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兰乔佛塔。孙发平 摄
吉尔蒂布尔镇的集市。胡芳 摄
Faiz qazi的首饰店。 胡芳 摄
泰米尔街是尼泊尔最著名的商业街。 孙发平 摄
尼泊尔婚礼场景。 孙发平 摄
吉尔蒂布尔镇的人文风情
为了多了解尼泊尔的当地文化,2019年11月21日清晨,我们在走访特里布文大学之前,提前一小时出发去参观尼瓦尔族人生活的吉尔蒂布尔镇。尼瓦尔族是尼泊尔文化、艺术和文明古迹的主要创造者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今天耸立在加德满都谷地数以千计的灿烂辉煌的古代建筑,大都出自这个民族之手,据说著名的建筑大师阿尼哥就是来自尼瓦尔族。尼瓦尔族还善于经商,他们中有些人长期以来与中国西藏地区有着贸易往来。
吉尔蒂布尔位于加德满都谷地西南的一座小山丘上,它有着辉煌的历史,在沙阿王朝和马拉王朝决战之际,沙阿王朝以吉尔蒂布尔为基地,展开了对马拉王朝的进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著名的巴格·拜拉瓦神庙位于半山腰,神庙里错落有致地分布着几栋红砖建成的庙宇和高低不一的覆钵式石塔,中间一座白色金顶的石塔分外引人注目。有穿红衣纱丽的尼瓦尔族女子拿着祭品穿行在石塔之间进行祭拜。站在神庙的南边举目望去,加德满都谷地的房屋星罗棋布,而在不太晴朗的天空下,穿过神庙的层层飞檐,远处民居平顶屋面上的红花摇曳生姿,散发着别样的风情。
从神庙出来,我们沿着青石铺就的小路去参观山顶的奇兰乔佛塔,路两旁的民居大都是用红砖建成的两层或三层红色小楼,样式与中国藏区的碉楼有些相似。较新的建筑门窗都较宽大,而老旧的都较为窄小,但无论新旧,其门窗上的木雕均精美绝伦。沿着山坡的台阶拾级而上,穿过一个弓形的红砖小门,迎面耸立的就是三层的奇兰乔佛塔。佛塔为三重飞檐,四坡屋面,攒尖式顶,二层有斜木支撑。佛塔的门窗都雕有式样繁复的华丽木雕,二层支撑的斜木上也雕有四臂交腿的度母,还有四臂交腿长鼻的象鼻神,雕刻十分精美生动,佛教神祇与印度教神祇和谐共处,不仅展现了尼瓦尔人多元的宗教信仰,还显示了他们杰出的艺术才华。
参观完佛塔,我们沿着石阶往回走,穿过几条小巷子,来到了镇上的中心广场。广场中心有一个巨大的畜水池,周围是红砖建成的三层民居。畜水池与民居之间的街道就是他们的市场,村民们在这里摆地摊,买卖衣服、拖鞋、玩具、蔬菜等生活用品。其中,服饰和日用品中有不少是“Made in China”,而土豆、西红柿、笳子等蔬菜的个头都比较小。除了这些蔬菜外,绿油油的菠菜也让人很有食欲,这种中国老百姓常吃的蔬菜其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舶来品,它是1300多年前由尼泊尔人传入中国的。菠菜别名叫“菠斯草”,是2000多年前波斯人栽培的蔬菜。据《唐会要》和《新唐书·西域传》记载,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尼波罗国王那陵提波将菠菜、酢菜、浑提葱作为礼物,派使臣千里迢迢送到长安,进贡给大唐皇帝李世民,从此,菠菜在中国落户,成为了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都爱吃的大众蔬菜。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碰到了一支迎亲队伍,队伍中有人友好地向我们挥着手。今天真是个吉祥的日子,虽然我们没有目睹尼瓦尔族有名的“贝尔果婚礼”,却有幸目睹了其真实婚礼的一个片断。尼瓦尔人婚姻习俗很有特色,尼瓦尔女子一生至少要举行两次婚礼,在她们七八岁时,要参加一个集体婚礼,叫“果实婚礼”,嫁给由父母精心挑选的绿色贝尔果。由于贝尔果外壳坚硬,存放多年不烂,尼瓦尔人认为它代表永恒不变的婚姻,而从民俗文化学角度分析,这个奇特的婚俗实际上代表了父母对女儿未来婚姻幸福美满的美好祝愿。
走访特里布文大学
特里布文大学建于1959年,是尼泊尔历史最悠久的一所大学,校园面积很大,道路一边古木参天,另一边草长莺飞,没有太多建筑物,基本保持了其建校时的原始风貌。我们的第一站是特里布文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是一座具有尼泊尔风格的两层建筑,门前立着的白色柱子上放着一尊鎏金佛像,佛陀发髻高耸,顶上有金色华盖,造型新颖别致。特里布文大学有尼泊尔最大的图书馆,馆藏图书约有40多万册,其图书大都是尼泊尔文和英文的,还收藏有一些梵文书和珍贵的佛经,书籍都比较旧,但分门别类排列得整整齐齐。图书馆较为简陋,地面是水泥的,书架是铁皮或木制的,屋顶和墙面上还有地震时留下的裂缝,与国内宽敞明亮的图书馆无法相比,但满屋的书香和浓郁的学习气氛令我们这些终日与书籍为伴的人产生向往之情。图书馆二楼开设有“中国西藏阅览区”,书架上摆设着少量介绍中国文化的英文、汉文和藏文书籍,与其他阅览室形成鲜明对比。
参观完图书馆,我们接着去尼泊尔亚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的办公楼是一座三层红砖小楼,楼门前有一棵很大的三角梅树,红色的三角梅开得十分旺盛,绚丽热烈的花朵衬得小楼生机盎然。中心的教授们正在开会,会议室外堆满了鞋子。我们到达后,工作人员把我们迎到了另一间会议室。不一会儿,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卡尔基带着一群教授来到会议室,工作人员向我们献上了小花束,端来了用红茶和牛奶熬成的甘甜香浓的尼泊尔奶茶。卡尔基主任向我们介绍在座的教授,说他们都是尼泊尔的金牌教授,从事的专业有文学、哲学、法学和社会学等,接着卡尔基主任介绍了研究中心的基本情况,他提议青海省社会科学院与研究中心建立长期学术合作交流机制,并邀请我院科研人员参加中心明年举办的学术研讨会。
从亚洲研究中心出来后,我们返回宾馆与专程来看望大家的中国驻尼泊尔大使馆张帆参赞和李春昭参赞座谈。孙院长向两位参赞介绍了我们此次调研的目的、内容、行程安排和重点工作任务,两位参赞也向课题组介绍了尼泊尔国情和中尼经贸文化交流合作现状,并指出,**访问尼泊尔开启了中尼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的新篇章,青海应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南亚廊道的区位优势,立足资源优势与文化特色,加大生态保护与国家公园建设方面的交流,在民心相通上下功夫,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化青海与尼泊尔的经贸合作和人文交流。同时,两位参赞一致表示,希望青海在尼泊尔能够大有作为,在与尼泊尔的交流中讲好中国故事、青海故事,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贡献。
泰米尔街的青海藏客后裔
尼泊尔是南亚古国,在历史上曾是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的重要中转站。尼泊尔人不仅是杰出的建筑师和工艺美术师,还善于经商,其商业贸易较为发达,有着跟中国西藏进行国际贸易的悠久历史。据《新唐书·西域传》记载,泥婆罗“直吐蕃之西乐陵川。土多赤铜、犛牛。俗剪发逮眉,穿耳,楦以筩若角,缓至肩者为姣好。无匕筯,攫而食。其器皆用铜,其居版屋画壁。俗不知牛耕,故少田作,习商贾。”从这段记载可知,早在唐代时,尼泊尔的百姓中就有很多商贾,他们吃饭不用筷子,而是用手抓,用铜制的生活用品,这些生活习俗,尤其是经商的传统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泰米尔街是尼泊尔最繁华、最著名的商业区,窄小曲折的巷道里挤满了熙熙攘攘的人群,这里不仅有很多兴致盎然来“血拼”购物的各国游客,也有许多从事批发、网购、代购等小额跨境贸易的各国商人。我们前几天开座谈会时认识的青海湟中县藏族男子多杰和其能干爽朗的汉族妻子张女士来往于中国跟尼泊尔之间有十多年了,他们在北京雍和宫和青海塔尔寺都有商铺,一年中要来尼泊尔进好几次货。每次来尼泊尔,他们就住在泰米尔街的宾馆里,每天到各家商铺去转悠淘宝,然后将自己挑好的商品打包寄回国内,放在自家商店出售,他们还做微商,通过微信在朋友圈推销尼泊尔的宗教艺术品和服饰,尼泊尔的商品物美价廉,很受北京和塔尔寺等地客户喜爱,销量很好。
十多年前就走出青海,到尼泊尔寻找商机,这得需要怎样的勇气和眼界呀。我对他们的经历很好奇,经过深入访谈才得知,他们其实是青海藏客的后裔。张女士的太姥爷在民国时期曾通过唐蕃古道往来于青海与西藏之间,把青海的盐卖到西藏去,收益颇丰。多杰的二太爷则是塔尔寺的喇嘛,曾带着马队千里跋涉,到过西藏、四川、云南等地,还曾到过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等国,据说最远到过迪拜,最富时驮着几麻袋能把炕压塌的银元回家,还曾从印度带回来一辆摩托车。因路途遥远,摩托车是拆卸后带过来的,回到家里再拼装,因民国时期青海没有汽油,摩托车只能当摆设,给村里人留下了深刻影响。老人经历坎坷,最后一次外出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是身无分文回来的,而他对自己的事讳莫如深,一字不提。老人孑然一生,性格固执,沉默寡言,但一直秉持着藏客的风骨。改革开放后,老人有次买了个银元宝,由于多年没有接触古玩,看走了眼,为了不兜售假货,老人不听家里人劝阻,将银器融成银块,说这件东西到我这儿为止,不能流出去祸害别人。
虽然两位老人去世已很久了,但多杰和张女士深受家里长辈的影响,尤其是多杰,说起二太爷,满眼都是尊敬与向往。是啊,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年代,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藏客是许多人眼中的能人和探险家,他们在唐蕃古道上一路风餐露宿、历尽艰辛,既走过人烟密集的城镇、绿草茵茵的草原,也曾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越过白雪皑皑的雪山冰河,他们曾腰缠万贯、挥金如土,也曾身无分文、潦倒落魄,他们每个人的经历都是一部传奇,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同时,他们也是古道的缔造者,他们用自己的脚丈量陌生的土地,在没有路的地方走出路来,并将来自于汉地的货物运送到藏区,将古老中国的货物运送到遥远的异国,他们是旧时代联接汉地与藏地、中国与南亚的民间使者。时光荏苒,青海藏客虽然早已退出了历史舞台,但他们的身影并没有远去,多杰和张女士之所以能放弃家乡的安逸生活,选择在外闯荡,并一路闯到离家乡数千里之遥的北京、尼泊尔,正是由于其从小听长辈的传奇经历长大,受到了青海藏客文化的熏染。我们不但在多杰和张女士身上看到了青海藏客不畏艰险、勇于拼闯的精神,以及诚信守诺、纯朴务实的风骨,也从其他在尼泊尔打拼的青海企业家身上看到了青海藏客的影子。
来往于中国和尼泊尔多年,多杰和张女士早就学会了一口流利的尼泊尔语,在泰米尔街有很多朋友,其中有位叫“Faiz qazi”的老尼泊尔人开了家店名为“CREATIVE ARTS”的首饰店,店面不大,还半掩着门,但里面别有洞天。Faiz qazi和他的店很符合人们对丝绸之路古道上南亚珠宝商的想象。Faiz qazi面目清癯,衣饰整洁,寡言少语,目光柔和中透着锐利。他店里的东西很有品位,蜜腊吊坠光泽十足,珊瑚首饰散发着富丽的光茫,镶宝石的银手镯造型独特,每一样都令人爱不释手,由于货真价实,Faiz qazi基本是一口价,很少跟人讨价还价。店面的一个角落里,一位穿黑衣的中国姑娘在直播,她一边悠闲地喝着咖啡,一边将店里的首饰拿给网友看,不时地将首饰戴在身上让网友看效果怎么样。据张女士说,泰米尔街有好多这样的年轻姑娘,通过网络直播代购,有位姑娘在Faiz qazi店里创造过日销20万尼币的记录。这些年轻、衣着时尚的姑娘是丝绸之路上涌现的现代追梦人,她们开通了网络丝绸之路,通过她们的现场直播,尼泊尔不再遥远,那些精美的珠宝首饰和手工艺品对于钟爱它们的人们来说不再是遥不可及的,她们的如花笑靥给古老的丝绸之路增添了现代色彩与青春活力。
作者:胡 芳 来源:青海日报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