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其又分为西周与东周,而东周又被史学家划分为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称为春秋,共计294年。
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共计254年。
春秋和战国的分界年限现在还没有统一,有三种说法:
第一、以公元前475年为战国开始,原因为司马迁写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六国年表》。这篇东周时期的日历,第一年就是公元前475年,所以以这个为分界点比较符合大家的观念。
第二、以公元前45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韩、赵、魏这晋国三兄弟合伙灭了智氏,彻底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形成了三大势力。虽然没有正式建国,也没有分封,但是实际上已经存在了。
第三、以公元前403年为战国开始。原因是这一年周王无奈之下册封了赵、韩、魏三兄弟,三个势力正式成为诸侯国。而《资治通鉴》也认为战国是在此时开始的。
大体上来说,春秋时期属于奴隶制社会,战国时期是进入了封建社会。
春秋往前的经济是以井田制为核心,什么是井田制,就是一大片地中间最好的那片是贵族的,其他边边角角分给老百姓,老百姓不但要缴纳土地的税负,还要给贵族的土地耕种。但是到了春秋后期,随着铁制农具和牛耕的普及,最终将这种经济制度打破,最终形成了小农自然经济。 而在这个转型中,有的贵族或者说春秋时期的小国没有跟上的就被淘汰覆灭了,最终产生了战国七雄。
从经济上来分春秋和战国,简单来概述的话,就是战国时期的生产力远远超过春秋时期,经济规模也超过了春秋时期,从而,战国时期的人口要远远大于春秋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