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飞船在太空失控,宇航员太空跳伞会怎么样,是自杀还是自救?

如果飞船在太空失控,宇航员太空跳伞会怎么样,是自杀还是自救?

首页休闲益智宇航员逃逸更新时间:2024-05-11
阅读此文之前,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世鑫的笔记

编辑/世鑫的笔记

自从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第一次步入浩瀚太空开始,人们便展开了对太空的努力探索,但太空作为人类文明极少涉足的地方,自然也充满了诸多危险。

在载人航天事业长达62年的发展旅程当中,全球便出现过5次极其严重的灾难性事故,除了一次发生在模拟飞行中的事故意外,其余四次全都发生在飞船发射和返航当中,以至于不少宇航员都因此命丧当场。

那么,如果宇航员早在飞船发生事故前在太空跳伞,他都会经历什么状况,又能否凭借地球的引力吸引重返地球呢?

航天事业发展与灾难

在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权,展开了一段长达44年的冷战,为了更早的将对手“斩于马下”,双方也不约而同的将目光放向了更为神秘的太空当中

1957年10月4日,苏联率先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到太空当中,这颗卫星的升空,不仅宣告着人类航空史的开端,也宣告着美苏航天争霸战的正式打响,毕竟在人类的发展史中,一直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谁先在一片无主之地上插旗,谁就拥有这片领土的主权。”

于是在这颗卫星升空的一个月后,苏联便将一只经过培训的流浪狗莱卡送入太空,但因为当时技术尚不成熟,莱卡在刚飞上天后不久,就因为高温中暑而引起的心脏衰竭死亡,这次的失败,也让当时的一众科学家们明白,航天旅程显然要比他们想象得更加困难。

1960年,经过三年的计算和研究,苏联正式载人航天技术进行初步测试,为此,他们专门挑选并培训了一批体质出色的人来进行培训,一年后,加加林被选中成为这次飞行的宇航员。

在同家人进行道别后,加加林毅然登上了东方号航天器中进行升空,但好在这次航行并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加加林也在飞船绕地球航行一周后成功返回,成为了地有史以来第一个步入太空的人。

可还没等苏联高兴多久,美国载人航天进入太空的消息便立即传来,并且开始了更进一步的航天计划,也是就后来人们所熟知的双子座计划苏联在得知此事后,也不敢落后,决定开启制造一个能携带多人进入太空的航天器

于是在1963年,苏联上升号计划正式开始,可能是由于先前发展的过于顺利,苏联在此次制造飞行器时并没有进行全新的设计制作,反而是在原有的东方号航天器上进行了改造,甚至还压缩了舱内的宇航员的安全防护措施,来让更多的宇航员进入。

但好在幸运女神再次眷顾了苏联,让他们的这次航天之旅又一次取得成功,不过这也使得这群苏联的科学家们变得更加狂妄,最终导致了航天史上首次重大灾难的产生。

航天史上首次航空灾难

1967年4月20日,苏联确定了科马罗夫和尤里·加加林作为联盟一号航天器的飞行员执行飞行任务,而他们的任务便是乘坐航天器联盟1号在太空中同联盟2号完成对接,如果完成,这将是航天历史上的又一壮举

不同于苏联民众们的激动和兴奋,宇航员科马罗夫和其他的工程师们却显得有些忧心忡忡,由于对接计划任务繁杂,想要顺利完成需要大量的时间进行研究计算,但因为研究周期较短,航天器上仍存在许多安全上的隐患与问题,甚至在测试中就已经显露出了诸多弊端

如果想要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和计划顺利进行,显然需要暂停原有的发射计划,对航天器进行修补和改良,但当时的苏联已然夸下海口,没有人愿意承担任务延期的损失,据说当时苏联的部分高层还专门找到马卡罗夫进行威胁。

要知道,在当时联盟号开发团队的工程师鲁萨耶夫所写下来的缺陷报告,就足足有10页之多,其危险程度可想而知。

迫于无奈,科马罗夫最终还是选择乘坐飞行器进入太空,发射9分钟后,飞船成功进入太空轨道,但随后便是各种故障的接踵而至,就连飞船上所装备的一些太阳能电池板也没有正常开始工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科马罗夫成功将飞行器调整到入地轨道航线之中,开始进行返航,但在即将到达地面时,飞船的主动降落伞功能失效,返回舱不仅没能得到很好的减速,反而在引力作用的不断加速指甲化成一个火球,俯冲并坠毁在地面,宇航员科马罗夫也就此身亡。

科马罗夫的牺牲,也让后续针对航天领域进行发展的国家,开始加大对宇航员人身安全的保障,比如苏联在1975年制造的“联盟”FG运载火箭中,就专门配备了应急逃逸系统,为的就是让宇航员能在火箭顶端的逃逸塔中进行逃脱

在1983年9月27日苏联的“联盟”T-10A载人飞船爆炸事件当中,也是多亏了逃逸塔的存在,才让当时位于驾驶舱中的宇航员得以逃脱,但航天器材料精密且要求极高太空中环境又复杂多变,说不准什么时候就会出现器材故障的情况

就像苏联的前宇航员列昂诺夫在执行出舱行走的任务时,因为航天服的故障而承受了几十秒的失压,但就是这短短的几十秒,却让列昂诺夫险些丧命,虽然最后有惊无险,但也让他足足瘦了十几斤。

因此,相较于逃生装置的更迭换代,降落伞却一直牢牢把控着一众逃生装置里的首位,以至于流传出了“流水的逃生装置,铁打的降落伞”这句调侃,那么,在飞船失控时,航天员能通过跳伞进行逃脱么?

太空跳伞的风险

截止到目前为止,人类最高的跳伞记录仍是曾担任谷歌副总裁的阿兰·尤斯塔斯在2014年10月份创造的,其跳伞高度相较于地面距离41419米之远,属于大气空间的中间层,而太空的最低高度标准也有着100~110公里的要求。

由此可见,人类目前并没有在太空进行跳伞的实例,那么,如果真的有人在高空中进行跳伞,他的结局会如何呢?

首先,我们要了解到,地面到太空的划分主要分为:地面、大气层、外太空层次而人类如果想在外太空中进行跳伞,必须就要经历地面到外太空,再从外太空到地面的两大过程

由于地球引力的影响和大气层中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等多个气流层的摩擦力阻碍,人们要想前往太空,必须要以极其夸张的速度穿破这多重阻碍,而从外太空返回地面则会因为引力的影响不断加速

在这种速度的加持下,物体会同周围的压缩空气进行作用,从而在物体周围产生极高的高温情况,就像航天器周围的压缩空气有时甚至会达到4、5千摄氏度一般,人类如果贸然暴露在这种高温环境下,不出片刻,便会彻底融化

而且,就算他能避免高温的影响,目前现有的降落伞也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气流来进行有效的制动和减速,反而会被周围的高速气流瞬间撕毁,由此可见,宇航员在太空中进行跳伞,以目前的技术来看,显然与自*无疑。

而尤斯塔斯之所以能在4万米高空的中间层进行跳伞,也全靠他所专门定制(据悉耗资12.5万英镑)准备的太空服,他的太空服除了具备加压作用外,还有着极高的绝缘性能,能有效避免他同大气摩擦后产生高温所导致的起火情况。

在从高空跳下后,他下落的追高时速甚至达到了恐怖的每小时1287.5公里因为速度过快,甚至同地面产生了小型音爆情况。

音爆,又称声爆,是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速度突破音障时,产生冲击波而伴生的巨大响声。音爆的声音能量巨大,听起来像爆炸一样。音障高密度能量释放时,不仅会引发一声巨响,还会震碎玻璃,甚至是造成耳聋,严重情况的话,还能造成建筑物倒塌。

得益于装备的妥善装备部署,尤斯塔斯得以安全降落,并完成自己高空跳伞的壮举,因此,太空跳伞在理论上来说是可以实现的,如果装备材料合适,在能够避免高温热量和制动减速等负面情况的影响时,人类可以完成太空跳伞这一行为

时至今日,宇航员在太空中遇到险情向地面坠落,最为稳妥的处置办法还是待在飞行器里使用飞行器的减速装置,进行最大程度的减速后在合适的高度进行跳伞。

而且,长时间处于太空失重情况下的宇航员,大部分也都会出现肌肉萎缩和骨质疏松的情况,在没有提前适应新的重力环境时,贸然进行极限的跳伞行为,也会极大的减少他们的生存几率,由此看来,太空跳伞这一行为的实现,仍然任重道远。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