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消灭敌人的3个妙招,根本不需要使用武力

《资治通鉴》:消灭敌人的3个妙招,根本不需要使用武力

首页休闲益智消灭敌人更新时间:2024-05-09

图片来源于网络

接着上一篇的材料,从原文上继续分析。

《资治通鉴》原文:嘉平三年251

初,南匈奴自谓其先本汉室之甥,因冒姓刘氏。太祖留单于呼厨泉于邺,分其众为五部,居并州境内。左贤王豹,单于於扶罗之子也,为左部帅,部族最强。城阳太守邓艾上言:“单于在内,羌夷失统,合散无主。今单于之尊日疏而外土之威日重,则胡虏不可不深备也。闻刘豹部有叛胡,可因叛割为二国,以分其势。去卑功显前朝而子不继业,宜加其子显号,使居雁门。离国弱寇,追录旧勋,此御边长计也。又陈:“羌胡与民同处者,宜以渐出之,使居民表,以崇廉耻之教,塞奸究之路。司马师皆从之。

译文:

起初,南匈奴人自称其先人本是汉室的外甥,于是就冒充姓刘氏。

太祖曹操把单于呼厨泉留在邺都,把他们的人分成五部,居住在并州境内。左贤王刘豹,是单于於扶罗之子,任左部统帅他的部族实力最强。

城阳太守邓艾上书说:“单于在内地,羌夷人失去统治,合合散散没有主脑。如今单于的尊严日见微弱,而外地的威势日见加重,这样对胡人就不可不深加戒备。听说刘豹的部族中有背叛的胡人,可以利用其背叛的情况分割为两国,以分散刘豹的势力。去卑的功劳显赫于前朝,而他的儿子却不能继承父业应该给他的儿子加封显赫的名号,让其居住在雁门。割裂他们的国家,削弱敌人,追记他们旧日的功勋,这是统治边境地区的长久之计。”

又进言说:“羌胡之人与百姓同居一处的,应逐渐把他们分出,让他们居于百姓编户之外,以便推行礼义廉耻的教育,阻塞奸恶作乱之路。”司马师全部采用了他的主张。

解析:

第一,瓦解:

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在敌人内部实行挑拨离间,让其内斗,才是上策。

邓艾利用刘豹部族中有背叛的胡人,将一个完整的部族分割为两个部族,这样就削弱了刘豹的势力。

瓦解的关键就在于:要在对方阵营中制造出不平等、差距感,使其相互比较,从古至今,人性的根本劣根就是不愿意有人活得比自己更好。

人与人相处在一个单位,在有限的资源中没有人会去选择吃亏。

瓦解敌人内部才是高明的兵法,让敌人内部之间相互怨恨、相互拆台、相互争夺,这比自己直接上场对决的功效要优质的多。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拉拢:

在成功瓦解敌人内部之后,就要及时拉拢敌人的一部去打敌人的另一部。

既然要削弱刘豹部族,那必须拉拢去卑的儿子,一起对抗刘豹。

正好去卑在前朝有着显赫一时的功劳,只需要顺手封给他的儿子就行,子承父业让儿子的名气凸显起来。

这就是邓艾对司马师讲的:割裂他们的国家,削弱敌人,追记他们旧日的功勋,这是统治边境地区的长久之计。

大家要牢牢记住:政治就是“拉打立”的结合产物,拉上敌人其中一派,然后去打敌人的另一派,分而治之;同时还要立自己的铁杆心腹,这才能确保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顺境也好,逆境也好,当我们面对种种困难时,进行无休无止的斗争时,永远要——以众敌寡。

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三,教化:

龚自珍在《古史钩沉二》中说:“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

教化的政治意义在于:让对方明白自己曾经是坎坷、幽暗,甚至是恐怖的;但只要从现在开始能跟着自己走,未来是奢侈、光明、风流的。

邓艾建议司马师将胡人与百姓逐渐分开,让胡人居于百姓编户之外,推行礼义廉耻的教育,阻塞奸恶作乱之路。这就是让羌胡汉化,而防止百姓羌胡化,但最终五胡乱华的结果我们都知道,这是后话。

教化敌人时,要依据人的本性,通过渐进说理、顺应个性、磨炼意志、薰陶品质、驯服脾性、培养习惯的过程,使之走向为自己服务的道路。

消灭敌人的肉体并不算高明,但消灭了敌人那颗不服从的心,并且让其为我所用,才是真正的高明。

善于用兵的人要进行暗中策划。

暗中策划用于防守,就会比城墙还坚固;暗中策划用于进攻,就会比用兵冲锋陷阵更厉害。

然后出其不意,攻击敌人料想不到的地方。

这也就是《孙子兵法》中说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的道理。

消灭敌人的方法很多,其中最愚蠢的就是亲自上场使用武力与其决斗。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