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孩子学习的关键:培养自我驱动型儿童

《乘风破浪的姐姐》|伊能静孩子学习的关键:培养自我驱动型儿童

首页音乐舞蹈乘风破浪小姐姐更新时间:2024-05-11

最近《乘风破浪的小姐姐》,让52岁的伊能静又再次火了一把。然而成也综艺败也综艺,随着节目的播出,伊能静被曝出越来越多的负面新闻,这位人生导师似乎也彻底翻车了。尽管伊能静本人有许多负面新闻,但不得不说她培养了两个非常优秀的孩子:哈利和小米粒。

伊能静和孩子哈利、小米粒

儿子哈利掌握了写歌、画画、跳舞等多项特长,而且功课也从来没有低过A。不仅如此,哈利还考上了英国最难考的设计学院,这让许多父母羡慕不已。那么《乘风破浪的小姐姐》当中的伊能静是如何培养出如此优秀的孩子呢?除了孩子自身的天资、外部的学习环境等客观的因素外,学习最关键的因素,是孩子自身的“自我驱动力”。

一、什么是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伊能静在拍摄《幻乐之城》栏目时,说起了跟儿子哈利的第一次吵架时的情景。哈利想上剪辑课,而伊能静却想让儿子学编剧课程:学剪辑太累了,编剧不是更有前途吗?

于是18岁的哈利对她说:

“你用你知道的事情来告诉我,你怎么知道你知道的就是全部呢?我的未来你又没有去过!”

这一句话,就像一根棒子一样,猛地一下把伊能静敲醒了。说实话,也敲到了我的心。

很多时候我们很爱孩子,因为我们的经验比孩子多,于是经常会习惯性地将自己的经验告诉孩子,希望他们“少走弯路”。

然而,当我们尝试用我们的想法代替孩子的想法时,他们是抗拒的。一个内心抗拒的孩子,又怎么会身体力行去做我们想让他去做的事情呢?就像纪伯伦曾说:

你可以庇护的是孩子们的身体,却不能成为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到达的明天。

孩子有更宽广的明天

我想为人父母更大的智慧,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挚爱的事情,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内部动机,而不是逼着孩子做那些原本他们不想做的事。简单来说,就是要激发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1.自我驱动力是点燃孩子内心学习的火焰。

每一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一根易燃的火柴。孩子是自我驱动去学习的,他们本来就可以被点燃。只要在合适的时机,孩子的内心就会被唤醒,他会找到自己喜欢做的、感兴趣的事情。

苏格拉底: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

就像一个2岁的孩子,会非常痴迷于玩沙、玩水,经常一玩就是半个小时,还弄的全身湿哒哒、脏兮兮。即使父母制止他们,他们也会找一切的方式探索起来。这正是因为他们处于“感官探索”的敏感期,是内在的驱动力驱使他们用感官(如用手摸沙、水的触觉感知等)与环境互动。

是内在驱动力驱使孩子与水互动

如果我们能看到孩子内在的需求,给予他们探索的环境,(如引导孩子给植物浇花、给孩子温水以及合适的茶具让他们冲泡花茶)将孩子的内在动机引导到做正确的事情上,那么我们就会点燃孩子内心的火焰。

教育就是点火的动作,而点火的过程就是帮助孩子获得内在的自我驱动力。

当这把火被点燃起来,孩子就有了源源不断的行动力。他会拥有良好的自我认同感,并用尽所有方法探索求知探索,解答心中的疑惑,不断找到向上成长的活力。

2.自我驱动力和孩子的积极经验密不可分。

瑞士著名的分析心理学创始人荣格,将自我驱动力与集体无意识联系起来,他始终强调集体无意识是建立在集体观念的基础上的,并以"生命驱力"为前提。

孩子的内我驱力就是他在环境和自我交流的过程中产生的,具有驱动效应的,给个体以积极暗示的生物信号。

自我驱动的积极信号

因此本质上来说,自我驱动力就是一种无意识的力量,是我们对生活环境的直接反应。如果孩子生活的经验里父母是支持的,孩子自我感受是良好的,那么他就会有积极正面的内在驱动力,驱使他们更多的与环境探索互动;反之,孩子会被抑制、打压,当对生活的自我控制不断遭遇弱化,他就会过上了“由别人说了算”的日子。

二、为什么我的孩子没有“自我驱动力”?破坏内驱力的三点因素

在我们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以下3种不恰当的抚养方式。这些抚养和互动方式会让孩子变得消极,不再自我驱动去学习。

人类之所以区别于其他的生物,在于我们拥有灵活的双手和思考的大脑。当我们的双手和身体在工作时,同时也会促进大脑发展,获得生理和心灵的双重满足。

学爬的孩子

我的孩子是从5个半月开始学爬的。我记得他学会爬行的第一天,他正趴在地板的软垫上,在孩子身体前方30cm左右的距离,有一个布球。我有点渴,于是转身起来倒了杯水喝。

结果回头竟然发现:孩子正在用全身全部的力量,双手肘匍匐前进去够球。因为他的身体有点胖,体重比较重,为了让自己的身体移动起来,他连嘴里都发出了用力的喘气声。

只见他把右手掌张开,伸展得直直的,五个手指一把抓住球,马上将球放入嘴里,津津有味的“品尝”了起来。孩子一脸开心、满足的神情,甚至还发出了乐呵呵的笑声。

发自内心的喜悦

这个看似简单的“爬行-够球”的动作,正是孩子内在驱动力驱使的显现结果。生命的美妙之处,在于我们通过自己的行动达成心中所愿。孩子会因为完成动作带来自豪感和愉悦感,而我也看到了属于孩子的绝美的精神享受。

如果我们包办代替,替孩子完成了拿球的动作,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感受这一种生命的美妙,我们也就剥夺了孩子体验生命的机会。

在孩子的早期,如果他想做的事情总是不能做,那么长此以往他会觉得:

a.为什么我要自己吃呢?反正张嘴爷爷奶奶喂就好;

b.为什么我要做决定呢?(比如穿长裤还是短裤)反正说了最后还是得听你的;

c.为什么我要自己动脑筋呢?反正爸妈会有更好的方法。

溺爱和包办代替就像一副慢性毒药,逐渐侵蚀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把孩子变成了身体健壮却思想上的巨婴。

在养育的过程中,不恰当的奖励也会损害孩子的自我驱动力。

我有一个邻居小陈,经常需要加班。他的孩子5岁,因为陪孩子时间少,小陈总觉得多少有些愧疚。于是他就对孩子说:每次爸爸下班回家,如果你把家里收拾干净,我就给你带你最爱吃的小馒头。(一种零食)

奖励不当可能会造成反效果

有一次小陈因为公司琐事,回家忘记买小馒头了。结果孩子很生气,哭着质问起了爸爸:你凭什么不给我带小馒头?小陈心里五味杂陈,本来只是想弥补陪伴的缺失,让孩子高兴一下,没想到孩子却成了“白眼狼”。其实,这正是不恰当的外部激励,导致触发了“德西效应”,产生了反效果。

1.什么是“德西效应” ?

“德西效应” (Westerners effect),是心理学家德西在1971年做的实验,他通过研究发现:

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的活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项活动对他内在的吸引力。

小陈正是因为给孩子提供可不恰当的外部动力,导致了截然相反的效果。

2.“德西效应”带给父母的启示。

“德西效应”,值得引起教育工作者者和父母的反思。一个5岁的孩子,正处于对日常生活非常感兴趣的阶段。如果我们细心观察就不难发觉:孩子对模拟大人的一日生活有着无限的激情和动力,他们学着像大人一样“做饭”(过家家),像大人一样照顾洋娃娃(照顾小妹妹)。

他们所做的一切,就是希望能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而真实的日常家务活,对孩子来说完成本身就带有极大的愉悦感和满足感。

奖励不仅显得多此一举,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一味奖励,让小陈的孩子把奖励看成了最终目的,导致目标转移,只专注于当前奖赏物(小馒头),直接破坏了孩子自我驱动力的发展。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如果玩一个游戏,游戏的难度系数超过了我们现有的水平,持续玩几次,仍然不能通关,我们的大脑就容易处于“压力情景”模式里,就会很容易选择放弃。

孩子的学习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我们给孩子的期待太高,孩子长期接受到的信息就是:我做不到,我做不好。那么孩子的应激系统就会被频繁激活,导致压力升级,造成孩子成长的伤害,变得不再愿意自主学习。

三、自我驱动力不足会给孩子带来什么危害?

自我驱动力不足,主要会给孩子带来两个方面的伤害:

曾经有人在日本做过一个调查实验,职场的中年男士回到家做的最多的一件事情是什么?答案竟然是看电视。而很大一部分人并不是真的在认真看电视,而是享受用遥控器自主切换电视频道的感觉。

有学者研究指出:他们正是用这样的行为,潜意识里弥补在职场和家庭生活中缺失的控制感。

弥补控制感缺失

而父母长期的的包办代替,也会让孩子失去自我控制感,从而转向其他方面,寻找机会创造“控制感”。如果我们不让孩子在“能做什么”上有主动性,他们自然会在“不该做什么”上发挥极强的创造力。

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父母的长期包办代替下,你让孩子吃饭,他不吃;你让他学习,他不学;你让他去睡觉,他说还没玩够。然而一回头,你却发现孩子正在做一堆让你崩溃的事情。

近几年来青少年表达负面情绪和舒缓压力的方式越来越极端化,动物虐待、校园欺凌、抑郁症高发、自*倾向......这些仿佛都是在孩子在表达:看,我可以主宰我的生活,至少这些还在我的掌控之中。这样的孩子,就是正向自我驱动力不足,导致的教育的悲哀。

如果孩子长期没有办法自己做事情,父母总是越俎代庖、包办代替,或者平时给孩子的期望和挑战比较大,那么孩子很容易丧失自信心,变成一座“大山“,很难前进。不愿意学习的孩子,容易被贴上“不聪明”的标签,导致学习效率跟不上,造成不断的恶性循环。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大部分父母都习惯替孩子安排好一切,但这种善意会导致孩子无法自我成长,同时父母也会感觉筋疲力尽。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更自觉、更有自我驱动力呢?

四、培养自我驱动型儿童,这四点很重要

培养自我驱动型的孩子,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真的没法控制自己的孩子,而且我们也不应该控制他们。引导孩子拥有自我驱动力,才能帮助孩子“自我实现”(self-actualization),成为独立思考、身心合一、积极主动的人。培养自我驱动型儿童,以下有四点很重要:

语言是有力量和魔力的,语言的背后代表着我们许多潜意识的思维。如果父母在一开始时,很难做到不控制孩子,那么或许从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语言开始,会是一个好方法。

“这事听你的”

比如说,当孩子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前提是不会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和破坏环境的前提下)我们不妨做一个积极的倾听者,别急着否定孩子的想法。我们可以试试说:“你认为.....,那么这事听你的!”

我们可以逐渐学习着放手,而不是一副“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的老板模样。我们可以试着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做主,让他们承担有限的后果和责任。

孩子以后总要过自己的人生,如果孩子在每一个阶段都能适当体验做选择、承担后果的经验,当孩子成人后,面对人生更重要的选择时,(如择偶选择、职业选择、诱惑选择)他们就有能力做出更负责任的决定,走在属于自己的正确的人生道路上。

自驱力让孩子做出更正确的选择

心理学上我们把好奇心认为是个体遇到新奇事物或处在新的外界条件下所产生的注意、操作和提问的心理倾向。虽然孩子们与生俱来就有好奇心,但是只有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紧密结合起来,孩子才能最终形成“涡轮连接感”,把学习到的内容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

好奇心 学习兴趣=好奇心“涡轮连接感”

在涡轮连接感中,父母创设积极的心理环境,提供积极的情感支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有一次3岁多的孩子在看一本儿童百科全书,他突然好奇地问了一个问题: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种百科全书,为什么没有一本专门介绍垃圾的《垃圾百科全书》呢?爸爸觉得有点意思,于是说:你为什么会想要了解“垃圾百科”呢?孩子说:就是介绍各种各样的垃圾呀,垃圾从哪里来?它们又会到哪里去呢?

好奇心让孩子《揭秘垃圾》

孩子爸看到孩子这么好奇,于是真的给孩子找来了一本《揭幕垃圾》,和孩子介绍垃圾的种类、回收的过程,他们还甚至研究起了怎么样堆肥,可以让阳台里的植物长得更好。这个过程,正是孩子爸爸通过抓住孩子的好奇心,将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结合起来,运用在日常生活中。

“好奇心涡轮”带给孩子的是更多的知识和体验,以支持他们将课本上的知识真正内化成为自己的东西。如果孩子对生命的所有事物都能保持这样积极探索的态度,那么他一定是一个拥有强大内在驱动力的孩子。

我的孩子现在3岁7个月了,他是一个十足的乐高迷。大概从1岁半开始,他就开始接触大块的乐高积木块。每天都把玩一会乐高,成了孩子的乐趣。但是前段时间我陪孩子玩乐高,明显发现他对乐高的兴趣度下降了,经常是玩一会,就把乐高散放在地上,转而又去玩其他的玩具。

孩子在玩乐高

于是我开始思考:是不是大块的乐高积木已经对孩子失去挑战了呢?我决定更换一批小块的乐高,看看孩子的接受度。结果小块乐高积木买回来的第一天,孩子太喜欢了!新的小块乐高积木,增加了图示,需要孩子一块一块的将它们按照步骤拼接成吊塔、消防站、着火的大楼....

在我的辅助下,孩子竟然早上到傍晚,整整5、6个小时的时间,除了吃饭上厕所之外都在搭乐高。他全神贯注,连额头上冒出的汗滴也顾不上擦一擦,完全进入了忘我的心流状态。这样的心流状态,是孩子自我驱动力全神贯注的表现,是精神上的最高享受。

1.“心流”是什么?

心流体验(Mental Flow)这个词,最早是由著名的积极心理学家米哈里·契克森米提出的,他认为:

心流是一种将个体注意力完全投注在某活动上的感觉,心流产生时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及充实感。

每一次孩子在用内在驱动力自发的去完成一件事情时,他的状态是饱满充沛的。当完成挑战,他们会感受到难以言喻的酣畅淋漓。这种生命状态,可以让孩子一直保持对学习的自我满足感和期待感,产生良好的动态循环。

2.如何利用内在驱动力刺激孩子产生“心流状态”?

在孩子玩乐高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状态改变的根本原因在于乐高难度的提升。想要孩子自发、专注地做事情,核心就是要把握合适的难度。这也就意味着我们要善于观察孩子,了解孩子的能力水平,提供相对应难度的事情让孩子做。

心流产生的核心观点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

最近发展区VS心流状态 | 图片原创

我们给孩子提供的环境或者挑战,如果太难,高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就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和焦虑,让孩子不再愿意尝试;而如果外部环境和挑战太简单,缺乏一定的挑战性,低于孩子的能力水平,孩子就会感到没意思,自然不会专注。

心流状态,就是在孩子现有的能力水平再拔高一点点,让孩子有内在的驱动力完成挑战。生理上的完成会带给孩子精神上极大的满足感,促进孩子向下一个心流状态持续挑战。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人父母的应该时常自我提醒:爱是陪着孩子做事情,而不是替孩子完成。只有孩子自己动手完成,他们才能有更多的掌控感,而掌控感正是孩子内在驱动力的根源。

当我们放下为人父母的掌控感,孩子们才会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自我对生命的掌控。

动作的习得,是对自我生命的掌控

比如说,在孩子还不会独坐的时候,我们不架着孩子让他们坐起来。人类的生命进化是有一个里程碑过程的,事实上我们不可能帮助孩子学会坐,所有的技能都是孩子自然生理成熟和不断练习习得的结果。

当一个孩子在学爬的过程中,爬着爬着有点累了,他突然发现屁股往后一坐,“我竟然可以坐起来”!当孩子呈现坐姿的时候,他看到的视野与趴着、爬着的视野完全不同,这就像解锁了一个新大陆。这种良好的控制感,让他们不断地持续练习“坐”这个技能,以发展接下来从坐姿转换到扶物站立的新阶段。

你会发现:仅仅是我们放弃了对孩子的“控制”,孩子竟然能掌握和收获这么多!这种收获不仅带来生理的进步,更重要的是,他会明白自己可以掌控自己的身体和生命,他是一个如此有用的人,并将这种自我驱动力带来的价值感传递到今后的人生,积极地面对人生的各种挑战!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