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及其国君就这样相安无事、庸庸碌碌地混到了战国,其实那时候也倒没有什么春秋战国之分,不过是后世的史学家根据史实而为之的,战国之名最早出自刘向《战国策》。
司马迁
战国之分也有两种,一派认为起自是三家灭智(《史记》),另一派认为起自三家分晋(《资治通鉴》),但终点却很一致那就是秦王扫六合的时间。
司马光
战国比春秋更加礼乐崩坏,犯上作乱的人无数(儒家的观点),但却是一个风云际会,英雄与狗熊并存的时代。经历春秋的洗礼周王朝的几千诸侯能熬到战国时期也为数不多了,大国最负盛名的就是“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七雄。
齐国也早已不是姜氏了变成了田齐,小国还有周国,这时的周天子也就是一两座小城了和诸侯无异、宋国、鲁国、卫国,卫国生命力极其顽强,秦二世时候才灭亡,所以很多砖家认为秦始皇并没有统一全国,我们只当一笑而过就行。差不多就是大国拼*,小国夹缝中求生的时代了。
废话不多说,看过《战国》电影的就知道这电影和这时代是一样的,有多烂就有多烂,有多乱也就有多乱。
秦国此时的国君是秦厉(共)公在位,这哥们儿可也算得上雄才伟略之主,在位期间国力颇为强胜,四处攻城略地,攻打大荔之戎,拔魏城,攻打绵诸戎,修黄河护堤,又攻打义渠戎还俘虏了义渠王(不是大家喜欢的那个《芈月传》的义渠王,不过这个国家或者部落的生命力也顽强,但最终还是抵挡不过女人这一关呀),夺取楚国的南郑,这算得上建树颇丰呀!
可不知道为什么得罪谁了得了个“厉”这个恶谥,纣王知道了也会安慰他的,炀帝也会愤满的,要知道——
“*戮无辜曰厉;致戮无辜曰厉;暴虐无亲曰厉;暴慢无亲曰厉;愎狠遂过曰厉;暴慢无礼曰厉;扶邪违正曰厉;长舌阶祸曰厉”。
他也没怎么乱*无辜,也没怎么暴虐无度,可能是出兵次数太多,征伐无度,哪个贵族和百姓想打仗,也可能因此得了个“厉”。
此时的秦国贵族和民众也开始贪图享乐,染上了中原大国的恶习,前几代甚至到秦穆公那时秦国国君哪个不是好大喜功,偏偏非要说他穷兵黩武,但是他也确实给秦国的国力造成了巨大的空虚,民声有怨,国不宁,也导致厉公以后秦师屡败,给后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其实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呢?
厉公夺了那么多土地被说暴虐,他的儿子也不知道怎么躁了,统治期间也就“南郑反,义渠来伐”,也没有记载做过什么很躁的事情,也没做什么了不得的大错事、龌龊事,要是做过的话史书上多少会留下一点不堪的事迹,赵盾弑君都能记载下来,史官可是刚正不阿,但是世代被歌颂的贞观大帝李世民却破坏了这优良传统,可是目前正史野史都看不到这方面的记载,最后也得到了个“躁公”的恶谥(齐襄公、楚怀王和赵孝成王等等肯定在偷偷的乐了),这还是他老爹的余毒呀,而且“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这个余毒也殃及到秦躁公的儿子。
躁公“躁”完一生后,在晋国做人质的弟弟被大臣迎回来继位,这就是怀公,这时秦国国政被旧贵族所操纵,怀公肯定是不听话的主儿,不想被别人操控也不想做傀儡,四年后就被庶长鼌(音cháo这是种类似龟的动物,字形也特别像,他的后代有著名的晁错,此处不多说)联合其它贵族逼秦怀公自*,他的谥号却名实相符——“失位而死曰怀”。怀公的太子早卒,次年大臣立怀公之孙为君,是为秦灵公。
“好祭鬼神曰灵;极知鬼神曰灵”,秦灵公时代第一次把轩辕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供奉祭奠,而且也祭祀了炎帝,改变了以前祭祀白帝少昊的传统,所以灵的谥号对他来说是极好的,他居然也玩给河伯娶亲这一套。
西门豹这时候还没出生吧,也帮不了秦国的美眉了。对于战事来说几乎就是失败,魏国在少梁筑城,秦国派兵进攻,两军在少梁交战两年,魏军击败秦军,再次在少梁筑城,秦军则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西进,秦国派兵修补繁庞,在籍姑筑城,在他的时期基本上只能以守为主了,完全逆转了当年的攻势。灵公和鬼神打了一辈子交道,但是神灵却没有庇佑他,不仅没能保佑他长命百岁,而且儿子诗隰(秦献公)还被叔祖放逐到了魏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天欲福人,必先以微祸儆之,要看他会救,此子必成大器。还是言归正传吧,灵公死后国内重臣拥立在晋国的悼子(不知道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可能是为了纪念他的先祖悼公,也可能是人如其名,名字包括了后面做的那些事值得人为他哀悼)回国继位(他是秦灵公之叔),这是大臣三置国君了。
此人就是秦简公,虽然叫简公但是他一点都不简单,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算得上是改革派。他允许官吏和百姓带剑,第一次实现全民带剑,打破了只有贵族才能带剑的特权,这比美国持枪合法化早了两千多年,这样一来虽然治安变差了,但是提倡全民尚武提高了全民身体素质,使得秦人变得剽悍提升了战斗力,这是一次伟大的革新。
另外在经济上也做了一些改革,第一次在秦国实行按土地亩数征收租税的政策,这样就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秦国也开始向封建制度转化,制度建设是非常重要的,秦国自此摆脱了落后的奴隶制度。
制度是改弦更张了,但是战备还是较差,秦主动攻魏败于郑,魏国伐秦,尽占河西之地,秦军沦落到在东境修筑长城来防御魏师,可真叫丧地辱国呀,简公有何脸面去见各位先君呀。可以说秦简公对外屡败,而国内也是新旧势力矛盾重重,旧贵族势力庞大,动则就是废君立新,新兴的改革派也开始暗流涌动了。简公面对这样的烂摊子真是心力憔悴了,没过两年就带着略有成效的改革政绩和丧地辱国遗憾去地位见了诸位先君。
就这样王位兜兜转转的又回到了秦惠公手里,那他可就成为了千年甲鱼啦,没有丝毫骂人的意思,其实这也是开玩笑。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同一个王朝居然谥号居然出现重复,不知道这礼部是做什么去了,后世只有什么废帝、少帝或者殇帝才会有可能出现前后,况且这些帝是没有谥号的,现在可好闹出这一般感觉秦国还是不太知礼。
秦国出现了两个惠公,不知道为何是“惠”,这个字形容女的挺合适贤惠嘛,但是想到皇帝就想到什么汉惠帝刘盈、晋惠帝司马衷和明惠帝这些感觉不咋地的君王。
其实“惠”谥号并不差,只不过有些君主自己太差。
“惠:柔质慈民曰惠;爱民好与曰惠;柔质爱课曰惠;柔质受谏曰惠;施勤无私曰惠;慈仁好与曰惠;爱民好学曰惠;宽裕慈仁曰惠;和而不流曰惠;慈哲远识曰惠;能绥四方曰惠;子爱困穷曰惠;俭以厚下曰惠;淑质受谏曰惠;恩能及下曰惠;宽裕不苛曰惠;遗爱在民曰惠;分人以财曰惠;利而不费曰惠;抚字心殷曰惠;兴利裕民曰惠;德威可怀曰惠;泽及万世曰惠;仁恕中存曰惠;慈恩广被曰惠”
看看这些也没有什么坏的。废话说了一大堆,说说这两个惠公吧,前惠公没多少事情记录下来,可能是在位期间一直安民,休养生息,不与晋国纷争,对于开疆拓土是没有多大贡献,但是恩泽惠及于民,这也是配得上惠公一谥的。
后惠公也基本上继承了他这一套安民生息,其实也是为了攻伐做准备。后惠公忍了十二年,在位第十三年也就是最后一年,他的小宇宙终于爆发啦,对蜀国发动猛烈进攻,攻占了南郑,躁公时期失去的地盘终于失而复得了。
惠公还是算得上惠民的,但是却没能惠及到子孙后代,死后由他二岁的小儿秦出公继位,“出”这样的谥号一看就是就和他远祖秦出子一样的结果。
自古就是就是主少国疑,再加上主少母壮,那么国将不国了,女人能依靠的就是娘家和太监,自古最忌讳的就是外戚专权和宦官干政了,不是说女人当政不好,可是这娘们儿也太胡闹了,以至于“群贤不说自匿,百姓郁怨非上”。
最后大臣发动政变,将秦出公和他漂亮的小母后沉到渭水去了,这算是给河伯的一份特大特大的大礼,不仅吃了个新鲜的国君童男,还得了个年轻的小寡妇,这小母后算得上生前伴君然后亦能伴君无上光荣。女人当政古人说过是牝鸡司晨,这也是完全的偏见,甚至还有过汉武帝和北魏皇室会*母立子,就拿现如今来说女人当政会大书特书,近期最有名的就是棒子国女总统的事。
总体来说秦国自秦厉(共)公之后,到秦出公在位时,大臣专权,数易君主,国政不稳,秦国日衰。那秦国将会一直这样下去吗?这不是废话么,要是如此下去秦始皇怎么统一大中华呀。
一个烂挑子将留给谁来收拾呢?
前面的文章带你更好的回顾——
欢迎关注【最爱肉丸子先生】,下期带给你更精彩的大秦故事!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