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林风流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尚武之风,中国武术也源远流长,河洛地区自古就是战乱频仍之地,所以河洛地区也是武术高度发达的区域,如今武术已经成为河洛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天下功夫出少林
少林寺不仅是天下禅宗的祖庭,在佛教界有着极高的地位,而且少林寺很早就以少林功夫闻名天下,成为执武林之牛耳的功夫圣地。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也很快与中华传统民间武术结缘。少林武术就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背景之下诞生的。少林武术,作为中华传统武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武术的很多特征都在少林武术上有所体现。而同时,少林武术又结合了很多佛教的文化元素,从而使得少林武术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综合性武术体系。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说起少林武术,当然要从少林寺说起。位于中岳嵩山少室山脚下的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北魏太和十八年(494年),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孝文帝所敬重的跋陀禅师(又称佛陀禅师)随之来到中原。据《高僧传》记载:“佛陀禅师……后随帝南迁,立都伊洛,复设静院敕以处之,而性爱幽栖,林谷是托,屡往嵩岳,高谢人世。有敕就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1]自此后,少林寺就成为中原地区的佛学重镇。不断有高僧大德来到少林,据说其中就包括禅宗初祖菩提达摩。
在民间传说中,菩提达摩不仅是禅宗的开创者,而且也是少林武术的创始人。但是,关于达摩的故事,多有附会,经不起历史学的推敲。很有可能是禅宗达摩一系兴盛以后,僧人们为了光大自己一系而伪造的故事。
从比较可靠的材料来看,少林武术应当与跋陀的弟子惠光、僧稠等人有关。据说跋陀在惠光十二岁的时候就将他收入门下,而当时惠光就已经能够连续踢五百个毽子。根据《太平广记》的记载,僧稠年少时,因体弱常受人欺辱,“稠禅师初落发为沙弥时,辈甚众,每休暇常角力、腾趠为戏,而禅师以弱见凌”,后来遂发愤练武强身,竟然能够“入殿中,横蹋壁行,自西至东,凡数百步。又跃首至于梁,数四。乃引重,千钧。其拳捷骁,武动骇物听”。[2]他后来也成为少林住持。
少林寺地处嵩山深处,山林茂密,人烟稀少,猛兽出没。为了生存,僧人也必须有强健的体魄,因而习武健身成了部分僧人必不可少的活动。同时,他们长时间坐禅容易导致肢体麻木,所以他们也需要不时地起来活动肢体,久而久之也开创了一些固定的套路。而且,少林寺建成之后不久,北魏就陷入动荡之中,持续五十年之久的战乱,洛阳及其周围成为战祸重灾区,为保护寺中财产,他们也需要练武以自保。
少林寺最初以武扬名天下,当然是从“十三棍僧救唐王”这一故事起。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逐鹿,中原地区成为各路人马争夺的首要目标。这也迫使少林僧人拿起武器,保卫寺院。隋朝末年,群雄混战之中,王世充在洛阳称帝,国号为郑。
早在隋文帝在位之时,就曾将少林西北约二十五公里柏谷屯(今属偃师)一带的一百顷田地赏给少林寺。王世充称帝以后,在柏谷屯设置轘州,并派他的侄子王仁则来此驻守。就这样,少林寺的田地就全归了王仁则,僧众就失去了斋粮的来源,就更加度日维艰了。
与此同时,隋朝太原留守唐国公李渊于公元617年起兵南下,夺取关中。次年,李渊建立唐朝。在隋末割据的各股势力之中,李渊集团实力最为强大。不久以后,李渊集团就开始了统一天下的征程,地处洛阳的王世充集团,就成为他们首先需要扫除的障碍。武德四年(621),李渊派次子秦王李世民率大军征讨王世充。王仁则所驻守的轘州城是战略要地,易守难攻,且与洛阳相呼应,唐军久攻不下。
本身少林寺的利益就受到损害,此时少林寺的寺主志操等审时度势,判断李唐王朝更具有优势,于是便与僧众商议,夺取轘州城,投奔唐朝。于是,一群少林僧人潜入城内,联络守城军官赵孝宰共同起事;另一群少林僧人埋伏在城外,伺机而动。最后里应外合,会武术的少林僧昙宗等人抓住了王仁则,赵孝宰等打开了城门,唐军与其他少林僧人一拥而入,夺取了轘州城。
战后,李世民不仅派人送来了嘉奖令,“法师等并能深悟机变,早识妙因,克建嘉猷,同归福地,擒彼凶孽,廓兹净土,奉顺输忠,之效方著,阙庭证果,循真之道,更宏象观……故遣上柱国德广郡开国公安远往彼,指宣所怀。可令一二首领立功者,来此相见”。[3]后来,还赐给少林寺田地四十顷,水碾一具,以资鼓励。平定王仁则之战,不仅使少林寺获得了无尚的荣耀,也使少林武僧名扬天下。后人曾有诗赞云:“传闻寺僧曾从戎,昔年协擒王世充。太宗因之嘉丕绩,御书宸翰出九重。”[4]
虽说“十三棍僧救唐王”的故事,有传说的色彩,而且少林僧众协助唐军擒拿王仁则之事也有学者提出过质疑。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少林武僧习武之风得到世人的认可。而且随着大乘佛教中“禁人为恶”主张的流行,僧人习武也获得了理论的支撑。所谓“蛇蝎缠腰应还招,我佛扬善亦惩恶”。
在唐朝,虽然少林僧众已经以武而闻名,但是当时少林武术体系尚未形成。真正少林武术体系的形成是在明朝的事情。此前,关于宋代赵匡胤、岳飞曾学习少林拳法,以及元朝末年“紧那罗王御红巾”等,都未免夸大其词。明代不仅是少林武术形成体系的时期,而且也是少林历史上最为光辉的一个时期,少林僧众在抵御倭寇的战争中,建立了不朽功勋,也使得少林武术名扬天下。
明代少林武术最先成名的是棍法。嘉靖年间的抗倭名将俞大猷听说少林寺有神传棍法,曾特意拜访少林寺,但发现少林寺棍法已经失传。他反而从少林僧中收了两名年少有勇的僧人——宗擎和普从,随自己南下,并教授两人棍术。三年后,两人辞俞大猷而去。普从享寿不永,而宗擎回寺以棍术传人,深得其术的有近百人。也就在这一时期,少林寺僧月空曾率百余名徒众,在松江用铁棒击退了倭寇。根据《云间杂志》记载:“按院蔡公可泉,招僧并百余人,其首号月空,次号自然,傍贼结营。一贼舞双刀而来,月空坐不动,将至,身忽跃起,从贼顶过,以铁棍击碎贼首,于是诸贼气沮。”[5]这条材料不仅说明了月空棍术的出神入化,而且也说明少林武术更多是从实战中来,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少林拳术,起初并不是十分受重视,因为拳术在战争中应用价值不高。所以,少林拳术在当时只是作为初学入门的基本功。
少林棍法逐渐名扬天下,后来著名武术大师程宗猷(字冲斗,山东海阳人)曾于少林习武十余年,并于万历四十四年(1616)写就《少林棍法阐宗》一书。该书对少林棍术的起源、内容及理论都作了比较详尽的记述,是研究少林棍法的珍贵史料。
少林武术在明代开始向社会大规模传播之后,到清代,少林武术在社会上的传播规模更大,而且广泛,远远超过明代,并成为社会上流传最广的武术流派。康熙时褚人获的《坚瓠集》中提到“今人谈武艺,辄曰:‘从少林寺出来。’”这句话换成今天的话就是“天下功夫出少林。”这充分反映了清代少林武术在社会上的影响及传播规模。
进入清代,少林寺仍盛行拳法和棍法。至雍正时清廷明令禁止民间习武,少林武僧的习武活动由公开变为隐蔽,由白天转到夜晚,由室外转入室内,少林寺的千佛殿成了武僧的演武场。由于长期不断地演练,地下的砖被踩出了48个练功脚坑。
清代官员完颜麟庆曾经在其所著《鸿雪因缘图记》一书中记载了他与少林的一则故事。道光八年(1828年),麟庆在访问少林寺时就曾要求少林寺僧人为他演武,但少林寺僧谎说不会武术。麟庆说:“少林拳勇,自昔有闻……只在谨守清规,保护名山,不必打诳语。”寺主笑着答应,选出强壮的和尚在殿前演武。麟庆看后,赞不绝口。这个故事也被绘于少林寺内的壁画之上。
清代少林武术的整理也有了较大的进展,有关少林武术的书籍、抄本大增,流传甚广。如清乾隆时的《拳经·拳法备要》,此书被认为是明清时期传授拳法的稀有之作。在清代,少林武术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体系。仅就拳术而言,就形成了大洪拳、小洪拳、老洪拳、少林虎战拳、少林十字拳、少林脱战拳、少林罗汉拳、少林石头拳等几十种拳术。
民国时期虽然少林寺已没落,但少林寺僧仍保持习武的传统。而由于社会动荡,少林寺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1928年,军阀混战殃及少林寺。军阀石友三、苏明启一把火烧了少林寺,大雄宝殿、藏经楼等重要的建筑和典藏都被毁于一炬,损失惨重。少林寺僧人流散,寺院衰落,少林武术也处于风雨飘摇之中。
这一时期,少林弟子中还出了两位将军——许世友和钱钧。河南新县人许世友少年时因家贫,8岁后就到少林寺当杂役并学习武术,16岁出寺。河南光山人钱钧13岁入少林寺学习武术,18岁回归故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许世友被授予上将,而钱钧被授予中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少林寺僧人尚有几十名,之后只剩十余名。80年代初,一部电影又将少林武术精彩地呈现在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眼前,对少林武术的复兴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八十年代初香港导演张鑫炎为了打造一部前所未有的经典影片,决定剧中所有“武戏”演员都要从武术运动员中挑选。当时正好赶上北京国际武术邀请赛,他在这个比赛中找到了李连杰、孙剑魁等十几位武术运动员。由于是真情、真景、真故事、真功夫,1982年上演的《少林寺》创下了超高的票房,在当时一毛钱一张票的时价下,居然创下一亿元人民币的票房。不仅如此,该影片还带来少林习武热。同时,一度凋敝的少林寺也枯木逢春,寺院进行修复和建设,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近代流传的少林武术,其分类及组合形式是相当复杂的。少林武术在传播过程中,随着时代的变迁,由于师承和区域的不同、流传时间的长短不一,以及习武者本人的爱好、性格、气质、习惯等的不同,使原有技术形式、内容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了近代各种各样的类型。按不同的区域,可以分为峨嵋少林、福建少林、广东少林、东北少林、河南少林等;按宗教门派,可以分为韦陀门、达摩门、罗汉门、金刚门、秘宗门、自然门等;还有以物取意,重意不重形的独特种类,如梅花拳、炮拳、朝阳拳、大圣拳、七星拳、龙拳、虎拳、豹拳、蛇拳、鹤拳等。
少林武术总的特点是刚劲有力、威武勇猛、朴实无华、攻防严密、变化多端、立足实战。少林武术一个明显的特点就是“拳打一条线”,即练拳时,起、落、进、退、反、侧、收、纵都要在一条线上运动。少林武术还主张“拳打卧牛之地”,强调贴身肉搏,在前后两三步的小范围内决定胜负。因而少林武术实用性强,很少有花架子,动作朴实,招式多变。力量运用,灵活而有弹性。人们形容少林拳术为“秀如猫、抖如虎、行如龙、动如闪、声如雷”。少林武术以套路形式为主,基本动作包括手型、手法、步形、步法、腿法及蹿、蹦、跃、跌、扑、滚、翻,结合身法、眼法密切糅合到整个套路中。每个套路含有十几个、几十个,甚至上百个动作环节,结构严谨,演练起来协调一致。同时,少林武术也包含一套完整的练功方法,这就是所谓的“少林七十二艺”。
当代少林武术还强调禅武合一,实现了少林禅法与少林武术的完美结合。少林武术,并不仅仅是一套套拳术套路,它包含了由内而外的修炼过程。妙兴大师就曾经把少林武术总结为:“出于心灵,发于性能,似刚非刚,似实而虚。”[6]很能说明少林武术和禅宗的关系。同时,少林武术十分注重武德修养。据说,觉远上人曾经立戒约十条来约束僧徒[7]后来,少林寺还有一些其他的规约,其宗旨都是在强调习武者的个人德行以及民族大义。
作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少林武术不仅在国内广为流传,而且在国外也已生根、开花、结果。少林武术在国外传播历史久远,传播程度最深的当属近邻日本。据史料记载,最早将少林武术传到日本应是明末清初的陈元赟。陈元赟,原名珦,字羲都,一字士升,号既白山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陈元赟27岁时,入少林寺习武术,他在老僧人的指导下,刻苦学习少林拳法及枪、棍、青龙刀、双刀等。翌年下山,回到家乡。万历四十七年(1619),陈元赟随日本商舶来到日本长崎。当时他是半为贸易、半为游历,并未有长留的打算。然而贸易事了,却罹患痢疾,无法经历海上风浪,于是滞留日本并将少林武术传到了日本。
“柔术”是拳术的一种,最早称唐手、手搏,在我国的武术古籍《少林拳术秘诀》中就有“柔术之派别习尚甚繁”,[8]“柔术一端,学之不难,求精为难”的记载。[9]在陈元赟去日本之前,日本还没有“柔术”这个词。“柔术”在日本产生之后,迅速发展,成为时髦的技艺。著名的“柔术”流派都标榜自己是中国柔术正宗,引以为荣。在日本东京爱宕山现在还残存一块日本安永年间(1772—1780)的《爱宕山拳法碑》,上刻“拳法之有传也,自投化明人陈元赟而起”的碑文。
现代将少林武术在日本发扬光大的当属宗道臣。当时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宗道臣很早就来到中国,流浪各地结交社会各界人士。1933年拜入少林寺禅师北少林义和门拳名师文太宗门下,潜心习武,深得文太宗喜爱。文太宗认为他的门派中,只有宗道臣最适合继承衣钵。于是1936年,文太宗带宗道臣赴少林寺,举行传授衣钵的仪式。抗战胜利后,回到日本的宗道臣只能凭武术谋生。他在香川县的多度津郡开设了少林寺拳法的道场,建立“日本正统北派少林寺拳法会”和“禅林学园”。1951年8月,正式创建“金刚禅总本山少林寺”。在教学过程中,宗道臣把从中国学来的少林武术进行整理、改革,突出击技和医疗功用,并充分运用少林寺禅宗的佛教理论来指导武术。在教授少林武术的同时,宗道臣还喊出了“拳禅合一,力爱不二”的口号。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宗道臣曾先后五次率团访华。廖承志曾以“少林豪杰横眉首领,中日友好前程似锦”的条幅下赠。1980年4月,宗道臣再次来到少林寺,举行了归山认宗仪式,同日在少林寺碑林立了《“宗道臣归山”纪念碑》。
如今在几十个国家和地区都成立了传授和学习少林武术的组织。海外少林弟子也纷纷立碑于祖庭少林寺。比如新加坡的少众山国术体育会于1984年在少林寺立“归山朝圣”碑;同年,美国的华林寺武术社也立了“归宗朝圣”碑;瑞士的少林太极拳协会于1988年在少林寺立了“归宗朝圣”碑。
二、走向世界的太极
如果说少林武术体现了佛教与武术的结缘,那么太极拳法则是体现了道家、道教和武术的结合。如今的太极拳已经成为中国武术的一个象征,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广受世人喜爱的武术运动项目。
(一)太极拳的源流和发展
关于太极拳的起源,民间传说认为是武当山的道士张三丰所创。而实际上,张三丰只是一个传说中的人物,正式的文献记载中,对于张三丰语焉不详。说张三丰开创太极拳,于史无据,不值一驳。至于有些说法认为太极拳起源于宋朝、唐朝,甚至南北朝,就更加离题千里了。就太极拳的文化渊源而言,当然可以追溯到很早的时代,不过太极拳的直接创始人则是河南温县人陈王廷。
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位于河南省温县县城东北5公里的青风岭上,原来叫作常阳村。明洪武五年(1372),陈家沟陈氏的始祖陈卜率领族人由山西洪洞县迁居到此。后来陈氏人丁兴旺,再加上所居的村中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大沟,于是人们渐渐将此地唤作陈家沟。陈氏家族落户温县后,为了保护家院和子孙的健康,陈卜在村中设立武学社,练武防身。对陈氏太极拳的形成作出巨大贡献的要数第九代陈王廷和第十四代陈长兴。
明末第九代陈王廷时,拳术已著名,号称“二关公”。陈王廷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任怀庆府温县“乡兵守备”。陈王廷不仅武艺高强,而且学识渊博。明朝灭亡后,陈王廷回到家乡,结合祖传拳术的基础上,汲取民间武术的精华,对原有拳术进行突破性的改造,创造了陈氏太极拳一百零八势、十三势和陈氏太极器械以及太极拳活步推手方法,终于形成了风格突出、体系完整的陈氏太极拳。
第十四代陈长兴(1771—1853)对祖传的一百零八势太极拳进行重新整理,化繁为简,经过提炼加工,将陈氏太极拳创造性发展为今天的陈氏太极拳一路、二路(又名炮捶),后世称为陈氏太极拳老架。陈长兴对陈氏太极拳的改造为现代太极拳的发展和传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陈长兴打破门第之规,将太极拳传授给杨露禅。杨露禅学成后回到故乡河北,太极拳也随其走出陈家沟,开始在异地流传。后来,杨氏父子应邀赴北京教拳,使得太极拳由乡村进入城市。杨露禅将难度较大的动作删去,创编成新的太极拳套路,发展形成了杨式太极拳。20世纪40年代又逐渐形成了吴氏、武氏、孙氏太极拳。
新中国成立以后,太极拳开始了由传统向现代的进程,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项体育活动。2000年4月,中国武术协会开始着手制订太极拳全球化发展战略——太极拳健康工程。源于近古的太极拳已经融入现代人的生活。2006年,太极拳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太极拳的特点
太极拳作为内家拳的典型代表,“是古代健身术和武术巧妙结合在一起的产物”。[10]太极拳强调身体内部的意会和内气的重要作用,用意气运动统领整个身体的运动,在练习时,静心用意,呼吸自然,中正安舒,柔和缓慢,连贯协调。
太极拳在技击方面,以处处走弧线的动作,不断地画圈,大圈变小圈,小圈变大圈。这种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攻击力的弧形运动中,运用掤、捋、挤、按、采、挒、肘、靠八种劲法,与脚法、身法相配合,以柔克刚,以静制动,避实击虚。八种劲法中,掤劲是八劲之本,练习太极拳时刻不能离开这种劲法。他是弹簧力,如水载舟;他是知觉力,一切外来之力都靠他来辨别方向、大小。其他七种劲法,不过是方法不同而另有别称。例如,掌心由内向外缠丝成为掤劲,若掌心由外向内缠丝则成为捋劲。
太极拳主要采用后发制人的打击方法,强调“化劲”和“发劲”。化劲是当敌人进攻的时候,不以硬碰硬,而是通过自己手脚身法的变化,以粘、黏、连、随的功夫,逐步诱敌深入,顺着对方用力的方向做圆周运动,将对方攻击的力量沿着圆的切线“化”走,并将对方的身体牵引到身体支撑面的边缘。在“化”的同时,摸清对方的用力点,身体的重心,掌握对方的虚实,顺势爆发出刚劲,将对方抛出或击倒。借力用力,收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太极拳植根于中华古老文化之中,太极阴阳的传统朴素辩证法,是太极拳的基本指导原则。太极拳在整个运动中,自始至终都贯穿着“阴阳”和“虚实”,这在太极拳动作上表现为每个拳式都具有“开与合”“圆与方”“卷与放”“虚与实”“刚与柔”“快与慢”,并在动作中有左右、上下、里外、大小和进退等对立统一的独特形式,这是构成太极拳的基本原则。
太极拳不仅外形上是独特的,而且在内功上也有其特殊的要求。练太极拳时,首先要用意不用拙力,所以太极拳在内就是意气运动,也就是说既要练意,又要练气,这种意气运动的特点是太极拳的精华所在,并统领着太极拳的其他各种特点。此外,练太极拳时全身放长和顺逆缠丝相互变换之下,动作要求表现出能柔能刚,且富弹性。它的动作,要求一动全动,节节连贯,一气呵成。太极拳是用意练意的拳,也是行气练气的拳。练拳时,要“以心行气”,一举一动都要用意不用拙力,意先动而后形动,这样才能做到“意到形到”“气到劲到”。正如王宗岳所说:“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人心。”[11]
由于太极拳本身就是从健身术发展而来的,所以太极拳的健身效果十分显著。太极拳结合了中国古代传统养生法,并吸取古典唯物主义的阴阳学说和中国传统医学的经络学说。同时太极拳还吸收了现代医学的精髓。太极拳尤其对中老年人,或者有慢性疾病者,有明显的健身功效。
(三)走向世界的太极
太极拳在世界上发展得非常迅猛,由于它具有健身功能,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太极拳能够有效缓解诸如纤维肌痛等一些慢性肌肉损伤疾病的症状。至2006年,全美共有230万人练习太极拳,在日本太极拳就普及得更为广泛。1988年,在北京首都体育馆就曾举办过第一届中日太极拳交流大会。当时,参加大会的是两国高水平的太极拳选手,那时两国选手之间的水平就已在伯仲之间。1990年,在北京亚运会开幕式上中日两国太极拳爱好者表演了大型太极拳团体操。此后,有关太极拳方面的交流活动也越来越多。2001年,在我国三亚举办了第一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参赛选手来自芬兰、荷兰、瑞士、瑞典、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马来西亚、泰国、日本、缅甸、菲律宾、韩国、津巴布韦、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中国澳门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在国内外的太极拳爱好者中引起了强烈反响。
太极拳开展最为普及的就是日本。以1956年黄耐之在日本表演杨式太极拳为开端,日本人初识太极拳。其后在1959年,中国武术家李天骥奉*之命,教授当时访问中国的日本政治家松村谦三等习太极拳。尤其是古井喜实为促进中日友好的工作,自1962年起多次访问北京,在京期间珍惜一切机会向李天骥学习太极拳。1966年,由古井喜实牵头成立了日本太极拳协会,古井喜实任理事长。从50年代末到80年代前期,在日本的太极拳练习者还是自由、分散型的团体。为了给这些团体营造一个相互交流的机会,一些太极拳爱好者经过多方的努力,于1984年,在大阪举行了“第一届全日本太极拳·中国武术大会”。比赛期间日本方面邀请了中国武术界的专家做大会裁判,并在闭幕式上进行特别表演。通过比赛交流,尤其是看到中国武术家的表演,使日本的太极拳爱好者大开眼界。80年代后半期,日本各地邀请中国武术专家来日讲学达到高峰,当时的许多爱好者现在都成为推广中国武术的指导阶层。
现在,太极拳在日本已经发展成多元化的格局:一是传统型,以追求中国武术的原汁原味为宗旨。二是健身型,以追求健康和社会为目的。他们对太极拳水平没有过高的要求,主要是在日本各种文化中心开设的讲座里从事太极拳活动。这一群体以旅日华人杨名时的组织最为庞大,现名为“日本健康太极拳协会”,据介绍会员有50万。三是“段位资格竞赛型”,以参加竞赛,获得段位资格为主要目的。这一群体主要以“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为代表。日本武术太极拳联盟1987年成立,1988年获得文部省认可,从而有整合、管理、规划的权利,对日本太极拳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太极拳在日本的传播,中日太极拳交往也更加频繁。1988年在北京首都体育馆举行了第一届中日太极拳交流大会。原日本太极拳协会后改为日本太极拳交流协会,由日本众议院议员、原日本首相羽田孜担任会长。太极拳在日本如雨后春笋般地迅速普及开来,既为日本人民带来了健康,又为中日两国的友好事业作出了贡献。2007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访问日本,就曾与日本太极拳爱好者共同练习太极拳。
西方国家中美国的太极拳运动最为普及。美国政府以及一些科研部门、大专院校,都开始重视太极拳的科研工作。美国一些体操运动专家,将太极拳与各种体操进行比较研究,他们证明了以下若干观点:第一,太极拳的典型姿势与运动,可以发展腿部力量,特别是使膝盖部分得到锻炼;第二,太极拳行云流水般的柔性运动方式,可以使髋、肩、肘、踝等关节的柔韧性得到很大的提高。第三,重心不断变化,又要求步型尽可能放低,可使平衡能力大大加强。第四,太极拳注重意识锻炼,体现东方传统文化的神韵,有健脑作用。 正因为太极拳有这样大的作用,所以学习的人很多,在各大小公园、武馆、功夫学院,乃至一些大专院校,都有太极拳传授点,有的大学把太极拳列入教学课程。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仅陈氏太极拳传授点就有50多个,杨氏、吴氏及其他流派的太极拳也各有传授点。许多本来是专门传授各种功夫的武馆,现在也把传授太极拳列在武术项目的首位。太极拳的书、刊、音像制品都成为畅销品。在美国还有《太极》杂志。
上世纪70年代,香港李小龙的电影风靡美国,美国人对中国功夫开始有了新的认识,对中国功夫有所重视。80年代初,《少林寺》《武林志》等电影在美国上映,使练中国功夫的人多了起来。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太极拳、气功通过各种渠道传入美国。美国人对既实用又能养生的中国内家功夫有了广泛的接触,研习太极拳、形意、八卦、道家打坐的人大大增加。原来练空手道的有50%转练太极拳,还有的转练气功。他们从中国的内家功法中得到健身、防身、治病、养生的好处。
[1] 转引自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5页。
[2] 李昉等《太平广记》卷九十一,北京:中华书局1961年版,第601页。
[3]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424页。
[4]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416页。
[5]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416页。
[6] 转引自陆草:《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08页。
[7]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252页。
[8]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199页。
[9] 无谷、刘志学编:《少林寺资料集》,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版,第205页。
[10] 任海:《中国古代的武术》,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88页。
[11] 王宗岳《太极拳经》,转引自陆草《中国武术与武林气质》,河南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82页。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