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2023: 文明工程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1993-2023: 文明工程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首页休闲益智拯救宠物大亨2023更新时间:2024-04-30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

国际化智库型NGO的形成

1993-2023

文明工程三十年的探索与实践

文明杂志社:

国际化思想传播平台创立过程

撰文/娄晓琪

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创始执行会长

文明杂志社创始社长兼总编辑

历经文明衰败的近代,中国进入文明复兴的现代历史。伴随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共产党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开始提出和建立文明范畴和文明话语体系,1982年的十二大、1987年的十三大、1992年的十四大把人类文明和世界文明作为其思想和实践的最高范畴,把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精神文明的建设作为中国人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任务。

这就是1993年开始的文明工程探索与实践的思想历史背景。

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的嘉峪关。2019年,**在嘉峪关长城考察时强调:长城凝聚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众志成城、坚韧不屈的爱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代表性符号和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文明工程开始于被国内外舆论严重诟病的首都北京“如厕难”问题。由《北京日报》和《北京晚报》倡议,以首都新闻界和首都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部门共同发起并组建的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为主要组织发动机制,为社会各界参与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平台化推进的方法。

文明工程在北京市委市政府支持和民众广泛参与的基础上,通过跨学科、跨领域的调研,利用文明工程方法理论体系,探索推动解决比较严重而明显的城市文明问题,加快了文明城市建设发展步伐。

经过不断提炼和深化实施,致力于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文明工程,在以文明思想、理论、实践方法来构建中国式文明话语体系的道路上,至今走过了30年的艰辛历程。

产生于先秦时期而被后世高频率引用、注解和论说的“浚哲文明”“文明以止”“天下文明”和“文明以说”,是中华文明思想的四大著名论断,构成四象逻辑矩阵,我们可以通过还原其本质含义和类指意义来总结文明工程发展阶段的历史经验及其未来愿景。

中国的母亲河黄河,孕育了华夏儿女,雄伟壮丽。

1“浚哲文明”

——以“文明怎么了”为核心问题:

文明工程的开创与复杂性问题解决方案

“浚哲文明”,这是中国人的文明概念首次出现于《尚书》,也是世界文明史上首次表达文明就是理性构造人类共同体和智慧化组织社会发展的典范。

此处用以说明文明工程的跨学科开创,这便是文明工程的第一阶段:1993年至2001年,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的创立,调研探索了一批已成为舆论焦点的首都城市发展及其形象问题,通过研究和试点实施形成有效的解决方案。

1980年8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在深圳设置经济特区。图为深圳夜景。

改革开放初期,是一个学习借鉴世界城市化进程的有效经验、实现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并不断向世界展示中国新形象的关键时期,亟须系统探索和研究解决中国新时代城市更新发展中面临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

其中包括公厕问题、城市美学问题、科技发展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基础设施改善问题,以及如何有效提升城市文化形象、如何建设城市历史文化的标志,尤其是城市文化体系如何传承和如何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问题,都是需要北京市委市政府积极支持、民众广泛参与的社会复杂性系统的发展问题。

1994年,北京首都文明工程课题组发起首都城市公厕设计大赛。图为大赛征集到的设计方案。

在此背景下,能够比较有效地调动社会力量和社会资源支持参与的文明工程应运而生。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是意义重大的科学哲学方法论,具有前沿的思想意义与实践指导性。

文明工程实践探索正是在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开始起步,文明工程理论问题与方法探索也被提出并逐步通过探索研究和实践实施完善。面对社会问题动态的多变量和多系统动态叠加带来的动态变量融合突变问题及弱势群体问题被不断掩盖等社会发展问题胶固化状态,文明工程理论研究实践启动。

在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的指导下,文明工程根据当时首都北京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以及北京再次申办奥运会和举办奥运会所产生的面向未来的建设发展需要,在深入调研和实践探索的基础上提出并逐步完善,形成了解决动态开放复杂城市系统问题和创建文明城市的文明工程思想理论与方法体系,即文明工程理论与文明传播实践的“L聚融式动态系统”模型。

文明工程的这个理论与实践模型,在首都公厕革命、城市雕塑建设、中华世纪坛、城市人文环境与形象设计、科技扶贫、环保公益、人文奥运、奥林匹克文化传播、文明交流互鉴、文明对话和文明国家话语体系等一系列探索解决方案的课题研究和实践方案的实施中成效显著。

2008年8月8日晚,中国歌手刘欢和英国歌手莎拉·布莱曼共同演绎北京奥运会主题歌《我和你》,唱响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赞歌。

在当时,这是全国第一次采用系统科学、城市科学、管理科学、工程学、传播学、社会学、美学等众多跨学科理论和跨领域方法解决以城市发展为代表的文明建设问题,开始了文明工程的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在国内和国际学术界与舆论界都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首都北京文明城市建设实践证明,文明工程是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和有效解决大城市开放复杂社会问题的重要组织方法和管理工具之一;由于文明工程思想的系统性与问题的针对性、方法的有效性与方案的开放性,使之成为公众参与促进文明城市发展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

2“文明以止”

——以“文明是什么”为核心问题:

《文明》杂志的创办与文明传播工程的实施

“文明以止”,出自《易传》,是中国人在世界文明史上首次表达坚守文明之道、类指坚持文明发展道路的著名论断,用以说明文明工程的第二阶段:文明工程向纵深思想和广域实践的方向发展。

2001年12月,《文明》杂志在北京正式创刊,是在中宣部和中共北京市委的支持下,经中央有关机构特批,由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主办、文明杂志社编辑出版的一本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沿智库型国际一流水准视觉人文杂志。

北京天安门广场前,各族人民欢聚一堂。

《文明》以传承中华文明、展示世界文化为己任,以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促进中华民族凝聚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呈现世界文明多样性为目标,用中国人的视角关注精彩的人文世界。

文明工程以“文明是什么”为核心主题,组织起国内外各领域专家、学者、政要和社会活动家,聚焦重要的文明话题,展开大量思想研讨与实践经验总结,开启了具有长远意义的文明传播工程,也就是文明工程进入文明价值的凝聚和升华过程的新阶段。

中国文化如何走出去?中国故事怎么讲?文明传播工程的探索是:文化自立看文明、文化自觉知中国、文化自信走世界。

首先是坚守中华文明的立场,超越“西方中心论”,敢于提出文明史的重大问题,引领文明史观的树立和文明传播方法论的创立,力争中国人等非西方人的文明话语权。

其次是以中华文明的原创性为基础,超越“东方专制主义论”,勇于探索文明思想产生和发展的规律,重新设置其逻辑前提和主题矩阵,建立逻辑自洽、推论有效、结论可靠的文明话语体系。

秦始皇兵马俑一号俑坑,陕西临潼出土。

再次是从理论框架上,构建符合全人类共同价值并超越西方霸权话语解释力的文明范畴,还原和界定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叙事方法,摈弃西方意识形态强加的概念或词汇、判断或结论。

最后是在实践探索中,打造摆脱西方意识形态陷阱的文明语境,尊重文化的多元性和自主性、张扬文明的多彩性和升华性,重新界定叙事体系的美学意义和传播标准。

文明传播工程的方法论总结为三句话:知行合一,文明为帆;以理服人,以美动人;贯通古今,融通中外。

3“天下文明”

——以“文明为什么”为核心问题:

确立文明交流互鉴新文明观的传播工程

“天下文明”出自《易经》,这是中国人在世界文明史上首次表达以人类作为文明主体和人类必然组成文明共同体的著名论断,用以说明文明工程的第三阶段:即以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愿景、以文明交流互鉴为动力机制、展示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全球文明传播工程。

自中共十八大以来,*以*的身份,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提出一系列文明思想与范畴体系,尤其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文明交流互鉴思想的著名演讲即《文明宣言》,以此为起点,《文明》杂志践行其思想的逻辑脉络,延续和深化文明工程的初衷,以“文明为什么”为核心问题,展开了一系列体系化的全球文明传播工程:

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作为下届冬奥会举办国以 “2022,相约北京”的八分钟惊艳演出亮相。

以奥林匹克文化融通中国与世界为核心内容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传播工程;以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与新文明观建构为核心内容的重大主题传播工程;以亚洲文明与丝路文明共同体为核心主题的“一带一路”文明传播工程;以健康文明为核心内容的文明价值传播工程;以城市发展、城市文化为核心内容的国际传播工程;以重新认识中华文明等非西方文明为核心内容,破解“西方中心论”“文明冲突论”的文明话语传播工程;以文明理论研究成果与话语体系的建构为核心内容的文明思想传播工程等等。

《文明》杂志推出“《奥林匹克宣言》——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Ⅰ、Ⅱ、Ⅲ”。

2012年6月23日,连接奥林匹克大家庭的“《奥林匹克宣言》—— 美丽的奥林匹克文化长卷I”在北京奥林匹克宣言广场推出。

创刊20多年来,《文明》成为第一个国际奥委会独家授权的奥林匹克文化传播平台;《文明》成为第一个登上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会的国家文化读本;《文明》成为第一个国家领导集体形象新式国际传播的影响力平台;《文明》成为第一个登上了国际公共外交平台的国家人文交流读本;《文明》杂志在荣获多个世界第一后又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家出版最高奖即中国出版政府奖的北京期刊。

《文明》以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为指导,以全人类共同价值为尺度,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化前沿智库型文明对话平台。

希腊奥林匹亚赫拉神庙,奥运圣火采集仪式。

4“文明以说”

——以“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

为核心问题:文明工程智库发展愿景

“文明以说”出自《易经》,“说”同“悦”,讲的是文明秩序带来身心愉悦与幸福感,其下一句是“大亨以正”,意为守正创新的文明建设卓有成效,这是中国人在世界文明史上首次表达文明就是共同追求美好生活、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价值工程,其本质就是文明的大美意境,这是中国人特有的文明美学观念,也是文明工程的愿景表达。美好生活与更加美好的世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价值目标。

万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所有大型文明体都具有开放复杂巨系统的特征。中华文明能延续至今,其价值秩序和发展机制的美学原创性是独一无二的。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新疆地处古丝绸之路的核心地带。

在当代中华民族文明复兴的文明话语体系中,遵循文明价值,展示中国力量,阐发全人类共同价值,加强文明对话,促进文明交流互鉴,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项利在当代、惠及千秋的文明工程。以传播文明价值的方式展示中国力量,文明工程是起点,不是终点,也没有终点。

从1993年开始的文明工程到2001年开始的文明传播工程,从2014年文明交流互鉴的自立认知到2023年全球文明倡议的自觉领悟,从首都北京新形象到“中国梦”再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创造力,文明工程的文明传播方式筑造了文明交流互鉴与文明对话沟通的重要传播纽带。以“人类文明的共同主题是什么”为核心问题,首都文明工程基金会成为国际化智库型NGO,《文明》杂志成为前沿智库型国际文明对话平台。

土耳其卡帕多奇亚上空的热气球。历史上,卡帕多奇亚在东西方文明的沟通交流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的文明思想和话语体系在不断深化和升华、扩展和完善,在实践文明工程30年之际的2023年,*关于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全球文明倡议等一系列传承升华中华文明优秀品质的论断使得我们领悟到:

文明工程30年的经验和愿景表明,在精神层面,文明话语体系为强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和达成全人类共同价值的广泛共识提供了中国人的哲学思想和美学方法论;在实践层面,文明工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一种有效的符合公平正义原则的协同方法论。

传播文明价值,展示中国力量,以文明工程为方法论的文明国家话语体系正在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愿景而不断努力地实践探索。

今天,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长远的历史眼光和博大的天下情怀,深入思考人类前途命运,*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成为世界文明发展新的坐标。从2014年《文明宣言》到2023年《全球文明倡议》,未来30年文明工程有了全新的坐标体系。

文明工程30年是一代人思想实践的开始,文明工程的下一个30年是与你、与我、与我们和世界携手,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一个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更加美好的新世界。

本文节选自《文明》2023.08-09月刊

《文明》2023.08-09月刊内页版面

编辑 陈艳婷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