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岛郁夫是日本汉学家,现为东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以中国古典文学(尤其是明清小说)为主。近十年尤致力于中国戏曲研究,曾先后发表《福州古戏台见学记》《绍兴古典演剧探访》《乐平古戏台探访记》《温州市乡村地带的祭礼与民间艺能》等文章。
川岛先生与乐清渊源颇深,乐清籍女学者、翻译陆蝉,就是川岛先生在东京外国语大学带出来的博士。川岛先生曾四次来到温州,到各县市区考察民间文艺和戏曲,也曾来到虹桥镇大乌石村的雷公殿古戏台作田野调查。
2017年,川岛先生来乐清考察,抽空来到市区的桃园书店访书,遇到了作家东君。这名日本老者选购一本有关元明戏曲考证的书籍,而且还是繁体竖排的,引起了东君的极大好奇。攀谈之下,得知川岛先生老师的老师,正是鲁迅先生的弟子,汉学家增田涉。双方相谈甚欢,从此结下友谊。
己亥春节期间,川岛先生再次来到温州作田野调查,也应邀来到乐清和旧友相聚。东君闻讯,邀请川岛先生在不日举办的雅集上做个讲座。这就是本次讲座的缘起。
《日本人眼里的〈西游记〉》,川岛先生做过研究,也曾多次做过讲座。本次讲座,由于时间限制,川岛先生未能展开发挥。讲座之后,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再度对川岛先生进行采访,并且拿到了川岛先生提供的大量资料,经过整理录音和文字资料,把讲座的内容详细地补充成文,以飨读者。
2月26日下午,乐清可楼,来自日本的学者川岛郁夫先生,受邀主讲了《日本人眼里的西游记》。
《西游记》的东游记
川岛先生称《西游记》是一部异想天开的白话小说,称赞它被译成了多国语言,特别在亚洲各国,很久以前就得到了广大人民的喜爱,日本当然也不例外。那么《西游记》的故事究竟什么时候传到日本的?大家众说纷纭,目前仍然不大明确。
据川岛先生的考证,日本近世江户时代的后期(18世纪中叶以后),已出现了日译《西游记》,这样看来,日本的《西游记》翻译史要比西方国家早一个多世纪。比如宝历八年(1758年),西田维则(笔名国木山人)牵头着手将《西游记》(百回本)译成日文,经过前后三代人的努力,直到天保二年(1831年)才宣告完成。
其后,西田维则还参与了《绘本西游记》的日译工作,这一版本也从文化三年(1806年)至天保八年(1837年),前后历时三十年。这两个译本是日本最古的《西游记》译本,虽然是节译本,但其经典地位历久不衰。随后,著名通俗读本的作家曲亭马琴开始把原本的《西游记》改编成日本风格的西游题材故事,从此以后迅速地传播到日本城乡的居民中间。
江户时代,《西游记》和《三国演义》《水浒传》《金瓶梅》并称中国“四大奇书”,在日本汉文学圈地位显赫。到了明治时代,《西游记》的日译本已有30种之多,愈发获得了大众的欢迎。
随着《西游记》的深入人心,江户时代的日本人还以《西游记》为题材,将经典桥段改编糅合,创作出歌舞伎、净琉璃等多种日本庶民艺术形式的剧目,经久不衰。至今,一个叫《华果西游记》的歌舞伎作品仍在日本国立剧场定期上演。
《西游记》是适合雅俗共赏的作品,还深受日本文人喜爱。当时日本的著名作家,都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抱有敬爱之念,对戏剧、白话小说等通俗文艺也有特别的亲切感。对《西游记》特别感兴趣的就是大文豪芥川龙之介,他在杂文《爱读书之印象》中透露,“儿时第一爱读物莫过于《西游记》”。芥川的作品以“新奇”、“诡诞”独树一帜,或许和儿时受到《西游记》的熏陶不无关系。
之后,为迎合大众需求,日本出版商当时推出配图版日译本《绘本西游记》风靡一时。《绘本西游记》的插画属于当时流行的浮世绘,出自日本传奇画师葛饰北斋之手,三打白骨精等经典场面都以浮世绘的形式惟妙惟肖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如今,随着日本文娱作品极大丰富,阅读《西游记》原著的日本人越来越少,但在日本书店,各版本《西游记》绘本仍琳琅满目,是很多日本人孩提时代的经典启蒙读物。
《西游记》大话日游
川岛认为,因为《西游记》本身具有鲜明的娱乐性,孙悟空的勇敢和义气、猪八戒的贪欲和滑稽、唐僧的崇高精神和沙僧的深思熟虑,各个登场人物的形像真有特色,与无数的恶鬼妖怪纵情搏斗的情节,真是令人激动不已。因此《西游记》受到日本大众喜爱的同时,其在另外两个方面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一个是儿童文学,单从日本风靡世界的漫画《七龙珠》中的人物设定,就可以窥见西游故事在日本的知名度绝非等闲。另一个是娱乐文学,这两个可以说是表里一致的关系。
为了讲清西游电影在日本一百多年的发展史,川岛做了一张详尽的PPT幻灯片,并用了讲座一半的时间讲解。
川岛说,在中国,对《西游记》的普及发挥了最大的作用的,可能就是戏剧,现存的中国各种地方戏里几乎都有西游记的节日,而且同时也是他们的主要节目。但在日本则不然,江户时代的日本人用《西游记》为题材,把一部分的情节改编糅合,编入在歌舞伎、净琉璃等多种日本庶民艺术形式的剧目,而演过以《西游记》的故事本身为题目的戏剧的纪录,川岛教授找了好几年,直到现在一个也没找到。但是,在日本制作的西游记映象作品,更正确地说,是视听觉艺术作品。单以西游题材电影这方面,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实在值得惊叹。
日本的电影,按照现存的资料来看,最早说是1896年开始的,当时是购入在美国发明的“活动电影机”和影片,在全国巡回放映,称为活动照相。从1899年起,日本自己摄制影片,以纪实短片为主。日本最早的正式影院,1903年在东京浅草建立,最早的制片厂是1908年由吉泽商行在东京目黑创建的。
而日本人制作的最早的西游电影,居然是在明治时代的末期,也就是日本电影历史开始后的十多年。日本的西游题材电影,在中国最早播出的是1927年的《盘丝洞》,一经上映就博得了空前人气。可惜这部电影由于场景太过香艳,引起根大的反响,赞许和批评参半。三年半后的1930年,《盘丝洞》就在中国大陆境内禁播了。这时代的电影当然是无声作品,所谓“默片”,由一个解释故事的人(日语叫做“活辩士”)随着画面的进行展开,始终解释故事的内容。
日版《西游记》译事
西游故事的文本层出不穷,经历宋元明清四朝之后,西游题材的文本不下数十种。其中,明朝《西游释厄传》奠定了后世西游故事的整体骨架。而现行百回《西游记》一般是以明刊世德堂本和李卓吾本为底本,进行校注而成。另外清朝有一个《西游真诠》本,可以算作是百回《西游记》的简化版。
不过有关西游故事最有价值的两个文本,却都留存在了日本。一部是《大唐三藏取经诗话》,这是首次出现的完整西游故事文本。除此之外,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还藏有一本题为《玄奘三藏渡天由来缘起》的抄本。这一版本现存只有上卷,故事开头并不是从我们所熟知的孙悟空大闹天宫讲起,而是从唐三藏的生平展开。上卷的故事截至车迟国,并且与世德堂本相比,故事情节和前后安排也都略有差异。日本著名汉学家、西游文化研究大家太田辰夫根据其中的内容考证,这一译本的原本应该早于世德堂本。这一结论也获得了另一位西游研究大家中野美代子的支持。
后来,太田辰夫和日本西游记研究大家鸟居久靖,在1972年联袂呈现了《西游记》的首个日语全译本。这个版本和《通俗西游记》都是以清刊《西游真诠》为底本,为后世《西游记》日译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继太田辰夫·鸟居久靖版之后,日本岩波书店为出版以李卓吾本为底本的日语《西游记》,请来了汉文学家小野忍执笔。小野忍从1977年起,兢兢业业逐回翻译。未曾想在1980年,刚刚完成前三卷翻译工作的小野忍突发急病,不幸离世。翻译工作一度中断,直到1986年,才确定由研究西游二十多年的中野美代子继任翻译工作。历经十二年,终于在1998年完成了百回《西游记》第四卷-第十卷的日语翻译。在2005年,中野美代子又对《西游记》日译本重新校译,出版了新版全十卷都由中野美代子执笔的《西游记》日译本。
中野美代子的译本问世之后,受到广泛好评,它不仅是中野美代子个人西游研究成果的结晶,更是汲取了日本几代人西游研究的丰硕成果,被公认为是日本《西游记》研究和翻译的集大成之作。中野美代子的译本中有很多创新性的翻译,值得我们细细玩味。
例如中野美代子译本中,一个很大亮点就是她大胆地使用外来词翻译登场角色的台词。玉帝派遣十万天兵降妖猴,观音菩萨来到天庭时,玉帝对观音菩萨解释情况时说“朕为此烦恼,故调十万天兵,天罗地网收伏。”这句话中的“天罗地网”到了日译版本里就成了“CosmicNet(コスミック·ネット)”。堂堂玉皇大帝,在跟观音菩萨聊天时竟然会吐出英语词汇,这对中国读者来说简直难以想象。其实在中野美代子的译本中,上至玉帝,下到山神土地、孙悟空的猴子猴孙,都曾经或多或少说过英文单词,颇为有趣。
除此之外,中野美代子的译文在道教文化、诗词翻译、译注等方面都采取了十分创新的方法进行翻译。
当然,中野译本除了它诸多的优点和创新之外,还存在着一部分误译的情况。比如观音院大火过后,孙悟空为追回师傅的宝贝袈裟,前往黑风山黑风洞,与洞中的熊罴怪要一决高下。熊罴怪前来应战时,孙悟空嘴上不饶便宜,自我介绍时说:“是你也不认得你老外公哩!你老外公乃大唐上国驾前御弟三藏法师之徒弟,姓孙,名悟空行者。”谁曾想到了日译本里,竟然成了“你的外公是大唐天子御弟三藏法师。我是你外公的徒弟,姓孙名悟空是也。”辈分全乱了套,闹成了一出乌龙翻译。
《西游记》的演职员
川岛先生主要从无声影片、有声影片、动画影片、演员选用、舞台艺术等角度来解读西游电影,但他还是侧重于动画和演员这两方面,尤其是演员的选配,他谈起来的时候,谦和平静的脸上难得出现灵动的表情。
就像川岛先生说的,不知道为什么,日本人对《西游记》总有一种别样的迷恋。不仅仅是电视剧,还有电影、动漫、游戏等等,好像只要能和它扯上关系的作品都能火爆。关于这一点,从日版《西游记》的演员选配,就可看出日本人的《西游记》情结。
日本人拍摄的《西游记》电视剧共有四部,最早的一部是1978年版本。说句题外话,中国其实并不是第一个拍摄《西游记》电视剧的国家,1978年日本拍摄的《西游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西游记》电视剧。
这部最早的《西游记》,是为庆祝日本电视剧开局25周年纪念的特别企划的,当年刚好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一年,所以这部片子得到了当时中央广播事业局(现在的广电总局)的协助,在日本剧组来中国取景时给予了大力支持。视觉特效由当时日本著名的电影特技专家中野昭庆、圆谷英二爱徒高野宏一(奥特曼系列的导演)等人参与特技制作,所以看起来或许有点奥特曼的怀念感。
1978版日本《西游记》的中文版在中央电视台只播了三集就停播了,原因是与《西游记》原著相差实在太远,从而遭到了中国官方和民间的一致反对。关于这一点,杨洁导演在一次电视访谈中也谈到了。正因如此,中国才立志要拍摄一部真正属于自己的《西游记》精品,也就促成了后来86版《西游记》的诞生。
1993年为庆祝日本电视台开播40周年,《西游记》再次开拍。这是一部2小时30分钟的单集电视剧(只有一集),由本木雅弘(日剧第一代偶像)、宫泽理惠主演。93版《西游记》播出后,收视率到达了26.9%。看到观众这么喜爱,第二年日本电视台决定重拍《新·西游记》,不过这次是连续剧。孙悟空由唐泽寿明扮演,内容包括金银角大王、真假悟空等,设定提婆达多为唐僧师徒的主要对手,剧中加入大量CG特效并以此为卖点。当时17岁的滨崎步还曾在此剧担任角色。
2006年,日本富士电视台重拍《西游记》,编剧由曾写出《东京爱情故事》《母亲》《最后的离婚》等经典日剧的坂元裕二担任,实力派女星深津绘里扮演唐僧,SMAP成员香取慎吾演孙悟空,大名鼎鼎的“电车男”伊藤淳史饰演有史以来最瘦版猪八戒,笑星内村光良扮演沙和尚。木村拓哉、大地真央等还在此剧中客串,可以说是阵容强大。为了让《西游记》的拍摄能取得最佳效果,摄制组还远赴中国、蒙古、澳大利亚等地取景。
来源:乐清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常权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键关注平台
箫音乐成
乐成街道的官方微平台
微信号 : yuechengjiedao
转载是一种动力 分享是一种美德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