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真善美——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人性的真善美——评影片《一个都不能少》

首页休闲益智一块都不能少更新时间:2024-05-11

《一个都不能少》是继《秋菊打官司》之后在威尼斯再次夺得金狮奖,张艺谋成为第一个在威尼斯双冠的亚洲人。影片《一个都不能少》改编自《天上有一个太阳》,讲述的是一个山村代课教师魏敏芝奉行高老师的嘱咐——一个都不能少,从而展开的一系列故事。从中反映出农村的教育落后,得不到物质保障,教学质量差的问题。

当今中国有13亿人口,而农村就有8亿,上不起学,中间辍学的人基数很大,虽然有希望工程但是只是饮鸠止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农村生活的落后是中国长久以来的重大问题。而农村的教育问题更是重中之重。但是也反映了魏敏芝的诚信和坚持

影片讲述了一小学老师教一班穷苦的农村学生,因要回家放假回乡一个月,村长找来只有十三岁的魏敏芝担任代课老师,并答应给她工钱五十块。因为她答应了高老师“一个都不能少”,并且每天抄一篇课文,什么也不讲,也不上学生出去,就按点下课,天天查人。做着自己所答应的诺言“一个都能少”。

当其中一个学生因为跑得快被拔尖去县里的学校上学,魏敏芝硬是不给人,最后让村长硬把人带走。而另一个学生张慧科因为家里贫穷欠钱,上不起学去城里打工去了,又失了一个学生,魏敏芝一连不见了两个学生,不知如何向高老师交代好,于是就决定到城里找张慧科。为了凑够足够上县城的钱,她带领学生去搬砖,想尽办法去赚钱,甚至逼学生交钱。最终混上车,但是半路被发现,一路艰辛地走到城里。

到了城里为了找到张慧科先是发小广播,然后写寻人启示,最后在电视台门口站了一天半,终于见到了台长,上了电视节目,找到了张慧科,并且得到社会上热心的的帮助,得到了许多学习用品和资金。《一个都不能少》反映了农村教育的落后和贫苦。也突出了魏敏芝作为一个小学老师的责任心。

影片刚开始魏敏芝因为高老师的一句话“一个都能少”而天天看着学生,甚至不教课,也要保证人数。刚开始观众可能不理解魏敏芝的做法,只顾保证人数而不保证质量。到了后来因为明星之被县里选上而不放人,更是感觉百思不得其解,认为她不懂得变通,一昧地遵循规章制度,其实这正是一种可贵的品质,似雷锋般的执着与倔强,认定了一件事就会义无返顾的做下去。

影片在后面更体现得淋漓尽致,观众也深深被这个只有13岁的小学代课老师所打动,被她那种品质和责任心所信服。魏敏芝为了去城里找张慧科想尽了办法,而到了城里又为了寻找走丢的张慧科而苦苦地寻找三天,不吃不喝,所有的钱都买了笔和纸,张贴寻人启示。电视台门卫以没有身份证明而不让进,魏敏芝在门口苦苦等了一天半,见带眼镜的就问是不是台长,晚上吃别人剩下的面条充饥。为了一个不相识的人,只是有一个月的师生关系,为了一句“一个都能少”的诺言,而付出了那么多,这就是人性的真善美,这就是农村人的淳朴民风。

在张慧科的要饭过程中,遇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有的人给他吃的,有的人给他活干让他自力更生。而城市中的热心人士和冷眼旁观的人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了人性的恶与善。

当今的世界物质与精神发展极不平衡,人们只重视物质生活而放弃精神享受,导致自私自利,以自己为中心,贪图享乐。在魏敏芝为了能在电视台登上寻人启事,没有任何证件的她就在电视台门口死等台长,每碰到一个戴眼镜的人就追上去问人家是不是台长。最终她用自己的执着打动了台长,当台长得知魏敏芝已在门口等了一天,他怒斥女门卫的怠慢行为。人物身上的正义感和同情心被加深刻画。也让观众看到,城市中不仅仅是赤裸裸的金钱与金钱的关系,而且还有人道主义,充满着人文的气息。

在面对摄像机镜头,循循善诱的女主持人让魏敏芝讲话,魏敏芝却无言以对,甚是木讷。但当主持人要她对电视机前的张慧科讲几句内心话时,这个女孩再也控制不住委屈,泪流满面地说,张慧科,你跑到哪里去了呀?我都找你三天了,你怎么还不回来啊?魏敏芝的真情告白再次令观众动容。年仅十三岁的乡村教师竟有这样的毅力与执着精神,竟然有这样的责任心。魏敏芝的举动不仅感染了群众纷纷捐款捐物。又一次证明了人性的真善美,人心的善良与美丽。

影片的结尾,魏敏芝让学生们用手中的彩笔在黑板上每人写一个字,魏敏芝先写了一个字:天。接下来是同学们写,轮到张慧科的时候,他说,老师我可不可以多写两个字?得到老师的肯定答复后,他写下三个字:魏老师。这是一个意味深长而又颇给人一种温暖启示的结尾。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