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某处庭院之中,不时传来一阵笑声。
位于首座的,正是名满天下的孔融,当时文坛执牛耳者。酒过三巡,这位大儒收起往日严肃,开口便是一个“荤段子”:
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缻中,出则离矣。
料谁也没想到,身为孔子二十世孙的孔融,竟发出如此“大逆不道”之语。
不过,孔融本人恐怕没想到:多年之后,他竟然会因为这句“不仁不孝”之语,被曹操诛灭满门。
这一年,刚好是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定鼎北方,进丞相之位。他担心汉臣颇有微词,故而打算用一位大名士来“*鸡儆猴”。
孔融蜚声文坛,被曹丕冠以“建安七子之首”,又多次顶撞曹操,自然是个绝佳“靶子”。
话虽如此,曹操诛*孔融,却并非是为了维护儒学的高高在上。其真实目的,是想要将孔融“不孝”之罪“实锤”,从而把高高在上的“儒学”拉下神坛。
二、汉末儒学的衰落孔子的后代,当代儒学领头者孔融,竟然带头“不爽”儒学,那天下士子对于儒学还有信仰吗?
傅玄云:魏武好法术,而天下重刑名。
曹操并非是好法术,因为他知道,只有通过法家的这一套“暴力”手段,才能将儒学快速打落尘埃,一如当年的秦始皇与李斯。
01、魏武与世族的对抗
曹操出自县里小族,见惯了文人相轻、世家倾轧的现象。他深知:只有打击自两汉以来的儒学,才能从根源上改变社会的格局。
何至于此?一言以蔽之:东汉豪族儒学化的倾向,愈发普遍!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朝廷对于儒学愈发重视;到东汉时期,太学学员数量高达三万余人,就连皇帝,都带头研习儒家经学。
这时期,曾写过《汉书》的班固,也带头编撰过另一部重要文化典籍——《白虎通义》,它是经学史上的重要典籍。
上行下效,当掌权者开始向经学靠拢之时,渴望政治待遇提高的豪族们,也纷纷研习儒家经典,并以《诗》、《礼》传家。
不过短短百年光景,一些世家便完成了“儒学化”的转变。到东汉中后期以来,儒学已经成了世族高门的“标配”之一。
随之而来的,则是各位大名士的“养名”之路。彼此关系相近者,通常会“激扬文字”、“互相题扶”。就像小说《三国演义》中,孔融、祢衡与杨修三人,每天都互相吹捧,大吹法螺。
更严重的是,这种风气直接影响到了察举制的选拔。作为汉代最基本的选官制度之一,而察举制的一个流弊,便在于才子德行的好坏,直接受地方长官所累。
如此一来,州郡高族之间互相题扶,便成了常事。如此一来,寒门想要入仕,须得向地方长官表现忠诚,或以师徒相称,或是通过联姻。
反观士族子弟,却能轻松入仕。汉末时期的孔融、曹操、袁绍等人,皆是举孝廉出身。但问题是:这些士族子弟的“孝廉”之行,多是地方长官吹捧出来的“气球”,一捅就破。
02、朝政儒学化的利弊
最鲜明的例子,就是蜀汉后期出现的窘境。要知道,刘备与诸葛亮的选官原则,是与汉代选官一脉相承的。
简而言之,重名气而轻才学!
刘备入蜀之初,便招揽了两个“吉祥物”。一个是许靖,一个是马超,二者一文一武,其相同点在于:名气太大,但就是不给实权。
关于这一点,法正在劝谏刘备接纳许靖之初,便说得很清楚了:
天下有获虚誉而无其实者,许靖是也。然今主公始创大业,天下之人不可户说,靖之浮称,播流四海,若其不礼,天下之人以是谓主公为贱贤也。宜加敬重,以眩远近,追昔燕王之待郭隗。
这个想法,固然是好的,但是后面的一以贯之,却将蜀国政坛拖入了泥沼。诸葛亮按德行、名气选拔出的人才,除蒋琬、费祎之外,如马谡、诸葛瞻、董阙、姜维等人,只是言过其实,不可堪当大用。
回过头来,再看曹操的三道“求贤令”,便知其眼光高绝。为吸纳寒门人才,曹操摒弃了他们出身、德行上的不足,这才造就了曹魏账下日后“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的盛景。裴松之注引《魏书》评曰:
(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
话虽如此,这种“唯才是举”的选拔方式,并非是一劳永逸的。
在曹魏后期,一些隶属于曹魏嫡系的重要官员,竟然倒向以司马氏为首的士族集团,可见这些人的才能虽然过人,但品德却是无法保证的。相比之下,蜀国后期人才虽然凋零,但品行却是值得保证的。
至于主张投降的谯周等人,却是益州土著的话事人,他们迷信谶纬思想,常年被刘璋、刘备、诸葛亮打压,在邓艾灭蜀期间,这才得以抬头,要以劝降之功以证其名,端的是鼠辈人物。
不过,曹操的这种行为,却已经对传统的封建制度造成了巨大冲击。虽然曹操的目的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从而建立起属于曹魏的阵营,但这种方式的确是给了儒学一个重大打击。
儒学衰落,不一定是坏事。最起码,当时的社会思潮,迎来了一次新的转变。就拿魏文帝曹丕来说,虽然贵为世子、皇帝,却始终能用平等态度与自己的好友交流。
阮瑀去世,曹丕便以妇人口吻为其撰写悼文;王粲去世,曹丕竟与三五好友一起发出驴叫,只因王粲生前,是最爱听驴叫之声的。
除了传统的等级制度遭到冲击,人们在婚姻方面,也有了更多的自由。女子从一而终、双方门当户对的理念,逐渐淡化。
这些社会现象,都表明了儒学的衰落。市场份额本就这么大,儒学的影响降低之后,其他思潮也自然而然兴盛了起来,这其中,佛道两大教派最为显著,可谓蓬勃发展。
二、从政治到军事:看道教的流变汉末三国,社会变革,思潮涌动,传统的儒门经学遭到部分统治者的抵制。
实际上,魏蜀吴三国,皆是寒门乍贵,缺少士族儒学化的特征。
曹操崇尚法家兵家之学,孙权嘲谑无度、不好儒学、不通礼法,唯有在诸葛亮治理下的蜀国,也勉强留存一二。在儒学停滞不前的同时,其他思潮汹涌崛起,那就是道家与佛家。
严格来说,道教与道家,虽然都是以老子为尊,但并非是一个概念。兴起于汉末时代的道教,也主张道法自然,但其主旨却是羽化而飞升。话虽如此,道教的发展的确为道家思想的普及,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痛苦的时代,必将引起思潮的进步,道家亦如是也。
01、两个奇葩团体:太平道与天师道
道教发展的高峰期,在于四个主要人物:前两个,分别是太平道与天师道的“掌门人”——张角与张鲁;后两个,则是曹操与孙权。
太平道,就是黄巾军的主要组成部分。桓、灵期间,张角在中原、河北一带进行传教,并广收弟子。这段时期,正是瘟疫、灾祸、饥荒横行的时期,无数民众衣不蔽体、食不果腹。
趁此时机,张角命弟子在各地免费救助百姓,并用符水治病救人,于是“符水咒说以疗病,病者颇愈,百姓信向之”。
这黑暗中的一束光,让无数百姓甘愿成为张角大法师的“忠实粉丝”,并由此开始了“人传人”现象,这就是所谓的“以善道教化天下,转相诳惑”。
张角的风头,一时无两。后来,消息提前被人泄露,张角也丝毫不慌,当即原地高呼起义。一时间,全国各地的太平道教众,都纷纷举起手来响应,短短数月的光景,便“觽徒数十万,连结郡国,自青、徐、幽、冀、荆、杨、兖、豫八州之人,莫不毕应”。
这是何等可怕的影响力与统一力?多年以后,曹操深以为然。
暂且放下中原的太平道,再看看巴蜀地区的天师道。这个奇葩团体,因它的“会员费”只要五斗大米,故而又称“五斗米教”。
小时候看过的《天地传说美人鱼》,里面有个天师叫“张道陵”,其历史原型,便是汉中太守张鲁的爷爷。
张鲁很有想法,也精通洗脑手段。早些年,他便在汉中、阆中、巴中等地传播天师道。后来刘焉入蜀,张鲁凭借母亲关系与之密谋,断绝蜀道,让巴蜀地区成了个“独立王国”。
在刘璋继任益州牧后,张鲁公然自立,并采取“政教合一”的方略,将整个汉中打造成了一个铁桶般的“围城”。与太平道类似,张鲁也命人在道路两边设立摊子,以救济来往行人,从而赢得无数百姓效忠。
太平道与天师道,就是汉末道教的主要力量。当然,随着二张相继覆灭,他们的大量“粉丝”,也被一个人给乐呵呵笑纳了。这个人,就是曹操。
02、曹操、孙权:推动道教合流
乱世期间,道教虽遭受重创,但依旧茁壮生长。曹操起家的第一“资本”,靠的便是青州兵。而这支号称三十万之众的骨干力量,其中多数人员,便是黄巾军中的太平道教众。
尽管,曹操此举是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但他的确保存了这个不可小觑的火种。按《抱朴子》所言:曹军之中依旧有不少知名人物,在从事道教活动,如管辂、王图等人,他们甚至有相关著作传世。
北方的道教留有喘息之机,江南的道教也不甘落后,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是江左地区自古以来便“俗好巫鬼”,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至于江东本地的豪门儒族,多数都是由中原南渡而来,如张昭、诸葛瞻等人,无法以儒家教化江东百姓。
其二,是孙权的个人喜好。不过,与曹操不同,孙权接纳道教的主要原因,还是与他迷信谶纬思想有关。
按《三国志·吕蒙传》记载:吕蒙病重期间,孙权便派了一批道士在星辰之下为其“开坛做法”。
除此之外,中国历史上第一座城隍庙,也是孙权的首创。正是因为孙权崇尚以神权治理江东百姓,才会让三国后期的道教,不退反进,大有卷土重来的趋势。
显然,孙权、曹操对道教的态度,是三国后期道教合理的主要因素。
而这,也说明了一点:在当时那个时代,唯有便于统治的思想,才更容易被当权者所接纳。
参考文献:《三国志》、《后汉书》、《汉晋春秋》、《抱朴子》
本文由望阑深处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Copyright © 2024 妖气游戏网 www.17u1u.com All Rights Reserved