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攀登选择何种方式出行?

户外攀登选择何种方式出行?

首页休闲益智一绳到顶更新时间:2024-05-09

按照组织形式,攀登可分为自主登山、半自主登山和商业登山。

自主登山

自主登山一般是专业登山家采取的登山方式,全程自给自足,不依靠外力,其中以著名的“阿尔卑斯式登山”(简称阿式登山)为代表。阿式登山指携带少量必需物资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冲顶。以2-3人组成绝对信任的小队,以轻量化的装备和补给进行快速的攀登并安全返回。最早流行于阿尔卑斯山附近,该山不高,最高的勃朗峰海拔4810米,攀登时间不长,好手花费48小时甚至一天就能搞定。阿式登山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般适合低海拔山峰。随着现代登山的兴起,以及攀登装备的轻量化发展,不少登山界的大神也以阿式攀登8000米级的山峰。

自主登山除阿式登山方式外,还有一种solo登山方式。solo通常是攀登者一个人在线路上,从BC(大本营)到顶,攀登者不会利用固定路绳,梯子,和沿着前人的脚印前进,也不接受别人的帮助,包括行进过程中和外界的通讯联系。简单的说就是独自一人爬山。无队友、无支援,与大众有组织、有配合的登山截然相反,对经验和技术有极高的考验。我不推崇solo登山方式,容易发生意外。

半自主登山

半自主登山是介于自主登山和商业登山之间的一种攀登方式,需要领队现场修路(在一段时间内只带队攀登一次,如果反复带队攀登也预先铺设好路绳);自己准备帐篷、技术装备;自己准备营地餐;可自己负重,也可租用马匹背夫;救援人员薄弱,需要借助外力;登山参与者需要自己完成使用上升器、过接点、下降等技术;下降和上升没有外力可以借助;办理合法的登山手续;有户外登山公司参与其中。我参与过的登山大多是这种方式。

商业登山

商业登山基本都是喜马拉雅式登山(简称喜式登山)。喜式登山是一种多人围攻式的登山方式,需要很多人的参与,向导、协作、厨师、高山医生等,登山者和协作人员需要在过程中反复适应。商业团队提前铺设好道路、在各高度建立营地并储备物资,提供可选择的技术装备以及马匹背夫租赁,多天完成登顶。喜式登山少则5,6人,多则数十人上百人,组织分工非常明确,使得不是专业登山家的普通人也能进行高海拔登山运动。

喜式登山的基本过程是这样,探路组负责探路,修路组带路绳上去修路,运输组运送营地物资,建立Cn营地(根据路线难度和长度建立营地,比如珠峰要建立7个营地),冲顶组负责冲顶,这是A组。A组冲顶完毕后,根据天气和队员体力组织B组,C组。运气好,后勤组还有机会冲顶。喜式登山的总体节奏慢,需要大量的物资,长时间的等待。这种高山保姆式登山活动不需要你负重,收费一般非常高昂,比如最著名的珠峰北坡攀登,被国内的西藏圣山探险公司垄断,只能进行商业团队攀登,不允许自主攀登,收费30万人民币,再加上装备费用和1个月的时间成本,基本上一次攀登的花费在40万左右。

阿式登山一日往返,不需要露营,也就不需要负重。如果户外运动需要在野外露营,又无旅店提供,那么负重不可避免,阿式登山就无法解决参与者的住宿问题。喜式登山适合非专业人士的高海拔登山,有专业服务人员帮你铺路、提供住宿和饭食,不需要负重登山。但是也需要你自己能够对抗高反和寒冷,登顶成功。8264论坛上,一个商业队组织高海拔登山,12个人中有三人险些丧命,三个1.78米160斤的汉子在简易床板上昏迷,是高反脑水肿,睡过去没意识,幸好住客栈,发现的早,马夫将其背下山,直升机救援,花了4000多美金。如果住帐篷,可能发现时就是尸体了。可见,不论高强度的阿式登山,还是保姆式的喜式登山,你都要确保自己有足够的体能完成活动。如果是高海拔登山,你还要能够适应环境,应对高原反应。

这便引出另一话题,户外出行你选择自保方式、互助方式,还是被照顾方式出行。

自保

自保方式就是自我保护出行,类似于一群solo组队出行。既不是阿式轻装出行,也不是solo独自一人出行,而是阿式与solo的一种优势互补。对个人体能、技术、经验等的要求较高,几人组队,确保脱离队友的帮助依然能完成活动,但又不提倡单打独斗。大庆荣耀之旅的领队牧笛歆声便主张这种户外出行方式,与他多年来的经历不无关系。

早期去鳌太,牧笛歆声与空省一起报名参加,两人都是大庆的户外运动爱好者。可是两个人步速和习惯相差较大,以至于鳌太穿越期间,两人都没能一起完成,而是个人独立完成。牧笛歆声第一次参加全国户外团走夏季狼塔C V线,结识了柠檬(将木东),当时柠檬与队友结伴,装备分开。可是过冰河的时候,水流太急,其中一人的背包被大水冲走,无法找回。结果一路上,柠檬就在无装备的情况下与大家凑乎地完成活动,状况有些不忍目睹。牧笛真切地感受到,装备不能分开装,一旦出现意外,很容易导致活动无法继续,甚至出现更严重的情况。

柠檬(将木东)

装备丢失后的状况

互助

搭伴互助还是自保式互助?柠檬的例子就是很好的搭伴互助的反面教材,也有很多全国驴友的事故就起源于搭伴互助方式。几个人约伴出行,有的背住宿装备,有的背吃食,有的背登山绳索等用具。结果路上出现意外情况,这些背不同用品的人员分开了,以至于这几个人都无法找到所需物品。牧笛歆声曾和天涯客鲁哥登山,结果出门有人忘记带露营装备。鲁哥在路上安排好混帐的人员,没想到露营地容纳不了那么多帐篷搭建,就有人被迫到其他地方露营。结果安排混帐的几个人没能穿插开,背帐篷的人走了,没带帐篷的人留下,等到发现时为时已晚,于是有人在山上冻了一宿……这些人的体能和精力相当,就因为搭伴互助使得物品分装,途中意外分开,使得每个人都陷入尴尬境地。于是牧笛歆声坚持每个人必须背负满足个人活动所需的物品,不能分开装包,以防意外分开,造成麻烦。

那么自保式互助是否可行呢?也就是每个人确保背负活动所需物品,如果能借助他们帮助更好,没有他人帮助的情况下,也能自行完成活动。比如,带自热米饭,没准备加热炉具。能借助他人炉具烧热水,当然好。如果不能借助他人炉具烧热水,自己喝冷水也没问题。那么当然可行。但是高寒地带,一直不能喝上热水,自己又没带加热炉具,就会留有隐患。这种情况下,就不可行。实际上,自保就没有成立,因为你需要得到别人给你加热水才能确保活动进行下去。如果每个人都在自保的情况下,再伸手帮助他人,这是最佳状态。几人组队而不是solo出行,本身就是想获得团队的力量。

照顾

照顾与互助是不同的。照顾是指一方对另一方的照料、看顾和帮助。互助是双方相互帮助。可见照顾是单方面的给予,互助是双方面的给予。我个人不赞成单方面的给予,往往会拖垮施与方。就说千户外的第十届负重百公里,追风带新人李大妮参加百公里。一路上对大妮照顾有加,帮大妮背负较多物品,尽可能减轻大妮的负重。然而大妮还是脚部不适,步速上不来。追风实在跟不起那么慢的步速,最后选择先到终点,然后返回接大妮,以至于此届百公里,追风的公里数达到200公里。即便追风经常越野跑,也感觉累坏了。

我还见过孤独塞翁带同学参加箭扣长城活动,开始还能自己背负饮用水,让同学不背包。可是正逢那天天气很热,带的水不够两个人开怀畅饮。塞翁还不停地告诉同学不要大口咕咚咕咚地喝水,并且自己忍着不喝水,尽量把水让给同学喝。路上塞翁还多次要帮我背包,我都没有答应。原因就是,虽然塞翁体能比我们强很多,但是如果负重过多,体能透支,很可能我们无法帮助到他。下山后,塞翁因为缺水,严重透支身体,勉强撑到目的地,买了一堆冰激凌开始狂吃。那次可是把他累坏了……

即便是商业攀登,有商业登山团队的保姆式照顾,可轻装登山,完成攀登也并非一件易事,需要对自己负责,严格遵循领队的指令,并熟练基本的登山技巧。在高海拔的寒冷恶劣环境下,持续进行攀登运动和过夜,即便有保姆一样的照顾,个人感觉也并不好受。体能和毅力是他人无法给与的,需要户外攀登者自身具备。因此,你指着别人来照顾你,那么不如待在家里,别出来给他人添麻烦。

不仅户外登山我不赞成这种照顾方式,生活中我也不赞成这种照顾方式。如果每个人都能将自己照顾好,那么所有人都不会很累。如果让一个人照顾另一个人或很多人,那么施与者很可能透支能量而生病或身体衰退,以至于演变成他人照顾的对象。被照顾方根本没学会自立或照顾他人,又怎能照顾好当初的施与者?那么强弱联合转变成弱弱联合,将会是何等凄悲的状况?

户外出行,你想好选择何种方式了吗?欢迎大家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说说你见过或听过的故事……@在云端漫步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