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理解《娱乐至死》吗?

你真的理解《娱乐至死》吗?

首页休闲益智跳跳小丑更新时间:2024-06-07

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娱乐至死》,本书的作者是尼尔·波兹曼。他在这本书中指出,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这本书主要讲了自电报出现以后,一切信息的获取都变得容易却无效。信息成为一种快消品,越博眼球的信息越会得到人们关注,同时这种关注又往往没有什么意义,因为他不能给人们带来思考,电报产生的信息是用来粉碎的,而不像书籍一样经过了反复的修正,是为了传世的。所以哪种获取信息的方式,对人来说就很重要了。可以映照一下当今互联网时代,高速的网络裹挟着巨量的信息潮人们汹涌而来,人们好像明白了很多,但其实也都只是表层意思。人们很难获得真正有效的信息,从而一个时代给予人们所热爱的,也将把人们毁灭。这就是赫胥黎的预言了。

随着电视的发展,这种公众话语娱乐化的倾向更为明显。甚至政治也难逃被裹挟的命运。比如,尼克松把竞选失败最大的失误竟归结为他的发型师没有给他做一个满意的头发,从而在电视直播时形象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照这么说,林肯在这个时代是不会竞选成功的,因为林肯又老又丑又严肃,很不符合娱乐化得要求。然而被娱乐化支配的世界究竟会怎样?就是近期以比较热的小鲜肉天价片酬的问题,我们敬爱的科学家一辈子能赚多钱啊,袁隆平,一个依靠农业拯救了数十亿人的科学家一辈子赚的钱还比如一个三流明星去一个真人秀节目跑跑跳跳扮演小丑逗人取乐赚得多。更有甚者将大科学家大工程师做出巨大贡献的人的功绩与一些娱乐明星相提并论,真是时代的倒退。我不想说明星不好,而是说他们的实力与贡献配不上他们被吹捧的地位。而三流明星吃个饭剪个头发就上热搜,真是时代的悲哀。更何况在微博小学生,低龄人群又占据主力,我们国家的未来啊,整天都在关注什么,脑子又都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人们真的已经娱乐到偷窥别人隐私来取乐了吗?整日以娱乐为核心,当然娱乐没有错,每个人都有开心的权利,但是过度娱乐化就不好了,我们是人,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我们与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人是一根能思考的苇草。我思故我在,这都说明了一个人思考的重要性,而一味娱乐,则会弱化我们思考的能力,我们不再有精密的逻辑,不再有深度的思考而是海量的碎片化信息充斥我们的头脑,每天忙忙碌碌,身心俱疲,可我们却离真正的世界,离我们真正的人生越来越远。

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强行禁书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失去任何禁书的理由,因为再也没有人愿意读书;奥威尔害怕的是那些剥夺我们信息的人,赫胥黎担心的是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奥威尔害怕的是真理被隐瞒,赫胥黎担心的是真理被淹没在无聊烦琐的世事中;奥威尔害怕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受制文化,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正如赫胥黎在《重访美丽新世界》里提到的,那些随时准备反抗*的自由意志论者和唯理论者“完全忽视了人们对于娱乐的无尽*”。在《一九八四年》中,人们受制于痛苦,而在《美丽新世界》中,人们由于享乐失去了自由。简而言之,奥威尔担心我们憎恨的东西会毁掉我们,而赫胥黎担心的是,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我们如今的时代就正在被热爱的东西所毁灭。人人自知,可人人又无能为力。这就是时代的困惑吧,我们只能努力去做,让自己多沉浸于有思考的书籍里,当然生活这个时代,又不可能完全置身事外,一切随缘。

文章结尾,安娜想说,每个人都不能脱离于时代而生存,而在这个信息繁杂,我们拒绝垃圾信息的权利正日益被侵蚀,想要保持独立的思考,不被铺天盖地的营销洗脑,最重要的就是需要静下心来,多读书,感受书籍的魅力,会使我们的内心获得充实的快乐。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