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人魏颢在为李白《李翰林集》作序中指出:“剑门上断,横江下绝,岷峨之曲,别为锦川。蜀之人无闻则已,闻则杰出。”这一蜀地人才的现象,明朝李贽在《续焚书》中进一步发现:“岷江不出人则已,一出人则为李谪仙、苏坡仙、杨戍仙,为唐代、宋代并我朝特出,可怪也哉。”作家蒋蓝认为,处于长江文化带的巴蜀地区自古出逸才奇人,人们在亦步亦趋之余,更有一种追求顿悟、灵动、突发而至、甚至剑走偏锋的峻急特征。蒋蓝所著的《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就为13位个性鲜明、身份迥异的蜀地非著名人物写真立传。通过他们,生动诠释了四川人具有的精神品格:担当、隐忍、勇敢、坚毅、多才、豁达、深情。
何夕瑞,何氏三圆琴”发明人,被人称为“从木匠到教授”的民间奇人。他初中未毕业,即开始跟一乡下木匠学习乡村木工手艺。后为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提琴制造专业特聘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兼职教授、美国环球弦乐协会贵宾会员。音乐界专家认为,何夕瑞制作的提琴“音色很美、音质通透、层次分明”。被誉为“世界小提琴演奏大师中的大师”的克莱默说:“我很喜欢这种有东方色彩线条的造型,音色非常适合我。”
从地道的乡村木匠开始
1957年,何夕瑞12岁,父母双双成了“右派”,下放到四川(今属重庆)荣昌仁义镇,全家10口立即陷入赤贫和饥荒。何夕瑞只得辍学,扛起扁担成为“棒棒”四处乱跑,成天在仁义镇到荣昌县城之间奔波。
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何夕瑞挑60斤稻子进城,再挑100斤煤炭回家。来回100里,每天挣8角钱。他当时是当地年龄最小、而且是最后一代的“职业棒棒”。
后来生活逐渐稳定了,母亲教何夕瑞拉手风琴。稍加指点,他便会识谱、拉琴。但这并不能维生哪!母亲找到领导反映家庭困境,这样,14岁的何夕瑞就到学校当上了杂工,月薪6元。1962年,16岁的何夕瑞拜木匠师傅师学艺。他肯钻,一年多时间就出师了。
以往要“三年出师”的老规举就次被打破了。当地维修犁头和水车的生意一直被一个老木匠垄断,何夕瑞没有名气,自然找不到饭吃。一天乘人不备,他跑到田头仔细研究了老木匠做的犁头和水车,才发现关键是“千斤栓”的处理,因为它与犁是平行四边形的受力关系。为了证明自己也具备这一技能,他声明凡是经他手的农具,永远免费维修。这样,找他维修、制作犁头和水车的农民就多了。加上何夕瑞体力好,动手速度比较快,那个老木匠逐渐没生意了,气得吹胡子瞪眼:“何二娃把老子的生意抢跑了。”“这不是弱肉强食。这是狭路相逢勇者胜。”大木匠至今不悔当年的执拗之举。
后来何夕瑞被荣昌一家机械厂选中,改行搞模具制作。但他无师自通可以拉手风琴,俄罗斯民歌《喀秋莎》《小苹果》……在基层企业里,这一手几乎被众人视为“绝技”,三个月他后就被调到宣传科,大展一技之长。
工厂要举办文艺演出,单位乐队缺少一把低音大胡。在那个年代,买乐器也要县团级单位出具证明,而且买也无处可求。他想:可否照着二胡的样子制作大胡呢?于是找来鼓皮、木料,在车间里捣鼓了几天,终于做出一把大胡。这把龙头大胡蒙上鼓皮后,因为气候潮湿,音色不亮。他就拿到火边烘烤,同事一见,笑称这个造型分明是“烤鼓专家”。这把依样葫芦画瓢做成的大胡,是他制琴生涯的起点。
一味模仿不能制作出好琴
小提琴作为西洋乐器中的皇后,发展至今已近乎完美。
从那一次“依样葫芦画瓢”之后,钻研制琴便成了何夕瑞一生的事业。
当时在四川很不容易买到小提琴,他就开始鼓捣,他发誓要做一把专业的小提琴。他当时自己不但连小提琴都没摸过,甚至还没有亲眼见过实物。
他看的是音乐期刊上迷迷糊糊的图片,依葫芦画瓢,由于买不到小提琴弦,四根弦用的是二胡弦。真是无知者无畏,他竟然跑到四川音乐学院请器乐专家“指正一二”。
一个教授被来自基层的热情所感,接待了他,试拉了几个曲子,面对何夕瑞殷切的眼神,说“不错,不错”。何夕瑞觉得自己“猜”对了很多东西,心头狂喜。教授转身拿来了自己的小提琴,弓一抖开,何夕瑞脸唰一下就红了,音色而醇,他感觉到心脏猛然涨大,瞬间塞满了胸腔简直透不过气来。两者差距太大,真有天壤之别。看着欲哭无泪的青年人,教授鼓励他要多看书、多听多看名家演奏,从音乐中掌握制琴技巧。
“一味模仿不能制作出好琴!”教授的这句话,令他开窍了。
他更大收获是,当时他就认定,凭借自己的悟性和对木头的娴熟程度,一定可以做出好琴。
“我要做中国韵味的提琴”
在何夕瑞钻研制作小提琴的这几十年里,他也在研究中国古琴。这源于无意中注意到的一个消息。1977年8月22日,美国两艘“旅行者”探测器携带了一张金唱片到外太空,唱片里收录了世界级音乐专家精心挑选的27首乐曲和55种地球语言等,其中收录了中国古琴演奏大师管平湖演奏的名曲《流水》,时长7分37秒,是27首乐曲中最长的。这个新闻在何夕瑞心中埋下了种子。
之后的有很长一段时间,何夕瑞走进了工艺的死胡同,他钻入了牛角尖的死角,几乎发狂。他父亲见他茶饭不思,有一天下午对他说:“老子不懂啥子提琴,但我是搞生物的,你应该从材料学思考,思考材料与音质的关系。”真是一句话提醒梦中人,回到材料学,回到本质的基点,他突然打开了眼界。
1983年夏天,他在西藏原始森林中,因为赶夜路遇到了狼群的跟踪。他身上仅有一把砍刀,怎么办?突然想起身上的照相机。他不断按动跨门,闪光灯发出的强光暂时阻止了狼群的靠近,但它们决不放弃。闪光越来越弱了,大木匠觉得大事不好,只好拔足狂奔,拼命赶路。远远看到一见屋子透出了电灯光,大声呼救……牧民家里的狗猛吼起来,犬吠声让狼放弃了追逐,他冲到牧民房子前,近乎虚脱。自此以后,他前后购买了几十台照相机!
1985年他只身到缅甸的原始森林里寻找木材,东敲西打,惊扰了树洞里一头大棕熊的睡眠。它从林中窜出来,张牙舞爪。大木匠在惊悚中告诫自己必须冷静,遇到熊不能乱跑。俗话说熊是瞎子,人不动就是上策。经过几分钟对峙,大棕熊才晃动着庞大的身躯回去了……
为了寻找到理想的制琴木材,他独自在一个又一个森林中踟蹰、寻找,即使经历了生死的考验,也无怨无悔,这些经历是他生命中难忘的插曲。
呕心沥血多年后,2003年,何夕瑞终于成功了,中国人有自己民族特色的小提琴——“何氏三圆琴”诞生了。
何夕瑞曾谈到他研制“三圆琴”的初衷:“我是在制作小提琴过程中感受小提琴的思想。我要填补中国民族乐器无低音的空白。”
三圆琴的琴头做成了如意状,琴身由上大下小各三个圆弧构成,这便是名字的由来。音孔为吉祥蝙蝠型,琴颈处变成了凹型。这些设计完全不同于西洋小提琴,却富含浓浓的中国风度。
“何氏三圆琴”的高品质得到了弦乐器制作领域专业人世的公认。2003年9月,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将一纸聘书送到何夕瑞手中,聘请已跻身中国著名制琴师之列的他为提琴制作专业教授。2004年4月16日,何夕瑞被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大匠之“大”
清华大学的老校长梅贻琦先生有一句名言:“大学之大,不在大楼之大,而在大师之大也!”在很多人看来,何夕瑞就是这样的人。是大师的大,大匠的大。
2018年年初,何夕瑞被查出已身患骨癌中晚期后,他抓紧一切时间,就在病房里完成了世界第一只“移轴、泡桐木中音提琴”的设计和制作。
中提琴是乐队重要组成部分,但因琴体过大不好演奏,下把时影响音准节奏。但何夕瑞破天荒地把琴头中轴向右移动,制作出两把与众不同的移轴中音提琴。经我和国际知名音乐人苏立华先生以及几位国内外收藏家、鉴赏家试奏后,感觉太奇妙了!
荣昌区有关部门得知何夕瑞生病这一情况后,积极为其筹备了一个特殊的演奏会。2018年7月10日下午,来自天津、四川、重庆等地的12位知名器乐演奏家齐聚荣昌,为73岁的何夕瑞举行了三圆琴、钟鼎琴专场演奏赏析会。这是何夕瑞生平生第一次举行属于自己的专场演奏会,也是他制琴50年来的首次大型演出。
休息的间隙,何夕瑞坐在音控室的木椅上,说话的嗓门没有在彩排现场那么大了,他感到了极大的疲惫。随行人员说,何老师说话10分钟就得休息一会,平时医生会要求他每天不能过度运动,走路也不会超过10分钟。但是一谈到琴,何老师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承认,每当疼痛来临,只要手里拿起他的琴,这就是抵抗病魔的最好方式。
第二天下午正式演出,何夕瑞坐着轮椅由女儿推着入场。与会人员纷纷起立,有人控制不住流下了眼泪。何夕瑞的听觉很敏感:“哪个在哭?不许哭!好好欣赏,错过了这一场演出以后就没有了……”
演出开始了。在闪烁的灯光之中,四川音乐学院管弦系低音提琴专业副教授毕虹,用何夕瑞制作的低音提琴演奏一曲“浪漫曲”后,何夕瑞突然被掌声惊醒过来,他的泪水早已经流满脸颊。
2019年1月17日,这位木匠教授怀抱着心爱的提琴,平静地离开了人世,将他一手打造的天籁炫音留给了人间。(摘自|《蜀人记——当代四川奇人录》 四川人民出版社 作者|蒋蓝)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