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杜甫的诗,人们脑海中总会浮现一个忧国忧民的老者形象,但其实,杜甫要比李白小十一岁,比高适小六岁。李白和高适到京城闯荡混社会的时候,杜甫还是个孩子。但杜甫的出身要比李白高适好,李白的父亲李客是商人,尽管很有钱但社会地位不高,所以李白一辈子都参加不了科举考试;高适尽管祖上是名门望族,但父亲去世较早,家里为了办葬礼,变卖了很多财产,一下子变得穷困潦倒,所以出身也不好。杜甫就不一样,“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你想想,一个小破孩能随便进出玄宗皇帝弟弟岐王李范的宅邸,能到中书令崔湜弟弟崔涤的府宅去听音乐看歌舞,这家庭肯定是相当有地位的。
杜甫自称“京兆杜氏”。“京兆杜氏”是一个以京兆郡为郡望的士族,自汉朝起便是名门望族,唐朝就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的民谚,魏晋时期就出了很多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杜甫的祖上就是西晋镇南大将军杜预,后一支迁往襄阳,所以尽管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但依然自称“京兆杜氏”是有一定道理的。
杜甫这一支一直是豪门望族,所以祖上当官的就特别多,曾爷爷杜依艺曾任巩县县令,这在唐代是一个正六品上的官阶;爷爷杜审言曾任国子监主簿,死后追认从五品上的著作郎;父亲杜闲曾任兖州司马、奉天县令等职,兖州司马是正七品上的官阶。杜甫的外祖母崔氏是太宗皇帝的曾孙女,也是世家大族,唐代的世家首推五姓:崔、卢、李、郑、王,尤其是排名第一的崔氏,更是皇族后裔。你说,杜甫这出身厉害么?
“京兆杜氏”大官多,猛人也不少,远的不说,唐代就有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的杜如晦,就是有名的“房谋杜断”的“杜断”,编撰过历史典藏《通典》的杜佑,晚唐的著名诗人杜牧等,但要说最猛的,非杜甫的爷爷杜审言莫属。
杜审言有多猛?举个例子,一次这哥们有次和朋友喝了点酒,口出狂言:“吾文章当得屈、宋作衙官,吾笔当得王羲之北面。”意思是说,我的文章写得很好,连辞赋大家屈原、宋玉都比不上我;我的书法天下无双,即便书圣王羲之都得对我称臣。
猛吧。自古到今,敢说文章比屈原宋玉写得好的人没几个,敢说写字比王羲之好的人也没几个,但同时说写文章比屈原宋玉好的、写字比王羲之好的,也就杜审言这一个。
当然了,猛人的世界,一般人理解不了。
杜审言小的时候就很有才华,二十五岁考中进士----这可比孙子杜甫强太多了。进士及第之后,曾做过隰城县尉、江阴县氶一类的小官,大约在基层待了十年左右,因为诗名远播,被召入朝中为官,与当时的名士宋之问、沈佺期、阎朝隐等一起被聘为修文馆直学士。说是学士,其实比学士低一点,主要是负责整理图书。在那个时候,皇帝宴饮游玩,只有宰相和学士可以跟随,但武周皇帝每次出游,都带着老杜,作为她的文学侍从兼宫廷诗人,后来还让他担任吏部任校考使。
由此可见,老杜深受武周皇帝的信任和喜欢。按理说,只要认真做事,低调做人,他的仕途应该是很不错的。
校考使的一项重要职能,就是给官员的述职报告写评语。在唐代的时候,各级官员每年都要写一份“行状”,也就是写一份述职报告,交到吏部,详细记述一年来的功过是非,表明自己的政绩。吏部则要由考功郎中和员外郎分别组织人员审阅并朱笔评判,作为对官员考核和升迁任用的依据。
以杜审言的文才,这点小事自然不在话下。有一天,他在一番龙飞凤舞之后,放下笔感叹说:“味道必死。”他说的味道,是指苏味道,时任天官侍郎,是吏部的二把手,是他的顶头上司。周围的同事一听,吓了一跳,赶紧问:“怎么了,出了什么事情?”杜审言一笑,说:“彼见吾判,且羞死。”意思是说,苏味道如若见了我写的判词,自愧弗如,肯定会羞愧而死!
原来当时人们把杜审言和李峤、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杜审言对此却有些看法。四个人中,他只看得起崔融,对那两个人不大感冒,特别是苏味道,简直有点嗤之以鼻。 这次有了机会,当然要好好发泄一番。其狂妄自负,由此可见一斑。好在苏味道和他交情甚好,把他的大话当作玩笑,不然非得结下仇怨不可。
你看看,老杜狂到什么程度了,连自己的顶头上司都看不起。
杜审言才华出众,放荡不羁,恃才傲物,经常口无遮拦,口出狂言。这种性格,朋友之间或许觉得是一种率真的表现,可在官场就不那么简单了,为此,老杜没少被贬,但他不以为然,依然我行我素。
圣历二年(公元699年),杜审言因为得罪朝中权臣,由洛阳丞贬吉州司户参军。好友宋之问尚在病中,仍抱病为他送行并赋诗:“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表达憾别之意。
多说一句,宋之问也是著名诗人,诗写得特别好,特别这首《渡汉江》更是流传千古,“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但这家伙人品不行,野史记载,他有狐臭,因此不能成为武周的男宠,只好逢迎张易之和张昌宗两个武周最喜爱的男宠。后来这两哥们被*,宋之问大难不死被流放,第二年回来的时候写了这首《渡汉江》。他回到洛阳之后,好友接纳他,把他藏在家中。但是当时因为武三思骄横专权,好友密谋诛*武三思,宋之问竟然卖友求荣,让自己的侄子去告密,导致好友被*,他也因此重新获得重用。
按说,吃一堑长一智,老杜已经吃过口无遮拦的亏了,应该好好警醒自己,不能再犯同样的错误,但这家伙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到吉安之后不久,老毛病又犯了,而这次,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唐代吉安是偏远之地,朝廷鞭长莫及,无心经营,所以当地治理水平低下,官员普遍贪赃枉法,老杜看不惯,经常忍不住出言讥讽,因此没用多长时间,他就把同僚们得罪了个遍。有一个叫郭若讷的司户,对杜审言恨之入骨,便跑到司马周季童面前栽赃陷害他,周季童也早瞧杜审言不顺眼,于是这些人沆瀣一气,竟然将他逮捕下狱,然后罗织罪名,想*之而后快。面对这飞来横祸,杜审言万念俱灰,想不到自己天纵之才,却死在这些小人手中。就在他悲观失望之时,有一个人却开始了营救他的惊天计划,这个人就是他的次子杜并。
杜并不仅天资聪慧,还是个孝子。八岁那年,母亲去世,他不胜哀痛,“每号哭涕泪中有血”,因此为时人所重。当他看到父亲无辜受冤,杜并义愤填膺,想着父亲在狱中遭受鞭挞之苦,他悲痛欲绝,终日不思饮食。他痛恨迫害父亲的人,可他小小年纪,又求告无门,便萌生了冒死报仇的念头。于是每天都到司马府前察看里边的动静,耐心地寻找机会。有一天,周季童在府内大摆宴席,请了很多客人,府中人来人往,杜并趁乱混了进去。酒宴开始,周季童坐在首席,众人推杯换盏,喧嚣迭起。杜并瞧准时机,悄然靠近正在举杯畅饮的周季童,乘其不备,从袖中猛然抽出匕首,向他连刺数刀。席间立刻大乱,府中护卫的官兵闻讯冲了进来,向杜并乱刀齐砍,杜并毫不胆怯,仍不松手,最终倒在血泊之中。
这件事轰动一时,杜审言的冤屈由此受到了重视,他被释放出狱,仅被免去了官职。杜审言收起儿子的尸骨,回到东都洛阳。他沉痛于儿子为自已惨死,提笔写下了血泪交融的祭文。左台监察御史苏颋深为杜并的孝行所感动,亲自为杜并撰写了墓志铭,称赞他“安亲扬名,奋不顾命,行全志立,殒而犹生”。在苏颋的主持下,杜审言的冤案得到彻底平反。后来武周皇帝闻知此事,授杜审言著作佐郎,后又升任膳部员外郎。
杜审言因祸得福,却付出了儿子生命的惨烈代价,不知他是否会为当初的冲动而后悔?
杜审言的诗写得很好,特别是五言诗,在初唐时期,水平还是相当高的。这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就入选了《唐诗三百首》。
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
那个很可惜杜甫并没有得到爷爷的亲身教诲,因为杜甫出生的时候,杜审言已经去世四年了,但杜甫一生都很推崇爷爷,曾说爷爷“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有专家研究过杜甫的诗后,说杜甫有很多诗是模仿爷爷的,比如这句“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就是从爷爷“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汲取了灵感而写的。所以杜甫诗写得好,那是有家传的,杜甫在儿子过生日的时候曾说:“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傲娇之情,溢于言表。
难得可贵的是,杜审言的缺点,杜甫继承的并不多。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