度来说这确实加强了统治,社会更加稳定,但却阻碍了古代服饰文化多元发展,长远来看弊大于利。
结语:悠悠五千载,各种服饰层出不穷,最具代表的便是官服制度,明朝官服制度集封建朝代官服制度之大成,受到封建礼法的影响其官服制度的设立既体现了封建统治者的等级权威又展示出了古代人民向往司法公正的一面,看似矛盾的组合,却因为礼法文化的调整使其可以并行不悖的得以运用。但抛开官服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不提,封建官服制度实质上就是封建统治者维护皇权的一件工具,具有极大的时代局限性。
参考文献:
1.《大明律》
2.《明实录》
3.《明史·刑法志》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