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子传奇系列终于迎来终章,最后说说“四蛇五狗张嘴蹬”中的“张嘴蹬撸子”。在之前的五支撸子中不是约翰·勃朗宁的作品,就是其模仿者或山寨品,只有最后这支撸子摆脱了与勃朗宁的瓜葛,由德国知名枪械制造商毛瑟公司独立开发完成。早在19世纪90年代,毛瑟公司就尝试涉足自动手枪的设计,其成果就是著名的毛瑟C96手枪,由于重量尺度较大,射击不易控制等缺陷,该枪在欧洲的销售并不理想。进入20世纪初,随着勃朗宁系列手枪的问世,自动手枪市场大热,毛瑟公司也把握商机,积极投入,由1904年入职的年轻工程师约瑟夫·尼克尔担纲设计,于1909年完成了一款特色鲜明的袖珍自动手枪,次年投产上市,这就是毛瑟M1910型手枪。
■说起毛瑟手枪,最出名的还算毛瑟C96手枪,不过该枪在欧洲市场销量不佳。
当时受到勃朗宁FN M1906型手枪的影响,发射.25ACP手枪弹的袖珍手枪十分流行,因此毛瑟公司将M1910型手枪同样定位于民用自卫手枪,采用成熟的自由枪机方式和平移式击针,尽量控制尺度和重量,全枪长139毫米,重量410克,在同类手枪中属于比较轻巧的款式。毛瑟M1910型手枪发射.25ACP手枪弹(6.35×16毫米),弹匣容量高达9发,相比同期弹容仅有5~6发的袖珍手枪拥有明显优势,这也是该枪的卖点之一。
■毛瑟M1910型手枪,发射6.35毫米枪弹,作为民用自卫手枪推向市场。
■毛瑟M1910型手枪及其枪套,其弹容量达9发。
毛瑟M1910型手枪最突出的特点在于套筒采用半开放结构,套筒前端顶部敞开,枪管暴露在外,枪管下方有两个凸耳,通过一根枪管固定杆固定在套筒座上,同时固定杆还兼用为复进簧导杆,只需拨动固定杆前端的卡销就能抽出固定杆,将枪管取下。这种半开放套筒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重,同时也便于平时的清洁维护。毛瑟M1910型的准星安装在枪管前端,缺口式照门固定在套筒后端。
■分解状态的毛瑟M1910型手枪,注意其套筒结构、枪管和枪管固定杆。
■毛瑟M1910型手枪套筒的细节照片,注意套筒前部呈开放状态,枪管裸露。
除了半开放式套筒结构外,毛瑟M1910型手枪在功能和细节设计上也别具匠心,包括引入空仓挂机功能,在弹匣内的子弹全部发射完毕后,套筒会锁定在后座位置上,提醒射手弹药耗尽,在插入新弹匣后套筒即可自动解锁复位并上膛,因此无需手动按压空仓挂机释放钮。此外,毛瑟M1910型还具有待击指示功能,在拉动套筒上膛后,击针尾部会从套筒后端的开孔突出,表明枪械已经处于待击状态。此外,毛瑟M1910型的握柄也与众不同,木制握片采用三面包围的样式,提高了握持的舒适度。在安全设计上,毛瑟M1910型采用了手动保险和空仓保险相结合的方式,手动保险按钮设在扳机左侧后上方,空仓保险在弹匣卸下后将锁定扳机,防止膛内有弹意外击发。
■处于空仓挂机状态的毛瑟M1910型手枪,插入新弹匣后即自动复位。
■毛瑟M1910型手枪的套筒尾部具有待击指示功能,在上膛后击针尾部会突出,同时可以观察到枪柄握片三面包围的特征。
毛瑟M1910型手枪上市后凭借优良的质量和毛瑟公司的品牌效应迅速热销,在1910年到1914年间售出6万余支。不过,毛瑟公司并不以此为满足,继续对M1910型进行改进,力图开拓军事武器市场。针对6.35毫米枪弹威力偏弱的问题,毛瑟公司于1914年推出发射.32ACP手枪弹(7.65×17毫米)的M1914型手枪,其结构基本沿袭M1910型,尺寸重量略有增加,枪长155毫米,枪管长87毫米,重量585克,弹匣容量减少到8发。在外观上M1910型和M1914型的最明显区别在于套筒后方的防滑纹,M1910型的防滑纹数量较少且分布在平面上,而M1914型的防滑纹更为细密,并排列在套筒后端两侧的弧形凸起上。此外,部分M1914型手枪的套筒上有一道棱线,被称为“驼背”型。
■毛瑟M1914型手枪,发射7.65毫米枪弹,尺寸重量较M1910型略有增加。
■“驼背”型毛瑟M1914型手枪,套筒上带有棱线。
■一战时期毛瑟M1910/14型手枪被德军采用为军官配枪,图中的军官就使用了一支毛瑟手枪。
毛瑟M1914型手枪在面世后成功获得了德国警界的认可,被列为警用枪械。在一战期间,由于鲁格P08手枪产量不足,德国军方也采购了毛瑟M1910/14型手枪作为军官配枪。一战结束后,毛瑟公司遭到战胜国的严厉制裁,军用枪械生产受到严格限制,而属于民用和警用枪械的M1910/14型手枪不在限制之列,成为毛瑟公司维持生存的主力产品,大量外销,其中就包括中国。在德国开始重新武装后,毛瑟公司为了赢得军方订单对M1914型手枪进行改进,于1934年推出M1934型手枪,在简化工艺的同时修改了握柄形状,其后部改为曲线造型,更符合人机工效。德国警察继续采用了M1914型,德国海军和空军也采购了一批作为潜艇艇员和飞行员的配枪,服役于二战时期。从1910年到1941年,毛瑟M1910/14/34系列手枪的总产量约100万支。
■毛瑟M1934型手枪,工艺上有所简化,修改了握柄造型。
■二战时期装备德军的毛瑟M1934型手枪,枪身侧面刻有纳粹鹰徽。
■二战时期使用毛瑟M1934型手枪射击的党卫军军官。
在德国以外,毛瑟M1910系列手枪的最大用户是中国。毛瑟是最早进入中国市场的外国军火品牌之一,以出色的工艺、过硬的质量赢得了极佳的口碑,自晚晴以来就深得中国军界和民间的信赖,因此毛瑟M1910系列手枪在中国也颇受欢迎,并被称为“张嘴蹬”。这个绰号的来历很有说道,“张嘴”是指该枪半开放式套筒结构,好像枪身前部开了嘴一般,而“蹬”的说法就比较有争议,一说是该枪抛壳有力,弹壳好像被“蹬”出来一样,也有人认为“蹬”乃“等”的谐音,因为该枪具备空仓挂机功能,在打完子弹后套筒向后固定,好像等待装弹一般,故而有“张嘴等”的说法。
■毛瑟M1914型(上)与M1934型(下)手枪的对比,主要区别在于握柄形状。
■毛瑟M1934型手枪及其枪套。
在中国,毛瑟M1910系列手枪最出名的逸闻与国民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有关。1915年10月,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结为夫妻,在婚礼上他将一支毛瑟袖珍手枪和20发子弹赠与宋庆龄作为结婚礼物,并称19发子弹准备留给敌人,在危急时最后一颗子弹留给自己。从时间上推断,这支见证了这对革命情侣爱情的手枪就是毛瑟M1910型手枪。
■1915年在日本喜结连理的孙中山夫妇,孙中山将一支毛瑟袖珍手枪赠予宋庆龄。
■一支带有原版包装的毛瑟M1910型手枪,在收藏市场上品相良好的毛瑟M1910型售价可达1500美元。
20世纪30年代初期,中国和德国进行了密切的军事合作,聘请德国军事顾问团来华协助中国军队进行改革,增强国防力量,同时大量进口德国军火,提升装备水平,打造众所周知的德械师,毛瑟M1934型手枪也随之成为中国军队的制式手枪之一,主要配备中央军的中高级军官和参谋军官。在革命战争年代,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如*、*、贺龙、张闻天等都曾使用过毛瑟M1934型手枪。新中国成立后,战时遗留的“张嘴蹬”大多被集中起来配备给公安警察部门,作为警用枪械一直使用到20世纪80年代,很多老公安对其评价颇高,足见品质之佳。
■一支民国时期进口的毛瑟M1934型手枪,是中央军中高级军官的配枪。
■中国进口的毛瑟M1934型手枪的侧面刻有“德国制”的铭文。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