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中山市召开2023年度村镇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暨水污染治理两大攻坚战总结大会,回顾总结2023年中山两大攻坚战情况,部署下阶段工作。大会还表扬了2023年度“工改”标兵单位等先进集体。继去年获得2022年度中山市“工改”标兵单位后,翠亨新区今年再获2023年度获评标兵。
会上,翠亨新区作为标兵单位代表上台发言,翠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南朗街道党工委*张会洋介绍了新区“工改”相关工作经验。
今年翠亨新区“工改”在模式和数据上均取得突破,探索形成了“政府主导、国企实施、物业补偿、连片整备”等新路径、新模式,完成了两个1000亩以上连片工业用地改造,1个400亩以上连片用地改造,1个250亩以上连片用地的改造任务,服务了明阳、莎丽等一大批优质项目增资扩产落地,实现了空间和产业结构的双提升。
翠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主任、南朗街道党工委*张会洋介绍新区“工改”工作经验。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模式突破
“物业补偿”,破题工改“钱从哪里来”
在推进“工改”过程中,翠亨新区为解决“工改”资金不足的难题,创新推出了“物业补偿”的新模式。
“物业补偿”破解工改“钱从哪里来”的难题,关键在于做好“置换题”。
今年4月,广东明阳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和中山市清洁能源主题产业园(翠亨新区)动工,成为翠亨新区“工改”的又一突破。项目得以顺利落地,“物业补偿”机制发挥了关键作用。
据介绍,项目改造前,翠亨新区委托国企作为128亩项目土地的整备主体,注入资本金。
改造期间,国企将土地权利人补偿分为地上建筑物补偿和土地补偿,其中建筑物补偿以现金形式兑现,土地补偿用未来获得的64亩土地上建设的高标准物业厂房折算。
改造后,政府将64亩工业用地出让给明阳电气项目。同时,将剩余的64亩工业地块出让给国企,国企高标准厂房后,将厂房分为三部分,一部分补偿土地权利人,一部分用以销售归还贷款,一部分自行持有。这种模式不但有效减轻了国企在开展“工改”过程中的资金压力,还在一定程度上获得了更多资金支持。通过自持部分物业,国企获得了银行的贷款资金,用于建设腾挪园。
千亩连片
产城双升级
连片整备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的重要特点之一。南朗工业区1078.5亩整备“工改”项目是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的重点攻坚项目。通过自改、收储等方式,今年,新区完成了该项目的连片改造任务。
项目改造成果丰硕。其中,423.2亩工业用地引进了国昌荣、宝利金等工业项目;283.3亩用于支持意万仕、杰仕达等四个项目自主改造;30.9亩住宅地块完善用地手续后以商住用地出让。
近日,翠亨新区与中铁南方工程装备公司(下称“中铁南方公司”)签订项目用地收储协议,回收中铁南方公司项目用地,收储地块面积达1000亩。这是翠亨新区和中山市2023年度政府收储面积最大的“工改”单一连片项目。
中铁南方项目位于马鞍岛东南角沿海位置,对面是深圳前海和香港大屿山,这个地块是深港合作的核心起步区。经过近8个月的攻坚,项目顺利签约,用地得到回收。按照翠亨新区城市设计初步方案,该项目地块片区为翠亨新区重点发展区域,将对标深圳湾总部,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总部、湾区科技馆,形成集企业总部、滨海公园、科创中心为一体的城市门户。项目建成后,将推动地块产业和城市空间双升级。
除了中铁南方项目,今年翠亨新区还成功推动整备位于清洁能源主题产业园范围内的深南电项目低效用地,整备面积超过430亩。
制造业当家
带动123亿元工业投资项目落地
翠亨新区把“工改”出来的土地优先保障大项目落地,优先服务本地优质企业增资扩产,致力把优质的产能留在新区。
今年以来,翠亨新区通过“工改”,推动了明阳电气、国昌荣等一批本土优质企业通过完善用地手续实现了增资扩产,涉及工业用地159.6亩,增加产值19.18亿元。
今年10月,中山国昌荣电子有限公司增资扩产项目(下称“国昌荣项目”)实现“拿地即动工”。国昌荣项目地块为新购地,由翠亨新区(南朗街道)工改专班通过整合南朗工业区低效工业空间而来,占地50亩。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达产后年产值将超过6亿元,拟建设多层及高密度印刷电路板生产基地,打造“无人工厂”和“关灯生产车间”。随着项目落地,困扰国昌荣公司多时的增资扩产空间难题,最终得到破解。
通过“工改”,莎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借助政策完善用地手续,也顺利破解了因历史原因无法办理土地的问题。
“工改”进一步盘活了产业空间,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了更多新载体。今年,翠亨新区首个村企合作“工改”项目——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项目动工建设。未来,翠亨新区将建设翠城系列产业园区,借“工改”契机,搭建更加广阔的产业发展空间。
共享红利
推动村集体收入增加4.95倍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工改”正是乡村振兴的金钥匙。通过村企合作,翠亨新区将南朗、麻东、麻西、竹头园等4个村集体收入由233.2万元/年增加至1386.9万元/年。
翠城1号·翠亨智能制造国际企业谷是翠亨新区首个村企合作“工改”项目,也是翠城系列产城融合园区的首个落地项目。项目位于南朗村,由废品收购站改建而来。项目向村集体返还1.5万平方米集体物业,村集体收入由原来的70万元提高至234万元,增加4.95倍。项目由此获得南朗村党代表、村民代表“双100%”表决通过。
【采写】南方 记者 雷海泉
【摄影】南方 记者 叶志文
【作者】 雷海泉;叶志文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