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百架对十几架,南海和日本海上空的中美侦察机实力对比

上百架对十几架,南海和日本海上空的中美侦察机实力对比

首页战争策略航甲战机更新时间:2024-04-26

前言:现代战区空间广阔,美国为了满足其战略需求,构建了庞大的侦察监视体系,这些侦察体系平时密切关注对手航母战斗群及弹道弹道核潜艇的出没水域,在航线上进行跟踪监视,观察训练、使用情况,发现薄弱环节,同时还侦察岸防基础设施,查明设备部署水域等。确保一旦进入战时,在对手作战平台进入任务区之前将其消灭,近年来,中国沿海“山雨欲来”,美国军机频频抵近侦察,每月间至少有70架美国军机穿行中国沿海,平均每天两架,中国军机也坚定地拦截驱离,

一:美国的对华侦察

1964~1972年是美国海空军飞机对中国抵近侦察的高峰期,平均每天12-16架次在南海穿梭飞行,中国海空军都曾击落几架美国海空军飞机,美军驻日本神奈川县原木基地的VQ--1侦察中队就改装EC-121“警戒星"电子侦察机,將APS--20雷达和APR-69雷达信号侦收机相连,飞到距离中国东南沿海,将APS--20雷达工作频率调至中国东南沿海雷达的工作频率,再将APR-69测向天线对准目标,侦收到雷达发射波打到飞机后散射的信号,将侦收到的雷达信号送给数据处理机,在中国雷达操纵员不知情的情况下,还原出中国雷达显示器上的图像。不过这种回波图像会严重失真,电子侦察机降落后再用计算机把失真的回波图像矫正过来,从而掌握中国东南沿海雷达发现的空中目标。

1972年美国开始使用卫星侦察并中美关系回暖后,美国海空军飞机对中国的抵近侦察飞行停止了20年,直到苏联威胁消灭又重新开始,21世纪第一年,美国对中国进行约200次抵近侦察飞行,中国拦截了其中三分之一,到了2001年4月1日,美国EP--3电子侦察机飞到中国海南岛东南110千米抵近侦察海南陵水机场,与前往拦截的中国海军航空兵歼-81I歼击机在陵水机场西南部18海里处碰撞,歼-81I歼击机坠毁,EP--3电子侦察机未经允许迫降陵水机场,但这次外交事件并未让美军侦察飞行减少,只是遇到中国飞机拦截时,美军侦察机会向指挥部报告后返航,或者将已侦收到的雷达信号馈入特制转发器,模拟出虚假空情,植入目标雷达的显示器上,使雷达操纵员真假难辨而脱身。

2016年后美军更加肆无忌惮地加大抵近侦察活动,美军最在意的是中国军队的雷达、无线电通信和导弹系统的电子特征数据以及使用程序,为未来在战场拟制电子对抗措施,夺取制电磁权做准备,美军投入了P-8A反潜巡逻机、P-3C反潜巡逻机、EP-3E电子侦察机,RC-135电子侦察机、MQ-4C无人侦察机、E-8C指挥监视机及E-3B预警机等型号的侦察机,美国空军拥有RC-135S导弹试验监测机3架,RC-135U雷达信号侦察机2架,RC-135V通信信号侦察机8架,RC-135W通信信号侦察机9架,RQ-4B无人侦察机25架,U-2侦察机27架,WC-130H电子侦察机8架,EP-3E电子侦察机24架,虽然美国空军拥有大量侦察机,但在东亚只有十几架。

美国海军是抵近侦察的主力,出动最多的是P-8A反潜巡逻机,部署在东亚的有6架,经常在晚8时至早6时从日本厚木、冲绳嘉手纳和菲律宾克拉克升空,以850千米的巡航速度飞行2.7-3小时,大概飞行2200-2500千米左右,一般在中国领海基线以外70海里范围内活动,最近仅40余海里,P-8A反潜巡逻机采用涡扇发动机,能长时间逗留,用该机装备的MX-20HD光电转塔侦察中国南海岛礁岛上人员、车辆、设施,获取中方舰艇的红外特征,中国战斗机滞空时间短,只要不过于靠近,美军都能轻松完成任务,P-8A反潜巡逻机是用波音飞机改装,带有民航机保持地面导航及空中避撞的广播式自动监视系统,经过技术处理后伪装成民航机接近浑水摸鱼。

EP-3E电子侦察机是在P-3“猎户座"反潜巡逻机基础上改造的战略侦察机,机身下有一个圆形雷达,可在740千米外截获雷达和其他通信信号,美国空军的RC-135侦察机通常从冲绳嘉手纳起飞,先向北飞行,巡航时速为860千米,快到中国领空时转弯向南飞行,沿着中国东南沿海边界平行飞行,一直到最南边,然后再调头往北,如此循环四次,飞行超过时间12小时,用机载的电子侦察设备收集、处理和分析弹道导弹的制导电波频率,实时对空中各种电磁波进行定位、分析和记录。

随着无人机的迅猛发展,美国海军也采购了RQ-4A“全球鹰”无人机,并有4架临时部署在青森县三泽基地。这种大型无人侦察机可以自主飞行时间41小时,最大航程25945千米,机载的光电、红外传感系统和合成孔径雷达可在近2万米高空全天候持续监视各种运动目标,准确发现并识别13.7万平方千米内的各种海上舰船,一天只需出动1~2架即可对广阔海域进行有效监控。成为同P-8A海上巡逻机和EP--3电子侦察机的“三驾马车”,

实现可以在各种气象条件下全天24小时对战区空间的持续侦察,精确地监视对手的活动情况,包括兵力及每一艘战舰的活动情况,日本海上自卫队与美国海军有密切联系,日本航空自卫队也装备4架EP--3C电子侦察机,日本海上自卫队拥有多个搜集信号情报的海岸地面站,喜界岛、宫古岛以及日本那国岛上的地面站主要负责搜集来自中国的通信情报,信号情报交换中心位于横须贺海军基地驻日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司令部,

二:中国航空侦察的起源

中国军队在成立之初就相当重视航空侦察,中国军队侦察航空兵部队负有监视周边的军事动向,查明敌陆海军的部署和电子技术参数和配置地域的使命,1950年志愿军空军就为拉-11型战斗机加装了一部航空相机用于空中侦察,执行对大、小和岛空中侦察任务,这批飞机也成为中国空军第一种侦察机。该机也曾经装备志愿军空军,战争结束后中国空军组建了独立侦察机第1团和第2团,共有60架拉-11侦察机,参加了东南沿海作战,一直到70年代才退役。除了螺旋桨飞机,米格-15歼击机也加装了航空相机用于对大、小和岛进行空中侦察,逐渐替代拉一11侦察机,首批30架米格-15侦察机也参加了1959年炮轰金门的照相侦察行动,

这两种侦察机航程近、覆盖范围小侦察设备单一,无夜晚侦察能力,所以空军决定发展专业远程侦察机,由于当时没有研制航空侦察设备的能力,空军决定从苏联引进,1955年,苏军撒离旅大,将6架伊尔-28R侦察机移交给解放军空军组建了远程独立侦察大队,此后又引进了4架,装备空军第8师,1962年全部划归独立侦察第5团。伊尔-28R是苏联在伊尔-28轰炸机的弹舱安装各种侦察照相机,加装了翼尖副油箱和机身副油箱,改装后最大航程增加到3000千米,同时驻旅大苏军也移交了28架雅克-11战术侦察机,组建了炮兵校射大队,执行炮兵校射以及近距离战术侦察任务。

1960年,米格-15侦察机寿命已经接近尾声,空军开始装备歼-6超音速歼击机,1966年,沈阳飞机制造厂在歼-6歼击机基础上将机身航炮换成航空相机改装了歼-6C中低空战术侦察机,并利用击落的U-2侦察机仿制了航甲15-60航空相机,用这种航空相机改装了歼-6-2型高空侦察机,由于设计并不成功没有生产,空军要求研制可以执行高空、中低空及夜晚侦察的通用型侦察机,1975年改装的歼-6C1I型侦察机速度达到1.34马赫,航程达到1700千米,空军很满意飞行性能,但不满意侦察设备,使用新研制的航甲18-7型侦察相机替代后定型了歼侦-6型侦察机,1981年又装上红外侦察相机,歼侦-6侦察机可以根据需要安装三套不同的侦察照相设备,

航甲18-7侦察照相机可在1-1.7万米高空进行五条航线摇摆侦察照相,航甲13-40侦察照相机在1400米至0000米的高度用于垂直照相,夜晚使用航丁-42红外相机在300~1100米高度照相,拍摄的照片画面清晰,拍摄宽度是飞行高度的1-2倍,拍摄长度是飞行高度的40-60倍,该机一直使用到21世纪初,逐渐被歼侦-8P型侦察机取代,歼侦-8型侦察机是1983年空军用美国出售战术航空侦察系统改装,德国的MBB公司提供侦察吊舱及地面站,航空侦察相机是美国仙童公司的KA-112A型,

到90年代初空军共完成大约10架,成为当时最先进的超音速高空侦察机,飞机在1万-1.5万米进行侦察照相,一次可侦察150千米x550千米,可以识别30干米外的坦克型号和60千米外的战斗机型号,不需要冒险飞越就能获得图像情报,2000年之后,空军在歼-8F的基础上研制了歼侦-8F型战术侦察机,主要结构与歼-8F战斗机相同,取消了航炮及炮弹舱安装侦察设备,简化了航空电子系统,除了机内的侦察系统之外,还可以挂载合成孔径雷达吊舱和电子支援侦察吊舱,利用高空高速性能在对方领海边缘快进快出对其纵深进行侦察照相和截获不同类型的雷达辐射信号。

除了战斗机改装的近程战术侦察机,在远程空中侦察方面空军长期依赖10架伊尔-28P侦察机,1970年哈尔滨飞机厂在国产化的轰-5轰炸机原有的弹舱内加装两部中高空侦察相机和雷达侦察相机,并将载油量提高到8800千克,改装成轰侦-5型侦察机,轰侦-5型侦察机航程提高到3000千米左右,但对南沙群岛鞭长莫及,轰侦-5型从海南岛起飞要飞行1000千米,空军要求研制执行南海空中侦察的侦察机,当时只有最大航程6000千米的轰-6型轰炸机一种选择,轰侦-6型侦察机由于内部空间较大,搭载了十部各种侦察相机,可昼夜中高空大面积侦察照相,轰-6轰炸机还有轰-6电子侦察机一种战役战术航空侦察平台,不过属过渡装备,因而装备数量不大。

三:现代中国空军航空侦察

轰侦-6侦察机虽然提高了中国空军远程侦察能力,但喷气式发动机油耗高,不适合和平时期在敏感地区飞行,中国又在1984年在运-8中型运输机基础上改装加拿大AN/APS-504V海上搜索雷达,研制了运-8X海上巡逻机。运-8X海上巡逻机速度低,耗油经济性好,敏感度较低,不容易引起误解,21世纪以后还使用CCD航空侦察系统替代原来的胶片相机,具备了实时情报传递的能力,还以运8中型运输机改装了海上巡逻、电子侦察、空中警戒和空中预警指挥等一系列特种飞行平台,称为高新工程,其中高新-1、高新-2、高新-3、高新-5属于电子战机,高新-8和高新-11属于电子情报飞机

高新-8电子情报飞机主要任务是侦测各种雷达频率和音频、电传、电报等信号,实时进行定位、分析、记录和信息处理。该机在1万米高空可侦测和自动记录600~800千米外的电子信号,并传给地面站处理,分析定位到电子设备参数以后,就可以对其进行相同频率、相同波段的干扰,或放大其信号烧毁敌方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对发送虚假信号干扰正常工作。可以说将电子侦察和电子干扰为一体,在某种程度上实现了美国EA-18G电子攻击机的先进功能。以运一8为基础的电子战飞机有多种,高新-11号是第二代电子对抗机,机身上的大量共形天线完全可以证明这是世界上最一流的电子战机

不过对美军来说,最熟悉的是中国90年代初以俄制图-154M型客机为平台,加装合成孔径雷达及其他多种电子侦察设备的电子侦察机,图-154M型客机因为经济性、舒适性以及可靠性不如波音客机,90年代大量退出了国内民用市场,但对没有理想大型空中平台的中国空军还是件宝贝,军用飞机不需要济经性、舒适性,高维护可以解决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国空军改装的图-154M型至少有4种,包括装有类似美国RC-135的大型天线阵列型和类似美国空军E-8“联合星”联合监视系统型,I型主要执行电子情报收集任务,机身下方加装了大量用于收集、探测、识别不同波段电磁信号的雷达天线,受当时电子技术落后的影响,数据采集能力与美国电子侦察机存在较大的差距,

90年代中期的II型在机腹部加装长达7米的合成孔径雷达,机上电视摄影侦察系统解析度达到0.3米,红外成像系统3000~1500米高度解像度0.5米,合成孔径雷达12000~500米高度解像度3米x3米,图-154侦察机速度950千米/小时,航程可达6600千米,有很大的机内空间,总体上中国的先进侦察机型,短期内没有国产化的机型可替代,这种侦察机是中国对日侦察出勤率很高的侦察机,日本自卫队将其视为大敌,只要飞过日本防空识别区,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斗机紧急升空拦截,虽然运-8高新机大量服役,但其航程远、空间大、飞行速度快,中国空军也没有完全放弃,图-154MD电子战机保密程度是很高的,直到最近几年才逐步有公开。

中国无人机技术迅猛发展也对侦察监视体系提供了物质条件,“翔龙”大型长航时无人机巡航速度大于700千米/时,最大续航时间10小时,可携带先进的数字照相机、红外热成像设备以及合成孔径雷达等,具备在各种气候条件下跟踪机动目标,与美国的“全球鹰”一样具有远距离海上侦察监视能力。翔龙巡航时速比全球鹰多00公里,全球鹰从起飞到爬升到2万米需要1个小时,翔龙只需要20分钟,全球鹰不能轻容下降高度抵近侦察,翔龙则可以下降到中空进行侦察识别,然后返回高空,不过翔龙作战半径不如全球鹰,因此中国推出“暑虹”5增程无人侦察机航程超过1万公里,可飞抵3000千米外滞留10~20小时,

不过翔龙的航程虽然不如全球鹰,但用也够用,从海南岛起飞,飞抵南沙只需要大约2个半小时,可以在南沙群岛活动5个小时,从浙江沿海起飞,飞抵钓鱼岛只需要大约1个小时,可以在钓鱼岛活动8个小时,运-8高新机飞抵南沙需要3个小时以上,而且滞留时间有限,翔龙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距离为200公里,扫描宽度为12公里,1小时可以扫描6000平方公里,一天可以扫描14万平方公里(相当三分之一的黄海面积),还可以利用逆合成孔径雷达模式对对方海军港口的出港舰艇进行精确成像,翔龙飞行高度2万米时可以截获500公里以上雷达及电子信号,一次获得的电磁信号是非常大的,大大减少有人驾驶飞机的出动量。

四;结语

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空军和海军都装备了一大批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的侦察机,10多个型号的“高新”特种飞机总数估计近百架,近几年都有大量“高新”飞机进入日本海,还是进入西太平洋侦察、收集电磁信号,但其活动范围仍不及美、日在第一岛链大量部署的EP-3、P-8A、P-3C等多种海上侦察飞机,在出航率、覆盖范围以及持续监视方面仍明显弱于美国,不过也基本满足第一岛链以外执行侦察任务需求,

查看全文
大家还看了
也许喜欢
更多游戏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