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战术思想----------任势

孙子兵法战术思想----------任势

首页战争策略兵谋三国更新时间:2024-07-27

任势一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

孙子说:“势者,因利而制权。”“权”指主动权。可以说,“任势”的作用就表现为主动权。“任势”为什么就有了作战主动权呢?孙子自己的解释是:“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故善战人之势,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者,势也。”木石之性,安则势无,危则势动,方则势止,圆则势行,孙子以此为喻,认为部队一旦处于有利态势,打击敌人就如同从高山上转动圆石、圆木一样,四两拨千斤,也就是所谓“如峻坂走丸,用力至微,而战功甚博”(张预注引李靖语),“以弱胜强,必因势也”(《卫公兵法·将务兵谋》)。

这种用力少而收功多的“任势”如何才能达成呢?要认识这个问题,必须注意孙子说的“勇怯,势也”(《势》)这句话。勇怯,从治军的角度说,它是军事心理学问题,从作战的角度说,它是任势的问题。

现在我们着重从任势的角度来探讨它。

这个问题可以从对敌、己两方面来分析。

从对敌而言,孙子提出了“四治”之法:“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以治待乱,以静待哗,此治心者也;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此治力者也;无邀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此治变者也。”(《军争》)这里,治气、治心、治力、治变即“四治”,乃是着眼于以我军的士气旺盛、体力充沛去对付敌军的士气沮丧、兵疲马倦,从而形成对敌的有利态势。

例如三国时吴蜀夷陵之战,吴将陆逊就深晓四治之法以蓄势、造势。蜀军东进时,他采取了“避其锐气”的治气之法,后退一步,坚守不战;蜀军在平地立营挑战时,他采取了“以静待哗”的治心之法,识破了蜀军的诡计;当蜀军舍舟就步,处处结营时,他采取了“以逸待劳”的治力之法,迫使蜀军兵疲意沮,计不复生;当蜀军连营立屯,固守要害时,他采取了治变之法,先试攻一营,从而掌握了利用火攻的破敌之术。反攻开始后,史书形容说“一尔势  成”,意思是说一下就造成了有利的作战态势。

  从对己而言,在孙子看来,只要使士兵处于一种危追之势的地位,就能使之不容或己,势不由人,人自为战,怯者不得不勇,弱者不得不强。孙子这一诱迫士兵处于危难境地以造成锐势的主张,集中反映在《九地》篇中。且看他的愚兵、诱兵之论,他说:“帅与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帅与之深人诸侯之地,而发其机,若驱群羊,驱而往驱而来,莫知所之。聚三军之众,投之于险,此将军之事也。”他认为,把士兵陷于危亡之地,就可以自然形成“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约而亲,不令而信”的共同对敌(“士人尽力”)的战场形势。孙武对自己的愚兵政策毫不掩饰,他说,一支部队在战场上协同得好,就好像常山之蛇一样,“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皆至”。

即使是视如寇仇的吴越两国士兵,在特定条件下,也可以使他们像常山之蛇一样互相策应,携起手来,一致对敌。这个特定条件就是迫使他们处于“不得已也”的地步,比如“同舟共济而遇风”,为了活命,只好暂时舍弃前嫌,共同战胜风浪。战史上,运用孙子“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而取得胜利的,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韩信破赵的井陉之战。韩信背水列阵,士兵退无所归,逃无生路,只有奋勇作战,死里求生。他就是这样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

  孙子“任势”的理论对后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战国时代,“兵形势”便成为军事上的一个独立的流派。孙膑继承其先世的传统成为这个流派的杰出代表。《吕览·不二》说:“孙膑贵势。”当时的“兵形势家”的著作今多已失传,存世的只有《尉练子》。据《汉书·艺文志》

  概括:“形势者,雷动风举,后发而先至,离合背向,变化无常,以轻疾制敌者也。”这是从军事学术上和战争实践上对其特点的概括和描写。

  “雷动风举”言兵锋之盛,“后发先至”言军行之快,“离合背向”言其机动能力高,“变化无常”言其战术变化巧,“以轻疾制敌”即言快速行动,速战速决。从唯一存世的《尉缭子》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兵形势家的特点。这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强调拥有军事实力,建立战前的对敌优势:第二,精心运筹谋划,造成最佳的战场布势;第三,临敌审时度势,充分发挥击敌威势。战国秦汉以后,从理论上进一  步发挥“任势”命题的也不乏其人。唐朝著名的军事学家李靖对“任势”就作了很好的发挥。他说:“兵有三势:半轻敌,士乐战,志励青云,气等飘风,谓之气势;关山狭路,羊肠狗门,一夫守之,千人不过,谓之地势;因敌怠慢,劳役饥渴,前营为舍,后军半济,谓之因势。”

  自从李靖把“势”分解为“气势”、“地势”、“因势”三类之后,(张预注引李靖语)

  宋人许洞又在《虎钤经》中进一步将其分解为“五势”:“势之任者有五:一曰乘势,二曰气势,三曰假势,四曰随势,五曰地势。……凡新破大敌,将士乐战,威名隆震,闻者骇惧,回势而击人者,此之谓乘势者也;将有威德,部伍严整,士有余勇,名誉所加,慑如雷霆,此之谓气势者也;士卒寡少,盛其鼓,张其旗,为疑兵,使敌人震惧,此之谓假势者也;因敌疲倦懈怠袭击之,此之谓随势者也;合战之地,便其干戈,利其步骑,左右前后,无有陷隐,此谓之地势者也。”

  把“任势”理论与战略地理结合起来是对《孙子》的新发展。《兵法百言》在《智篇·势》中这样写道:“善兵者,务度势。处乎一隅而天下摇摇,莫有定居者,制其上也;以少邀众,而坚锐沮避,莫敢与争者,扼其重也;破一营而众营皆解,克一处而诸处悉靡者,撤其恃也;

  阵不俟交合,马未及鞭弭,望旌旗而踉跄奔北者,摧其气也。能相地势,能立军势,善之以技,战无不利。”控制一隅之地就能左右天下形势,这种地区自然是战略要地,或是雄关重险,或是江河上游。

  “任势”的理论代代相传,不断得到后世的继承、丰富和发展。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