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旅游 广元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官方微信,带你发现广元每个角落的美丽
一座豪华古墓高约6米,占地约60平方米,大致可分为拜坝,前、后牌坊,天井,墓室五部分……
该墓位于旺苍县张华镇一个小地名叫郝家河的地方,为清道光年间当地富豪郝占奎、张太君夫妻的合葬墓,所以又称郝占奎墓。
在旺苍县福庆乡牌坊村二社的大山深处
就窖藏着关于牌坊的传奇故事
……
气
势
恢
宏
墓葬,堪称清代川北石雕之典范
听郝占奎的后人说,当年为修这座墓,郝占奎请来方圆百里的能工巧匠,仅盐巴就吃了六大口袋。
记者现场看到,郝占奎墓坐北朝南,远远望去气势恢弘、庄严肃穆。
走过墓葬前的拜坝,迎面是拔地而起、呈“品”字形的前牌坊。前牌坊正下方留有一门洞。门洞由两根形状、雕饰相似的柱枋支撑着。柱枋上下向外突出,柱身雕有鼓、戏剧人物,“神鸟·鲜花”镂空雕饰等。门洞上方依次镶嵌着“县官审案”、“张飞战马超”、“二龙抢宝”雕饰以及“松筠操”匾额。横在雕饰、匾额上的是一组刻满戏剧人物、花草的镂空雕。柱枋两侧各镶一匾额,与柱枋上的“松筠操”匾额亦呈“品”字形分布。柱枋两侧的匾额上下、外侧仍雕刻戏剧人物。与前牌坊相连的还有东西两座碑亭。碑亭外刻墓联内镶碑记,碑亭上还“戴”着鹿、鹤、松“三位一体”的圆形碑帽。碑亭外,则是两道规整的“八”字形石墙。
天井建在前牌坊与后牌坊之间。天井以北为郝占奎、张太君的墓室。该墓室又分左右两穴。右穴深处的石板上刻“遗泽□□”、“□□□□显考郝公占奎”等字样,左穴深处的石板上刻“淑□流芳”、“皇清□诰慈□孺人显妣郝母张太君”等字样。
该墓葬还镶有多块碑记、墓联,碑记因年代久远并遭风雨侵蚀已很难辨认。记者从其中一块碑上隐约看到,有立于大清道光十三年字样。
值得一提的是前牌坊上的两对“神鸟·鲜花”镂空雕饰。这种形状相似、状如鸡蛋,宽约40厘米、高约60厘米的“神鸟·鲜花”镂空雕不仅中间被掏空,外层的花朵、花枝,以及神鸟也被石雕艺人炉火纯青的镂空技艺恰到好处刻画出来,令人叹为观止。
民
间
传
说
当年郝占奎为修豪墓
仅石雕艺人就吃了六大袋盐
墓雕的每一部分、每个细节,都雕刻得精细无比、恰到好处,堪称清代川北雕刻之典范。
郝占奎何许人,建这样的豪墓得耗费多少银两?史书并无记载。但据家住郝家河、今年67岁的村民郝孔全介绍,他家“老祖宗”(注:指郝占奎)为大清朝廷吏部官员。
“老祖宗在朝廷做官数十年,攒得银两无数。他告老还乡后为防积攒的银两霉变,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拿‘垫子’(注:一种比席子大,用来晾晒农作物的竹器)晾晒。”郝孔全说,郝占奎虽解甲归田,但官威仍在,每年腊月都有人来郝家河看望他。
垂暮之年,郝占奎重金请来方圆百里的知名石雕艺人,为自己营造“人生后花园”。“据老辈人讲,为建这座墓,老祖宗请的能工巧匠多达六十人,光盐巴就吃了六大口袋。这些盐都是老祖宗雇船从保宁府(今阆中市)运来的。”据郝孔全回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他看到的郝占奎墓比现在漂亮得多,“牌坊上都上了彩漆,墓前有两个石板铺成的拜坝。可惜后来被毁坏了一些。”
据郝孔全回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郝占奎墓曾三遭厄运。一次是上世纪60年代,生产队为修仓库拆走了拜坝的石板、石阶。后来又两遭盗墓贼光顾:一次是盗墓贼佯装打猎,先在老祖宗墓葬周围打火药枪掩人耳目,然后用炸药将张太君的墓炸开一个洞;还有一次盗墓贼趁风高月黑刨开了老祖宗的墓。最后这次盗墓发生后他去现场看过,见郝占奎的棺材并未着地,而是用四根铁链悬在墓室中央。
盗墓贼两顾郝占奎墓是否盗走墓中宝贝,郝孔全说并不知晓。
专
家
评
价
旺苍古墓葬众多
像这样的天井式豪墓或仅此一例
旺苍多古墓葬,仅1996年旺苍县政府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里就有古墓葬23处。这些古墓墓形各异、工艺考究。但据了解,像郝占奎墓这样的超豪华天井式古墓,整个旺苍或仅此一例。“这样的古墓葬的确不多见。它为研究川北地区的古墓葬、古石雕艺术提拱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市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会历史专委会负责人伊国华看过郝占奎墓后,给出这样的评价。
旺苍文史研究人员张霖昌在《旺苍文史资料》撰文称,旺苍的古墓葬大体可分为岩葬、火葬以及土葬三种类型。土葬,亦称“埋葬”,即将死者遗体装入棺材埋入土中的一种葬俗。古时,旺苍的土葬分土洞葬和土坑葬两种。郝占奎墓采用的土坑葬。
据《旺苍县志》记载,旺苍较有名的土葬古墓除了郝占奎墓,还有旺苍城郊旦家垭的明代铁柱将军李本通墓,木门农科村的明嘉靖镇殿将军杜胜墓,普济茶溪沟的清代苏州知府杨玺墓、大地村的明代侍卫将军侯广隆墓,金溪江长村何体德墓。木门镇退塘湾的明代墓葬群占地60余平方米,系5人合葬墓,诸碑文中,右序有“万历二十八年庚子二月朔日,巴邑增生李化蛟为卢江佳城题”字,左款有“益昌广化乡孝子何登迁立字刻”字样。它为史学家研究木门及旺苍历史提供了实物依据。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