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轿喜事》:致敬经典还是消耗经典?

《花轿喜事》:致敬经典还是消耗经典?

首页休闲益智悠长人生红包版更新时间:2024-04-17

作者:杨韵莟

2001年年初,一部古装电视剧在短短20集里,讲述了因“上错花轿”,却意外收获真情与真爱,最终五对有情人终成眷属的故事。该剧节奏紧凑而又不失缜密,悬念迭起,妙趣横生,豆瓣评分8.5分,这便是二十余年来,被观众津津乐道的电视剧《上错花轿嫁对郎》。

22年后,翻拍自《上错花轿嫁对郎》的《花轿喜事》播出,相同的人设,近乎一致的情节,在制作水准与影视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却遭到几乎一致的批评。“满分的试卷抄成不及格”,是无数观众对于《花轿喜事》的评价。那么,在老版的剧情与人物都趋于成熟的基础上,为何《花轿喜事》不进反退呢?

粗糙的叙事细节,让经典“四不像”

在叙事方面,老版剧目《上错花轿嫁对郎》中,一切机缘际遇都是由“上错花轿”引起。扬州城内两位小姐同时出嫁,看似美满姻缘的背后,却都有难以言说的不得已。一场大雨,让两支送亲的队伍同时躲进仙女庙避雨。雨过天晴之后新娘们却上错了花轿,但是“错”中自有天意,从此她们走上了完全不同的人生轨迹,并收获了至真至纯的爱情。老版的叙事逻辑,虽有无数的“巧合”,但因细节处理得当,“巧合”中融入了许多“巧思”,所以这些“巧合”并不让人觉得生硬。新版《花轿喜事》在老版的基础上加入了许多新的情节,本意是想让故事更为流畅自然,却因细节粗糙显得“画蛇添足”。例如,在齐府这条感情线索中,齐天磊突然向李玉湖表白,可谓感情进展神速,但在此之前的剧情铺垫与人物演绎中,却似乎缺少循序渐进的情感积累,导致男女主爱意来得“突然”。

在服化道、拍摄制作等细节上,制作水平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有所下滑。如李玉湖与齐天磊在宅子中切磋武艺一段,《上错花轿嫁对郎》中的打斗画面顺畅自然,配合远景画面,亭台楼阁中两人相辅相成,环境与人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失为一副绝妙的“情人图”,凸显了两人的般配与契合。但在《花轿喜事》中,这一情节采用镜头慢放的处理方式,更像浪漫偶像剧的夸张渲染,有失真实且略显刻意。再如,军营这条感情线索中,杜冰雁女扮男装混入军营,却顶着精致的妆容,与老版里素面朝天、粗布麻衣相比,细节的处理过于“粗糙”。当杜冰雁的女性身份被发现后,因军纪严明,要割发代首,一头长发被割到齐肩位置。然而在下一段情节中,杜冰雁与将军惺惺相惜、情意绵绵的画面里,长发居然立刻“恢复”。这等“粗心”的操作,也让《花轿喜事》整体的叙事逻辑变得“敷衍”。

浮夸的角色塑造,让经典“相见不如怀念”

《上错花轿嫁对郎》的每一位角色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韵味十足,尤其是两位女主角李玉湖和杜冰雁,两人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都颇有鲜明特点与独特魅力。一位是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富家千金;一位是豪情飒爽、敢说敢做的武官之女。她们的性格天差地别,美得也十分不同,颇有一股美人在骨不在皮的韵味。尤其是杜冰雁掀起盖头微微一笑的画面,堪称绝色,完美演绎了江南女子的温婉端庄。反观《花轿喜事》,两位女主除了人物设定的“一文一武”之外,在人物的塑造,甚至服化道上,并无本质区别。杜冰雁的端庄美丽,似乎稍有欠缺;李玉湖的活泼好动,又似乎过于刻意,尤其是坐姿、走姿、跑姿都明显缺乏古代女子仪态上的考究。即便同样是刻画武官之女,老版的李玉湖灵气十足,又不失端庄得体,而不是坐着的时候叉着腿,看似缺少家教、匪气十足的江湖女子。

除了两位女主角之外,《上错花轿嫁对郎》的配角人物也是个性鲜明:阳光善良的哑妹、阴险腹黑的柯少、仙风道骨的师傅……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是“有效出场”,让观众足以分辨人物、记住人物。而显然,《花轿喜事》在人物塑造方面的功力不足。以哑妹为例,曾经笑起来灿烂阳光、心地善良的哑妹,在新版中被塑造得傻气十足,灵气欠缺。难怪有网友评价:“哑妹”只是“哑”,而不是“傻”。

诚然,翻拍经典是中国影视创作的常态,无论是古典名著,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还是经典剧集,如《还珠格格》《流星花园》《射雕英雄传》等,无不被多次翻拍制作。事实上,一些经典确实需要不断地精耕细作,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技术的进步,不断融入新的文化语义与时代精神,更有利于经典作品持续迸发新的生命力。也有利于不同时代的观众对其进行理解,搭建与时俱进的桥梁,实现经典与时代的现实性沟通。

然而,一些翻拍剧乘着时代的东风,打着弘扬经典、致敬经典的旗帜,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究其原因,无不是在创作中缺少对经典的敬畏之心,走捷径,丢弃了传统的营养,使翻拍变成了影视快餐。比如,《上错花轿嫁对郎》根据故事发生的地点,吸纳了不少扬州文化,婉转悠长的扬州小调、地道有趣的扬州方言等让剧集增色不少,而《花轿喜事》中,这些颇具魅力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几乎消失殆尽。

所以,翻拍制作到底是致敬经典还是消耗经典?在一次次的翻拍演绎、改编诠释中,经典究竟是保持了生命力的光泽度和持久度,还是被一次次地当做炒作的噱头?这些问题值得我们深思。(杨韵莟)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