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果效应”用得好,孩子教育事半功倍

“禁果效应”用得好,孩子教育事半功倍

首页休闲益智早恋是不被允许的更新时间:2024-05-11

俄罗斯有句著名谚语:“禁果格外甜!”

“禁果”真的格外甜吗?

看到“禁果”的第一反应是什么?难道还能在教育中提倡吗?

其实刚刚看到“禁果”这两个字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伊甸园中亚当和夏娃的故事。疑问和好奇的小泡泡转圈飞,只能当作反面教材吧!

古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在古希腊神话中,万神之首宙斯有位侍女叫潘多拉。一次,宙斯派她去传递一个魔盒,并千叮咛万嘱咐不能打开盒子。

然而,正是宙斯的告诫,反倒激起她不可遏制的好奇和探究*,于是,她不顾一切地打开魔盒,结果,盒子里装有的所有罪恶都跑到了人间。

正是宙斯“禁止打开”对命令强化了这件事的神秘,激起了潘多拉的好奇,才将盒子打开,这就是心理学上所说的“禁果效应”。

可见“禁果”可未必就是甜的啊!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越是被禁止的东西或事情,越会引发人们更大的兴趣和关注,使人们充满窥探和尝试的*,千方百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或尝试它,即上面所说的“禁果效应”。

其实,这种做法与东西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主要是因为“禁”激起了人们情绪中的好奇心理和逆反心理。

大人尚且如此,何况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孩子呢!

巧用禁果效应的积极性

生活中,虽然禁果效应无处不在,但是事情都有其两面性,运用得当,也能是我们手中的一把利剑。

现在被大众熟知而且喜爱的土豆,刚刚发现的时候,就是被当作禁果,才得以被广泛推广的。

‬土豆从美洲引进到法国时,很长时间没有得到认可。迷信者把它叫做“鬼苹果”,医生们认为它对健康有害,而农学家则告诉人们,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这些“权威人士”的断言,使土豆成了不受欢迎、稀奇古怪的东西。

著名的法国农学家安端·帕尔曼切在德国当俘虏时,亲自吃过土豆。他尝到了土豆的“甜头”,就想回到法国后,在自己的故乡培植它。可是因为那些“权威人士”的断言,谁也不敢种土豆。

后来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得到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开始栽培土豆。根据他的要求,要由一支身穿仪仗服装、全副武装的卫队看守这块土地。但只是白天看守,到了晚上,卫队就撤了。

这使人们非常好奇,是什么好东西需要卫队这样煞有介事地看守呢?一定是好东西,才怕别人偷啊。人们这样一想,就猜测土豆一定是非常美味或很有好处的食品,就禁不住想要知道个究竟。于是,他们商量好,到晚上就到那块土地上偷挖土豆,然后种到自己的菜园里去。

结果,土豆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而且人们发现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食品,没有任何可怕的地方。

帕尔曼切巧妙地利用禁果效应,激起人们的好奇心,再创造了让人们一窥究竟的便利,从而让土豆得到了成功的推广。

禁果效应,最迷人性、吸引人的点就在于,越“禁”,越“禁不住”。

一个禁字,瞬间让人们的好奇心达到顶峰,而且是越来越强烈,“禁”可以理解为“强化”。尤其是对涉世未深的孩子。

越“禁”,越“禁不住”

历代统治者经常把他们认为是“诲淫诲盗”的书列入“禁书”之列,如我国的《金瓶梅》和西方的萨特、王尔德、劳伦斯等人的作品。

但是,被禁不但没有使这些书销声匿迹,反而使它们名声大噪,使更多的人挖空心思要读到它们,反而扩大了它们的影响。

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就经常被念叨,禁止我们做这做那,如禁止读不健康的书,禁止读课外闲书,不让早恋,不允许玩游戏、网络聊天等。

如今,我们已为父为母,在不知不觉中,或多或少的对孩子下了各种禁止令。

我们都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禁止即强化,尤其是反复强调,反而增加了孩子的好奇心、逆反心理,使他们在两种心态的驱使下甘冒风险去尝试那些也许并不甜的“禁果”,最终使教育走向了反面,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透过禁果效应,我们可以改变方法,正确地引导孩子,向适合他,更好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某些孩子不喜欢而又有价值的事物人为地变成禁果,以提高其吸引力;

另一方面,我们不要轻易把某些不喜欢或不赞成的事物当成禁果,以免人为地增加其吸引力,适得其反。

孩子受其年龄和阅历的影响,无法对未来做好预判,需要父母人为地制造兴趣点,适时地引导,这也是身为父母的基本职责。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