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如何惩罚最有效?机智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孩子犯错后,如何惩罚最有效?机智的父母都会这样做!

首页休闲益智砸了办公室更新时间:2024-05-03

比起错误本身,父母对待错误的态度才是最影响孩子的存在。

——帮妈

前两天,我在孩子的学校门口遇到了一对母子。

一个暴怒的妈妈拧着孩子的耳朵高声嚷嚷道:“跟你说过多少遍,别玩那么晚,要早睡早起,你偏不听,现在迟到了吧?还不快点进去!”

谁知,这孩子却回了一句,“我迟到了,我不想去学校了。”妈妈越是焦躁,孩子越是左躲右闪。

此时已经快八点了,学校即将关校门,最后妈妈气急了,啪地一巴掌扇在孩子的脸上,小男娃哇哇地哭了起来。

男孩妈妈无奈,掏出了手机开始打电话,随后一个穿制服的老师走了出来。老师蹲下身子抱了抱小男孩,并轻声地安慰了几句:“老师知道你是害怕迟到了挨批评是吗?”小男孩点点头,低着头不敢看老师。

“那我们下次注意好吗?以后不迟到了,你能做到吗?”小男孩又点点头。“来,我们拉钩,老师相信你。”小男孩的脸上泛起了羞涩的笑容,愉快地朝妈妈挥挥手,跟老师一起走进了校园。

童年需要“试误”,不允许孩子犯错误,犹如不允许学走路的孩子摔跤一样,是以暂时的、表面的完美取代长久的、内在的完善。

当孩子犯错时,家长怒吼会失去孩子的信任,暴力更会打击孩子的自尊。

比起错误本身,父母在孩子犯错后的第一反应才是最影响孩子的存在。

1.轻声教育

《超人妈妈带娃记》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当胡可发现小鱼儿嘴里叼着狗粮时,胡可先是平和的跟小鱼儿说:“你刚才在干吗?你告诉妈妈!”

小鱼儿比了比手中的狗粮如实说:“我刚才在吃这个!狗狗不吃我才吃的!”

胡可不急不躁指着狗粮:“它是什么?”

小鱼儿:“它是狗粮!”

胡可:“这是你吃的吗?你吃什么?”

小鱼儿:“我吃饭!”

胡可:“对啊,所以谁应该吃呢?”

小鱼儿:“狗狗!”

胡可在发现小鱼儿吃狗粮时,并没有急吼吼地指出小鱼儿的错误,而是通过一串逻辑性的轻声问话,让小鱼儿本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可谓是教科书般的反应。

所谓的轻声教育即是如此:用适宜孩子倾听的、自然的、平和的、亲切的声音与孩子交流及沟通。

试想如若换做是文章开头那位暴脾气的妈妈,画风可能会是这样:

你怎么能吃这个?分贝180,同时冲上去一把抓过狗粮扔掉

你不知道这是狗狗才能吃的吗?

Balabala……

最后,孩子在妈妈的盛怒之下,委屈又无辜,逆反的小情绪爆棚,“我为什么不能吃,我偏要吃。”

很多时候,我们对孩子的批评显得太急、太暴躁了,但事后我们往往又很后悔,毕竟孩子还小,犯错误是正常的。

当孩子犯错时,你愤怒地大吼大叫,结果无非两种:

孩子被你吓住了,满脑子的恐惧感,根本没心思去思考为什么错了,只盼着你赶快结束训斥;

孩子被你激怒了,大吼大叫回击你,也不考虑错在哪了,只想着如何跟你对着干。

但是,当你语调平静、严肃、声音稍低一些跟孩子谈话时,你会在孩子眼里变得“不怒自威”。

孩子对你也就没有那么多的恐惧和抵触,这时候你再跟孩子讲道理、辩对错,效果就会好很多。

2.自然结果惩罚

有个11岁的美国男孩在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00美元,这可是不小的一笔钱。

闯了大祸的男孩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钱赔人家?”父亲拿出美元说:“这钱可以借给你,但一年后要还我。”

从此,这个男孩在学习之余开始了艰难的打工生活,他送过报纸,替人擦皮鞋。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够了美元,还给了父亲。

这个孩子就是罗纳德威尔逊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他在自传中这样写到:“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让我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

教育家陈鹤琴曾经说过,教育有一个原则:孩子进一步,大人就退一步,凡是孩子自己能做的,大人就不要替他去做。孩子进一步,大人退一步,孩子就长大了,这就叫成长,这就叫教育。

自然后果惩罚法就是让孩子去体验,自己在体验中进步。

有时候,父母的强迫、命令态度会给孩子带来反感,从而无法达到自然惩罚的目的,而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让孩子自己去感受错误。

例如,一个孩子不爱惜家里的东西,今天又把椅子弄坏了。爸爸毫不留情地让他连续几天站着吃饭,让他体验体验自己行为所带来的劳累之苦。

例如,当他打破了自己房间的玻璃窗,便让风日夜吹向他,让他体验打破玻璃的后果。

这样的自然惩罚法会比盲目的惩罚来得更有说服力,也会更好地激发孩子的责任心。

3.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当陶行知发现学生王友用泥块砸自己的同学,他当即制止了王友,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办公室。

放学后,王友早早到办公室门口,做好了挨批的准备。这时,陶行知却掏出一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我却迟到了。”

当王友惊疑地接过糖果后,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他手里:“这也是奖给你的,因为我让你不再打人,你就立即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

王友迷惑不解,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果,说:“我调查过了,你砸他们,是因为他们欺负女同学。这说明你很正直,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

王友感动地哭了,他后悔地说:“陶校长,你打我两下吧,我错了,我砸的不是坏人,是我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他随即掏出第四块糖果递过去:“为你正确地认识了错误,我再奖给你一块糖果……我的糖奖完了,我看我们的谈话也该结束了吧!”

面对王友的错误,陶行知既没有批评更没有打骂,而是换了一个角度, 用充满赏识的心态,从错误中发现学生的众多优点,并及时给予赞扬。

现实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的错误并不难,难的是从错误中发现孩子的优点,并用赏识的态度和语言设计充满爱心的教育场景,在对孩子的赏识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4.遇事不逃避

亲子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孩子有事敢来找你求救。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孩子就不会变坏,因为他事事都会告诉你,你自然就能防患于未然。

曾经网上有这样一则消息,兄弟俩去溪边玩水,一年级的弟弟不慎落水,四年级的哥哥怕被父母责骂,不敢告诉家人,偷偷把弟弟留下的衣服掩埋起来,还*一个汤匙作记号,等到家人发现去打捞时已回天乏术,令人扼腕。

父母要教孩子不能有侥幸的心理,事情发生了,就勇敢地面对它。遇事不逃避,是孩子在面对错误时理应具备的责任心。

当然,要养成这个态度,与父母的“轻声教育”是分不开的,大人动辄打骂,就会让孩子心生恐惧而刻意撒谎或者逃避责任。

蒙台梭利说:“当儿童对自己所做的一切感到满足以至于能够保护和控制周围的环境时,他的意识就得到了升华。”

儿童应该在最适合他们的环境中成长。不要害怕孩子做错事情,其实孩子们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长的,正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学会承担责任的。

睿智的父母,更是能在孩子不断磕磕碰碰的成长中给予恰当的帮助,多点耐心和爱心,让孩子的每一次错误都成为成长过程中最美的见证。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