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容错机制在基层屡屡被提及,其运行状况如何?据8月2日《半月谈》杂志报道,一些干部认为,容错机制出发点很好,但多数政策成了墙上画大饼,能看不能“吃”。
好政策咋就成了“墙上画大饼”呢?《半月谈》是这么表述的,具体表现在:能否“容错”常常取决于某个领导的意志,并不是集体的决策,一些基层干部对于容错机制心中没底;一些容错政策是某部门自己出台的,但是出了问题之后,纪委监委不认可这些“容错”政策,追责和处罚最终还是落到具体做事的干部身上;个别部门把“容错”当成推进工作的“安慰剂”,真正出了问题,“容错”就演变为“纠错”甚至问责;“容”谁“不容”谁“操作空间”较大,领导重点关注照顾的,可以通过“容错”得以抽身,不耽误个人发展、不耽误个人晋升,而对于埋头苦干、傻*,上头没人替自己说话,往往“一失误成终身恨”。
小马飞刀以为,容错机制不是“纵容错误”,容的是“错”而不是“罪”,是对创新偏差的容让与纠正,更是对实干者的鼓励与包容,向社会传达了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明确信号,对于营造干事创业、敢于担当的氛围具有积极的象征意义和实质意义。它既杜绝了以成败论英雄,一棍子打死;也能改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不良心态。但是在具体的执行与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难就难在容什么、怎么容。换句话说,容错的边界在哪里,既不纵容违法乱纪的行为,又能鼓励干事创业的热情。这其中的关键,就是要处理好“严管”与“厚爱”、“执纪”与“容错”的关系。只有在严管的前提下,才谈得上明确容错的边界,才能防止拿容错当“保护伞”,搞纪律“松绑”。对该容的大胆容错,不该容的坚决不容,确保容错在纪律红线、法律底线内进行。说到底,严管是为了不纵容一个坏人,容错是为了不误伤一个好人。容错不是最终目的,而是重在让干部少犯错、不犯错、不再犯同样的错。这样才能让干部敢于担当、勇于任事。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改革这项复杂工作,如果只许成功不许失败,那既不合理,也不科学。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表明,很多成就的取得伴随着不断试错纠错的过程。责任需要有人担当。但一味的处罚并不能激活整个党员干部队伍的创业激情,相反会磨灭大家干事创业的斗志。如果不分情况、不分性质,对犯错的干部搞“一刀切”,就会挫伤干部改革攻坚、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小马飞刀以为,绝大多数干部都渴望在工作中施展拳脚、干出一番事业。“闻鼙鼓而思良将”,只有用好容错机制才能消除干部的后顾之忧,就会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不断涌现。
小马飞刀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