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遁入空门
明建文四年( 公元1402年)6月13日,燕王朱棣兵临应天城下,守将李景隆、谷王朱橞背叛建文帝,打开金川门降迎燕军。
建文皇帝朱允炆得知燕军已即将打进应天城,发自内心感觉大势已去,决心以死殉国,拔剑就要自刎,众大臣见状急上前拉住,少监王钺上前奏道:"太祖皇帝千秋之前,曾交给微臣一只箱子,命臣仔细藏于奉先殿密室内,嘱咐说,‘此物为诚意伯刘基所留下,非子孙急难无路之时,任何人等不得轻易打开’,现如今情况紧急,请皇上尽快取出铁箱打开,其中定有先生的锦囊妙计"。
朱允炆,明洪武十年(公元 1377年)12月5日 ,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 明太祖朱元璋的孙子,懿文太子朱标第二个儿子,因为朱标的长子朱雄英早故,朱标原配常氏死了以后。朱允炆的母亲吕氏也顺理成章成为正室,所以明太祖朱元璋就理所当然视朱允炆为嫡长孙。
明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皇太子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由于自幼就熟读儒家经书,所以平日亲近之人也多是一些理想主义者,性情也同他父亲朱标一样温文尔雅,宽大仁厚。
早在元至正二十八年 (公元1368年)2月,朱元璋刚刚登基,就开始为王朝定下传统,立朱允炆的父亲朱标为太子。
朱元璋的目的是为皇位的合法继承树立一个正式的原则,希望以此杜绝他在梦境中看到的,——将来由于皇位继承问题上的纷争导致的国家四分五裂。
但是朱标在许多方面都不像他的父亲:他性情温和而有教养,完全没有朱元璋的阴沉残忍。为了防止功臣居功自傲, 也是替朱标治理天下扫除障碍,明朝开国分封公候以上功臣一共有104人,被朱元璋*死、充军、夺爵的竟然达31人。而适得其反的是,皇太子朱标却认为自己的父亲*戮太重,屡次上书欠告无果后积郁成疾, 在37岁的盛年就病故了。
按照朱元璋自己订下的原则,嫡长子不在则应立嫡长子之嫡长孙,但是朱标大儿子早夭,而朱元璋看到嫡长子次孙朱允炆表现的十分孝顺也很是喜欢,于是就立其为皇太孙。
朱元璋死前秘密将一只箱子交给少监王钺 ,并且再三告诫:此箱乃诚意伯刘基所留下,箱内事物关乎国运,非朕子孙有急难时不可打开。
并同同时立下遗诏命皇太孙朱允炆继位。
朱元璋驾崩几天后,朱允炆于明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6月30日在南京即位,时年21岁。他定下一年为建文元年,并尊封他的母亲——已故王妃吕氏为皇太后。
尽管有朱元璋的遗诏,不许诸王“入临、会葬”,但燕王朱棣仍直奔京城应天(今江苏南京),朱允炆闻讯后,立刻派人持敕,令朱棣返回北平(今北京)。对此朱棣还十分不悦,其实这遗诏可以说是救了他,朱允炆也因此错失了对付朱棣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镇守北部边疆的诸王已有很大的权势,朱允炆对这些雄心勃勃的皇叔们忧心忡忡。尤其是最年长而且又雄才大略的燕王朱棣,更是十分忌惮。
于是建文帝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卿黄子澄商量,齐泰、黄子澄都说诸王权势过大,恐怕越来越难驾驭为由,都竭力主张削藩。
在削藩顺序上,齐泰认为应先削实力最强的燕王,但黄子澄反对,认为燕王有功无过,为了争取舆论支持,应该先找有问题的亲王下手。建文帝明确表示支持黄子澄,开始先后废除五位亲王。
最先被削的是五王之一的周王。因周王是燕王同母兄弟,而朱允炆怕他与燕王沆瀣一气,于是决定先废周王。刚巧周王次子朱有爋告发父亲谋反,于是派曹国公李景隆以备边之名假装途经开封,忽然下手将周王全家押回应天,废为庶人,迁往云南蒙化(今云南保山)。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削齐、湘、代三位亲王,废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为保名节举家自焚;齐王被抓回来软禁在应天;代王被就地软禁在他自己的封地大同。两个月后,再削去岷王爵位,废为庶人,迁往漳州。
朝廷不停地削藩,矛盾很快激化,藩王与朝廷开始走向决裂,此时实力最强的燕王自然就成了真正的众藩之首。而朱允炆与朱棣之间的矛盾亦逐渐变得路人皆知。
其实削藩这件事情,表面上看起来是文弱的年轻皇帝,以及身边的书生大臣们不能够掌控制约桀骜不驯的皇叔。大臣们都觉得是朱元璋最初设计的制度终于酿成了大祸。然而,这一切其实还在早已死去的朱元璋计划之内!
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然无法逃过被削的命运,于是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为了争取时间,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年初起,朱棣就开始装病,请求朱允炆放三个儿子回北平;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甚至开始装疯。
但因王府长史葛诚背着他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行为被皇帝发觉。 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与其母亲讨论之后,将此事告知朱棣。 于是朱棣和姚广孝等经过一番策划,决定立刻动手。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府中潜伏,以待变故。
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于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死士将其擒获,并连同燕王府内的卧底葛诚、卢振一同处决 。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从此完全控制了北平城。
朱元璋还在位的时候,就已经借口防止权臣专权谋私,规定藩王有移文中央索取奸臣和举兵清君侧的权利,他在《皇明祖训》中订下这样的条例:“朝无正臣,内有奸逆,诸藩王应举兵诛讨,以清君侧。”
其实众所周知,朱元璋非常长寿。大明王朝建国之后的几十年,真正有能力篡夺皇权的名臣大将大多数已经终老病故,剩下不多的几位,也在朱元璋去世之前已经被他自己全部铲除干净了。所以现此时看起来这一条就像是专门为方便朱棣而设立的。
朱棣果然以此为理由,指责齐泰、黄子澄为奸臣,须加诛讨,自己应该尊 照《皇明祖训》的规定——清君侧! 并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即靖清国难之意。因此,历史上也称这场朱明皇室内部的最高权力争夺战为“靖难之役”。
朱棣刚起兵时,燕军只据北平一隅之地,势小力弱,朝廷则在各方面都占压倒性优势。所以战争初期,朝廷想以优势兵力,分进合击,将燕军围歼于北平。
朱棣采取内线作战,以部将郭资戍守北平(今北京),迅速即攻取了北平以北的居庸关、怀来、密云和以东的蓟州、遵化、永平(今河北卢龙)等州县,扫平了北平的外围,排除了后顾之忧,便于从容对付朝廷的问罪之师。
可是经过朱元璋大肆*戮功臣宿将之后,朝廷已经几乎是无将可用(洪武朝名将此时只剩下耿炳文和郭英二人),朱允炆只好起用年近七旬的幸存老将长兴侯耿炳文为大将军,驸马都尉李坚为左副将军,都督宁忠为右副将军,率军13万伐燕,数路并进,号称百万大军,同时传檄山东、河南、山西三省供给军饷。
明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八月,河北滹沱河地区。燕王在中秋夜乘南军饮酒作乐之机,突破雄县,尽克南军的先头部队。继而又于滹沱河北岸大败南军的主力部队。耿炳文逃入真定城中,闭门固守。“靖难”军攻城三日不克,还师北平。
建文帝闻奏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又令辽东江阴侯吴高等领兵围攻永平(今河北昌黎西北)。朱棣留下少量兵将坚守北平,自己亲统大军救援永平。
李景隆本是个公子哥,不懂军事,“寡谋而骄,色厉而馁”。九月,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残兵败将,并调各路军马,也凑了50万大军,进抵河涧驻扎。当朱棣侦知李景隆军中的部署后,笑着说,兵法有五败,李氏全犯了,其兵必败无疑,这就是政令不修,上下离心;兵将不适北平霜雪气候,粮草不足;不计险易,深入趋利;求胜心切,刚愎自用,但智信不足,仁勇俱无;所部尽是乌合之众,且不团结。
从这里也可见朱棣的军事才能实在不一般,因为以上5条被他全部言中。
为了引诱南军深入,朱棣决计让姚广孝协助世子朱高炽留守北平,自己亲率大军去援救被辽东军进攻的永平,并告诫朱高炽说:“李景隆来,只宜坚守,不能出战。”朱棣甚至撤去了卢沟桥的守兵。
朱棣这一招果然灵验,李景隆听说朱棣率军赴援永平,就率师于十月直趋北平城下。经过卢沟桥时见无守兵,禁不住欢喜,说:“不守此桥,我看朱棣是无能为力了。”这时朱高炽在北平城内严密部署,拼死守卫。
李景隆则完全像朱棣意料的那样——号令不严,指挥失当,几次攻城,皆被击退。都督瞿能曾率千余精骑,*入张掖门,但后援不至,只好停止进攻。又因李景隆贪功,要瞿能等待大部队一起进攻,错过了时机。
燕军则因此得到喘息,连夜往城 墙上泼水,天冷结冰,待到次日,南军也无法攀城进攻了。另外一路原定由东北方向两路夹攻的明军部队,则因为主将吴高向来害怕朱棣,根本不敢应战,只能退保山海关。朱棣解救永平之后,率师向西直扑大宁(今内蒙古宁城西)。
大宁是宁王朱权的封藩,所属朵颜诸卫,多为蒙古骑兵,骁勇善战。朱棣到了大宁后,威逼利诱,双管齐下。挟持宁王回北平,兼并了宁王的部属及朵颜三卫的骑兵。朱棣带着这些精兵强将于十一月回师至北平郊外,进逼李景隆军营。
现在变成了朝廷的军队被朱棣父子内外夹攻,李景隆看到自己的人马渐渐抵挡不住,竟然丢下大军,乘夜自己先开溜了,退至德州。第二天,南军士兵听说主帅都跑了,顿时人心惶惶,溃不成军,纷纷向南奔逃。
事后建文帝为大臣所蒙蔽,反而奖励打了败仗的李景隆。明建文二年(公元1400年)四月,李景隆再次会同另外一位老将郭英、吴杰等集合兵将60万众,号称百万,进抵白沟河(今河北雄县北)。
朱棣命令张玉、朱能、陈亨、丘福等率军十余万迎战于白沟河。战斗打得十分激烈,燕军一度受挫。
但南军政令不一,不能乘机扩大战果。燕军利用有利时机,力挫南军主将,南军兵败如山倒。李景隆再次退走德州,燕军则跟踪追击至德州。五月,李景隆又从德州逃到济南。朱棣率燕军尾追不舍,于济南打败李景隆率领的立足未稳的十余万众。
济南在都督盛庸和山东布政使铁铉的死守下得以保住。朱棣围攻济南三月未下,恐粮道被断,遂回撤北平,盛庸收复德州。
李景隆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一败再败,建文帝撤免了他的大将军职务,建文帝采黄子澄之谋,遣使议和以求缓攻,又任命盛庸为平燕将军,代李景隆统兵平叛。
盛庸屯兵德州,以遏燕军南下。九月,盛庸率兵北伐,十月,至沧州,为燕军所败。十二月,燕军进至山东临清、馆陶、大名、汶上、济宁一带。盛庸率南军于东昌(今山东聊城),严阵以待。
这次燕军屡胜轻敌,被南军大败,朱棣亲信将领张玉死于战阵,朱棣自己也被包围,还好朱能援军前来接应才得以突围。
东昌战役是双方交战以来,南军取得的第一次大胜利。兵败后,朱棣总结说:东昌之役,接战即退,前功尽弃,今后不能轻敌,不能退却,要奋不顾身,不惧生死,打败敌手。
明建文三年(公元1401年)二月,朱棣率军出击,先后于滹沱河、夹河、真定等地打败南军。接着,又攻下了顺德、广平、大名等地。战争已经进行了两年的时间,南北交战主要在河北、山东。燕军虽屡战屡胜,但南军兵多势盛,攻不胜攻,燕军所克城邑旋得旋失,不能巩固。能始终据守者,不过北平、保定、永平三府而已。
正在朱棣为此而苦恼之际,应天宫廷里不满建文帝的太监送来了应天府空虚,宜直取的情报。朱棣手下谋士也劝朱棣勿攻城邑,越过山东,以迅速行动直趋京城,京城势弱无备,必可成功。于是朱棣决定冒着腹背受敌的兵家大忌,绕过山东,直捣应天府。朱棣再次亲帅大军南下,直指京城。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正月,燕军进入山东,绕过守卫严密的济南,破东阿、汶上、邹县,直至沛县、徐州,向南直进。
燕军已过徐州,山东之军才南下追截。四月,燕军进抵宿州,与跟踪袭击的南军大战于齐眉山(今安徽灵璧县境),燕军一度受挫,双方相持于淝河。
这其实也是一次很好的防守反击机会。但在这次决战的关键时刻,建文帝受一些臣僚建议的影响,把徐辉祖所率领的军队调回南京,这就削弱了前线的军事力量,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实在是一大昏招。南军粮运又为燕军所阻截,燕军抓住时机,大败南军于灵璧,俘获南军将领几百人。
自此,燕军士气大振,南军则越来越没有斗志。朱棣率军突破淮河防线,渡过淮水,攻下扬州、高邮、通州(今江苏南通)、泰州等要地,准备强渡长江。朱棣之子朱高煦率领自己的精锐骑兵部队赶到,燕军顿时军威大振。
六月初三,燕军自瓜洲渡江,镇江守将举城投降,朱棣率军直扑朱允炆所在的首都应天。
十三日进抵金川门,守卫金川门的李景隆和谷王朱橞没有做任何抵抗就开门投降。历时四年的“靖难之役”以燕王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到了如今这兵临城下的时刻,朱允炆心乱如麻,脑袋里面想的都是已去世的祖父、以及叔叔朱棣和自己曾经的种种画面。
父亲去世后的一年,祖父带着一干王子王孙一起去狩猎时,曾经应景出一上联“风吹马尾千条线”,让子孙对出下联,自己对的下联"雨打羊毛一片膻",令祖父不太满意,而四叔朱棣以"日照龙鳞万点金" 对之,祖父却非常欣赏,并完全无视这下联字里行间透露出的勃勃野心。
另一次,在他观阅父亲主持撰写的祖父的生平事迹(也就是后来的《明太祖实录》)时,发现有一些前后不同甚至矛盾的地方,便拿去请教自己的祖父,询问祖父的出生地到底是盱眙还是濠州,祖父的回答让他摸不着头脑:你一定要记住,一个人出生在什么地方并不重要,他今时今日所处的位置才更重要。后来朱元璋竟下令把盱眙、濠州都划归凤阳府,希望此事不用再被讨论。
稳操胜券的朱棣并没有马上入城,控制了金川门的他决定留给自己和侄子一点时间,这大概也是作为朱允炆曾经严令三军“无论何时,不可伤及燕王性命”的回报。
再说此时朱允炆已经命一众大臣把那箱子从奉先殿找了出来,这箱子是木制的,表皮全用铁皮包裹,用两把铁锁锁着,再看铁锁,锁眼里也灌满了铁汁,无法打开。
朱允炆连忙叫人用斧锤砸开,只见里面装着一只玉璋、四幅卷轴、三张度牒(和尚工作证),分别写着应文、应能、应贤三个名字,另外还有僧衣,僧帽,僧鞋各三套,剃刀一把。
那玉璋朱允炆实在是再熟悉不过了,从记事起他就见到祖父每天闲暇的时候都会放在手上观摩,在上面一遍一遍的写字。上面那已经印到玉里面的“奉天法祖”四字,明明白白是祖父朱元璋个性张扬的笔迹。
众人则七手八脚打开卷轴,原来是四幅横幅画,画工差强人意,但画得非常细致。
每卷右首都写有六个行书大字,左端也写着密密麻麻的小字。
那些字形态与玉璋上那四个字一样遒劲有力,率真流畅,字体深沉,章法不囿陈规,全然不似大书法家刘基的结字严谨、点画清朗、清秀优雅,筋骨内含。
朱允炆这下算是明白了——这那里是什么诚意伯卷轴,这分明是爷爷留给他的救命稻草。
他连忙看那第一幅,横幅右首竖书六字:自僧而兴第一。画的是一位少年行脚僧人,托钵化缘的情形。僧人面长,大口而环目,下巴前突———正是朱元璋的自画像。又接着看左面的小字:朕起自寒微,少时曾牧牛于荒野,曾行乞于闹市,曾猎食于山林。深知民间之疾苦,后应天命,
率众南北征讨一十五载,年四十而登至尊之位,自知千秋万世,乃痴人说梦,汉唐盛世,终有尽时。顺天者,天必恤之,爱民者,民必爱之,切记切记。
刚看完
,监察御史叶希贤马上递上第二幅,这一幅六字是:自僧而治第二。画的是一位僧人的背影,僧人后脑有小块凹陷,消瘦的背上负了一个包袱,手拄一支竹杖,攀行在山间石阶上,卷起的裤管下,露出右小腿肚上一点鲜红……
朱允炆知道这画的就是他自己——他头型不好曾被祖父嫌弃,他的右小腿上自幼就有一颗红色痦子。
再看左边的注释:朕之嫡孙允炆,宽厚有余而威严不足,内难服众王,外难慑强番,必遗祸子孙也,朕四子棣,威毅果断,聪敏超群,足堪君临天下,然众臣诸王,亦皆不服,朕唯有令叔侄一战 ,胜者则天下莫敢不服耶。
应天城破时,允炆不须慌乱,当与杨应能、叶希贤就地剃度,化名应文、应能、应贤,趁火起时率二人从鬼门出,然后从水关御沟而行,薄暮会于城西,再一路向西南,抵滇后,当可获故人庇佑,余生无忧也。
箱中有祖传玉璋一只,留予应文为念,望一心向佛、悠游天下,亦自在哉!
天哪,原来这三四年的战争,只是未卜先知的爷爷,为了替叔叔朱棣树立天威而刻意安排的,自己只是连接两个时代的一座桥。他又取过那只玉璋,痴痴看着上面的“奉天法祖”四个字,心中不由百感交集,转头看时,杨应能、叶希贤早已义无反顾的在剃度了,也就不再犹豫,褪下冠冕,解开头发,让翰林院编修程济替自己也剃度了。
片刻之后,君臣三人已经成了三位世外之人,应文也不再去看那其他两幅卷轴,只留下玉璋和自己那一幅, 其余三幅收入铁箱,依旧取锁锁了,令太监送与城外的朱棣。
这时忽有人入报,宫外起火,应文双手合十,默念法号数声,吩咐众人四散逃命去罢,自己则只带了 应能、应贤二人及少量金银也逃出宫去了。
马皇后及几位嫔妃不愿意走,竟投火自尽了。
火势越来越大,应文、应能、应贤三人出了鬼门(所谓鬼门,在太平门内,是内城的一道矮门,只能容一人出入,外通水道。),见门外刚好有一艘小船,船上有一位道士,对众人道:“昨晚梦见高皇帝,命我至此等候。”,于是三人乘船而去。
这道士自然是朱元璋生前便安排好的,那送情报给朱棣以及在宫里放火的人,说不定也是他。
应文等三人本是君臣,现如今以师兄弟相称,出了京城,一路向西,边游边走,倒也没有遇到大的阻碍。
次年八月,三人到达云南——此地当时由与应文自幼友善的黔国公沐晟镇守。沐晟把他们安置在风景秀丽,人烟稀少的武定狮子山,并在山上建了一座寺庙,取名“正觉寺”,供他们居住。清朝时改名为正续寺。
在出逃的三十八年里,应文往来于滇蜀黔桂粤之间,足迹遍布狮子山、白云山、高峰山、飞虹山……却再未到过烂柯山,朱棣也终其一生都没有找到他。
直到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为了救被骗子杨行祥牵连充军的几十个和尚,应文才不得已透露了自己建文帝的真实身份。
钦差大臣不敢怠慢,马上向正统皇帝汇报,正统皇帝于是将应文秘密迎入大内,让曾经伺候过他的老太监验明正身后,供养在宫里,宫里人都尊称为他为“老佛”。进宫后的第二年——明正统五年(公元1440年)年底,“老佛”就圆寂了,享年六十四岁。
正统皇帝命将其葬于北京西山,不封不树,碑文只刻“天下大法师之墓”,那玉璋也就从此下落不明了。
今天我们在狮子山看到的这些对联,就是写这件事情的。
1、沧桑变太奇,可怜一璋一钵一袈裟,匆匆把君王老了,直到那华发盈头,面目俱非,听夜静钟声,皇觉始归正觉;
黄粱梦已醒,回忆走东走西走南北,处处都荆棘丛生,何如这昙云满地,庄严自在,看潭澄月影,帝心默印禅心。
2、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
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后记
我们回过头来再说朱棣, 他命令自己的大军退守龙江驿, 本人则犹犹豫豫的在金川门外扎下营寨。如今已是胜券在握,如何安置那书呆子气的皇帝侄儿却成了大问题——要公然夺位,毕竟还是有些不妥。正在朱棣内心天人交战间,却忽然有人来报,宫中起火!朱棣不由大惊失色,马上命人入城救火。
这时刚好太监送箱子到,朱棣也来不及看了,先救火才是。火救灭后,虽然找到数具尸体,但都已经烧的面目全非,不可辨认了。
朱棣只得令人打开箱子,马上看到了剩下的那三幅卷轴,见缺了一幅,自然心中怀疑,遂亲自审问那些来不及逃跑的太监,终于有一个扛不住鞭子的太监招了,说出了朱允炆剃度出走之事。
朱棣这才明白,侄儿已尊父皇遗旨,将皇位让给了自己,但尽管如此,朱棣还是不能彻底放心,因为就目前的客观情况来看,建文帝只要不死,对自己始终是个威胁,长江以南许多地方依然效忠建文帝,中都凤阳有忠于建文帝的孙岳镇守;背后的山东还在铁铉掌握中;淮安有托孤大臣梅殷“拥兵淮上”;云贵地区的黔国公沐英之子沐晟也未臣服。
当然,此事他是万万不能对天下明说的,他只好一面宣布建文帝已自焚而死,废除建文年号,准备登基,一面派人去寻找已经出家的朱允炆,并在南京兴建“大报恩寺”以待 ,希望能报答朱允炆的让位大恩。
朱棣对外宣布,将 朱允炆以帝王之礼葬之 ,并追谥为孝愍皇帝,庙号神宗,壬午以后此谥不行。至南明弘光元年(公元1645年),改庙号惠宗,谥号为“嗣天章道诚懿渊功观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这个“让”字,也可以算是大明王朝对朱允炆的一种最终肯定。
在朱棣登基后,又派出胡濴,郑和等人多次在国内外寻找朱允炆,最终未果。
明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七月,朱棣在应天称帝,年号永乐。
作为大明王朝历史上与朱元璋并称为“祖”的明成祖朱棣,雄才大略,励精图治。在看了剩下的三幅卷轴之后,不动声色,依旧锁入箱里,令人置于奉先殿密室之中。
朱元璋晚年曾对国都的选址不甚满意,曾说“朕经营天下数十年,事事按古就绪。维宫城前昂后洼,形势不称。本欲迁都,今朕年老,精力已倦,又天下初定,不欲劳民。且兴废有数,只得听天。惟愿鉴朕此心,福其子孙。”
到后来,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朱棣果然迁都北平,改为北京,又将那箱子一并带往北京,并仍然藏入新建奉先殿密室。
余下两幅卷轴的内容如下。
第三幅,左首六字:至俘而平第三,画的是一位年轻帝王,立在土丘之上,被几个手执兵器的番兵,团团围住,无法脱身,眼看就要当了俘虏。左端注释为:北元胡虏,狡诈凶残,亡我中华之心不死,子孙当常屯兵北疆以备之,朕归天五十余年后,
朕之后世子孙继大统者,如亲征失败,被擒,众臣可择其弟兄子嗣中较年长者立之,方可破敌投鼠忌器之奸计也。
第四幅, 左首六字:至缢而休第四,画的是一人身穿内衣,光着左脚,披头散发自缢在一棵树上。注释为:我朱氏帝业,共得天眷二百七十六年,自古以来,一姓天下,终有完结之时,此天命难违,不可抗也。
对于军事才能比起朱元璋也毫不逊色的永乐大帝朱棣来说,两百年之后的事情,他自然管不了,但是五十年后,算下来还是自己的孙辈在做皇帝,怎么能就当了俘虏呢?不行,必须先下手为强!
于是朱棣以追讨华夏传国玉玺为名,一共五次北伐蒙古,而且其中有四次是亲征,最后一次竟死在了回师途中的榆木川(
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让他没想到的是,这几次北伐打得蒙古最强大的鞑靼部龟缩一隅,却让相对弱小的瓦剌部乘机崛起。而朱棣的重孙朱祁镇还是做了瓦剌的俘虏。
明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年),朱棣去世,庙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在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由明世宗朱厚熜改庙号为“成祖”,谥号“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后来,在三大殿大火中逃过一劫的箱子还被一位太后、两位皇帝打开过。他们分别是明英宗的母亲孝恭孙太后、嘉靖皇帝和天启皇帝。
明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 “土木堡之变”后,正统皇帝朱祁镇被蒙古瓦剌军俘虏,他的母亲孙太后打开铁箱,在于谦等人的支持下,根据祖训另立郕王朱祁钰为帝,挫败了瓦剌人“挟天子以令天朝”的阴谋。
下一位打开过箱子的皇帝,是继承堂哥明武宗朱厚照皇位的,明朝第十一位皇帝朱厚熜(公元1521年-1566年在位),年号嘉靖,后世称嘉靖皇帝,他由于好奇打开过铁箱,对于先祖的未卜先知佩服得五体投地,可惜走错了方向,把祖宗的“异能”归为神道,从此痴迷于修炼丹药,求仙问道,慢慢心理变态,虽然在"壬寅宫变"里没被宫女们勒死,最终还是死于丹药过量。临死前幡然悔悟,无奈地将卷轴锁入铁箱。
还有就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天启皇帝朱由校(1620年—1627年在位),这位工程师皇帝打开铁箱,根据卷轴屈指一算,大明江山已经危在旦夕,内心之惶恐可想而知。可惜他也只是走对了一半方向,他多次向葡萄牙在澳门的铸造厂购买红衣大炮,更在宁远大捷之后想自主设计出威力更加巨大的火炮类武器。
可是当时的科技水平实在有限,实验过程又缺乏安全措施,于是造成了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5月30日的皇家火药厂局——王恭厂大爆炸,该爆炸引爆了贮存在那里的约一千吨火药,正在工作的数百匠人和周边上万无辜群众瞬间殒命,连附近两吨多重的石狮子都被冲击波推移百步,工部尚书董可威双臂骨折,两个现场监工的御史被炸得粉身碎骨。由于头天加班太晚,而没有准时上班的朱总工程师虽然幸免于难,但却也吓得不轻,只得也把卷轴锁回铁箱,并于次年英年早逝。
又过了十七年,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 三月十七日,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围攻京城。十八日晚,天启皇帝的弟弟,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崇祯帝无比悲愤地咬破手指,奋力留下血书遗诏:“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随后在绝望中登上煤山(也称万寿山,今北京景山),在一株老槐树下自缢身亡,时年35岁。贴身太监王承恩对着崇祯遗体行了三拜九叩的臣子之礼后,也以身殉国,吊死在老槐树旁边的海棠树上。
据野史记载,当初大内奉先殿(奉先殿乃是大明皇室供奉祖先牌位的宫殿,相当于皇室的家庙,南京、北京都建有。)中有一间密室,看管的十分严密,专门保管各种皇家密宝,相传其中有诚意伯刘伯温所藏的铁箱在内,说没有重大变故不能随意开启。而朱由检从继位就一直处在内有奸佞魏忠贤“夫妇”,外有强敌努尔哈赤的焦头烂额状态,以及更加致命的腐败吏治、自然灾害和农民起义,他竟到死也没有想起来打开箱子看看。
其实他那未卜先知的老祖宗朱元璋还是替他留了个应急方案的:明朝禁卫军自洪武年间就有个惯例,在西华门设马厮和兵器库,常年备有一定数量的快马、宝刀、强驽,手銃。朱棣迁都后也依然承袭父制,而且朱棣甚至在南京还留有一套完整的政府部门。但是大明王朝的覆灭犹如摧枯拉朽,崇祯皇帝最终失去了实施这些逃跑方案的机会。
北京城破之后,那箱子被逃出的宫人所获,经数年辗转,又回到朱明皇室后人手中,后人开启来看,看到是三副绘图卷轴。那最后一副:绘图中人模样,身穿短衣,光着左脚,以头发覆面悬在空中,与传说中上吊后的崇祯帝的情况并没有太大区别。
那么问题来了,朱家的后人为什么没有能够开启玉璋的预测未来梦境模式。朱元璋自己雕刻那一支玉璋最后下落如何?朱买臣、朱满和朱元璋他们在梦中见到的两位神仙到底是何方神圣?这几个不可思议的传奇故事究竟是怎么开始的呢?敬请期待终章——《浮生若梦》,谢谢大家!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